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2863353 上传时间:2020-08-2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脏象学说PPT演示课件(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脏象学说,1,概述,一、脏腑的分类、生理功能及特性,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贮藏精气:藏 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水 谷: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似腑中空有腔 功能似脏贮藏精气,脏腑,藏而不泻,2,(一)脏象,二、脏象及脏象学说的概念,脏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象,形象体内脏腑的形态 现象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表现于外的生命现象。,3,(二)脏象学说:以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为中 心、结合脏腑与形体、官窍的关系以及 脏腑与自然界关系的学说。,三、中医学研究脏腑的主要方法,活体观察法,由表知里 以象测脏,4,第一

2、节 五脏,一、肾,(一)概述,.肾的阴阳属性和功能要点,阴脏、阴中之阴 藏精、主水、主纳气,肾,.中医肾的组成,主体肾 内系膀胱、骨、耳、二阴、唾、发、志、恐 外应水、北、冬、寒、黑、咸,5,(二)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藏精,概念:肾具有贮存,封藏先后天精气的生理功能。,藏闭藏、贮存 精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精以作用分,广义泛指体内一切精微和作用十分重要的 物质(如:气、血、津液、水谷精微 等) 狭义生殖之精,6,藏先天之精,7,肾精的来源,父母的生殖之精先天之精 饮食物中的水谷精气、脏腑化生的精微 后天之精,先、后天之精的关系:,先天之精是后天之精的基础 后天之精滋养先天

3、之精,相生互促,8,肾藏精的生理功能实际上是对肾中精气于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进行促进及调节生理效应的概括。,()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发育期,女(七一二七),男(八一二八),肾气初盛:,齿更、发长、天癸至,经通 精泻,有子,盛壮期,女(三七一四七),男(三八一四八),肾气充满:,真牙生、发长极、筋骨坚、身体壮,9,衰老期,女(五七一七七),男(五八一八八),肾气渐衰,形体渐老,天癸竭,经绝,精少,无子,其中,齿、骨、发、女子月经、男子泻精是肾中精气充盛与否的重要标志。 以上是肾气盛衰与人体发育衰老关系的一般规律,如果人禀赋雄厚,养生得法,就可“肾气有余”而获得更高寿命并且具有生殖能力

4、。从中不难发现肾中精气在生长发育及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生殖能力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养生抗衰老,还是治病,均应以保养肾中精气为首务。,10,()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肾中精气 生理效应,肾阴,元阴 真阴 真水,肾阳,元阳 真阳 真火,人体阴液之本,人体阳气之本,促进人体的滋 润、宁静,成 形和制约阳热,促进人体的温 煦、气化、运 动、兴奋和制 约阴寒,制约互用,11,由于肾阴、肾阳是人体阴液、阳气的根本,因此,肾阴、肾阳亏虚、往往会影响其他脏腑而产生相应的病变。,肾阴虚,肝失滋养肝肾阴虚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腰膝酸软等,心阴失养心肾不交心烦失眠,舌红少津,脉细数等,肺失滋养肺肾阴虚干咳无痰

5、,潮热盗汗,咽干形瘦等,肾阴虚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腰酸腿软,阳事易兴, 遗精早泄,脉细数。,肾阳虚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酸腿软,阴部清冷, 性功能减退,脉无力而迟缓。,12,肾阳虚,心失温煦心肾阳虚心悸胸闷,面白肢冷,水肿等 脾失温煦脾肾阳虚腹中冷痛,下利清谷 ,四肢不温等 肺失摄纳肾不纳气腰膝酸软,呼多吸少,动则喘甚等,由于肾阴、肾阳是全身阴液、阳气的根本,所以,肾中阴阳亏虚,若不及时纠正,必然导致其他脏腑的阴阳失调而产生各种病变,反之,其他脏腑的阴阳虚衰,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肾中阴阳的亏损,故有“久病及肾”之说;,因此,对于慢性虚损性病变,补肾是根本之治。,13,.肾主水 概念:肾有主持和调

6、节人体津液代谢平衡的作用。,肾气,激发、推动,气化水液,肺宣发,肃降水液,脾运化、转输水液,清者上升心肺 浊者下行膀胱尿,14,肾亏,肺失宣肃,脾失转输,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 喘促汗出,痰多,不得平卧,尿少、水肿、腰以下为甚,腰酸重,肢冷神疲或尿多、 失禁,膀胱开合失职,腹胀身肿,腰以下为甚,纳呆便溏,畏寒肢冷,寒水射肺, 肾不纳气,火不生土, 脾肾阳虚,肾阳衰微, 膀胱失约,15,.肾主纳气,概念:肾有帮助肺保持呼吸深度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肾纳气,肾经上行入肺 肾主封藏,摄纳,病理:肾气亏虚摄纳无力 肺气浮于上 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气喘“肾不纳气”。(肾主纳气的理论价值是指导我们对气

7、喘病的辨证治疗。),16,(二)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肾生髓主骨,其华在发(详见形体和官窍 骨)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详见形体和官窍 耳、前阴、 肛门) .肾在志为恐:即恐惧与肾关系密切。“恐伤肾”。 .肾在液为唾:肾精经肾经直达舌下,分泌出而为唾, 有滋润口舌和补养肾精作用。属口水中粘稠度很低而 多泡沫的液体。,17,附:命门,一、命门学说发展简介,内经:命门眼睛 左肾右命门说(难经)宋代及宋代以前,右肾命门相火说(刘完素)金元时期,肾间命门说,动气说(孙一奎) 水火合壁说(赵献可、张介宾),两肾命门说(元滑伯仁、明虞天民、张介宾),明代,18,二、各家对命门的共同认识,(一)命门是人体生命

8、的根本 (二)命门与肾密切相关,命门火肾阳 命门水肾阴,三、命门的功能,(一)主生殖 (二)调节全身阴阳之枢纽,19,二、脾,(一)概述,.脾的阴阳属性和功能要点,阴脏,阴中之至阴 主运化、升清、统血,脾,.中医脾的组成,主体脾 内系胃、肌肉、四肢、口、涎、唇、意、思 外应土、中、长夏、湿、黄、甘,20,(二)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概念:脾具有把水谷化为精微,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 全身的生理功能。 脾的运化功能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液两方面。,()运化水谷,脾运化水谷可分为三个阶段:,运化水谷,消化帮助胃肠将饮食分解为精微,糟粕 吸收帮助胃肠道吸收水谷精微 运输将吸收的水谷精微输往全身

9、,21,脾运途径,上输于肺 直接输往全身(经络),()运化水液:,脾气健运,上输于肺,肺宣发,肃降水液 下输于肾,肾气化水液,升清降浊,水液环流,下面将脾的整个运化功能综合阐述如下:,脾气健运,谷化 精生 水行,精、气、血津液化生有源,水液代谢正常 人体营养充分,生命力强盛 “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22,病理:,脾失健运,谷不化腹胀、纳呆、便溏 精不生消瘦、营养不良 水不行水肿、尿少,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水液代谢降碍 生命力低下,.主升清,概念:脾气上升,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 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主升清,向上焦及四肢输送精微、营养全身

10、 维持内脏位置恒定。,23,病理:,脾气不升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腹胀纳呆,大便溏泄。 脾气下陷内脏下垂、久泄脱肛。,.主统血,概念:脾有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的作 用。 脾统血的功能实际上是气能摄血在脾功能中的体现。,脾气,健气能摄血血循常道 虚气不摄血血液外溢出血:便血、尿血、经多、 崩漏等(称“脾不统血”)。,24,.脾气血阴阳的含义和作用,()脾气、脾血脾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脾气血旺盛,脾运得健 升清有力 统血正常,病理:,脾气血亏虚,运化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升清无力头晕目眩、内脏下垂 统血失职慢性出血症,由于脾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气的推动、上升、固摄等作用,故一般强调脾气的作

11、用,而较少论及脾血的作用。,25,()脾阴脾阳,脾阴根于肾阴促进脾的宁静、濡养、收摄和制约阳热 脾阳根于肾阳促进脾气的推动、上升、四散和温煦,病理:,脾阴虚宁静、濡养不足:食少作胀、口干唇燥、形体 消瘦、手足心热、舌红少津。 脾阳虚温煦不足:四肢不温、下利清谷、浮肿食少,由于脾的功能以升运、散输为主、这都是阳的作用,故医家论脾阳较多,而论脾阴较少。,26,(三)脾与体窍志液的关系,.脾主四肢,脾升清散精 气血充盛 肌肉、四肢得养 四肢有力。,.脾主肌肉:详见形体官窍 肉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详见形体官窍 口齿舌,.脾在志为思:,脾气健、营血盛善思 脾气虚、营血亏思考欠周密,27,开窍于口,

12、其华在唇,脾主肌肉,28,脾在志为思的理论,临床上多以病理形式来体现:,思虚过度脘腹胀闷、思不饮食。 即所谓思虑伤脾。,.脾在液为涎:为唾液中粘稠而少沫的部分,有助于食 物吞咽和消化作用。,29,三、肺,(一)概述,.肺的阴阳属性和功能要点,肺,阳脏,阳中之阴。 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肺的组成,肺,主体肺 内系大肠、皮、鼻、涕、毛、魄、悲 外应金、西、秋、燥、白、辛,30,.肺的运动形式及生理特性,运动形式,宣发向上,向外运动,呼出浊气 输气津于全身皮毛汗 宣散卫气,肃降向下,向内运动,吸入清气 向下输布气津尿 肃清肺和呼吸道的异物。,31,肺的生理特性,肺体疏松

13、清虚,不容异物,不耐寒热 与外相通,易受外邪,唯有表证 肺朝百脉,它脏病变易传,肺为“娇脏”,(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 概念:主气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肺主气,司呼吸,气生成之场所 呼吸运动调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肺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32,.通调水道,概念: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 有疏通和调节作用。,通调水道,宣发输津液于全身皮毛,肃降向下输布津液,汗,出汗孔,经肾、膀胱,尿,所以,肺通调水道是通过肺的宣发,肃降来实现的。,由于肺位最高,故又称“肺为水之上源”(有录相片),33,肺失宣肃 水津失布 头面、上半身水肿、无汗、少尿。,病理:,.宣

14、散卫气: 概念:通过肺的宣发运动,将卫气宣散全身的作用。,肺气宣发 卫气通达全身,护卫肌表 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调节汗孔开合,所以灵枢决气有“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之说。,34,由于肺能宣散卫气、故肺气不宣或肺气虚弱,均可影响卫气的功能,所以“肺”“卫”并称同治。,.朝百脉,主治节,概念: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肺朝百脉,吸清呼浊 宣发、肃降运动促血行 化生宗气助血行,助心行血,35,肺主治节是指肺有协肋心脏对全身脏腑的功能起治理调节的作用。,肺主治节,调节呼吸,促进吸

15、清呼浊, 维持全身清气代谢 呼吸运动调节全身气机 肺朝百脉,助心行血 调节津液的输布和排泄,36,.肺气血阴阳的含义及作用,()肺气肺血肺功能的物质基础,肺气充沛 肺血旺盛,呼吸均匀有力 卫气得以宣散 水道通调 血行流畅 治节有度,37,肺气血亏虚,呼吸无力 自汗、易感冒 头面浮肿、痰饮为病 心肺瘀血 治节无度,由于肺的主要功能是司呼吸,布卫气、调水道与助心行血都靠气的作用,故中医论肺气较多,谈肺血较少。,38,()肺阴肺阳,肺阴根于肾阴促进肺的滋润、宁静、内守,制约阳热 肺阴根于肾阳促进肺的温煦、运动、升散 肺阴虚五心烦热、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干咳少痰等 肺阳不足畏寒肢冷,呼吸无力,咳痰清稀,自汗易感冒,39,(三)肺与体窍志液的关系,.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详见形体和官窍 皮 .肺开窍鼻:详见:形体和官窍 鼻 .肺在志为悲:悲忧不良情绪最易耗伤肺气,故将悲 忧归为肺志。 .肺在液为涕:涕为鼻粘膜的分泌液,有润泽鼻腔的 作用。,肺宣发,正常津液润泽鼻窍,异常,风寒束肺流清涕 风热犯肺流黄涕 肺阴虚无涕,40,藏泄互用,生理:,肾藏精,主固守,肝疏泄,主行使,男子泄精,女子行经有常,41,病理:,肝疏泄太过 肾封藏不及,男:遗精,滑精 女:经早,经多,崩漏,肝疏泄不及 肾封藏太过,男:精少,不泄精 女:经迟,经少,经闭,42,.阴液互滋,病理:,肝阴亏虚,水不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