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2857338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7.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托透PPT演示幻灯片(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系列讲座之厥阴(四),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国家传承基地 吕 英,2,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对“本”的理解在临证实践时非常重要。,3,一阴一阳之谓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圆陀陀,光灼灼,赤洒洒,净裸裸。,4,凡病皆本气自病,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和后天胃气构成的混元一气。 先天肾气:对应天地之气;对应后天坎卦。 后天胃气:土气、中轴、中气、中

2、央戊己土、脾胃。 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互为其根。 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5,师父语录,麻附细加人参乌梅炙甘草通治一切外感 立足:现代人体质多虚,阳虚者十分之九,阴虚者百难见一;六淫之中,风寒湿为害十之八九,实热证百分之一二。 引申:一切外感必夹内伤。 开表闭,固本气。,6,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伏 邪,7,伏邪的产生,本气先虚、同气相求 内生伏邪:人乃禀天地阴阳五行之气而生,本气虚则内生不归位

3、之六气。 外邪所侵:本气已虚,外邪屡屡入侵,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正气愈虚,邪陷愈深,层层藏匿于三阴之里。,8,伏邪的特点,师父李可老中医:“凡久治不效、反复发作的重病、顽症、痼疾,或交节病作类疾病,必有六淫外邪深伏。”( P22 ),9,既有伏邪,必有征兆。 邪正交争,宿疾发作,便显示病邪盘踞的经络脏腑。(经验专辑P22) 免疫性、过敏性疾病往往在春季加重,正是人体借天地生发之大势,驱邪外散的表现。春曰发陈,亦发陈病也。 正邪之间的拉踞战因正始终不能完全胜邪而形成,导致了反复发作缠绵不愈的临床表现。,10,邪之侵人 本气强者,正邪交争,从热化、实化 三阳病 本气弱者,无力抗争,从虚化、寒化 三

4、阴病 治之得法,阴证转阳,由里出表 治不得法,表邪内陷,由表入里,11,托透大法,邪之入路即邪之出路; 因势利导,开门逐盗,托邪外出; 法无定法,方无定方:八法不可废; 有是气,有是证,用是药。 托透的同时要时刻顾护本气。,12,托透大法,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并不单是将伏邪外透,亦包括将不在位的邪气转化归位; 邪正是一家。,13,托、透、散三者均为托透法,托是气由内至外、从里至表,如同充里气一样,临床常用北芪“托腐生新”,充实里气,以达邪气外透并转化。 透是气由里至表的散发过程,打开体内与体外的通道,但更倾向于由内向外的“交通不表”。 散是由内向外的一个总称,把凝聚之状态变至较为松散的过

5、程,均可称之为散,不局限于体内与体外,而是在任何一个部位都可。,14,托透的时机,1、宿疾发作; 2、里证出表; 3、麻桂剂、五虎汤、大黄附子汤、五苓散、真武汤等:在里气增强的前提下,一气体现为“营卫、中气、厥阴、血脉”及“厥阴、太阳、少阳”的时机,根据病机合理使用上方,可将已出现或未出现临床症状的伏邪托透或转化。,15,开门逐盗方,麻黄5g细辛10g蒸附片30g 干姜30g炙甘草60g红参30g 生半夏30g 乌梅9g 开门逐盗方(半夏人参乌梅四逆麻附细汤)立足一气,恢复三阴三阳六个界面异常之气的运行,开六合,立九州,顺八风,一日如此,一年如此,天地如此,人身如此,人生如此。,16,人身无处

6、不坎卦! 恢复土下水阴中的阳气,四逆汤也! 君药:炙甘草以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干姜暖土气以迎阳归舍为臣, 附子温元阳为使, “火生土,土伏火”,深固阳根,加强生生之力。,17,麻黄附子细辛汤打通至表之太阳到至里之少阴通道(对应中医学之“腠理”),18,乌梅敛降离位相火。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天地日夜之转化,由夜转日,遵循着“厥阴阖开太阳”的运行规律。 “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19,生半夏土中燥气的异常 半夏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

7、而二便利。 由夜转为一日的曙光呈现正是五脏中肝肺顺接之理, 肺属手太阴,位于西方主降,“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故肺兼具土金二德。 外邪侵犯后,易影响肺胃气机的顺降,如常见咳嗽、恶心、呕吐、渴与不渴、下利与大便鞕、痰。 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阳明降,坎水足。,20,“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 素问太阴阳明论 道法自然,遵循气运行的规律,即人身或自然中阳气必经过土(四度:温度、湿度、厚度、密度)降入土下水阴中“土伏火” 。 四逆汤中炙甘草为君药,其可发挥土之生化运载之功效。 元气之虚,首选人参。补五脏元气,补益土气;且性凉可制约厥阴中化之火,牵制厥阴风木太过疏泄之气

8、。(土可载木,水能生木),21,22,病例一,纵隔肿瘤、肝肿瘤病史,23,姓名:王某 年龄:11岁 性别:女 初诊时间:2012年11月20日 主诉:纳极差10日。,24,主 症,现病史:2012年6月因胸闷、呼吸不畅、时有低热,深圳儿童医院CT:右前纵膈占位、畸胎瘤恶性可能,并左侧胸腔积液、左侧胸膜转移可能;肝内占位性病变。行化疗6程肿瘤未减小。 纳差10日。 极疲劳,时发晕厥;面色青,四末偏凉。 舌淡暗,苔剥脱,中见裂纹;脉细疾不敛。 (元气欲脱),25,初诊患者先后天两本虚衰,元气欲脱,予破格救心汤加味救元气,恢复先后天两本。 二至四诊体力、纳食等诸证改善,寒湿阴霾显现,予三阴虚寒湿方加

9、味充实三阴里气,疏导寒湿。 五诊寒湿阴霾散去,厥阴坚冰显露,予冰火一炉方2加味温化厥阴寒冰,敛降相火。 六至七诊坚冰渐化,出现咳嗽咯黄痰,里证出表之势,予癸巳寒水方加味开南方水热气结,扎阳根。,26,咳嗽1周,痰多、质稠、色黄。 精神可。 纳眠可。 二便调。 舌暗红,苔中根薄黄;脉沉。,八诊 2014-1-13,27,开门逐盗方合大破格加减,麻黄5g细辛30g蒸附片200g 干姜90g炙甘草120g红参45g 生半夏30g五味子15g山萸肉90g 生龙骨30g生龙牡30g活磁石30g 4剂 用法:每3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煮取300ml,分3日,每日1次服。,28,九

10、诊 2014-2-11,服上药第1剂后夜间无咳嗽; 服第2剂药后咳嗽消失; 精神可; 纳寐可,二便调; 舌红苔白,脉沉滑。 予李可培元固本散2号方善后调理。,29,分 析,结合病史,考虑此患儿三阴冰伏,经过前七诊治疗,患儿里气增强,此诊伏邪有典型的可视的外透之机,予开门逐盗方顺势托透,抽通腠理,将离位之六邪归位,并合上大破格救心汤增强元气,但扶其正。,30,病例二,右舌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31,姓名:刘某 性别:男 年龄:42岁 病史:右舌鳞状细胞癌根治术后。 23诊时间:2012年12月3日。,32,左侧舌头内刺感渐弱,左舌缘绿豆大结节向表浅移动,边界清晰; 饭后返呕粘液减少; 入睡较前容易

11、,梦减少 ; (相火部分归位,里气较前增强) 醒后颈胸部汗多,粘腻如前;(阴分不足;湿热) 手心热如前。(土不伏火),33,大便日2-3解,质烂; 小便夜间不畅; 下肢皮肤偏凉; 怕风怕冷,不怕热 ; 纳可; 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34,定中轴 扎阳根 托透伏邪,黄芪500g 乌梅81g 红参45g 细辛90g后下5分钟 4剂 用法:每7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煮取300ml,分7日,每日1次服。,35,二十四诊 2013-1-17,眠可,夜间盗汗消失; 左舌边缘绿豆大小软结节进一步变浅; 餐后偶有返呕粘液,次数减少,粘液量减少; 时有口唇干燥,思饮,温饮; 下肢怕

12、冷,脚凉、手心热同前; 舌暗略郁红,体胀(水饮),苔薄白;脉细滑。,36,黄芪500g 乌梅81g 细辛90g后下5分钟 红参45g 黑顺片200g 干姜120g 炙甘草120g 当归45g 4剂,每15日一剂。,扎阳根 破阴寒,37,二十五诊 2013-3-29,口唇干燥消失; 左舌边缘绿豆大结节变小变软,触痛减轻; 餐后返呕粘液现象几乎消失,偶呕2-3口; 左侧舌头内刺感时强时弱,常有麻木感; 下肢怕冷、脚凉明显减轻,仍怕风怕冷; 余症同前;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38,黄芪500g 乌梅120g 细辛60g后下5分钟 红参45g 皂角刺10g 白芷10g后下5分钟 生半夏90g 干姜60

13、g 高粱米90g 4剂,每15日一剂。,扎根 托透,39,二十六诊 2013-06-06,餐后返呕粘液现象消失; 左侧舌头内刺感常较弱,麻木感消失; 左舌边缘绿豆大结节,已变小变软,触痛较前减轻50%,自觉结节有向表浅移动; 下肢怕冷,脚凉较前明显减轻,仍怕风怕冷,洗澡时明显,怕空调风;(根气增强) 寐好转,仍难入睡,梦较前减少; 舌暗郁红,苔黄;脉沉细。,40,黄芪500g 乌梅120g 细辛45g后下5分钟 红参45g 皂角刺10g 白芷10g后下5分钟 生半夏90g 干姜60g 海藻60g 炙甘草60g 4剂,每15日一剂 海藻甘草汤:以加强相反相激,磨积散结之力。,扎阳根 托透,41,

14、病例三,舌腹扁平苔藓恶变术后,42,姓名:郭某 年龄:48岁 性别:女 二十八诊:2014年6月23日。 舌腹扁平苔藓恶变术后。,43,里气增强 伏邪外显,烘热汗出、牙龈及眼睑肿胀消失;左舌根部溃疡愈合; 18/6无明显诱因出现左手掌根部出现数颗疱疹,初起色红,少许刺痛、瘙痒;逐渐增大并融合,内有水液,色转紫暗,肤温高。 19/6左前臂亦出现簇状疱疹,色嫩红,局部肿胀。 (肌腠伏邪外显,局部六气绞结,以风湿热毒为主),44,食欲稍减,食量可; 大便日1-2解,偏烂,畅顺,偶有未消化食物,肠鸣音明显。 舌郁红苔薄白;脉沉细。,45,46,47,48,轻散邪热 化湿解毒,鸡蛋花10g扁豆花10g甘

15、草10g 蝉蜕10g白薇10g生晒参15g 白鲜皮15g侧柏叶15g茯苓皮10g 炒谷芽15g腊梅花10g葛花10g 公英90g 3剂 用法: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煮取200ml,每日2次服。,49,二十九诊 2014-6-26,服药后易恶心,呕吐1次,平卧休息后缓解; 左手掌根部疱疹色转暗红,周边转软,伴少许刺痛,时瘙痒; 左前臂簇状疱疹色转暗红,肿胀痛明显减轻,肤温降低,瘙痒消失;(土中风湿热毒得以轻散清解) 近3日未解大便,今日解大便,便前腹胀,成形,顺畅,便后缓解,量多,右腹肠鸣音明显; 舌较前有弹性,郁红,苔薄白;脉沉细。,50,营卫 中气 厥阴 血脉,51

16、,52,53,处 方,熟地60g酒大黄10g乌梅15g 五味子3g生晒参30g生半夏30g 石膏15g紫油桂5g后下5分钟牡丹皮6g 4剂 用法:每2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煮取200ml,分2日,每日1次服。 从营卫、中气、厥阴、血脉入手,承降虚热,清解实热。,54,三十诊 2014-7-1,左手掌根部疱疹好转,刺痛消失,瘙痒减轻; 左前臂疱疹明显好转,结痂,肿胀消失,偶有瘙痒; 服药期间大便日一解,成形,畅顺; 舌郁红,苔少;脉细滑。 (患者里气不足,局部肌腠中实热得以清解,土中虚热得以承降,但显现半阴半阳证),55,56,57,58,方一 十味神效散加味,北芪60g当归15g续断15g 甘草15g金银花30g香附15g 桂枝15g牛膝15g紫油桂5g后下5分钟 牡丹皮6g大枣10枚 6剂 用法:日1剂,每剂加水1000ml,一直文火煮1小时,煮取200ml,每日2次服。,59,方二 雄青散,青黛6g黄连6g黄芩6g 黄柏6g生大黄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康复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