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5413.doc

上传人:caoka****i123 文档编号:142856712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10154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610154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101541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1015413.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基本目标:1.理解并识记本文出现的实词、通假字、常见虚词、等文言知识。2.理解课文阐述人才要经过艰苦磨炼,才能够造就的道理。提升目标:把握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虚词、古今异义词语的意思和词语一词多义的用法。教学难点:了解课文说理的方法举事例、提观点、作阐述、得结论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一、默一默能合上书本,给加点字注音。畎亩 傅说 胶鬲 孙叔敖 行拂 曾益 拂士 蹴尔一箪食 一豆羹二、读一读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课文。设计目的: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解决基本目标1,使生掌握文中重点诗词和虚词。预设: 要求生写下理解过程中不懂

2、得文言实词和虚词,互相合作,老师补充,完成课文的理解。三、想一想1.段列举的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点?作者举例想证明什么?作用什么?设计目的:掌握议论文中举例的作用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为下文的理论奠定了事实基础。预设: 生能找出六个人物的共性“由卑微到显贵”,但会不够完整,师生互助。2.论点什么?文章应用哪些论证方法一步一步来论证论点的?设计目的:掌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并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以及本文的论证思路。预设:学生能找到本文的中心论点,但在表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上会表述不清,老师可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会方法。并归纳写下来。3.质疑4、 练一练(甲

3、)舜发于畎亩之中,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选自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注释】舍:住屋。市:市场。贾人:商人。炫卖:边喊边卖。学宫:学校。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行拂乱乱其所( ) 入则无法家拂士( )B此可以处吾子也( ) 处江湖之远(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 _(2)此可以处吾子矣。译文: 3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成才的史实和乙文“孟母三迁”的故事都说明了什么?(2分)答: 4“孟母三迁”成就了孟子,使他“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也说明了孟母具有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有什么现实意义?答: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