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详解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835026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01.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详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归园田居公开课教案 课题序号17授课班级12 财会(1)班 授课课时1授课形式 授课章节 名称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使用教具多媒体 教学目标 1. 学会在诗意的想象中诗意的朗读诗歌。 2. 学习描写景物的艺术手法。 3. 体味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之情和对田园生活的 喜爱之情。 4. 学习作者诗意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教学重点 触摸诗人隐藏在诗歌语言和意象之后的诗心。理解作 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 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 诗歌的能力。

2、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作家生平 课外作业 1.背诵全诗 2. 写一篇 300 500字的小作文,描写高中生活的 诗意。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 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景语: 意象方宅、草屋 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以动衬静) 意境优美、空旷、恬静、祥和、清新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情语:回归田园的喜悦、轻松、怡然自得。 (一切景语皆情语)热爱田园生活 课堂教学安排 学生预习内容 一、注音 羁()鸟守拙()荫() 暧()暧 墟()里狗吠()樊() 笼 二、解

3、释下列词语 适俗:尘网: 羁鸟:守拙: 荫:暧暧: 依依:墟里: 户庭:虚室: 樊笼: 三填空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 陶潜,又名, 字, 谥号(私谥), 自称,时期诗人、家、家、 家。不满于官场的黑暗, “不为折腰”,隐居农村。开创了 题材,为古诗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相关作品有 等。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 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 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2. “自然”是归园田居五首(其一) 中的关键词。请从诗中 摘 抄 出 它 的 同 义 词 和 反 义 词

4、。“ 自 然 ” 的 同 义 词 有、; “自然”的反义词有、。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活动内容(知识点) 学生活 动 教师活 动 一、情境导入( 2 分钟) 教师导入:“假如同学们高中苦读三年,大 学苦读四年,毕业后只有两个选择, 一是去做官, 有名有利;一是去当农民,平平淡淡,你会怎么 选择?(几乎所有学生都会选择做官)是啊,做 官的话,且不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价 自 由 回 答 小组讨 论 小组代 适当引 导 检查预 习 适当补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值,单是物质生活水平、地位和身份都比农民要 高出很多。我们上学不就是不想再当农民,要改

5、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吗?古代贫寒人家的学子改 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只有一条路,就是考取功名然 后做官。但是做官有很多种,有为报效祖国而为 官,有为满足私利争做官,前者官难做,但人品 高尚;后者官好做,但遭人唾骂。东晋时期的陶 渊明就是前者,但在走了“三十年”(实际十三 年)的仕途以后归隐了,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 起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寻找答案。 二、鉴赏步骤 (一)知人论世( 3 分钟) 活动一:造句:陶渊明是人? (从思想、性格、朝代、爱好等方面来介绍)并 检查预习情况。 教师适当补充: 陶渊明 29 岁(393)初次出仕,做江州祭酒, 不久回家。新居五六年后又先后在桓玄、刘裕、 刘敬宣幕下做僚佐,时间

6、都不长。至义熙元年 (405)八月,出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士余天, 表公布 答案 充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辞官归田,时年 41 岁。直至他 63 岁时去世,再 没有出任。据此可发现,是出任还是退隐,青壮 年时期的陶渊明在这个问题上多次反复。他之所 以三出谋求官职,一是因为家境不好,负担重; 二是从小所接受的儒家思想的教育,要求他在社 会上有所作为。但他天性热爱田园生活,喜欢读 书,不喜欢在俗世杂务上费心思,加上当时朝廷 权臣当道,权豪们一心争权夺利,铲除异已,无 心致力于清明政治。 作者在奔波劳累的官场生活 中倍感不适与厌倦, 强烈渴望闲居的乡村

7、田园生 活。从彭泽县令任上的辞官,是他与仕途彻底决 裂的开始。辞赋归去来兮和诗歌归园田居 正是创作于转折时期。 陶渊明是田园诗派的开创 者,风格平淡自然,语言质朴清新。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二)诵读感知( 5 分钟) 活动二: 1. 指名学生朗读、点评(以肯定为主) (指导:字准句清,音正腔圆,把握节奏, 语调得体。) 2. 听录音,感受名家配乐诵读 3. 齐读诗歌 (三)眉目传情( 3 分钟) 活动三: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好似一个人的眉 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 ,文章的标题往 往能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归园田居”的意思 告诉我们要回到田

8、园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 么?这个明示信息下还潜藏着的信息和值得我 们思考的问题? 明确: “归” ,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 4.归去如何 ? (四)情境复原( 25 分钟) 活动四: 自由诵读,思考上面四个问题,从 诗中分别找到这四个问题的答案。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1. 从何而归?( 2 分钟)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尘网、樊笼: 喻官场生活。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悔恨。 误落尘网:足见诗人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的官场厌恶。 “三十年”实为“十三年” (29 岁-

9、41 岁) 实际夸大了数字,说明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除此之外,还能明显表达诗人这种厌恶情感 的诗句有哪些?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羁鸟、 池鱼” :喻自己。 它们均失去最适合自己的生长环境,被束缚 失去自由,暗示作者在官场失去自由。鸟在空中 飞,鱼在水中游,最易唤起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两个词让人感受到 诗人在官场中的种种束缚下痛苦不堪,失去生机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的形象。本性难变,鸟要回到山林中,鱼要回到 江河中,诗人要回到田园中。 2. 为何而归?( 8 分钟) 明确: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10、韵:气质, 本性。 丘山:田园 为何要出仕? 明确:养家糊口;从小受儒家思想影响, 大济苍生。而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 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 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 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 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 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这样看来, “少无适俗韵”也许是陶渊明归隐 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最关键的原因。请同学 们继续寻找文中的信息。(提示:点题的是哪 句?) “守拙归园田”,如何理解? 言外之意:不归园就不能守拙。 “守拙” :守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住愚拙,反对机巧圆滑,反

11、对官场生活的八面玲 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的不良影响而迷 失本心。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 的独立和自由。 前八句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在出入、进退选择 上的一段经历: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官场)思归(归 隐田园) 教师范读 “ 少无适俗韵、 、守拙归园田 ” 八句。 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每个句子所包含的 情感。读前做朗读指导,注意语速、重音、节奏 和情感。尤其是注意语速, 让学生学会拖音朗读。 要求把自己想象成作者,读诗要如出己口,如出 己心。 3. 归向何处?( 13 分钟) 明确: “守拙归园田”归向园田 提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象有何特点?找出 描写田园景色的诗句。 方宅十

12、余亩,草屋八九间。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让学生自由朗读 “ 方宅十余亩、鸡鸣 桑树巅 ” 八句,对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有一个感 性的认识。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赏析这几句诗,看 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如何来描 绘的? 景语: 意象方宅、草屋 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 狗吠、鸡鸣(以 动衬静) 意境优美、空旷、恬静、祥和、清新 情语:回归田园的喜悦、轻松、怡然自得。 (一切景语皆情语)热爱田园生活 分析: (前四句为近景) 虽普普通通, 平平常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

13、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常,但对于挣脱“尘网”的人来说,却是另一个 天地。土地、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 鸡鸣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优 美、清新喜人的图画,正是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的光景。这些描写看似自然平淡, 其实构思奇妙。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是简笔的勾勒, 以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开阔、自由。虽无 雕梁画栋之堂皇富丽, 却有郁郁葱葱的榆树柳树 的绿限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于堂前竞相斗艳, 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 语句间流露出作者心满意 足的欣慰情绪。前四句为近景,后四句为远景。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给人以平静祥和 的感觉,不受外界力

14、量的干扰。从近景到远景, 犹如电影镜头逐渐拉开, 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 茅舍融进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很淡很淡,味道 却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而“狗 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则是以动映静,以有 声衬无声,更显乡间的宁静、和平。在这里,诗 人流露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这纯朴幽静的 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 互相倾上层社会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陶渊明笔下田园风光充满了生活气息,请同 学们根据作者写景的顺序和手法,写一篇 200 字 左右的小作文。(要求用散文的笔法,加入适当 的想象,注意描写的顺序,运用动静结合的艺术

15、手法,也可结合陶其他的诗句。 ) 4. 归去如何?( 2 分钟) 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词语。(学生找出 后齐读,思考作者归隐后心情如何?)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回归田园的自由、安逸、喜悦 从诗歌中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 厌恶官场,保持自己高尚的节操,追求精神 上的自由和独立,热爱田园生活。 三、朗读比赛( 5 分钟) 活动五: 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诗歌后,找几 个学生赛读,教师进行评价。(这一步骤必不可 少,既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 兴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这也是整合。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

16、载支持.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应该是先整体感 知,然后分析,分析后没有及时整合容易给学生 造成支离破碎的印象。) 四、拓展延伸( 2 分钟) 活动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农耕生活那 么贫穷落后, 可是在作者的眼中却那么的美好? 在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原因的基础上,教师可 进行必要的补充,那就是作者心中有诗意。然后 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才算是诗意的面对生活? 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生活进行启发,引导学生 去发现自己高中学习生活的诗意,学会诗意的面 对自己的生活。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诗 2. 写一篇 300 500字的小作文,描写高 中生活的诗意。下节后进行展示。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