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2828093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和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2 2019 北京市西城区初一(下)期末 语文2019.7 一、基础运用(共 18 分) 学校组织学生去首都博物馆开展“走近人民艺术家老舍”的语文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 1-5 题。 1.活动前,同学们查找到下面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1)-(3)题。 (共 6 分) 1今年时逢老舍先生诞辰 120 周年,为纪念这位为我国民族文化提供了丰厚滋养的人民艺术家,由老舍纪念 馆等单位牵头承办的老舍笔下的人物及街市系列纪念活动将在首都博物馆拉开帷幕。我们不仅能集中欣赏赏到充满 老舍元素的艺术展览,还能聆听围绕老舍作品展开的专家讲座。 2老舍的作品,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赏。老舍说: “没有一位语

2、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 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 ”因此,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提炼过的北京白话。其作品语言的“俗 白” ,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与研究基础上的妥 ti,让读者易于理解却又颇有深度。有人这样评论老舍先生:他使 语言脱去自然形态的粗拙 与随意,炼成金子,如同一件精雕细刻的瓷器。 (1)文段中加点字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对“赏”字笔顺描述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 粗拙(zhu)妥贴“赏”的第一笔是“丨” B. 粗拙(zhu)妥帖“赏”的第一笔是“丶” C. 粗拙(zhu)妥帖“赏”的第一笔是“丨” D. 粗拙(zhu)妥贴“赏”的第一笔是“丶” (2)给

3、文段横线内容依次加上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引号引号B. 引号书名号 C. 书名号书名号D. 书名号引号 (3)文段结尾处横线上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 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 B. 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 C. 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朴素精致 D. 使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华丽脱俗 2. 进入展馆,同学们来到老舍先生的经典作品骆驼祥子巨幅图画前,围绕作品展开讨论。请根据要求完成 (1) (2)题。 (共 4 分) (1)依据骆驼祥子原著,给下面三幅图画排序。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 8 页,共五道大题,20 道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4、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学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答题卡一并交回。 2 / 12 甲乙丙 (2)下面语句均出自小说骆驼祥子 ,对这些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及分析有误 的一项是(2 分) A. 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语境:祥子通过努力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把车比作武士的徽章,表明了这辆车对祥子的重要性,不仅是生存的手段,也是荣誉的 象征。 B.希望使他快活

5、,恐惧使他惊惶,他想睡,但睡不着,四肢像散了似的在一些干草上放着。 语境:祥子被大兵抓到军营,有了逃跑的计划。 分析:这句话运用比喻,写出了祥子当时又惊又喜、又怕又累的复杂心理。 C.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语境:祥子在烈日下出去拉车。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写出了柳树失去活力的状态,突出了天气的炎热,让祥子苦不堪言。 D. 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语境:一场暴雨,给大杂院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分析:这句话运用拟人,一场看似平常的暴雨,却能要了底层百姓的命,突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3.观看展览时,同学们

6、发现,老舍先生在踏上文学道路之初曾写下一副自勉联,表达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和艺术追求。请根据要求完成(1) (2)题。 (共 4 分) (1)将“著” “尊” “李杜” “春秋”填入对联的适当位置,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答题纸的方格中。 (2 分) 上联: 报国文章 下联: 攘夷大义 (2)对联中的“春秋”让我们联想到了儒家“五经”中的春秋 。孔子编订的春秋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对 后世编年体史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如 1 (朝代) 2 (人名)主编的资治通鉴 ,就是编年体 历史巨著。它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就选自这部书。 (2 分) 4.艺术是相通的,老舍先

7、生不仅文学造诣极深,书法也很有特点。对下列四幅老舍的书法作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3 / 12 甲乙丙丁 A.甲为楷书,笔画平直,方正端庄。B.乙为行书,行云流水,潇洒飘逸。 C.丙为篆书,因形立意,笔画圆转。D.丁为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5.看过展览后,同学们纷纷在微信群里留言。阅读甲乙两位同学的感受,完成(1) (2)题。 (共 2 分) 学生甲: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他以京味文化为母体文化,作品有着鲜明的创作个性与独特 的艺术风格,可谓独 树 一帜 。他的作品充实了中国的文学宝库,引发了许多读者的强烈共鸣。 学生乙:老舍的作品于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命运中,透出人

8、间的底色和冷暖;于曲折故事里,折射出深刻的人性。 老舍写百姓的生活,一面是对于弱小者的同情,一面是鲁迅式的批判。他的思想隐含在结构与细节中, 能经得住长久的内心咀嚼。 (1)学生甲在自己的感受中运用了成语 “独树一帜” 。下面语句对此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1 分) A. 苏轼擅长书法,他独树一帜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代四大家。 B. 苏轼擅长书法,他与蔡襄、黄庭坚、米芾独树一帜 ,并称宋代四大家。 (2)如果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老舍作品在学生乙心中的感受,最恰当的一项是(1 分) A. 忧心忡忡B.家喻户晓C.诲人不倦D. 耐人寻味 二、古诗文阅读(共 19 分) (一)古诗文默写(共 6

9、 分) 6(1)双兔傍地走,?(北朝民歌木兰诗)(1 分) (2),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1 分) (3)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己亥杂诗)(1 分) (4)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陋室铭)(1 分) (5)暮春时节,百花将谢,却见有柳絮迎风飞舞,恰似韩愈在晚春中描绘的一句: “,。” (2 分) (二)古诗词阅读(共 5 分) 4 / 12 阅读登飞来峰,完成 7-8 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7. 这首诗写出了改革者高瞻远瞩的气概,表达了从政者从容笃定的自信,历来深受读者的喜爱。要理解这首诗的 内涵和诗人的感情,

10、就必须抓住三个关键词 :“ 1 ”代表了勇气,是远望者面对困难的一种态度;“浮云” 比喻 2 ,它虽然能遮挡远望的视线,但终将散去,遮不住初升的太阳;而要想做出一番成就,光 凭勇气还不够,更需要非凡的洞察力,诗句中的“3”,正是这种洞察力的象征。(3 分) 8. 这是一首登高诗。登高诗常用来抒羁旅流离之苦、思乡怀亲之情,发壮志难酬之忧,表忧国忧民之志,或即景 阔谈生活哲理,或展望未来表恢弘抱负以下诗句表明诗人远大志向的一项是(2 分) A.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B.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C.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三)文言文阅读(共 8 分) 阅读以下两个文段,完成 9-11 题。 【甲】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 不可得,以 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

12、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 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 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乙】 刘翀,沧州人。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 ,谓可将十万。会有土寇,练乡兵与之角 ,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 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绘图列说 于州官。州官也好事,使试于一村。沟洫甫成,水大 至,顺渠灌入,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 六字。何文勤公尝教昀曰:“满腹皆书能害事。”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删节) 【注

13、】1经年一年左右。列说到处劝说。沟洫(x)沟渠。 5 / 12 9根据文段意思填空。(2 分) (1)说文解字中“竟”是会意字,意思是“乐曲终尽”。由此推断,甲文“竟不可得”一句中“竟”的意思 应为(1 分) (2)说文解字中“角”是象形字,本义是“兽角也,与刀相似”。由本义引申出以下义项:像角一样的古 代量器和盛酒器具;较量,竞争;演员,或指演员在戏剧中所扮演的的人物。乙文中“练乡兵与之角”中 “角”的义项应为。(填序号)(1 分) 10. 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有误 的一项是(2 分) A. 尔辈不能究物理。 翻译: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 理解:这句

14、话表现出了讲学家因能正确探究事物的道理而拥有的谦虚和自信,所以被人们所信服。 B.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翻译:(石头)不停地翻转,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 理解:河中石兽最后被打捞成功的事实证明老河兵的实践经验是极其丰富的。石头在水流的反冲击力下,终会被 冲到河的上游。 C.古人岂欺我哉! 翻译: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 理解:刘翀只会死读书,不能结合实际进行变通,种种实践都失败了。他却一直不悟,认为自己的失败都是写书 的古人在欺骗他。 11从甲文中,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遇事不可“1”,老河兵依靠自己丰富的实际经验方才判断出沉 石的正确打捞地点;乙文告诉我们“ 2 ”的道理,刘翀死读古兵书和

15、古水利书,屡次失败。甲乙两文给我 们的共同启示是:。(4 分, 1 2 空用原文问答, 3 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名著阅读(共 5 分) 作为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半世纪以来,凡尔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各国潜艇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是黄旭华。阅读 下面材料,完成 12-13 题: 1958 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不久之后,苏联撤走了所有潜艇专家并对中国施加压力。 黄旭华受命于危难之间,他决心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 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默默为中国的核潜

16、艇事业奋斗着。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 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1964 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再接再厉,不断提高潜艇的性能。1988 年, 核潜艇按设计极限 300 米在南海做深潜试验。历史上多有潜艇试验人员葬身海底的先例,身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 还是坚持亲自下潜。潜艇在水的压力下咔咔作响,仿佛随时可能破裂,但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 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黄旭华由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他进行科学 探索的巨大勇气和无畏的献身精神震撼了世人。 6 / 12 黄旭华为我国的海洋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12.黄旭华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儿子。他的事例不禁令同学们联想起论语中对“君子”的有关 论述。下列语句不能 用来阐述黄旭华事迹的一项是(2 分)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B.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C.君子主忠信。 D.君子不器。 13.你觉得海底两万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