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2820282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1 调查时间:XX年*月*日 调查地点:网络 调查目的:减少社会错误用字,提高人们的不写错字能力。 调查资料分析:我在网络上,大街上发现有许多错别字,有的是无意写错,有的是为了更有吸引力的吸引顾客。我认为产生错别字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同音混淆:在-再; 2、形近字混淆有:既-即; 3、多笔少笔:胸-胸。 为了吸引顾客的广告词也很多,大多有以下几点: 1、某电脑广告词:码(马)到成功 2、某网吧广告词:一键(见)钟情 3、某蚊香广告词:默默无蚊(闻) 4、某压力锅广告词:得力煮(主)将。 这些错别字在我们生活中多得是,希望广大市民能少写错别字。有许多外

2、国人正在学习汉字,不要让他们误解,以免更多人写错别字。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2 一、调查目的: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华紫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20xx年11月15日 六、调查结果: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

3、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3 调查时间:20xx年 11月18日 星期日 调查目的:调查了解现在街头汉字使用

4、规范情况 调查人:万若澜 一、调查原因: 中华汉字不但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且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音字,形近字混用、写错别字、写字潦草不规范以及滥改成语等情况屡见不鲜。所以我介于社会用字情况,展开实地调查。 二、调查内容 1、 错别字 这幅图是我在实地调查中,在电脑城一个比较大的电脑店里拍到的, “张扬个性”的“扬”写成了木字旁的杨树的“杨” 另外,我还在CBD中央大街与CBD商业城分别发现了这几个个错别字:一个包子摊的价格表上“烧麦”印成了“烧卖”,这是不规范的用法,并且稀饭的“稀”印成了“希望”的希,同一个价格表上竟出现两个错误,只能说这太不

5、应该。 而我在商业城中发现的错误就更让人啼笑皆非了:一个卖十字绣的店铺中,招牌边闪烁的Led屏上有这样几个大字“十字绣专卖”, 可绣字却打成了铁锈的锈,这样的十字绣,估计没人敢买。 2、 因写字不规范而造成的错误 这个错误是我在气象台小区发现的因为是手写字,所以有很多地方不规范:“画 ”字中间的“田”一竖出头了、“美化”一词中,“美”少了一横,“化”的一撇没有出头。还有一个缺胳膊少腿的.错字:“精神风貌”的貌少了一撇。这些虽然都是小错,但是这个布告栏是社区的窗口,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一个社区的好坏,出现错字只能说明写这个布告栏的人本身文化水平不算高。 三、结论 通过实地观察、走访,我认为,用字不

6、规范的情况已经得到了改善,因为那些比较新的店铺基本上没有错别字,这说明人们的文化水平以及对用规范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过那些老一些、小一些的店铺中仍存在着用错汉字的现象。 四、呼吁 我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杜绝错别字,从我做起,从每一个汉字写起,使用正确、规范文字。 关于汉字的调查报告4 一、调查目的: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生活中天天要和汉字接触。但是有多少人能正确运用呢?让我们一起走上街头巷尾,寻找错别字,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点微薄之力吧! 二、调查范围: 街头小巷的店名或招牌。 三、调查方法: 分为两小队分头调查,将见到的街头错别字用照相机拍下来。 四、调查人员: 华紫

7、薇,吴安琪、叶禾、曾丽雯,杨晓琦,付情雨。 五、调查时问: 20xx年11月15日 六、调查结果: 请看我们收集的部分图片 七、调查分析: (一)为了“美观”而将一些字写成繁体,不利于人们生活中的交流。(如图1的“鲜鸡蛋”) (二)为r吸引人而将一些给孩子看的文字变体,对刚接触文字的小孩子是一种误导。(如图4的“幼儿”) (三)为了“方便”而将一砦字任意简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如图5的“对面”) (四)曲解成语,标新立异,对汉字的运用很不严肃。(如图2的“十全十美”和图3的“世界”) 八、建议和措施: (一)利用电视、报纸标语等媒体大力宣传,增强人们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 (二)希望有关部门对不合标准的店名或招牌进行拆除和更换。 (三)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督,杜绝不规范的汉字在公共场合出现。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