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42820083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阅读作品,填写下表。 抒情线索 触景 怀古 伤己 诗句 2词作中“浪淘尽”有的版本写作 “浪声沉” , “拍岸”写作“裂岸” 。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说说你更喜 欢哪一种表达。 3下面两句话是对作品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理解,你认为哪一句理解得更为贴切?结合作品, 说说你的理由。 人生转瞬即逝,自己年近半百却一事

2、无成,可悲。以酒酹月,寄托哀思。 人生是非功名生死皆为虚无,唯有江月永存,可叹。以酒酹月,表达敬意。 【答案】1 抒情线索 触景 怀古 伤己 诗句 大江东去;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 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我更喜欢“浪淘尽” , “拍岸” 。大浪淘沙, “淘”是 “冲,洗”的意思,是说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 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这一句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 了一个旷

3、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惊涛拍岸,汹涌的骇浪猛烈地搏击着江岸,拍”写 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这一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生动的描 2020-2021 学年高一语文古诗文 念女娇赤壁怀古专项训练 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完成后面小题。 写,把读者带入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而 “浪声沉” “裂岸”没 有这种效果。 3第一句更为贴切。本词表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思想。诗人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既有积极进取 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的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的豪迈 奋发之情,也加

4、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了“人生如梦”的感慨。“人生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 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也不过是要向“江月”寄托壮志难酬的 苦闷。第二句更为贴切。人生如梦,自己一生算得了什么,在千古人物都被淘尽的大江之畔,想到的不应 该仅仅是自己,而应该是千古不变的江月,就把这杯酒敬给了千古不变的江月。应该说他能迅速从惆怅失 意中解脱出来,表达了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这真叫做人生短暂,江月永恒,壮志难酬,豪情长存。 【解析】1本题以填表的形式考查对诗意的理解。“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 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

5、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怀古。 “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写景。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 月。 ”是借古伤己。 3本题考查炼字。 首先明确你的观点,然后陈述理由。先解释词意,再展开诗句意,最后说明表达效果。 因为是比较用字,所以最后点明另外的字没有那种效果。 4首先明确观点,支持哪一种。然后进行解释,要有理有据,理由充分合理,不可自相矛盾。第一句强调 他的感伤。第二句强调他的洒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

6、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中“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而王维使至塞上中“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故国神游”一句中的“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 地区。 C“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倒装句,正常语序是“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华发早生”。 D“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和“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都运用了比 喻的

7、修辞。 2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词的起笔就非常有气势,作者从大江着笔,奔腾汹涌;千古风 流人物, 广阔的历史时空, 无数的英雄豪杰; 将此二者联系起来, 组成一个极为辽阔悠久的时空背景。 B “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这里只用十三个字,便从形、声、味几方面生 动地勾画出这个古战场的壮丽雄奇的图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同时也为下阕歌颂周瑜做了 铺垫和蓄势。C“小乔初嫁”这一情节入词,不仅在于要表现英雄美人璧合珠联,表现周瑜的雄姿英发; 更在于揭示周瑜同孙权的密切关系,从而表现孙权对周

8、瑜的信赖有加。透过诗句看背后,则隐含着诗人不 被信任,不被重用的叹息。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正是内心苦 闷和哀伤的外露。然而,可贵的是,诗人并未由此而消沉、颓废、及时行乐;相反,他以酒祭江,所表达 的正是对英雄的缅怀和景仰。 【答案】1B 2B 【解析】1.“故国”指当年的赤壁战场,注意题目赤壁怀古。 2从形、声、色几方面,没有味。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9、,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乱石穿空”写出了山势险峻, “惊涛拍岸”写出了巨浪惊险, “卷起千堆雪”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形象地 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这三句合写赤壁景色,有声有色。 B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C “小乔初嫁了”写英雄美人相得益彰,衬出周瑜年轻有为,志得意满。 D这首词气势磅礴,格调豪放,以大手笔描写开阔的背景、大战的场面。 2下列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上阕咏赤壁,下阕怀周瑜,并怀古伤己,以自身感慨作结。 B开篇三句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

10、,不仅给人以极佳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 时间,以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赞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C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写周瑜的成功。 “羽扇纶巾”写他的服饰,突出他风度儒雅, “谈 笑间”写他指挥若定的非凡胆略与才智。 D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酹” ,把酒洒在地上。这句词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 【答案】1A 2D 【解析】1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 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 和艺术效

11、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 AC 项考核艺术手法,B 项考核诗句作用,D 项考核诗歌的风格,其中 A 项, “运用了借代的手法”错误,应 该是比喻。 2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 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 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 AC 项考核 诗歌内容,B 项考核艺术手法,D 项考核诗歌的情感,其中 D 项,“表明作者对人生的一种超脱”错误,应

12、是“在旷达的自我解脱中隐含着难言的愤懑” 。 四、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完成后面的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赏析划线的句子。 2.分析词中烘托映衬手法的运用。举一例即可。 【答案】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总束上文,带起下片。前文为我们描绘的精彩画卷不由不使人发 出“江山如画”的赞叹;锦绣河山,地杰人灵,如画江山必生光耀千古的英雄豪杰,三国时候正是

13、英雄云 涌、奇才辈出的年代;横槊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 2.千古风流人物多少豪杰周瑜,从而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感慨由之而发。映衬是烘托 的一种,即以乙托甲,又以甲托乙。词中有两处映衬:实景(赤壁的险要形势)和虚景(火烧曹营)的映 衬;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早生华发”的映衬。 “遥想公瑾当年”和“雄姿英发”之间,特地加上“小乔初嫁了” ,是以美人衬托英雄,表现周瑜当年春风 得意的英气焕发,雄杰气概。 上阙景物描写为描写人物烘托气氛,引出下阙对风流人物周瑜的赞颂。 作者描写周瑜的英雄业绩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用“小乔初嫁”衬托周瑜的雄姿英发;用

14、“羽扇纶巾” 衬托其风流儒雅;用“谈笑间”衬托其指挥若定;用“樯橹灰飞烟灭”衬托其战功卓著。 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反衬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解析】1.注意从结构的角度答出“总束上文,带起下片”的作用,然后具体分析上下片的内容。 2.烘托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文中多处运用烘托的手法,根据诗句内容进行分析即可。 五、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15、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有什么作用? 2.请概括周瑜形象。 【答案】1.“江山如画”总结上文所描绘的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 “一时多少豪杰”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 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由描景过渡到写人(或将江山之胜和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非常自然。 2.儒雅从容(或气度非凡) 、自信洒脱(或成竹在胸,指挥若定) 、年轻有为的儒将(或英雄)形象。 【解析】1.“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词的下片最后一句话,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来说, “江 山如画”上承前文雄奇壮丽的赤壁之景; “一时多少豪杰” ,既指开头的“千古风流人物

16、” ,又指下文的周瑜。 这两句,由景及人,既为下片写周瑜作铺垫,又表明了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的写作思路。 2.抓住词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这几句话来 概括即可。 “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写出了周瑜是年轻有为的英雄; “羽扇纶巾”表现周瑜的儒雅; “谈笑 间,强虏灰飞烟灭”表现周瑜的从容、自信洒脱。 迁移延伸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登石头城 次东坡韵 (元)萨都刺 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 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 寂寞避暑离宫 ,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 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准一片明月。 (注)石头城:即金陵城,昔为六朝都城。离宫:皇帝在京城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