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爬*** 文档编号:142818392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安论文:对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的调查与思考2020年2月24日,在全省公安局长会议上,对如何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副省长、公安厅长:要着力夯实社区警务,推动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等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全覆盖。推进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农村“一村一辅警”作为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层实践,是创新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一、县“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建设现状县国土面积2348平方公里,辖7个镇、4个乡、2个国营华侨农场、1个省级工业园,共有3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委会、2444个村小组,全县总人口32

2、.4万。县公安局下设2个城区派出所、23个农村派出所,为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工作的落实,主要进行了以下实践探索:(一)高度重视,争取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为深入贯彻全省公安局长会议精神,深化基层基础建设,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工作落到实处,我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取得支持,县政府以文件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深化基层基础建设的实施意见(发【2020】4号),规定:将公安派出所建设纳入城乡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支持公安派出所基础建设,保障派出所营房、社区警务、装备及辅警建设所需经费。2020年将(城区)派出所、4个派出所列入全县续建和新建重点项目。同时,文

3、件提出在2020年6月底前,实现40%社区(驻村)按标准配齐辅警的工作目标,为“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的落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支撑。(二)循序渐进,开展社区警务建设试点。开展了“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的社区警务建设试点,先后在派出所建立2个社区、6个农村警务室,工业园区设立驻企业警务室,派出所设立景区警务室,设立3个、2个、2个、3个、2个、2个、3个共20个农村警务室,精选民警24人、高素质辅警30人担任“警务村官”值守警务室。完善软硬设施,在部分警务室接入公安内网,民警配备警务通。规范矛盾纠纷调处方式,社区民警会同村居干部、“警务村官”直接在警务室进行相关矛盾纠纷调解,针对

4、疑难纠纷实行视频远程指导,提高纠纷调解效率。(三)便捷高效,提升防范服务管理效能。警务室以居(村)委会、小区物业管理公司为依托,紧紧依靠居民群众,通过深入发动,广泛宣传,督促、指导社区(村)建立健全治保制度,组建专(兼)职治安巡逻队,推行户铺联防,不断加大治安管理和巡防力度,形成 “小区防范,人人参与,共创平安”的格局。主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对接群众服务需求,从窗口向网上、掌上拓展。开发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微发布”、“微服务”、“微警情”、“微应用”等公共服务,提升防范服务管理效能。二、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基层实践短板推进城区“一区一警

5、两辅”和“一村一辅警”社区警务工作,对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提升社会治安管控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无疑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鉴于当前基层公安机关的现状,尚有诸多短板,具体表现在:(一)基层认识不统一,致使“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实践定位不准。不少基层领导对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思想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该项工作是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翻版”,没有深刻理解该项工作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是公安工作的基石,是打击防范的前哨,是服务群众家门口的站点。在实际工作当中被动应对,结合辖区实际打造特色品牌的主动创新意识不强。(二)辅警现状不适应,制约“一区一警两辅”和“一

6、村一辅警”的推进。一是人员力量不足。我县24个派出所共有辅警78人,与对应的2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委会建设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所需的269人缺额达92人,人员明显不足。二是人员无警务背景且待遇偏低。在78名辅警中,有县应急巡防人员22人,禁毒委禁毒社工24人,乡镇政府出资聘用29人,公益性岗位2人,派出所自聘辅警32人,除应急巡防人员按事业编制享受相关待遇外,其他辅警工资(含各项补贴)每月仅2700左右,待遇偏低。三是履职能力较差。因缺乏综合业务培训和社区工作经验,不少辅警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较差,不熟悉当地方言、不会做群众工作、纠纷调解取证不及时、信息收集不规范、服务不

7、热情等情况时有发生。(三)基础工作不扎实,影响社区警务实战效能发挥。一是硬件建设与标准化警务室不匹配。此前的社区(村)警务室建设,配备了相应的设施,但警务室的硬件配备大都十分简单,只有一些桌椅、电脑等办公用品,其他办公物品、生活用品和警用装备几乎没有。网络设施、技防设施大多没到位,与标准化警务室建设不相匹配。二是警务工作与信息化勤务机制改革不匹配。警务室民(辅)警坐等办公现象比较严重,未真正深入村组(社区)与群众零距离交流,了解社情民意和掌握治安信息,与省厅信息化勤务机制改革对社区警务工作要求不相匹配。三是工作考核与精细化管理不相匹配。基层公安机关对驻村(社区)警务室工作和民(辅)警的考核,大

8、多流于形式,为应付上级检查而考核,没有结合岗位性质和工作要求,制定统一、操作性强和对打击防范服务工作具有促进作用的考核标准,与社区警务精细化要求不相匹配,严重影响社区警务实战效能发挥。三、对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的对策思考如何推动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等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的全覆盖,推进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举措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工作。一是积极发动、宣传动员。要专门组织召开全警动员大会,对推进“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宣传发动,转变基层单位领导和民警、辅警的思

9、想认识,发挥民警、辅警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到该项工作中来,确保“一区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全面顺利推进。二是明确责任、保障效果。严格按照“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建设要求,确保社区警力专职化率达200%。坚持警务前移,警力前置,方便群众报警求助,让困难群众随时随地能得到帮助。强化社区治安防范、人口管理、信息收集、矛盾化解等工作,进一步提高驻村辅警接处警和现场处置能力,切实把社区警务室建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三是创新举措、打造品牌。要结合各社区、村组的治安特点,明确各警务室的工作任务侧重点。如在离派出所较远的警务室,打造以服务群众为主要目标的民情民意即办中心;在流动人口聚集、高危

10、人群较多的警务室,打造以信息采集为主要目标的基础信息收集中心;在矛盾纠纷突出、重点工程在建项目多的村居所在警务室,打造以化解矛盾为主要目标的公调对接调解中心;在校园、企业聚集的城区和集镇警务室,打造以法制宣传服务为目标的普法宣教中心;在案件高发的辖区警务室,打造以控制发案为主要目标的基础防范指导中心。(二)强化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适合社区警务工作的辅警队伍。一是择优招录,保障力量到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按照“政府保障、公安主管、按需招录、定向择优、群众监督”的工作思路,针对“一区一警两辅”和“一村一辅警”建设需求,在大学毕业生、优秀网格管理员、综治队伍中招录政治素质高、群众工

11、作能力强、扎根基层的辅警,充实社区警务力量。二是规范管理,构建激励机制。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尽快出台辅警管理地方立法,将辅警人员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并适应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加强推进辅警规范管理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从优待辅各项工作举措,参照警衔机制实行辅警等级管理,畅通辅警晋升通道;构建辅警激励机制,对优秀辅警及时表彰奖励、嘉奖记功;鼓励辅警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并根据工作实效,将优秀辅警向镇、村、社区等用人部门积极推荐,拓宽辅警职业道路。三是强化培训,提升业务水平。牢固树立“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理念,常态化组织辅警学习党的政策、法律和警纪警规,参加专项教育活动,增强政治素

12、养。由情报、巡防、刑警、治安、户政、出入境等警种部门负责,针对视频研判、乡村巡逻、安保处突、窗口服务、纠纷调解等开展岗位专题培训,提升辅警人员在信息研判、巡防抓获、现场控制、临时看管、矛盾化解、办证服务等方面的业务水平。(三)优化运行机制,有效提高社区警务工作效能。一是加强警务室硬件建设,创造良好办公环境。按照智慧社区和标准化警务室建设要求,推进“居家式”警务建设,把社区民(辅)警所需的办公、生活用房建设好,并配备必要的办公、网络、视屏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和便民服务设施,让驻警务室民(辅)警更好的扎根警务室,开创性的工作。二是改革警务机制,实现“警力下沉”。依托信息化勤务机制改革,对社区警力实行“去机关化”,通过警务精细化安排,驻村(区)辅警做到带任务下村居,主动贴近辖区群众,开展法制宣传与便民服务,全面收集民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真正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三是强化督察考核,激发工作潜力。制定统一规范的社区警务和社区民(辅)警考核办法,并纳入公安工作综合考评体系。成立专门的考核督察机构,按照“定岗定人、责任捆绑”原则,实行“周督导、月抽查、季考核”制度,对社区辅警进行亮绩排名,与工资、绩效奖励、超时补贴等挂钩,奖勤罚懒,激发民(辅)警工作冲劲和干劲。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