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281546 上传时间:2017-10-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三一轮新课标三维设计人教版化学配套课时、单元检测第十二章 第四节 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接高考高考命题常设误区汇总设误选项摘录 设误角度诊断1.用浓盐酸酸化的 KMnO4 与 H2O2 反应,证明 H2O2 具有还原性(2011大同模拟)对某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不清楚,导致相应实验操作错误2.利用如图装置可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2011盐城模拟)设计实验方案思维不全面,顾此失彼,导致错误3.以下两种制备 CuSO4 的方案:,第种方案更好些(2011潍坊模拟)对实验方案不能全方位评价,易忽视从“绿色化学”角度去考虑4.测定同温同浓度的 NaCl 和 NaF 溶液的 pH,确定 F、Cl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2011南平模拟)对某些化学基本原理不清楚,导致实验设计错误5.H2

2、还原 CuO 后,要先停止通氢,再熄灭酒精灯(2011沧州质检)不注意实验的安全性分析,导致操作失误随堂强化落实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除去油污的稍过量的废铁屑,是制备硫酸亚铁溶液的可行方案B向煮沸的 1 molL1 NaOH 溶液中滴加 FeCl3 饱和溶液制备 Fe(OH)3 胶体C向铝屑与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是制备氢氧化铝的最佳方案D向某溶液中,依次加入氯水和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 Fe2解析:B 选项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利用氯化铁在沸水中水解;C 选项如果加入氢氧化钠过量,会使得氢氧化铝溶解,方案不佳;D 选项原溶液中

3、可能含有 Fe3 。答案:A2(2011上海青浦模拟)下列表示物质制备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NaCl( 饱和溶液) HCl 浓 硫 酸 BCu CuSO4 溶液 CuSO45H2O 晶体 稀 硫 酸 加 热 至 饱 和 冷 却 CMnO 2 Cl2 稀 盐 酸 ,加 热 DC 6H6 硝基苯 浓 硫 酸 ,浓 硝 酸 50 60解析:因为 HCl 极易溶于水,所以制备 HCl 时,用固体氯化钠与浓硫酸,而非氯化钠饱和溶液,否则不利于 HCl 的挥发,A 错误;Cu 与稀硫酸不反 应,B 错误;MnO 2应该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稀 盐酸还原性弱不与 MnO2 反应,C 错误;制取硝

4、基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及脱水剂,D 正确。答案:D3(2011上海南汇模拟)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 Ba(NO3)2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生成沉淀且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 SO24D在含 FeCl2 杂质的 FeCl3 溶液中通足量 Cl2 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 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 FeCl3 溶液解析:A 项,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作萃取 剂;C 项,如果溶液中含有 SO ,也可以出23现相同的现象,因为在 Ba(NO3)2 溶液中加入

5、盐酸后等于有了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SO 氧化 为 SO ;D 项, FeCl3 溶液加热时促进 Fe3 水解,会生成 Fe(OH)3。23 24答案:B4(2011潍坊模拟)下列实验或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研制乙醇汽油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B采用银作催化剂,利用乙烯和氧气制取环氧乙烷( )C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 CCl4 萃取溴水改为 CCl4 萃取碘水D用铜和稀 HNO3 反应制取 Cu(NO3)2解析:铜和稀 HNO3 反应产生有毒气体 NO,不符合要求。答案:D5为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含杂质碳酸氢钠)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下列对实验方案的叙述正确的是(

6、)A称量所需要的仪器是托盘天平B样品放在蒸发皿中灼烧C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0.76D如果灼烧后的样品放在空气中冷却,会造成实验结果偏大解析:托盘天平不可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灼烧应放在坩埚中,而不是蒸发皿中;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根据化学反 应方程式计算,求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0.892;灼烧后的样品放在空气中冷却,碳酸 钠吸水,会造成 实验结果偏大。答案:D6(2011福州模拟)小明同学在学习“硫酸及其盐的某些性质与用途”的过程中,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实验一 探究浓硫酸的氧化性,将实验室常用的药品放入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后,加热装置甲。(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 )(1)该装置设计上存在

7、明显缺陷,请指出:_。(2)写出装置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装置乙中的试剂是_。实验二 探究某硫酸亚铁盐固体是否变质(3)请你帮助小明同学完成如下实验方案: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解析:(1)制气装置不能在封闭体系中进行,否则易引起爆炸,因此尾气吸收装置乙中的广口瓶不能加瓶塞。(2)根据品红溶液可推测发生装置中生成了 SO2 气体,因此可 选用 Cu 与浓硫酸反应或 C 与浓硫酸反 应。 (3)检验硫酸亚铁盐固体是否 变质即检验样品中有无 Fe3 ,检验 Fe3 最灵敏的 试剂是 KSCN 溶液。答案:(1)装置乙中的广口瓶不应加瓶塞(2)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8、2O 或 C2H 2SO4(浓)= = = = = CO22SO 2 2H 2O,(或其他合理答案也可)NaOH 溶液= = = = = (3)实验操作:往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样品,加水溶解,再滴加几滴 KSCN 溶液预期现象和结论:若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该固体已变质;若溶液未变为红色,说明该固体没有变质提能综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8 分)1(2011广东高考)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讨 Mg 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水加入浓硫酸中得稀硫酸,置镁片于其中探讨 Mg 的活泼性B将 NaOH 溶液缓慢滴入 MgSO4 溶液中,观察 M

9、g(OH)2 沉淀的生成C将 Mg(OH)2 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D将 Mg(OH)2 沉淀转入表面皿中,加足量稀盐酸,加热蒸干得无水 MgCl2 固体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意在考 查考生对化学 实验基本操作的熟练运用能力以及对实验的简单设计与评价能力。 浓硫酸稀释时, 应将 浓硫酸沿玻璃棒缓慢加入水中以防止液滴飞溅,A 项错误;将 NaOH 溶液与 MgSO4 溶液混合即可得到 Mg(OH)2 沉淀,B 项正确;过滤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C 项错误;对 MgCl2 溶液直接加热,Mg 2 水解,不能得到MgCl2 固体,D 项错误。答案:B2某氯碱厂

10、利用废铁皮制取净水剂 FeCl3,最合理的生产途径是()ACl 2 FeCl3 FeCl3 溶液 废 铁 ,高 温 水 BCl 2 HCl 盐酸 FeCl2 溶液 FeCl3 溶液 H2,点 燃 水 废 铁 Cl2 CCl 2 HCl 盐酸 FeCl2 溶液 FeCl3 溶液 H2,光 照 水 废 铁 Cl2 D.Error!FeCl 3 溶液解析:C、D 项 Cl2 与 H2 光照时发生爆炸,不能用此法制 HCl;B 比 A 步骤多,原料利用率低;所以最合理的生产途径是 A。答案:A3(2011广州模拟)有下列两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途径S H2SO

11、4 浓 HNO3 途径S SO2 SO3 H2SO4 O2 O2 H2O A途径反应中体现了浓 HNO3 的强氧化性和酸性B途径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 O2 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和分别制取 1 mol H2SO4,理论上各消耗 1 mol S,各转移 6 mol eD途径与途径相比更能体现 “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比途径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解析:途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S6HNO 3(浓)= =H2SO46NO 22H 2O,属于浓硝酸和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产物中无盐生成,因此浓硝酸只表现 氧化性而不表现酸性, A 错。答案:A4(2010宿州模拟)用铁制备较纯净的

12、三氧化二铁,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B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C使铁溶解于稀硫酸,然后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D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 NaOH 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解析:A 项,最终生成铁锈(氧化 铁水合物) ;B 项,Fe FeCl3 Fe(OH) Cl2 NaOH 3 Fe2O3,方案合理; C 项, Fe FeSO4 Fe(OH)2,Fe(OH)2 在空气中加热时部 H2SO4 NaOH 分氧化为 Fe(OH)3,分解产物中既有 FeO,又有 Fe

13、2O3 等; D 项,Fe 与 HNO3 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 NO。答案:B5现给你提供以下试剂:蒸馏水;铁粉;浓硫酸;浓盐酸;烧碱;浓氨水;Cl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从电子工业上用 FeCl3 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废液中回收并制取纯净的 FeCl3 溶液。在方案中需选用上述试剂中的( )A BC D解析:电子工业上用 FeCl3 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后的废液中含有 FeCl3、FeCl2、CuCl2,先用过量的铁粉将 Cu2 还原为 Cu,过滤,得到 FeCl2 溶液,滤渣用盐酸溶解后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再向滤液中通入 Cl2 即制得纯净的 FeCl3 溶液。答案:A6为比较铁和铜金属活

14、动性强弱,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一些方案,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如下:方案 现象或产物将铁片置于 CuSO4 溶液中 铁片上有亮红色物质析出将铁丝和铜丝分别在氯气中燃烧 产物分别为 FeCl3 和 CuCl2将铁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热浓硫酸中 产物分别为 Fe2(SO4)3 和 CuSO4将铁片和铜片分别置于稀硫酸溶液中 铁片上有气泡,铜片上不产生气泡将铁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并用导线连接铁片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能根据以上各种现象或产物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一共有()A2 种 B3 种C4 种 D5 种解析:铁能置换铜,证明铁 比铜活泼;不能说明;不能 说明;铁置换出稀硫酸中的氢, 铜不能,证明铁比铜活泼;铁与铜形成原电池,铁作负极,铜作正极,证明铁比铜活泼。共有 3 种方案能证明。答案:B7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试样 溶液 白色沉淀 沉淀不 溶 解 硝 酸 钡 溶 液 稀 硝 酸 溶解B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混合液 溶液分层 得上层液体 饱 和 碳 酸 钠 溶 液 振 荡 分 液 C证明酸性条件下 H2O2 氧化性比 I2 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