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281544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海安中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江苏省海安中学 2006 一 2007 学年度第二学期调研考试高三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 1 卷(选择题 )和第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第 1 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撩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第 卷一并交回第 1 卷( 选择题)(30 分)一、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整饬(ch) 解剖(pu) 伉(kng)俪 觥(gng)筹交错B膝

2、(q)盖 舐(sh)犊 赧(nn)颜 含英咀( j)华C喟(ku)然 镌(jun)刻 谄(chn)笑 忧心忡忡(chng)D阔绰(chu) 积攒(zn) 媲(b)美 苦心孤诣(y)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救灾捐款,不论多少,集液成裘,聚沙成塔,充分体现了血浓于水的一份真情。B他深感自己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惟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才能不负众望。C那天,我们冒着蒙蒙细雨,游览了杜甫草堂,缅怀伟大诗人的风范,扶今追昔,不由感慨平生。D只有带着中国“土”味的艺术,才能在世界画坛上放出光芒,跟在别人后面跑,不管是什么千奇派还是百怪派,都只是拾人牙惠,也就是艺术教条主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3、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两个运动员,一个很高,两米二十,一个较矮,只有一米七,悬殊很大,但是他们在比赛中配合得非常好。B每逢节日,超市里的商品总是琳琅满目、浩如烟海,使喜庆的气氛更加浓烈。C这家伙非常滑头,两派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他不言不语,等到胜负见了分晓,他立刻表态支持胜利者,典型的骑驴找驴。D你今天一个说法,明天一个说法,翻手为云覆手雨,谁敢相信你呀?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指出并始终强调教育的非营利性,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教育是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的。2B城市是人口、经济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环境压力最大的时候,因此世界环境日把

4、营造绿色城市作为重点,显示了国际社会对城市环保的高度重视。C “教育移民”不仅比经济移民更具可控性、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而且可以提高进城农民的文化素质,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D我国目前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更多地关注在全球尺度下,我国可能出现的全球环境,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对我国的影响,这是非常必要的。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鸟儿的生存竞争虽然都市没有大自然中那种参差多态的物种和按食物链形成的各种层级式的形形色色的动物,但是,只要想在城市中生存,就必须适应城市的环境和生态。城市的环境,确实可能不如大自然,比如噪声大,树木少,建筑物多等。这种情况对于想在城市

5、生存的动物来说,既可能是好事,也可能是坏事。比如,城市是鸽子的乐园。那么,为什么鸽子能在城市生存,过去认为这是由于城市人喜欢并喂养的结果。但是,实际上城市中鸽子能很好地生存的另一个原因是城市环境减少了它们的天敌。当鸽子的天敌鹰隼看到城市有如此多的美味佳肴鸽子时,它们也会被城市所吸引,但是似乎没有哪个城市成为鹰隼生存的好地方。原因在于,当鹰隼对密布于城市中的鸽子暗中窃喜并发起攻击时,它们才发现,都市不是自己发挥特长的地方,当鹰隼对着鸽子俯冲下来时,都市中高低错落的建筑和四处停放的汽车便成为鸽子的最好藏身和躲避之处。鹰隼的每次袭击不得不以失败告终,最后悻悻然地拍拍翅膀飞走了,显然都市不是鹰隼获取猎

6、物的好环境,也就成为鸽子生存的最佳环境。城市中的生存竞争所体现的情况更多,也更为多样。比如,噪音是都市最大的特色和公害,为了在城市中生存,进入城市的动物就得适应噪音并进行生存竞争。到了繁殖季节,大多数鸟儿是靠歌唱来吸引异性的,在城市中生活的鸟儿也不例外。但是,为了战胜都市中的噪声,鸟儿不得不练就更大的嗓门。荷兰的研究人员发现,大城市中越嘈杂的地方,山雀属鸟儿的鸣叫和歌唱声越大,因为它们必须能让自己的声音被异性发现和听到,以便引起对方的注意,从而获得交配和繁衍的机会。这证明城市环境变化可以改变野生鸟类的联络与生存方式。由此也可以推论,凡是需要通过声音来繁衍生息的动物都可能根据自己所生存的环境情况

7、来调整自己的声音,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嗓门。这种生存的适应也会产生两种情况。一是有些鸟儿会提高嗓门,适应都市生活,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有些鸟儿不能调整自己的声音,因而不得不从大城市撤离。这也给人类启示,降低噪音不仅有利于自己的生存,也有利于与自己为伴的其他生物的生存。5下列关于鸽子能在城市中生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人们错误地认为是因为城市人喜欢喂养鸽子。B城市环境减少了鸽子的天敌。C鹰隼在城市不能发挥特长,只能悻悻然地拍拍翅膀飞走。D都市中的建筑和汽车能够帮助鸽子在遭到攻击时藏身和躲避。36关于城市噪音对生物生存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噪音是都市的最大特色和公害,进入城市的动物必须要适应它

8、。B山雀属的鸟儿加大鸣叫和歌唱的嗓门,以使自己被异性发现,引起注意。C城市环境变化改变了野生鸟类的联络和生存方式。D通过声音繁衍生息的动物都可能根据生存的环境来提高或降低自己的嗓门。7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没有大自然中参差多态的物种和按食物链形成的各种层级式的动物。B城市的环境和生态对想在城市生存的动物来说并不完全是坏事。C有些鸟儿不能调整自己的声音,因而不得不从都市撤离,比如鹰隼。D降低噪音有利于人类自身的生存,也有利于和人类为伴的其他生物的生存。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

9、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于太妃前。是时下邳陈瑀自号吴郡太守,住海西,与强族严白虎交通。策自将讨虎,别遣范与徐逸攻瑀于海西,枭其大将陈牧。又从攻祖郎于陵阳,太史慈于勇里。七县平定,拜征虏中郎将,征江夏,还平鄱阳。策薨,奔丧于吴。后权复征江夏,范与张昭留守。曹公至赤壁,与周瑜等俱拒破之,拜裨将军,领彭泽太守,以彭泽、柴桑、历阳为奉邑。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后迁平南将军,屯柴桑。权讨关羽,过范馆,谓

10、曰:“昔早从卿言,无此劳也。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 ”权破羽还,都武昌,拜范建威将军,封宛陵侯,领丹杨太守,治建业,督扶州以下至海,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曹休、张辽、臧霸等来伐,范督徐盛、全琮、孙韶等,以舟师拒休等于洞口。迁前将军,改封南昌侯。时遭大风,船人覆溺,死者数千,还军,拜扬州牧。性好威仪,州民如陆逊、全琮及贵公子,皆修敬虔肃,不敢轻脱。其居处服饰,于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初策使范典主财计,权时年少,私从有求,范必关白,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权守阳羡长,有所私用,策或料覆,功曹周谷辄为傅著簿书,使无谴问。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以谷能欺

11、更簿书,不用也。4黄武七年,范迁大司马,印绶未下,疾卒。权素服举哀,遣使者追赠印绶。及还都建业,权过范墓呼曰:“子衡!”言及流涕,祀以太牢。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别遣范与徐逸攻瑀于海西 别:另外B刘备诣京见权,范密请留备 留:扣留C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 怪:诧异D不敢专许,当时以此见望 望:怨恨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 /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也B又从攻祖郎于陵阳 /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C今当上取之,卿为我守建业 / 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D转以溧阳、怀安、宁国为奉邑 / 挟太山以超北海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叙述概括不

12、正确的一项是 A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年轻时做县吏,容貌出色,同邑有户姓刘的人家很富有而且他家的女儿很美,吕范去求亲,得到允准。B魏国曹休、张辽、臧霸等攻打东吴,吕范督促徐盛、全琮、孙韶等人率水军在洞口抵抗曹休等人,后来因为大风,船翻了,淹死很多人。C吕范容貌举止庄重,他治下即使像陆逊、全琮这样的大臣和贵族公子行为都非常严肃端正,不敢轻佻,吕范对当时奢靡的社会风气也很不满。D黄武七年,朝廷任命吕范为大司马,吕范还没有接到印绶就生病去世了,孙权穿丧服为他举哀,后来还都建业时经过吕范坟墓还哀伤不已。第卷(共 120 分)四、(23 分)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两个句子及齐桓晋文之事中一

13、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9 分)(1) 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译文:_(2) 权临时悦之,及后统事,以范忠诚,厚见信任。译文:_ (3)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_12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 分)5浪 淘 沙 欧阳修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欧公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此前他们都曾因参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遭贬。 (1)词中最后写“花”的几句话,历来被评为很有深意。请做具体说明。答:_(2)这首词所叙写的时空变化与情感起伏紧密相连,请作简要赏析。答:_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_。 李煜浪淘沙令(2)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_。 欧阳修踏莎行(3)_,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 陶渊明归园田居(5)_ ,_。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篇(6)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