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8-9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2805808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15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8-9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1页
亲,该文档总共1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8-9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8-9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1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页共151 页 最新 人教版 8-9 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 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第 2课弘扬真善美 第二单元纹样与生活 第 1课了解纹样 第 2课设计纹样 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 第 1课插花 第 2课摆件巧安排 第 3课漂亮的手工灯饰 第 4课装饰画 第四单元美好宜人的居住环境 第 1课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 第 2课装点居室 第 3课关注社区居住环境 第五单元移步换景别有洞天中国古典园林欣赏 第2页共151 页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第一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为“欣赏评述”领域,教材通过对古今

2、中外各类 代表性美术作品的介绍和解析,力求使学生认识到优秀的美 术作品需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来塑造视觉艺术 形象,它们大都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传达内在的深层意蕴和理 念。美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的视觉 形象,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还会蕴涵某种情感和精 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聊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创作是某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聊 表达内在深层次意蕴,学会从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这个作品的 理念表达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和欣赏这些美术 第3页共151 页 作品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引导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通过作品导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 趣。 展示梵高作品星月夜,学生从对作品的初步感受谈 起,再请同学们谈谈欣赏这幅从表现内容、时代背景、作者 生平、作品的感受。内涵等方面进行初步分析。 教师引导:我们应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 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一些内在的深层意愿和理念表 达。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 以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展示梵高作品星月

4、夜,请同学们谈谈欣赏这幅作品 的感受。教师引导:我们应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优秀的美术作品借助特定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所塑 造的视觉艺术形象中,大都有一些内在的深层意愿和理念表 在激流中前进中,画家以简练概括的艺术语言,表现了 船工们齐心协力搏击于黄河浊浪之中的惊险场景。寓意在生 第4页共151 页 活的激流中,只有稳掌舵,紧划桨,奋勇前进才能够取得最 后的胜利。狼牙山五壮士表现了五位满目仇恨的抗日壮 士宛如一座座巍峨的山峰矗立在狼牙山之巅,作品既热情歌 颂了英雄们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和英勇气概,又 发展阶段通过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供学生欣 赏,使学生对优秀的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和形式结构有初

5、步 的了解,丰富学生的视觉感受,达。本课我们将通过视觉感 知去领悟美术作品的深层意蕴,以更好的了解美术作品的审 美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二发展阶段 展示作品在激流中前进狼牙山五壮士洪荒风 雪杨柳浴禽图请同学们说说这四幅画有哪些相同之处 和不同之处?你是怎样理解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 作品所蕴含的内在含义是什么? 展示作品击鼓说唱俑年年有余 问题:这两幅作品是如何借助特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 言表现形象的具体特征的? 展示作品浪子回头亲吻婴儿面包。请同学 们在小组内欣赏,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你是怎样体会艺 术形象所蕴含的内在生气和生命活力的?你能联系历史背 景来分析认识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和思

6、想感情吗?简要 介绍立体画派特点及代表人物。 第5页共151 页 简要介绍波普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等艺术流派和 风格特点。 展示作品玛丽莲梦露德国德绍包豪斯学校建筑 包裹海滩鉴世书天书。 组织学生讨论: 1 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2 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 觉? 3 作者想表达什么?寓意和象征着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与 战胜的坚强信心。洪荒风雪中满天风雪映衬出队员们为 祖国探寻宝藏而不畏艰苦与风险的坚定意志和豪迈的气概。 杨柳浴禽图以形写情,着墨简淡,意境空旷。画家特殊 的身世和所处的时代背景使得他的画作于怪异晦涩中隐含 着痛苦。 击鼓说唱俑这一陶塑人物,手舞足蹈,眉飞色舞, 生动地表现出古代说

7、书艺人的激扬神情。年年有余采用 传统年画“连年有余”的题材,但在四周加上十二生肖的形 象,表现含意就转变成了“年年有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 并分析思考,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来抒发 自己的情感的。浪 子回头取材于圣经故事,深刻地表现出父亲对回 家浪子既悲伤、痛恨,又惊喜、爱怜的复杂的心情,同时也 第6页共151 页 刻画了几个旁观亲属的不同心态和表情。亲吻婴儿中, 画家用独特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的以固定视点观察和表现对 象的绘画方法,开创了在平面上同时呈现物象各个视角形态 的方法。面包中,饥饿的儿童与极度痛苦的母亲形象, 沉痛的揭露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悲惨境遇,具有震撼人心的 感染力和深

8、刻的警示意义。 玛丽莲梦露这种重复构成展现了一种反常或变异的 体验,达到一种隐去主题的表现效果。而作品本身反映了机 器复制时代和消费社会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不断的重 复陈列呈现,将平淡的形象转化为别有意味的新的艺术形 象。德国德绍包豪斯学校建筑是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作 品,完美地体现了功能决定形式的建筑理念。包裹海滩 中,大面积的合成纤维将凹入陆地的海滩全部包裹起来。这 个人为介入自然的包裹行为产生的奇特景观,表达了一种后 现代主义的艺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通过欣赏交流,学生懂得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 欣赏美术作品。 以讨论、交流、质疑的方式进一步深入探索、研究不同 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

9、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使 学生在赏析中得到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艺术形象所蕴涵的生 气和生命活力,并阐述自己独特的见解。 第7页共151 页 根据需要,介绍所欣赏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相关资料,为 学生的深入欣赏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4 你喜欢这样的作品 吗?理念。鉴世书天书令观者仿佛走 进一个看似非常熟悉实际上却完全陌生的世界,一个生 活于其中却全然不了解真相的世界,一个看似熟知实际上却 完全超出我们认知范围的世界。作品真正的魅力在于这种 “不可解读性”能够引发观者对现实的思考。 总结、拓展环节本课我哦们欣赏的只是部分比较有代表 性的美术作品,想要了解更多美术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意蕴和 审美价值,需要我

10、们再课余时间多欣赏好的美术作品,努力 去发现,去观察,去感受。 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课本所选择的 类型不同的外国美术作品和现代抽象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 赏与评述。根据分组讨论的材料或论点,课后写一篇美术作 品评论短文。 扩大自己的美术欣赏领域和视野,不局限于课本和课 堂,要关心日常生活中所见的各种美术表现形式和视觉传达 形象。将学生的直观感受逐步引向理性思考,让学生用文字 阐述自己的感受,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艺术 素养。教师通过归纳总结,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对课堂 内容进行探索延伸。 第8页共151 页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美术作品的意蕴 第二课弘扬真善美 学习领

11、域: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艺术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 化素质,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美 术具有审美、实用、教育、认识和传播交流等社会功能。美 术作品通过艺术形象来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感受和审 美理想,来感染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与审美能力。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追求的永恒主题,为此,美术作品应 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假恶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功能。 过程与方法:知道美术作品在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挞 假恶丑方面的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欣赏能 力,增强弘扬真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12、: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 价值。 第9页共151 页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说要表达的意思,使自己形成正确 的价值观。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引导阶段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对比以下两幅中外作品,说说你所 看到的内容和感受。 王文彬夯歌 委拉斯贵支纺织女 图片展示夯歌和纺织女的图片。学生活动 学生仔细观察作品,回答问题。 内容描述:夯歌中,五个年轻姑娘在水库建设工地 唱响了夯歌。 纺织女中,近景是纺织工厂里正在劳动的纺织女, 远景是壁毯上画的神话故事。 作品分析: 夯歌的画面造型饱满,人物呈放射状的动感布局给 人以高大升腾的感觉,明亮的阳光映照着她们黝黑的脸

13、庞和 健壮的身躯。 第10 页共151 页 纺织女中画家在现实与神话的意味深长的对照中, 突出表现了劳动者健康、淳朴的优美形象。 作者意图:夯歌中画家采用仰视的角度来表现这一 生机勃勃、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是对劳动的赞美和讴歌。 作品让人感受到青年一代献身祖国建设的坚定决心和美好 理想。纺织女中,纺织设计意图 和学生共同 讨论、分析美术作品。 发展阶段分析: 请同学们用美术语言,说说画面中的人物造型,结构和 特点。 同学们通过这两幅画面的构图和内容,能够联想到什么 样的意境和审美取向?你能分析作者的意图吗? 教师总结: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最求的永恒主题,是 人类社会永远歌颂的主旋律。通过以上两

14、幅作品我们可以看 出:作品在艺术的表现手法上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表现出了 劳动人民的质朴,勤劳的美。通过欣赏作品,启发学生欣赏 美术作品应从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入手,学会全面观察和 了解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学会从形象、情节和内容上理解作 者所表达的思想及体现的深层意蕴。女劳动时的优美体态, 让人看到了劳动者特有的质朴的美。 第11 页共151 页 深入阶段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潘荣本铁 肩担道义毕加索和平鸽 展示铁肩担道义和和平鸽的图片。 1 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和处理手法有什么特点? 2 就这两件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美术语言与作品的深 层意蕴的内在联系在组内发表看法。教师总结:艺术的功能

15、 主要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陶冶人 们的道德情操,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此,美术作品 就应当坚持倡导和弘扬真善美,揭露和鞭笞假恶丑。 欣赏下面中外美术作品:东汉铜奔马 戈雅 1808 年 5月 3 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展示铜奔马和1808 年 5 月 3 日夜起义者被枪杀 的图片。结合各自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尝 试解释其不同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提出问题请学生思 考: 我们再欣赏任何一幅作品时候,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 绘画语言与作品的内在深层意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教师总结:通过对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 古今中外,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都是表现形式,

16、艺术语言和 内在意蕴的有机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加突出 第12 页共151 页 体现画家的情感并成为一幅经典之作。铁肩担道义表现 的是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解放军官兵、 抢险队员、白衣战士和志愿人员等全力以赴地投入抗震救灾 斗争的情景,集中地显示了中国人民崇高的道德品质和精神 面貌。 和平鸽表达力画家谴责法西斯恶性、歌颂世界和平 的愿望。 铜奔马中,马的造型巧妙地利用了力学支点,塑造 出腾空飞奔的骏马形象。马的三足腾空,右后足踏在一只疾 飞的鸟背上,更加衬托出它奔驰的神速。塑像立意新颖,构 思巧妙,给人以传神的美感,是享誉中外的青铜雕塑杰作。 1808年 5月 3 日夜起义者被枪杀,作品描述的是法 国侵略者的杀人罪行,歌颂了起义者英勇无畏的精神。 通过欣赏作品,可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发掘作品 的深层意蕴,表达个人对作品的看法。 学生以组为单位,自主欣赏已准备好的一些作品。如: 潘鹤艰苦岁月、维米尔倒牛奶的女佣、齐白石荷 花鸽子、董希文开国大典、毕加索格尔尼卡、米 勒拾穗者等。以不同的视角认识画家的表现方式,树立 科学的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