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805673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培训教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跳骤停的抢救原则,潘立华,心跳骤停,定义:在某种诱因的情况下,出乎意外的突然发生心搏停止,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终止。,心跳骤停的病因,共百余种疾病均可以致心跳骤停 ,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心血管疾病:80%是心脏病引起。 1、冠心病、急性心肌缺血、心梗、心脏破裂、 附壁血栓、冠状动脉栓塞等; 2、动脉血管疾病:夹层动脉瘤、冠状动脉口狭 窄; 3、心肌内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二尖瓣脱 垂; 4、高血压、心脏瓣膜病、脂肪心、心包病、肺 动脉栓塞等。,心跳骤停的病因,三、其他原因: 1、手术及其他临床诊疗技术操作中的心搏呼吸骤停,如:心包穿刺、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心脏手术; 2、迷走

2、神经受刺激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如:气管造口、气管插管、咽喉吸引、气管吸引、咽心反射、眼心反射、胸膜及内脏牵拉等检查操作时如刺激过强也可发生反射性心搏骤停。 3、麻醉意外:20岁以上者发生率越大,全身状态良好者发生率约1/3000,不良者发生率约1/200,尤其是主动脉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梗阻性、肥厚性型心脏病。,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一)、心脏的病理生理变化:维持心内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Ca+也需要消耗大量ATP。心跳骤停后由于血流灌注停止,心肌细胞完全缺氧,处于无氧代谢状态,糖在酵解时产生大量的乳酸,造成心肌细胞内的酸中毒严重抑制了心肌的收缩力。 在

3、缺氧状态下:使心肌细胞内线粒体水肿,溶酶体溶解,严重抑制细胞功能,甚至细胞死亡。在缺氧状态下停跳引起心肌M胆碱能受体密度增加,因此骤停后用阿托品M受体拮抗剂对心跳复苏可能有意义。由于缺氧、酸中毒、及高凝状态可使血管内皮损伤,诱发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易并发DIC。,心搏骤停的病理生理,(二)、生物学死亡期: 心室颤动心室停博,如在初46min内未予复苏,则预后很差。在8min内未予心肺复苏,除非在低温情况下,否则几乎无存活的希望。,心跳骤停的临床表现,发病的突然性是心跳骤停的基本特点: 面色青紫、四肢抽搐呈痉挛状,伴有呕吐,持续1020S后: 四肢瘫软,意识丧失,昏迷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压

4、眶上N反射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消失,心音消失。 大小便失禁,面色由紫绀变为苍白,肢端粘膜变为紫绀,四肢厥冷。 根据上诉临床表现即可诊断心跳骤停。,发现心跳骤停的病人时,首先要尊循下列原则:,我们的抢救人员“四不”一“没有”: (1)、不要等待静听心音有无才开始抢救,过份误时。 (2)、不要等到心电图或其它诊断依据的形成。 (3)、不要等待医生和上级领导发出医嘱再抢救。 (4)、不要等待输液输氧输血等各种仪器到位再抢救。 “一”没有:没有专业或上级医生及领导在场的情况下,实施心脏外按压要不间断的实施。并且边按压边指挥实施抢救程序。没有职称职别的差别。第一枪救人是首先负责制,按压的一人是指挥

5、抢救的第一人。如果自己不能完成后序的抢救程序,等有关的抢救人员来到后,让主任组织完成后序的抢救工作。,心跳骤停抢救程序,一、基本生命维护 A:;保持呼吸道通畅,昂头抬颈部。 B:人工呼吸,保持头向后仰快速接通简易呼吸器接通氧气挤压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挤压气囊频率为1012次/分,潮气量成人约500毫升。 C:人工循环:胸外按压频率60100次/分,按压深度3.54.5厘米。 D:电极除颤及药物除颤:胸外除颤第一次200J,第二次300J,第三次360J,利多卡因15mg/k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心跳骤停抢救程序,二、高级生命维护 A:气管插管 B: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接连非同步定容呼吸器机械通

6、气,每分钟频率1215次。 C:抗心率失常药物,血管活性药物; 肾上腺素:首剂1MG静注,必要时可加大剂量510mg,也可124810mg比例增加用量,间隔23分钟给一次。也可从气管内滴入。 阿托品1mg,2分钟给一次。 利多卡因50100mg静滴。有效后以24mg/min静滴维持。也可气管插管内给药。 多巴胺220mg/kg。min视血压调节剂量。 间羟胺(阿拉明)25mg静滴,1015分钟后可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 D:纠正酸中毒,促进中枢N细胞代谢,碳酸氢钠首剂1mmol/kg,100ml/次,每5分钟再给一次,纳洛酮0.40.8mg静滴一次。,心跳骤停抢救程序,长期生命维护

7、 A:保持有效通气 B:依照血气分析结果评估通气与换气效果。 C:维持有效循环,评估生命体征。 D:重症监护(自主循环,脏器功能,进一步脑 复苏,防止并发症) 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降低颅压,镇静止痉,脑营养代谢活力剂,保持体温平衡和营养,防止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抗感染等对症维护治疗。,心跳骤停复苏药品的应用,1、利多卡因:用于室颤,提高室颤阈值,降低心室应激性。用法:首剂,50mg/次静推,心跳复苏后5分钟用一次。根据心电图决定给药时间与剂量。急性心肌梗塞者不再推荐该预防用药。 2、阿托品:能阻断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从而提高窦房结的自律性,利用它的这一

8、特性提高心肌的兴奋应激性,提高除颤的效果。改善微循环、预防DIC,抑制腺体分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每次0.5mg,2分钟静推一次。 3、肾上腺素:增加心电活动,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自律性用于室颤更易于直流电转复。主张电除颤前给与阿托品合用,效果会更好。 用量:1mg/每次静推,可2分钟给一次。,心跳骤停复苏药品的应用,4、碳酸氢钠:主要纠正酸中毒,主张:心跳恢复后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而决定用药剂量。(1)所需碱性液=【(正常BE值-3)-测得患者的BE值】X0.3X患者kg体重 (2)所需碱性液=【正常SB值24mmol/L-测得患者的SB值】X患者kg体重X0.2 *BE为碱剩余,

9、SB为标准碳酸氢盐 5%碳酸氢钠1ml含碱量为0.6mmol 每克碳酸氢钠含碱12mmol/L,心跳骤停复苏药品的应用,5、多巴酚丁胺:可促进内源性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对心肌耗氧量影响较小,具正性肌力作用与冠状动脉血流的增加相一致,不影响心肌供氧的平衡。 多巴酚丁胺静滴后12min立即起作用,810min达到高峰,半衰期23分钟,用药剂量:(0.5ug/kg.min)立即有效。 临床上20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每分钟210ug/kg的速度静滴。 滴液注意事项: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禁用。 6、间羟胺(阿拉明)25mg静注,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滴入,心跳骤停复苏药品的应用,

10、7、纳洛酮:纳洛酮是纯吗啡受体拮抗剂,不产生呼吸抑制。升高平均脉动压,能促使脑血管再生,防止脑缺血引起的梗死。临床上有以下作用: (1)抗休克作用:东莨菪碱0.025ug/kg,纳洛酮0.2ug/kg,效果更好。 (2)脊髓损伤:用纳洛酮治疗可改善神经组织血流量,可改善动脉血管壁的缺损。 (3)心律失常:有明显减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4)高温中暑; (5)酒精中毒; (6)麻醉剂过量:对海洛因、吗啡、可待因、等呼吸抑制剂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用法用量:0.40.8mg/次加5%葡萄糖250ml中静滴,心跳骤停复苏后的处里,正常血清K+3.55.5mmol/l. 钾异常:心跳骤停时,细

11、胞内的K+离子向细胞外溢出,故血清K+离子增高。,高血钾,临床表现:乏力,进行性瘫痪,呼吸衰竭。 心电图表现: T波高尖 P波低平 P-R间期延长(I度房室传导阻滞) QRS波增宽。 S波加深与T波融合。 室性异位节律 室颤,高血钾的治疗,1、轻度高血钾(56mmol/l) 排钾方法:利尿剂呋塞米静滴。 2、中度高血钾(67mmol/l) 促进钾向细胞内转移: (1)碳酸氢钠50mmol/kg缓静滴。 (2)10%葡萄糖液500毫升加胰岛素10U静滴。 3、严重高血钾7mmol/l有心电图改变, (1)用药10%氯化钙10ml静滴;(2)5%碳酸氢钠100ml静滴 ;(3)50g糖加10U胰岛

12、素。,低血钾,低血钾的临床表现:疲乏无力,瘫软,呼吸困难,横纹肌溶解,肠麻痹,膝反射减弱,纠正酸中毒时易发生低血钾。 心电图表现:(1)出现病理性U波(2)T波低平,ST段改变。 治疗:血清钾每减少1mmol/L,总钾丢失量约150400mmol/L,10%氯化钾10ml加5%葡萄糖500ml静滴。,脑复苏,脑复苏的其他药物:纳络酮、地塞米松、胞二磷胆碱、脑活素、醒脑静等。 期高压氧疗。 防止并发症。,医院内抢救心跳骤停合作流程图,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就地抢救脱离过敏原 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气管中分泌物。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 肾上腺素及地塞米松 肾上腺素0.1%1mg,阿托品0.5mg 小儿0.020.25mg/kg,每隔5分钟重复一次 首次地米10mg静推,后改为地米1020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 补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 升压药物:多巴胺20mg间羟胺20mg分别加入5%葡萄糖250ml中 抗组织胺药物 异丙嗪2550mg,静推;10%葡萄糖100ml加10%糖钙20ml静滴;苯海拉明20mg肌注,或扑尔敏10mg静推, 并发症及其他 防治脑水肿、肺水肿、心跳骤停、代谢性酸中毒,以防过敏性休克再次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