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2798809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59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双鸭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2424 分)分)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死亡哲学区别于西方死亡哲学的第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特别注重死亡的社 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与海德格尔和尼采等西方哲学家突出地强调死亡的个体性或本己 性不同,中国哲学家比较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曾先后提出过“杀身成 仁”与“舍生取义”等著名的死亡哲学命题。 2诚然,孔子也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他不仅发出过“逝者如斯”的感慨,而且 还有“死生有命”

2、的说法。然而,他更为关注的是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也 正因为如此,他才提出了“杀身成仁”这一死亡哲学命题,强调说:“志士仁人,无求 生以害仁, 有杀生以成仁。 ”人为什么应当为了“成仁”而不惜“杀身”呢?这是因为, 在孔子看来,惟有“仁”这个范畴才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才使人成其为 人,使君子成其为君子。他在论语中反复强调“君子去仁,恶乎成名”,“人而不 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就是想告诉人们,离开了“仁”讲“修身”,只是 徒讲形式而已,其结果不是不得要领,就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而这归根 到底又是因为惟有“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

3、社会属 性。孔子的“仁”,按照朱熹的说法,内蕴着两个层面:一为“忠”,二为“恕”。曾 子所谓“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是谓此。但是,孔子所谓“忠”,无非是“尽己 为人”,所谓“恕”无非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在孔子这 里,“人”绝对不是克尔凯廓尔的“孤独个体”,而是一种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主体,自 我与他我的关系因而也不是那种“我他”关系,而是一种“我你”关系。其实,孔 子讲“仁者,爱人”,所强调的也正是这样一种思想。不难看出,孔子所赞赏的这种不 计较个人利害得失乃至身家性命的仁者风骨正是基于他对人生和死亡的社会属性和社 会价值取向的深刻体悟之上的。 3与孔子讲“杀身成仁”

4、不同,孟子则强调“舍生取义”。孟子并不轻生,他强 调说:“知命者不立于岩墙之下”,在离娄章句下中更进一步强调说:“可以死, 可以不死,死伤勇”,以为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随意死去便有失“大勇”。在他看来, 人之欲求生,一如口之欲求美味、目之欲求美色、耳之欲求好听的声音、鼻子欲求芳香 1 的气味、四肢欲求舒适安逸的环境一样,都是人之本性之所好,无可非议。问题在于: 在人的欲求对象中, 究竟有无高于“生”的东西。 孟子认为, 义就是高于“生”的东西, 是比生更值得欲求的东西。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他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死亡哲 学命题,这样,孟子就把“义”提升到了生死抉择至上标准和唯一准绳的高度。 4

5、孟子的“舍生取义”虽然有别于孔子的“杀身成仁”,但不是同后者相对立的 东西。“义”,从字面上看来,虽然无非是礼仪、适宜、道理诸义,但在孟子这里所要 表达的却是“仁”的一个更深层面的内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死亡哲学和西方死亡哲学的不同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 向。 B. 孔子关注死亡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社会价值取向,因此提出了“杀身成仁”这 一死亡哲学命题。 C. 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是不同的观点,但二者在本质上有相同 的地方。 D. 孔子把“仁”的内涵分为“忠”“恕”,充分地表达了“人”的本质规定性。 2. 下

6、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用对比论证方法,肯定了孔孟的观点,含蓄地否定了某些西方哲学家强调死亡 的个体性或本己性的观点。 B. 文章认为孔子和孟子都重视死亡的价值,都特别关注死亡的社会性和社会价值取向, 都认为有高于生命自身价值的社会价值存在。 C. 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仁”和“义”这两个标准,彰显了儒家有关的死 亡哲学的立场。 D. 文章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阐明中心论点,然后逐层分析, 最后总结了孔孟观点的异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离开了“仁”讲“修身”,其结果可能是培养出“小人儒”或“伪君子”

7、,因 2 为“仁”这种美德才充分地表达了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人的社会属性。 B. 死亡如果脱离了“杀身成仁”与“舍生取义”的标准,而强调死亡的自然属性,那 么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C. 根据孟子的观点,人在可以不死的情况下随意死去,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的求生欲 望是人之常情;当人面临某些生死抉择的时候,就要把“义”作为标准。 D. 死亡哲学是很复杂的问题,东西方对此都有所探讨,而探讨此问题有利于人们对生 命的认识与理解。 (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鱼周海亮 1冬子小时候,家里穷。不仅他家穷,全村

8、都穷。不是吃不到米闻不到肉的那种 穷,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那种穷。贫穷与饥饿贯穿了冬子的童年,即使现在想起,冬 子的记忆深处,仍然是望不到尽头的饥饿。 2冬子九岁那年,村里有亲戚嫁女,娘带冬子去吃喜宴。临行前娘嘱咐冬子说, 饭桌上一定要放开了吃,吃慢了,东西就没了。又说,千万别动桌上那条鱼,否则会被 别人笑话。冬子问为什么,娘说那是条假鱼。鱼是木头雕刻而成,上面浇了汤汁,撒了 葱花,盛在盘子里,端上桌,与真鱼别无二致。娘还说木鱼是栓叔的手艺,栓叔一晚上 就能将一截木疙瘩变成一条活灵活现的鲤鱼。娘带冬子来到亲戚家门口,再次嘱咐冬子 不仅要吃得快,还要尽量多吃。吃饱了,咱家晚上那顿就省了。她说。

9、3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普通的蔬菜,加几片肉,味道就完全变了。 冬子听了娘的,快吃,使劲吃,却总是吃不饱。那条鱼摆在桌子中间,假如娘事先不说, 冬子绝不会当它是一条木鱼。鱼浇了汤汁,撒了葱花和香菜,那是一条红烧口味的木头 鲤鱼。亲戚家虽穷,但厨艺高超,据说能把一条鱼烹成七八种不同的味道。木鱼也能。 不过仅仅是味道的样子。 4满桌人心照不宣。他们的筷子和汤匙伸向不同的盘子和汤碗,却绝没人去碰那 条鱼。桌上很快只剩残羹冷炙,唯有那条鱼,仍然闪烁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美妙的酱 香。满桌人仍不散去,他们蘸着盘子里剩下的汤汤水水,啃着手里的黑面馒头,那也是 平常时日难得的吃食。 5冬子有将筷子伸

10、向木鱼的冲动。冲动那样强烈,有那么几个瞬间,他几乎无法 3 自控。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条鱼,可是鱼却顽强地游进他的眼睛,挠着他的喉咙。终于 冬子做出令他和他的家人从此蒙羞的举动他动了那条鱼。 他甚至夹起撒在木鱼上的 葱花,他甚至将那些葱花,直接填进嘴巴。 6他挨了娘的一顿巴掌。他受到村人的讥笑。以后很多年,他在村里都抬不起头。 他不仅仅是动了一条木鱼,更是动了乡村的规矩,动了主人的尊严。一条木鱼,没有人 动,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 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 7那条木鱼挂在冬子的胸前,顶在冬子的头上,刻在冬子的脑门上,挤在冬子的 心

11、里,很多年挥之不去。 8后来冬子进城,吃了很多苦,终于成为一家水产公司的老总。这些年他几乎吃 遍世界上所有的鱼,但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 气四溢,令人垂涎。然后让他在醒来以后,充满羞愧。 9常跟娘说起这件事,娘说,是那时太穷了。冬子说,或许是。娘说,是你太无 礼了。冬子说,或许是。不过一个孩子动了一条木鱼,有什么大不了呢?冬子觉得一条 木鱼,绝不该让他背负这么多年的沉重。 10一次冬子去民俗博物馆,突然觉得那里面似乎缺少一条可以摆上餐桌的木鱼。 他想为博物馆捐赠一条,馆长当然乐意。为这事冬子专程回了一趟乡下,他找到亲戚, 问那条木鱼还在不在,亲戚找了很久,终从

12、一堆破铜烂铁里翻出来。木鱼上布满虫眼, 却依然活灵活现。 一条木头雕刻而成的鱼远比一条河水里的真正的鱼,有着更为 长久和顽强的生命。 11冬子带木鱼返回城里,突然改变了主意。他找一位匠人雕刻了一条鱼。他把新 雕的木鱼送到博物馆,将真正的老木鱼拿回家,刷干净,加了底座,摆上桌子。他想或 许一件老物件能让他与乡村之间、与逝去的乡间岁月之间多出一点点联系,而之前,他 一直试图远离乡村、试图彻底抹去那些贫穷并且羞愧的童年记忆。他想这一切或许是因 他这么多年终又回到乡下,终又再一次见到那条多年不见却一直留在脑海、压在心头的 木鱼。 12生日那天,冬子调好汤汁,切好葱花,然后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

13、。 13冬子对儿子说,吃鱼。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写村民嫁女,在喜宴上摆一道红烧木鱼,只看不吃,不仅表现了当地的风俗习 4 惯,更表现了当时生活的贫困。 B. 第段“六个菜,一个汤,满桌人吃得像猪”,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在 喜宴上人们狼吞虎咽的情形。 C. 第段“童年里的那条木鱼,仍然时常游进他的心里,即使在梦里,也香气四溢, 令人垂涎”,主要是因为栓叔雕刻的那条木鱼像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 D. 小说的结构简洁中见精细,叙述风格沉稳老练,语言质朴冷静,却张力十足,不造 作矫情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 “一条木鱼,没有人动,

14、它便是一条色香味俱全的真正的鱼,便是富足和希望;动 了,它便成为一个木头疙瘩,成为欺骗,成为乡间岁月的颓败与贫穷。”如何理解文中 的这段话?请结合文章分析。 6. 小说结尾写冬子在生日那天,将那条木鱼恭恭敬敬地端上餐桌,这个情节设计在文 中有什么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2828 分)分)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4 小题,小题,19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温疫论原序(节选) 吴有性 昔仲景立伤寒论 ,盖为伤寒设也。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 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求其所谓伤

15、寒者,百无一 二。予即按 诸书,咸以为春、夏、秋所发,皆属温病,而伤寒必在冬时。则历年较之, 温疫四时皆有,而真伤寒,每在严寒。虽有头疼、身痛、恶寒、无汗、发热之症,每用 发散之剂,一汗即解。间有不药亦自愈者,并未常因失汗,以致发黄、谵语、狂乱等症。 此皆感冒肤浅之病,非真伤寒也。伤寒、感冒均系风寒,竟感冒俱多,伤寒希有,感受 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仲景以伤寒为急病,仓卒失治,多致伤 生,因立论以济天下万世,用心可谓仁矣。然伤寒与温疫皆急病也,以病之少者,尚谆 谆以告世,况温疫多于伤寒百倍,安忍置之勿论?或谓温疫一证,仲景原别有方论,历 年既久,兵火湮没,即伤寒论称散亡之余

16、,王叔和补方造论,辑成全书。则温疫之 论,未必不由散亡也明矣。崇祯辛巳 ,疫气流行,感者甚多,于五六月益甚,或合门传 5 染。其于始发之时,每见时师误以伤寒法治之,未有不殆者。或病家误听七日当自愈, 不尔,十四日必瘳,因而失治。或遇医家见解不到,以急病用缓药,虽不即受其害,究 迁延而致死,比比皆是。感邪之轻者,有获侥幸;感邪之重者,而加以失治,枉死不可 胜计。嗟乎!守古法则不合今病,舍今病而别搜古书,斯投剂不效,病者日笃。病愈急, 投医愈乱。不死于病,乃死于医;不死于医,乃死于古册之遗忘也。千载以来,何生民 之不幸如此?余虽孤陋,静心穷理,格 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抵之处,与夫传变之 体,并平日所用历应验方法,详述于下,以俟高明者正之。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 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B.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其于温疫之证甚略/是以医者/所记所诵/连篇累犊/俱 系伤寒/迨夫临症所见/悉见温疫 C. 嗣后论者/纷纷皆以伤寒为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