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795972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资料教程(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药物分析学(第14章),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1),本节教师: 韩海 (博士/副教授 ) 暨南大学药学院 Tel: 18620908821 E-mail: QQ: 56011856,2013.10.30,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基本内容 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D和维生素E的结构和性质、鉴别试验、含量测定,以及游离生育酚的检查。 基本要求 掌握:维生素类药物的结构与分析方法的关系,维生素A的紫外分光光度法,维生素C的碘量法。,维生素类药物的分析,熟悉:维生素A的三氯化锑反应及比色法,维生素E的鉴别试验及气相色谱法,维生素B1的硫色素反应及紫外分光光度法、非水滴定法,维生素C的2,6二氯

2、吲哚酚滴定法,维生素D的鉴别试验。 了解:该类药物的其他分析项目与方法,维生素D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维生素A三点校正法的推导过程 。,概 述,特点: 1.非蛋白质、非脂肪、非糖类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体内不能合成。 2.多为醇、酯、胺、酸、酚和醌类;各具不同的理化性质和生理作用。,维生素A (retinal),维生素D3 (colecalciferol,胆骨化醇),维生素B1 (Thiamine hydrochloride,盐酸硫胺),3.分类:脂溶性和水溶性 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 水溶性:维生素B组(B1、B2等)、烟酸、泛酸、叶酸及抗坏血酸。 其中脂溶性维生素

3、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调节作用,而水溶性维生素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节作用。 4. 测定方法: 生物、微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方法.,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维生素A 主要存于动物性食物中,但有色植物中的-胡萝卜素即VA原含量丰富。,第一节 维生素A的分析,维生素A 维生素A1(视黄醇) 维生素A2(去氢维生素) 维生素A3 (去水维生素) 全反式维生素A,一、结构与性质,维生素A (retinal),1共轭多烯结构: 具有强紫外吸收(在325328nm有最大吸收),可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进行鉴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存在多种立体异构化合物 天然维生素A是全反式维生素A。其它异

4、构体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生物效价不同。 (表9-2),相对生物效价,维生素A (全反) 325.5 100% 新维生素Aa (2-顺) 328 75% 新维生素Ab (4-顺) 320. 5 24% 新维生素Ac (2、4-顺) 310.5 15% 异维生素Aa (6-顺) 323 21% 异维生素Ab (2、6-顺) 324 24%,一、结构与性质,2.结构式中R的不同,可以形成维生素A醇或其酯。临床上多用其醋酸酯和棕榈酸酯。(表14-1) 3.易氧化变质:有多个不饱和键,性质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或氧化剂氧化,生成无活性物质。,-H 维生素A醇 -COCH3 维生素A醋酸酯 -COC15H

5、31 维生素A棕榈酸酯,R :,去氢维生素A(A2 dehydroretinol),去水维生素A(A3 anhydroretinol),一、结构与性质,4.溶解性:(脂溶性)能与氯仿、乙醚、环己烷或石油醚任意混合,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 5.能与三氯化锑呈色 :在氯仿中能与三氯化锑试剂作用,产生不稳定的蓝色。,二、鉴别试验, (一)三氯化锑反应(Carr-Price反应) 维生素A在饱和无水三氯化锑的无醇氯仿溶液中,即显蓝色,渐变成紫红色。,SbCl5,二、鉴别试验,讨论: 1.实际起作用的是三氯化锑()中存在的Lewis酸氯化高锑(V) 2.反应要用无醇氯仿,因为醇的存在要作为亲核反应物

6、与正碳离子反应而使其正电荷消失。 3.反应要无水,水可使三氯化锑水解为氧氯化锑。, (二)紫外吸收 特征:1. 直接测定维生素A1 在326nm处有最大吸收。 2.酸消去后测定维生素A3(去水维生素A) 在332nm附近有曲折, 在348、367、389nm附近有吸收峰。 1、为什么吸收带红移? 2、为什么吸收峰变多?,二、鉴别试验,Vit A,Vit A3,维生素A(醇)在盐酸存在下解离,随即正电荷转移至紫萝酮环上的碳上,然后失去一个质子而生成去水维生素A:,1、为什么吸收带红移? 去水维生素A比维生素A多一个共轭双键,因而红移。 Konjugierte吸收 Fieser规则、 Scoot规

7、则 2、为什么吸收峰变多? (思考题,请查询紫外光谱原理的相关资料),(三)薄层层析 条件1:(BP2000) 硅胶板 溶剂:环己烷 展开剂:环己烷乙醚(80:20) 三氯化锑试剂显色,以标准品同时进行对照 条件2: 硅胶板 溶剂:氯仿 展开剂:环己烷乙醚(80:20) 磷钼酸显色,以标准品同时进行对照,三、含量测定,维生素A的测定CHP收载三种,HPLC法,UV,三氯化锑法,三、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三氯化锑比色法 (专属性差,显色不稳定) 前者是法定方法,后者多用于食品或饲料中的维生素A的测定(行业方法)。 HPLC法 具有强紫外吸收(在325328nm有最大吸收),可采用紫外分光光

8、度法进行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目前各国药典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本法快速、准确、经济,测定结果能比较正确地反映维生素A的效价。 如何测定? 1.根据紫外光谱数据: 定量 维生素A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吸收数据,其最大吸收峰的位置随溶剂的不同而异,2.能否直接测定 ? 能直接测定 的条件: 1.仪器符合药典的要求 2.溶剂及样品中的基质等其他组分在测定波长处无干扰 (1)而维生素A原料药中常混有杂质,如维生素A2、维生素A3。,(2)维生素A的氧化产物:,(3)维生素A在光照下产生的 无生物活性的聚合物鲸醇:,(4)维生素A的顺反异构体; (5)合成时产生的中间体 这些杂质

9、在维生素A的最大吸收波长(310340nm)波长范围内有吸收,干扰维生素A的测定,所测得的吸收度不是维生素A所独有。,所以不能直接测定维生素A的 用于定量 要消除杂质的干扰 三点校正法, 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的含量,本法是用在三个波长处测得吸收度,根据校正公式计算吸收度A校正值后,再计算含量。 原理 : 杂质的吸收在310340nm波长范围内呈一条直线,且随波长的增大,吸收度变小。 物质对光的吸收度具有加和性,因而吸收曲线也是他们吸收曲线的叠加。,原则 :最大吸收波长处一点,最大吸收波长的两侧各选一点。 1.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等波长差法 在 1的左右各选一点为 2和 3;使 3 11

10、 2。 规定 1328nm, 2316nm, 3340nm,2.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A醇等吸收比法 在 1的左右各选一点为 2 和 3; 使A 2A3=6/7A 1。 规定 1325nm, 2310nm, 3334nm,第一法:测定维生素A醋酸酯的方法等波长差法 基本思想:先判断杂质的干扰是否影响测定及影响程度(五点波长法),再决定用哪个吸收度进行含量计算。 1.取维生素A醋酸酯,精密称定,加环己烷制成每1m1中含915单位的溶液。然后在300、316、328、340、360nm五个波长处分别测定吸收值。,测定方法中国药典,2. A值的选择法: 按中国药典附录 J维生素A测定法的规定。 计算各波

11、长下的吸收度与 328nm波长下的吸收度的 比值。并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应为328nm)。,五个吸收度比值分别与规定的吸收度比值相减,即得到五个差值。判断每个差值是否超过规定的0.02。,1.理想状况:杂质几乎没有形成干扰。 判断标准: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计算吸收度比值Ai /A328,并与规定值相减,差值不超过0.02 A值选择:选择A328计算含量 2. 非理想状况:杂质有干扰。 判断标准(符合以下两点之一) (1) 最大吸收波长在326329nm之间,5个波长下的Ai /A328与规定值之差有一个或几个超过0.02 ; (2)最大吸收波长不在326329nm之间 。,A值

12、选择: 先计算出: 再计算出 再根据以下三种不同情况选择 (1)若所得的数值在3%,表明杂质干扰很小,则仍用A328计算含量; (2)若所得的数值在-15%-3%之间,表明杂质有一定的干扰,则需用A328(校正)计算含量;,如何计算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第二步:求 第三步:求效价(IU/g):效价系指每克供试品中所含维生素A的国际单位数。 如何换算成效价(IU/g)? 换算因子:定义为每1个 数值所相当的效价。,(C单位为g/100ml),VitA的标示量为效价!,1g维生素A醋酸酯相当的国际单位数为:, 效价IU/g = E 1cm1% 1900(溶剂:环己烷),1g维生素A醇相当的国际单位数

13、为:, 效价IU/g = E 1cm1% 1830(溶剂:环己烷),第四步:求标示量 标示量样品标签上注明的每胶丸含有的维生素A醋酸酯的国际单位数(效价,非含量!) 1.求维生素A醋酸酯胶丸为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IU/丸 标示量% =- 100% 标示量 IU/丸 = IU/g g/丸 = IU/g W IU/g W 标示量% = - 100% 标示量,测定含量,单位质量1g对应的效价,效价占单位样品质量的百分比,效价(标示)占单位质量的百分比,或者: A直接测得的A328或校正后的A328 (校正); D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1900换算因数; W胶丸的平均内容物重量,g; W称取供试品取量,

14、g; l比色池厚度,cm; 标示量样品标签上注明的每胶九含有的维生素A醋酸酯的国际单位数。,(3)若所得的数值小于-15%或大于+3%,或最大吸收波长不在326329nm之间,表明杂质干扰很大,已经不适宜再用本法测定。则应采用第二法(皂化法)测定。 图示:,用第二法测,定,用,A328,(校正,),计算,用,A328,计算,用第二法测,定,-,15,%,-,3%,0,+3%,第二法:中国药典适用于维生素A醇(含杂质较多的维生素A )的方法 等吸收比法、6/7A法,第一法无法消除杂质干扰时用此法,2. A值的选择法: 按中国药典附录 J维生素A测定法的规定。,判断max是否在323327nm之间

15、,计算,是,否,取未皂化样品采用色谱法纯化后再测定,判断 A300 /A325 是否大于0.73,是,否,取未皂化样品采用色谱法纯化后再测定,计算A325(校正),0,3%,3%,如何计算含量? 1.求E 1cm1% E 1cm1% =A/CL (C单位为g/100ml) 2.求效价(IU/g): IU/g= E 1cm1% 1830 3.求维生素A醇为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IU/丸 标示量% = - 100% 标示量 IU/丸 = IU/g g/丸 = IU/g W IU/g W 标示量% = - 100% 标示量,A直接测得的A328或校正后的A328 (校正); 1830换算因子; D供试品的稀释倍数; W胶丸的平均内容物重量,g; W称取供试品取量,g; l比色池厚度,cm; 标示量样品标签上注明的每胶九含有的维生素A醋酸酯的国际单位数。, 关于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 含量方法的讨论,1)维生素A醋酸酯的吸收度校正公式是用直线方程式法(即代数法)推导而来: 维生素A醇的吸收度校正公式是用相似三角形法(几何法或6/7定位法)推导而来。(了解), 关于三点校正法测定维生素A 含量方法的讨论, 2)在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