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

上传人:tang****xu7 文档编号:142759646 上传时间:2020-08-2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乡镇围绕产业抓党建交流材料打破传统模式围绕产业抓党建XX乡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全乡幅员面积138.9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113个组,4458户,17305人。乡内主 要以发展生猪、水果、蔬菜、蚕桑为主。近年来,随着农村 经济的发展,政府引导的各类协会应运而生。在协会的带动 下,全乡农民在生产发展中,技术上有了保障,供销渠道减 少了流通环节,使协会会员谋求了最大的利益。 XX年X乡仔 猪协会被省科协授予“四川省白强协会”称号, XX年我乡仔 猪通过协会申请注册了 “金鼓牌”仔猪。这都得益于该乡党 委打破传统模式,围绕产业抓党建,在协会中建立党组织的 结果。一、围绕产业抓党建的主要动力随着

2、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在农村抓党建的传统模式,已很难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与优势产业的深度开发不相适 应。多年来,我乡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狠抓仔 猪、水果等优势产业和蔬菜、水果特色产业开发,农业产业 化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农业 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全乡农村大虽涌现出了产 业基地、种养大户、专业协会、龙头企业等不同类型的农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帮助和带领群众 共同致富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同时,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 农村党员“重经济,轻政治”的思想特别严重,这也使一些 农村基层党组织工

3、作出现了 “盲区”。二是与新形势对党组 织充分发挥作用的现实要求不相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 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不断推进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 发展。按传统模式建立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受体制、机 制方面的制约,使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难 以充分发挥,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难以充分体现。三是与 农民党员从业的流动性和多变性不相适应。随着经济社会的 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的发展相 互融合,从而使农村劳动力从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 部分农民党员离乡离土,外出务工经商,一部分则由从事固 定的生产种植流向农业产

4、业化经营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 节,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出现了党员教育管理难的现象,甚 至有少数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员意识淡化。这些 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迫切要求我们必须随着农民党员活 动场所、活动规律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按照“党组织管协会、协会促产业、产业联农户”的思路,大胆 创新把党的组织体系和工作触角延伸到产业“链条”的每个 环节,变过去按党员居住地划分党组织为按党员从事的产业 和各自的专长划分;变过去党组织由组织单方设定为党员自 主选择和组织统筹安排相结合;变过去党组织的统一化教育 管理为普遍教育与专业培训相结合,把产业协会中的党员和 经济能人组织起来,着力把致富能

5、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 员,更好地带动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二、围绕产业抓党建主要做法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组织引导。一是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完善领导体制。全乡有65名乡、村干部担任协会领导职务,协会负责人中党员比例占85%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协会行为。按照“民办、民管、民治”的原则, 初步健全了协会的代表会议、理事会议、监事会议等“三会”制度和会员管理、财务管理、经营管理等三个民主管理制度, 加强协会内部的民主管理,形成协会自律机制。三是改进党 组织设置,党支部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党委打破过 去按区划设立党组织的传统做法,根据产业布局调整设置党 组织,先后成立了以仔猪发展为依托的仔

6、猪协会党总支、以 蚕桑发展为依托的蚕桑协会党总支、以水果发展为依托的金 花梨协会党总支和以蔬菜发展为依托的瓜菜协会党总支,扩 大和延伸了党建工作的覆盖面。引进专家指导,为协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为了解决全 乡仔猪、蚕桑发展科技含虽低、市场份额少、品种优势不突 出的问题,乡党委从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蚕校、省农科院和重庆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聘请 4名专家教授。按照专家联协会 带农户的运行模式,在蚕桑的生产管理、科学饲养;生猪的 品种改良、饲养等各个环节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科技 示范,变科技优势为经济效益。蚕桑协会首席专家、重庆生 物研究所余教授,引进示范的嘉陵20号蚕桑新品种,以叶片厚、叶芽多、叶面大

7、、营养丰著称,每亩节省成本25元、增产增收150元,亩平经济效益提高 175元,仅此一项为蚕 农增加收210万元。提供协调服务,改善协会发展环境。一是提供信息服务。 乡党委、政府在因英特网上建立了X仔猪网站,与全国各有关网站进行联网,及时采集市场和科技信息,定期为协会和 农户发布信息。二是提供政策和支持。先后出台了引进良种 母猪奖励政策,产业发展小额信贷扶持政策和信贷贴息政策 等。乡党委还组织 zd工商部门,严惩菜霸、市霸,为协会 和农户生产经营保驾护航。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党委 把产业园区建设作为服务协会和农户的平台,几年来,先后 投资500余万元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协会和会员扩大

8、产业规模和提高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争取各方支持,协调 筹资10万元作为协会的流动资金,保证了协会工作的正常 开展。广泛宣传动员,引导农户进协会。各协会党组织通过广 泛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加强思想教育,帮助群众转变观 念、消除思想顾虑;通过采取举办培训班、实地指导和印发 资料等措施,坚持分期培训农民,提高农民的技能本领,增 强市场观念,积极引导农户加入专业协会。目前四大协会吸 收会员1586人,带动农户4458户。内联8家龙头加工企业, 56户运销专业户,营销队伍 120人,外联全国20个省市。实施“三个培养”,选配好关键岗位的骨干力虽。即把 协会中的专业致富能于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干部培养成协

9、会 的致富带头人;把协会中勤劳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 员培养成村干部。近两年,乡党委在协会中先后选拔60名村级后备干部,发展新党员24名,其中15人成为村干部,6人选拔为村党支部书记。 元山村仔猪协会会长、 现年32岁 的养殖大户陈德远,利用外出打工掌握的生产技术,回乡创 办了该村家年出栏近千头的生猪养殖基地。村党支部为支持 这一大户的发展,帮助筹措贷款5万元解除该户的资金困扰。 在该户的带动下,该村已有 10户规模的养殖大户。在党组 织的教育培养下,陈德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开展党员联系农户,引领农户闯市场。4个协会中,每个党员实行对口帮扶,帮带5户以上的农户,提供技术咨询、 市场

10、信息等服务。在党员的带领下,庙坪的仔猪闯出了市场, 远销xq、陕西、河南等省内外 30多个县市。三、围绕产业抓党建初见成效围绕产业抓党建,拓展了农村党建工作渠道,密切了基 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快了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的步伐,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使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延伸壮大了农业产业链。“支部加协会”运行机制,在 推进农村新兴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产生了成立一个、影响一 片、致富一方的引带和辐射效应。X仔猪协会根据仔猪生产的发展,先后组建了饲料供应、科学饲养、疫病防治、仔猪 销售等各类专业分会 4个,不仅推动仔猪养殖规模迅速扩大, 而且将产业链延伸到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

11、。现在,已 形成了 “养猪的不卖猪,卖猪的不养猪”产销分工的格局。 全乡销售专业队伍达 120多人,拥有20多台专用的运输车 辆,从事仔猪养殖的农户有 XX余户,注册了 “金鼓”商标, 产品远销省内外。加快了农民增收步伐。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协会已 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般农村专业协会的会员 年收入是入会前的2-3倍,高的达5-10倍,60%的会员户 平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10%勺达3万元以上。新型农村组 织化方式,让庙坪、元山、和平、金鼓等村农民普遍尝到了 甜头。XX年会员户人均年纯收入达到 0.8万元,全乡农民年 人均纯收入近2350元,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12、。乡党委把协会作为支部联系和 服务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坚持党管协会,发展壮大 协会,不仅将党组织延伸到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扩大了党 建工作的覆盖面,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在产、供、销、加、 运、信息等环节村组“统”不了、政府“包”不了、农民“办” 不了的矛盾。几年前,卖猪难引起的农民们集体上访,现在 村民有困难,支部出面,协会解决,从而赢得广大农民的信 任和支持,庙坪村村民贯南京深有感触地说“跟着支部走, 致富不用愁”。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奠定了基础。农民专业协会的发展 壮大,在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为解决乡镇综合配套改 革中人员安置难题找到了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乡现有“七站 八所”人员49人,其中涉及农村口的人员 16人,现在因协 会发展需要,已安排 9人到协会帮助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