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732845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第2章教学教案(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会计处理方法,1,会计是一项把经济信息转化为会计信息的管理活动。 步骤: 1.把需要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确认,计量 2.哪些会计信息应该反映在会计载体上,即记录会计信息,反映计量的结果。再确认,2,一、会计确认,会计确认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 经济信息1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2列入 财务报表的过程。 1.大量经济业务只有按一定的标准或规定确认之后,才能进入会计核算系统初次确认; 2.已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信息要对外输出,又必须再经过确认,归并一些非重要的经济数据,突出重要的数据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再次确认。,3,(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2.再次确认指对会计处理系统输出的经

2、过加工的会计信息的确认。再次确认是确认哪些内容应该列入财务报表,还包括对已确认过的经济数据在日后由于变动影响的再次认定。 实质:对经过加工的信息再提纯。 作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一、会计确认,(一)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二者关系:初次确认决定着经济信息能否转换成会计信息;再次确认是对经过加工的信息的提炼。经过初次确认和再次确认,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用性。,一、会计确认,(二)会计确认标准,1.可定义性:会计信息质的规定性。 实质:是否能具体化为会计要素。 程序:(1)确认发生的经济业务能否进入会计核算系统;(2)将进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业务按照会计要素的定义将其具体确认为某

3、一会计要素。,一、会计确认,(二)会计确认标准,2.可计量性:会计信息量的规定性。 实质:是否能以货币计量。 作用:统一计量尺度,便于比较和加工。,一、会计确认,(二)会计确认标准,3.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审核原始凭证记载的经济数据是否真实。 实质:如实、完整地反映交易或事项。 特殊情况:需要估计成本或价值时,必须为合理估计,若无法做出合理估计不能确认。 例如:买材料,但单据未到,需要暂估入账。,一、会计确认,(二)会计确认标准,4.经济信息的相关性:根据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不同,排除不相关的数据。 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提供资料。 四个标准中可计量性和可定义性是主要标准。,一、会计确认,(三)会计要素

4、的确认,1.资产的确认符合资产的定义;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2.负债的确认符合负债的定义;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资产与负债的确认标准。 4.收入的确认符合收入的定义;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入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能够可靠计量流入的经济利益。 5.费用的确认符合费用的定义;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出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能够可靠计量流出的经济利益。 6.利润的确认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标准。,一、会计确认,二、会计计量,会计计量是会计核算的第二个步骤,它是在确认的基础上进行的,是

5、对已确认对象数量化和价值化的一种会计行为。 会计计量是指根据被计量对象的计量属性,选择运用一定的计量基础和计量单位,确定应记录项目金额的会计处理过程。 计量由两个要素构成:计量单位 计量属性,12,(一)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与会计确认不可分割。未经确认,就不能也不需要计量;如果某种信息无法计量,确认也就不可能进行。 会计计量包括:被计量对象的货币表现;被计量对象的实物数量计量。,二、会计计量,经济 业务,初次确认,计量,会计核算系统,再次确认,计量,会计报表,计 量,记录、加工,(二)会计计量单位,会计计量单位货币 名义货币:以本国货币面值为计量基础不考虑货币 购买力变动的计量单位。

6、实际购买力货币:对名义货币单位的调整或变换形 式,是按照一定时点的实际货币购买力换算后的计 量单位,是以购买力不变或者相等的货币作为会计 的计量单位。 按照国际惯例,只要物价变动达不到恶性通货膨胀 的程度(3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一 般都以名义货币为计量单位。,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会计计量属性以什么价值计量 1.历史成本指按照形成某项会计要素时所付出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即使物价变动,也不进行调整。 优点:可靠,简便,容易采集数据。 缺点:由于历史成本属性采用的时间与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预测、决策的时间有可能间隔比较长,如果在这段时间内物价变化剧烈,就不能

7、真实反映会计要素的实际价值,使决策者作出错误的判断。,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基础),2.重置成本指按照现在形成某项会计要素时可能付出的成本计价。 优点:更接近决策时的价值。 缺点:很难找到两个不同时期相同或类似的会计要素。,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基础),3.可变现净值出售时可能收回的金额(扣除可能发生的费用后的净值)。 优点: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 缺点:操作困难。,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基础),4.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优点:可以反映资产所带来经济利益的金额, 与偿还负债相关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 缺点: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多。,二、会计计量,

8、(三)会计计量属性(计量基础),5.公允价值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 优点: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 缺点:操作困难。,二、会计计量,20,5.公允价值,应用的三个级次:,该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参考熟悉情况并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当前的公允价值,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的报价,如果不存在,如果不存在,21,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及应用原则,在各种会计要素计量属性中,历史成本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过去的价值,而其他计量属性通常反映的是资产或者负债的现时成本或现时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应的计量属性。 对会计要素

9、进行计量时,一般应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但由于历史成本存在的缺陷,企业也会与其他计量基础结合使用。,二、会计计量,22,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的组合,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计量模式,主要有: 1. 历史成本/名义货币 普遍采用 2. 历史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 3. 现行成本/名义货币 4. 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货币,二、会计计量,三、会计记录,会计记录是在确认、计量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经济活动轨迹描述的方法和手段。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结果不仅要通过会计记录反映,而且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都融合在会计记录之

10、中。,23,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方法。它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在账簿中开设相应的账户,以取得所需要的核算指标。 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方法。它能够通过平衡关系了解、掌握经济业务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乃至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 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的一致专门方法。原始凭证经过会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审核并认为是正确无误后才能作为填制记账凭证的依据,记账凭证也要经过形式和内容的审核之后才能作为登记账簿的依据。,三、会计记录,24,登记账簿。是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

11、的经济业务分别记入 有关账户并在账簿上进行全面、连续、系统记录的方法。 登记账簿要以记账凭证为依据,将记账凭证中所反映的 经济业务分别记入有关账户。 成本计算。是将应计入一定对象上的全部费用进行归集、 计算,并确定各该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会计方法。 通过成本计算可以对核算对象计价,考核各种费用的耗 费程度,提供经营盈亏的资料。 财产清查。是通过实物盘点、往来款项的核对来检查财 产和资金实有数额的方法。财产清查保护企业财产的安 全,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真实、正确。 编制财务报表。,三、会计记录,25,设置账户,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复式记账,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财产清查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

12、往来款项来查明财产和资金实有数额,保证账实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登记账簿是根据正确无误的会计凭证,在账簿上系统地、连续地、完整地顺序记录经济活动的一种专门方法。,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就是将一定时期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总括的加以反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方法。,三、会计记录,26,会计报告指把会计所形成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的手段。 区分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会计报表: 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其他资料 财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 财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财务报表会计报表,四、会计报告,27,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 1.在一定时期,企业的经营成果,盈利能力

13、利润表 2.在一特点日期,企业的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 3.在一特定时期企业的现金流量如何现金流量表,四、会计报告,28,四、会计报告,资产负债表编制过程:,29,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财务状况: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总额及其构成、负债总额及其构成、所有者权益总额及其构成。,四、会计报告,利润表编制过程:,30,利润表:反映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经营成果:企业一定期间内的利润总额及其过程。,五、会计循环,会计循环,是指自经济业务发生后填制会计凭证,至会计期末编制会计报表的会计工作全过程。 广义的会计循环交易或事项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完成一个会计期间的会计循环,下一

14、期依然按此顺序进行。 会计期间角度 狭义的会计循环从填制和审核凭证开始,依次经过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等,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完成一次会计循环。 账务处理角度,31,会计循环概述,会计处理过程是从凭证到账表的过程。 循环往复的会计处理过程就是会计循环。,凭证,账簿,报表,凭证,账簿,报表,会计处理过程,会计循环,注意,会计工作是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的。 一个会计期间开始时的第一会计环节的工作接上了上一个会计期间最后一个环节的会计工作。 符合要素定义且能可靠计量的交易或事项才可以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的交易或事项,绝不会打破会计恒等式。,会计循环流程,-为记录阶段,-为汇总阶段。

15、,1.交易和事项的确认、计量与记录,收集数据来源: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分析原始凭证,确定交易事项对财务报表要素的影响。 填制记账凭证。,2.登记日记账,对原始凭证审核后,将交易或事项登记入日记账。 日记账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普通日记账已被记账凭证所取代。特种日记张已被明细分类账取代。 实务中,登记日记账通常被省略。,39,3.过账,过账将日记账上的每笔分录过入各分类账,可以对交易或事项进行归类。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设置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4.编制调整前试算表,编制试算表是为了验证过账的正确性。 1.总分类账借贷双方的金额是否相等; 2.总分类账余

16、额与明细分类账余额上的总额 是否相符。 即使相等也不能保证账户记录完全正确。,5.编制调整分录,根据权责发生制,调整收入与费用。使其配比。 调整事项: 1.已入账成本的分摊; 2.计提折旧费用和坏账损失等; 3.调整已实现的收入和款项; 4.应计未入账的收入; 5.应计未入账的收入; 6.存货成本的结转。,6.编制调整后试算表,调整分录被记录并被过入分类账后,为了验证调整分录以及过账的正确性,还需编制一张调整后的试算表。,7.编制财务报表,工作底稿的编制。(非必须) 编制利润表。 编制资产负债表。,8.结账,账户按其是否具有永久性,可分为实账户和虚账户。 实账户:永久账户。指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期末都有结余,具有连续结转的特征。 虚账户:暂时账户。收入、费用、利得、损失等账户,期末必须结平。 结账将所有虚账户结清并转入本期损益的程序。将收入、费用等账户的余额结转至收益汇总账户,使这些账户的余额为0。,结清账户,当调整分录及结账分录均已过入分类账户后,所有的账户均应划线结清。 损益类账户:无余额。 资产负债表类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