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732007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离定律第一课时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 一、课标内容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假设的验证。能依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能运用推理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能依据实验结果作出支持或否定假设的判断,接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2举例说明有关的遗传学术语和显性相对性。,基本要求,遗传:,变异:,生物亲子代间的相似现象称为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变异。,第一节 分离定律,第一章 孟德尔定律,遗传学之父孟德尔,(18221884),身份: 奥地利人,天主神父 成果

2、: 揭示生物遗传基本规律 实验: 豌豆的杂交实验,遗传学的三大规律,分离规律 自由组合规律 连锁和互换规律,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之父,材料: 豌豆 果蝇,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材料豌豆,(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为闭花受粉,在天然状态下永远是纯种。,异花传粉,自花传粉,闭花传粉,(3)豌豆有多种便于区分的相对性状。,(2)豌豆成熟后籽粒 留在豆荚中,便 于观察和计数。,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对性状:,性状:,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理化等 特征的总称。,判断下列各项是否属于相对性状 1、家鸡的毛腿和长腿 2、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3、绵羊的白毛和牛的黑毛 4、桃树的

3、红花和绿叶 5、狗的长毛和黑毛 6、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2、符号和概念,常见的几个符号:,亲本,杂交,雌性个体(母本),子一代,自交;,P,雄性个体(父本),F1,F2,子二代,重要概念:,(1)显性性状: (2)隐性性状: (3)性状分离: (4)等位基因: (5)基因型: (6)纯合子: (7)杂合子: (8)表现型: (9)正交: (10)反交:,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单因子杂交实验,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4、试验,紫花,白花,正交,紫花,白花,反交,去雄,杂交基本步骤:,3、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小结: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 (1) 1只表现显性性状。 (2) 2出现性状分离,分离比 :(显性: 隐性)。,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观察实验,发现问题,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提出假说解释问题,F1只出现显性性状紫花,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设、推理,(1)遗传因子 (即基因),显性基因(C) 隐性基因(c),显性性状,隐性性状,(2)基因成对出现,纯合子(CC、cc) 杂合子(Cc ),(3)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

5、。 配子中只有一个遗传因子。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基因又成对,但C对c有显性作用。,(5)F1可产生2种不同的配子,C和c,并且数量 相等,即比例为1:1。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表现出3种基因型,即CC,Cc,cc,其比例为1:2:1。因C对c有显性作用,CC、Cc都表现为显性性状紫花,而cc表现为白花。,(4)F1体细胞中两个不同的基因,但各自独立,互不混杂。,孟德尔对试验结果的解释,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纸上谈兵),对分离假设的验证,三、测交实验,验证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测交实验结果:,演绎推理,(纸上谈兵),提出假说解释问

6、题,结果与预期相符,测交实验,假说正确!,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纸上谈兵),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总结规律,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得出分离定律,孟德尔实验的程序,科学研究的方法,蕴含,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不同的等位基因互相独立、互不沾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结果是一半的配子带有一种等位基因,另一半的配子带有另外一种等位基因。,( 2 )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分离

7、定律的适用范围:,(1 )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过程:F1自交,其他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1)自交法:,结果:F2出现性状分离, 且显性:隐性=3:1,结论:分离定律是正确的。,过程: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 稀碘液,呈现不同的颜色。 取F1的花粉放在载玻片上, 加一滴稀碘液。,(2)花粉鉴定法:,结果:一半花粉呈蓝黑色, 一半花粉呈红褐色。,结论:分离定律是正确的。,四、显性的相对性,1、完全显性:,2、不完全显性:,3、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2个亲本杂交,所得到的F1与显性亲本的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具有相对性状的2

8、个亲本杂交,所得到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具有相对性状的2个亲本杂交,所得到的F1个体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知识小结巩固,相关概念,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杂交,自交,测交,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表现型,基因型,纯合子,杂合子,科学研究的方法,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请仔细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 ,母本是 。 (2)操作叫 ,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的操作应注意,时间上 ;操作叫 ,此处理后必需用纸袋对母本进行 。其目的是 。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 色。 (4)若P皆为纯合体,让F1进行自交,F2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 ,F2的基因类型有 ,且比值为 。生物体的这种现象称作,(1)矮茎豌豆,高茎豌豆 (2)去雄、自花授粉之前、授粉、套袋隔离、防止其它豌豆花粉的干扰 (3)红花 (4)3:1 AA 、Aa 、aa AA :Aa:aa=1:2:1 性状分离,基因与性状的概念系统图,基因,基因型,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纯合子,杂合子,表现型,发 生,决 定,决 定,控 制,控 制,控 制,+环境,知识拓展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