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652842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受的类型和社会特征 受众媒介接触的动机研究 受众信息接收研究 受众的媒介参与研究 受众研究的理论综述 受众信息反馈,【教学重点】 1、掌握受众的类型、特点和受众研究的重要理论。 2、了解受众媒介接触的动机。 3、掌握受众接受信息的机制。 【知识难点】 1、受众的选择性动机。 2、影响受众选择的因素。,第一节 受众的类型和社会特征,概念 特征 受众细分 受众类型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受众与媒介的发展趋势,一、概 念,受众: Audience,指接受信息传播的群众。 引入传播学后,泛指: 报刊、书籍的读者 广播的听众 电影、电视的观众,二、特 征,基本特点群体性(受众群) 区别

2、于其他群体:一般群体、群集、公众 主要特点 广泛性(规模巨大) 混杂性(分散性和异质性) 隐蔽性(匿名性) 流动性 无组织性,三、受众细分,受众接受大众传播的方式 读者、听众、观众 受众的规模(传播学家克劳斯) 1、整体受众(部分受众) 2、稳定受众(不稳定受众) 3、有效受众(无效受众) 4、现实受众(潜在受众) 5、核心受众(边缘受众),媒介努力 方向,先确定明确的核心受众,辐射边缘受众;发展现实受众,影响潜在受众;扩大、巩固稳定受众,加强传播的有效性。,四、受众类型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趋势,文化传统因素 社会经济地位因素 (“知识沟”理论假说) 所属群体 职业和教育程度 性别和年龄特征 个性

3、特征与心理影响 (认知期待心理、预设性选择心理、从众心理),个体差异日益明显 群体归属日益加强 社会关系日益密切,大众受众 小众受众(分众) 大众媒介 小众媒介(分媒),第二节 受众研究的理论综述,媒介与受众之间存在一个“缓冲体”,受众被称为“联合御敌”的受众。 媒介信息不是直接发射到受众身上,而是先经过一系列群体网络的缓冲体或过滤器,把信息加以解释、扭曲、压制,等最后到达受众的接受领域时已经成为强弩之末。 个人差异论(点):先天、环境心理 社会类型论(面):基本群体、参照群体 社会关系论(线):关系影响与压力,第三节 受众行为研究,将受众行为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段研究 受众的媒介接触(媒介和媒介

4、信息) 受众的信息接受 受众的媒介参与(信息反馈),一、受众的接触行为,受众对媒介的传播活动并不是受到绝对影响的,而是具备一定程度的自由选择权。不管是对媒介的选择还是对信息的选择。 接触动机 满足信息需求和心理需要 获取知识、提高文化水平 消遣娱乐 相互交往的需要 动机理论,1、卡茨:“使用与满足理论”,评 价,人类动机是复杂的和隐蔽的,“使用与满足”的研究方式注重自我报告来确定人们的的动机,不免简单和天真。,受众依赖媒介提供的信息去满足他们的需要并实现他们的目标。 影响受众对媒介依赖程度的因素: 媒介提供的相关信息数量和集中程度 社会的稳定程度 受众与媒介相互依赖,但媒介的地位较强,主要从传

5、播内容方面对受众形成控制。 依赖的宏观微观之观点(个人、社会系统) 受众的信息依赖程度影响媒介信息对受众的影响程度。 媒介并不是满足人们需求的惟一来源,社会网络也是重要来源,而且对媒介使用具有指导作用。 “依赖”的负面影响,2、德福勒和鲍尔:媒介依赖理论,二、受众的接受行为,预存立场 任何人在接受某种信息之前,已经感知并贮藏了大量的各种信息,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预存立场,直接影响了受众对所接触信息的接受程度。 影响因素:个人差异、社会归属、社会关系等 修正 选择性因素 选择性注意 结构性因素(形式)、功能性因素(内容) 选择性理解 选择性记忆,例外情况:有时越是与预存立场分歧大的信息,越能引起

6、受众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与记忆。,受众选择性因素的解释,1、认知不和谐理论 2、实用论 3、可获得性论,受众对信息、对媒介的选择并非只受到单一因素的影响,用某种单一理论来解释都是不全面的。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受众心理选择的综合作用,并将之应用于传播实践。,三、受众的媒介参与行为,参与的过程 1.受众从自身的动机出发对媒介信息加以选择解除、接收、接受,使传播活动得以完成。“知”的主体,“知情”权利 2.受众将这些接触到的信息传达给其他人;并向大众传播媒介充分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为社会发展提供建议。“传”的主体,“监督”权利 受众的信息反馈 1、重要性 2、特点 延时性、间接性、代表性、积累性、量化性 3、受众调查,练习题,自学第六节,运用其中受众调查的方法,尝试完成以下任务: 1、观察一系列广播、电视节目,或者报纸、杂志,分析一下,它们的目标受众群大致是些什么人? 2、每个人都是受众当中的一员。你最喜欢的大众传播产品有哪些?和你同年龄、同教育层次、类似家庭背景的人是否喜欢它?如果你们都喜欢,那么,这个产品中的哪些要素符合了你们这个受众群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