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652621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3.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巴西农业教学幻灯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总体情况,巴西以足球、咖啡生产和独特的音乐(桑巴舞)闻名于世。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气候,国土面积的80%位于热带地区,最南端属亚热带气候,南部地区平均气温。 北部亚马孙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 中部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分旱、雨季。,资源,巴西矿产极为丰富,铁矿石蕴藏量约480亿吨且大部分是富矿。铁矿砂含铁量高达60%以上,且多为露天矿,可供开采数百年。 石油储量丰富,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8。 巴西利用乙醇作为燃料的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巴西占全球生物能源总量的32。产量世界第二,出口量世界第一。 巴西淡水资源丰富,淡水拥有量占全球的12。,基本国情,2011年人口

2、总数为1.97亿 ,其中白人占54,黑白混血占38,黑人占6,黄种人及印第安人占2。 首都: 巴西利亚,人口246万。 国土面积: 855 万平方公里 ,排名世界第五。 主要语言: 葡萄牙语 主要宗教: 天主教,占总人口的74。,经济情况,巴西是世界十大经济体之一。 2011年GDP总量2.48万亿美元,2012年人均GDP为 $12,600 收入分配差距大,贫困人口的比例为22%。 预期寿命: 71 岁 2005年城市化水平达到83%。,2013年8月: 1美元 = 2.32雷亚尔,二、巴西的农业生产,土地资源,巴西土地开发潜力大,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未开垦的土地。根据巴西农业部测算,巴西农

3、业用地可达3.3亿公顷。 目前农业用地仅6700万公顷,仅占宜农土地的25%。在世界可耕地开发利用潜力资源中,巴西首屈一指。 巴西的种植业不断扩张。进一步扩张的潜力很大。被称为“21世纪的世界粮仓”。,农业的地位,2010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 世界上第三大农产品出口国, 2010年农产品出口624亿美元,进口86亿美元。 仅次于欧盟、美国。主要出口农产品包括大豆、禽肉、牛肉、猪肉、糖、橘子汁、咖啡。 国内支持力度小,PSE只占农场总收入的大约5。,农业的地位,橘汁、咖啡和蔗糖长期是巴西农业的支柱产品,其产量均居世界榜首。,The Rise of Agriculture in Brazi

4、l,巴西大豆生产增长迅速,大豆是巴西农业的重要产品,2011年,巴西大豆产量达7500万吨,已超过亚洲的总产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大豆生产国。 据估计,巴西大豆农场生产成本比美国低20。,2011年巴西大豆产量世界第二,2011年巴西柑橘产量世界第一,2011年巴西咖啡产量世界第一,2011年巴西甘蔗产量世界第一,全世界90的生物燃料集中在美国、巴西和欧盟。,2011年巴西棉花产量世界第五,巴西农业地区分布,巴西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 东南部地区土地肥沃、水量充沛,交通方便,但开发程度高,小农场多,地价高。 1960s以后,在政府的鼓励下,农业逐步向中西部发展,这一地

5、区土地平坦,地价低,适合发展大农场,但土地不如东南部地区肥沃。,农场规模,巴西东南部地区的农场规模只有30公顷左右,竞争力低下,农民往往通过合作社参与市场竞争。 中西部地区的农场规模要大得多,65的农场在1000公顷以上。资本密集,使用先进的机械和现代技术。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主要生产大豆、甘蔗、棉花为主。 中西部由于地价低,故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很强。,畜牧业,巴畜牧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倍。 2011年巴西牛肉产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 乳畜业农场规模相对较小,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但近年来有向西北部扩张的趋势。,2011年巴西牛肉产量世界第二,2011年巴西鸡肉

6、产量世界第三,2011年巴西猪肉产量世界第五,三、巴西的农产品贸易,农产品出口迅速增长,自2000年以来,巴西农产品出口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2008年,农产品出口达到556亿美元,为世界第一。2010年农产品出口624亿美元,进口86亿美元。 农产品国际贸易是巴西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2000年以来,农产品贸易顺差逐年增长,占全国贸易顺差的三分之二以上。 加工农产品的出口迅速增长,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011年巴西大豆出口世界第二,2011年巴西咖啡出口世界第一,巴西橘汁出口世界第一,2011年巴西糖出口世界第一,巴西在全球肉类市场份额直追美国,2011年鸡肉出口世界第一,2005年巴西棉花出

7、口占世界第四位,巴西农业发展的特点,(1)农业资源利用率较低,增产潜力很大。,巴西的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等都十分丰富。巴西仍处在“拓展农业边疆”的发展阶段,耕地面积仍在不断扩大。国家可耕地总面积为3亿多公顷。巴西农业增产的潜力极大,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世界粮仓”。,巴西的台地Brazils cerrado,葡萄牙语中cerrado (热带高原) 可以翻译成封闭的、难以进入的荒地。 巴西台地的面积大约有2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可以用于种植农作物的面积约为1.2亿公顷。 目前只有四分之一的台地被用于种植和放牧。,(2)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强,但粮食尚需进口,政府鼓励

8、生产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赚取更多的外汇,同时也可减少对咖啡等传统出口作物的过分依赖。农业仍是国家赚取外汇的主要部门之一。 小麦、大米需要进口,主要是气候条件不太适合种小麦。,(3)大豆生产发展迅速,近几十年来,巴西农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迅速发展了大豆生产。,(4)乙醇产量不断增加,从70年代中期以来,巴西开始实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计划,以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因此甘蔗的种植面积大增。与此同时,棉花本来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纷纷转产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结构也有明显的调整。,(4)大庄园主农业和小农并存,巴西的土地占有状况极不均衡。全国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园主手里,其规模大得惊人,最大的可

9、以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公顷。他们经营现代化的商业性农场,以生产大豆、甘蔗、咖啡等出口农产品为主。另一方面,占农场总数85的是自给性小农,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收入都很低。 巴西还有无地的农民1200万,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多半仍处于赤贫状态。,巴西农业的制约因素交通,交通运输和港口是制约巴西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从巴西中西部到港口的平均距离为1000公里左右,大宗农产品的运输基本上靠卡车运输。巴西大约只有10的公路是路面硬化的,而邻国阿根廷的这一比例约有30。,巴西农业的制约因素土地及收入分配不公平,财富分配的不均等依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无地农民运动要求对土地进行重新分配。社会矛盾,收入分配不均等

10、。农村60的人口为贫困人口。,巴西政府的农业扶持政策,2010年的PSE的水平大约为4.46,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大体相当,大大低于OECD国家的30的平均水平。 对小麦、玉米、大米、等与进口竞争的产品以及棉花的支持水平较高。,巴西对农业的支持,支持的方式,生产者补贴PSE的具体形式为:三分之二是信贷优惠,三分之一是市场价格支持。 巴西曾长期受困于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市场利率极高,优惠利率可以抵消高利率对农业的打击。 政府首先对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宏观经济不稳定时期积累的农场负债做了重新安排,增加农业部门的流动性。,资金来源,农村优惠信贷主要是由全国农村信贷系统SNCR提供的。 信贷优惠资金的主

11、要来源是银行(40),国家要求银行或者将28的存款以义务储备的形式放在中央银行,利率为0;或者以低于市场利率的控制利率贷给银行用于农村放贷。 利率非常优惠,生产性贷款利率为6.75%,投资性贷款利率为6.75%9.5%之间。而市场利率大约为20%-25%之间。,SNCR的贷款用途,2010-2011年度,农牧业支持计划信贷优惠总额为734亿美元。 (1)农产品的生产和市场营销,占54; (2)农场建设和投资,占18。 (3)农业加工企业贷款,占13。 (4)生存性小农场贷款,占15%,政府还通过干预性购买维持市场价格,规定最低保护价格,即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政府购买和储存农产品以维持市场价格。,“零饥饿”计划,“零饥饿”计划的主要内容是政府每年投入30亿雷亚尔,每月发给贫困家庭50雷亚尔(合17美元)购买食品,计划将使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的人口受益,其中许多人的生活费每天不到1美元。 到2008年年底,巴西贫困人口减少了30。受益人口达到4400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