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645782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个体社会化培训教材(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个体社会化,本章主要探讨问题: 第一节个体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 第二节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第三节社会化的主要类型道德社会化 第四节自我意识,第一节社会化及其基本途径,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中,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 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特性:社会强制性个体能动性 终身持续性,二、社会化基本途径 (一)社会教化 即广义的教育,它是指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 广义的教育,系统的、正规的教育,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二)个体内化 社会教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外部动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个体必须接受社会影响

2、,并把外部现实或客观现实转化为内部现实或主观现实。这个过程称为个体内化。 主要方式: 观察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 主观认同自我奖赏,第二节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一、遗传素质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身高、肤色、血型、智力、性格 先天预成的语言装置 大脑 人的社会化是从掌握语言开始的。,IQ(智商)在全人口中的分布,二、社会环境因素是个体社会化的决定性因素 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1、文化 在现代一般指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

3、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2、家庭 家庭主要是通过家庭生活的某些方式把社会的规范和准则等转交给儿童,使之逐渐社会化。父母对人、对已、对物的态度,往往就是儿童的行为准则。,关于家庭影响的研究,父母的教养方式 家庭气氛 家庭的自然结构 出生顺序 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 父母受教育程度,西蒙兹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 这两种基本要素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于父母与孩子的相互作用中,可以组成二维坐标系统。,父母态度,坐标上的O点是最理想的亲子关系,这样的父母既不特别娇惯孩子,也不过于严厉,既不随心所欲支配孩子,也不完全听凭孩子的支配。 西蒙兹比较被父母喜欢和不被父母喜欢的孩子

4、,结果发现,前者大都表现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理想的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富有同情心;后者则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冷淡,有反社会倾向。 西蒙兹还比较被父母支配的孩子和支配父母的孩子,结果发现,前者比较顺从被动,缺乏自信心;后者则是反抗的、独立的,具有攻击性。,专制型在这类家庭中,孩子被要求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给予惩罚。在这种过分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权,要看父母脸色做人,这就可能使孩子形成胆小、自卑的心理,缺乏自信和独立性,也可能会以成人为榜样,形成暴戾、横蛮、撒谎、逆反等心理。,溺爱型在这类家庭中,家长为孩子提供了无所不到的关心和保护。这种过分的包办代替,会使孩子养成极大

5、的依赖性,可能会形成自私、任性、易发脾气、好大喜功的品性。,放任型即放任自流、不闻不问的教养态度。在这类家庭中,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心,体会不到父爱与母爱的温暖,从而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逐渐形成富于攻击、冷酷、自我显示等不良品质,常常会有情绪不安,反复无常,容易触怒,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的心态。,鲍尔特温: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民主型在这类家庭中,父母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儿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表现出忍耐、平等、随和、谅解等,能互相爱护、关心,父母能给子女较多的鼓励和诱导,而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能恰如其分地批评指正。这样的教养态度能逐渐培养出孩子对别人坦诚友好、自尊、自立、大方、热情、能接受批评、

6、经受压力、关心他人、有独立处事的能力等优良品质。与其它三种相比,民主型是一种理想的教养态度。,3、学校 儿童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对其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教师、教学内容、校风等因素的影响下,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期望效应”:瑞典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以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随机抽取20%的儿童告诉各任课教师说,通过智力测验发现,这些儿童具有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学年末测试,发现其智商明显提高。这一现象被称作“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布洛菲和古德(1974)对此结果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对每个学生的成绩,教师分别抱有不同的期望。基于期望,教师以

7、不同的方法和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则以不同的方法对教师做出回应。同时,学生表现出补充或加强教师对自己期望的行为。其结果就使学生的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改变。,结论:期望效应:教师的期望和看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作用,R.布朗(1976)对决定教师期望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归结为: 身体的特征 学生的性别 社会经济地位 测验成绩 教师对其兄弟姐妹的了解,教师的作用,教师期望的主要表现: 分组 与学生相互作用的量 赞赏与支持发言的量 给予学生课题的水平 激励和暗示,4、同辈群体 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5、大众传

8、播媒介,积极作用:它使人们有效地了解社会、分享经验、增长知识、促使人们接受社会所公认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对儿童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暴力节目直接影响到儿童侵犯行为。 2)电视影响儿童学习潜力,缩短儿童注意力的间隔时间,限制他们的语言能力。 3)电视防碍人们积极地思考。,第三节社会化的主要类型,政治社会化: 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国家意识、爱国情操 道德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 性别角色社会化:指个体形成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规范和与之相符的行为的过程,青少年政治社会化仪式:前苏联儿童在列宁象前宣誓(

9、左图)美国儿童向国旗宣誓(右图),道德社会化的理论和研究,道德社会化,就是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合乎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埃里克逊 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有三个层次的成分构成。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本 我,由人的先天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和基本欲望组成,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难接近的最基本部分,它象“一团混沌、一锅沸腾的兴奋物”,不断发出盲目的、强有力的冲动。本我由快乐原则支配,按照快乐原则活动,即它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得快乐、减少痛苦。本我是无意识地、非道

10、德地,它可以看作是人格中的生物成分。,本 我,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年龄越小,本我的作用就越重要。婴儿几乎全部处于本我状态,他们无忧无虑,只追求基本需要的满足。,自我,自我则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它的作用是既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自我遵循现实原则活动,它只允许个体获得为外界和现实所许可的快乐,从而保护个体不因本我的盲目冲动而遭到伤害。自我不能脱离本我而单独存在,自我消耗的能量是由本我提供的。 自我和本我的关系正如骑士和马的关系,马不断地提供能量,骑士则指导马沿着可行的方向前进。,自我,自我出现于婴儿早期。例如,在自我出现之前,婴儿只有吃到奶才停止哭闹。到几个月大时,在自我的帮

11、助下,处于饥饿状态的婴儿看到妈妈解衣衫或热奶瓶,就停止哭闹。3、4岁的孩子饥饿时会走到厨房去,自己给自己拿食物吃。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懂得考虑行为的现实后果,这就是自我作用增强的表现。,超我,超我是指人各种的良心和理想方面,它代表社会的伦理道德,代表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来监督自我的行动。 超我遵循理想原则活动。它包括两部分,一个是良心,一个是自我理想。当本我突破自我的控制而违背某些规范时,超我的良心作用就使人产生一种内疚感、犯罪感来惩罚自己。自我理想由积极的雄心和理想所构成,它希望个体为之奋斗。,超我,在36岁期间,超我在儿童与父母的互动中发展起来,因为父母最终还是坚持

12、儿童要遵守社会的规范。这时,儿童的自我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任务:协调本我的要求、外部世界和良心。 例如,一个儿童看到另一个儿童正在玩一个好玩的玩具,本我的冲动是通过抢夺得到好玩的玩具,而超我则可能警告抢夺玩具这一行为是错误的。这时,在儿童的内心中进行本我和超我这两种力量的斗争,而自我必须决定何者获胜,或者是作出可行的妥协,例如请求和同伴轮流玩玩具。,本我、自我和超我,从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发展看,本我是起点,生来就有;个体为了与外部现实发生作用,又从本我中发展起自我,充当本我和现实世界的调节者;超我又是从自我中分化而来,它使个体把握社会标准,自己评价自己的行为。,认知发展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科尔

13、伯格 核心观点:儿童的社会化是与其认知水平的发展并行不悖的过程。儿童的道德判断会随儿童智力结构的发展不断地加以改变和提高。,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以七八岁为界,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分为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从前一个阶段到后一个阶段,表现出以下变动: 1、道德约束从“他律”到“自律”,即从受外在力量支配转变为受自身的价值标准所支配; 2、道德判断的依据从“效果”转为“动机”,并发展到两者的统一; 3、对错误行为的处理,从笼统的惩罚到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方式的惩罚。,皮亚杰道德发展两阶段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410岁),只着眼于行为具体结果,并关心自身的利害。 A)惩罚和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 怕受

14、惩罚,认为能避免惩罚的行为就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 判断行为是非首先看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有时也包括他人的需要。但这种关系常被看作是交换关系,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否则是不好的,也叫朴素的利己主义阶段。,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习俗水平(1013岁),满足社会希望,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要。 A)人际协调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一个人行为正确与否在于其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对别人有帮助或受到赞扬。 B)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社会秩序依赖于“尽本份”和尊重已建立的权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完成自己的义务,就要遵守不变的法则和尊重权威,并要别人也遵

15、守。,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后习俗水平(13岁以后),原则的道德水平。依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 A)社会契约的道德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他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与幸福,也不用单一规则衡量行为。 B)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此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抽象的、超越法律的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及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道德准则。这些原则包括对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尊严。,道德两难故事,欧洲有个妇人患了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就是本城药剂师最近研制的一种新药。配制这种药成本为200元,但药剂师却索

16、价2000元。病人的丈夫海因兹到处借钱,最终才凑得1000元。海因兹迫不得已,只好请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账,但药剂师说:“我研制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兹走投无路,撬开了药店的门,为妻子偷了药。,针对海因兹的偷药行为,柯尔伯格向被试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海因兹该不该偷药?为什么?假如海因兹不爱他的妻子,他是否应该去偷药?为什么?假如不是海因兹的妻子,而是他的朋友得癌症快要死了,他是否应该去偷药?为什么?等等。,柯尔伯格道德理论的核心:道德认识 道德理论教育意义: 1、促进儿童道德判断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的发展。 2、按儿童道德发展阶段,促进他们从内心去认识行为的好坏,主动要求进步。,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 道德行为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决定儿童道德行为的是社会环境条件。 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儿童仅仅通过观察周围人就能学会很多适宜性行为和不适宜性行为,即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观察学习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