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

上传人:yuzo****123 文档编号:142644797 上传时间:2020-08-2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性质判断教学提纲(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性质判断,一、特征 性质判断就是断定事物对象有无某种性质的判断。它是简单判断的一种。如:所有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 前一判断断定“所有犯罪”都具有“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性质,后一判断断定“有些犯罪”不具有“杀人犯”的性质,所以是性质判断。 性质判断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 主项是表示思想对象的概念,谓项是表示某种性质的概念,联项是表示对象与性质之间的联系的概念。量项表示主项的外延。,第二节 性质判断,二、性质判断的种类: 按量项的不同分全称判断、特称判断、单称判断。按联项的不同分为肯定判断、否定判断。 全称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SAP或A 所有S是P 全称否定判断SEP或E

2、所有S不是P 特称肯定判断 SIP或I 有些S是P 特称否定判断SOP或O 有些S不是P 特称判断 单称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可看作一种特殊的全称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第二节 性质判断,(二)特称判断 1、特称肯定判断: 逻辑形式为“有些S是P”,可以表示SIP。简称I判断(拉丁文affirmo的第二个元音字母)断定某类中至少有一个分子具有某性质的判断。例:有些强奸犯是应当判处死刑的。 2、特称否定判断: 逻辑形式为“有些S不是P”,可以表示为SOP。简称O判断。(取拉丁文nego的第二个元音字母),第二节 性质判断,注意:逻辑用语与普通用语不同。特称量词“有些”的逻辑含义与我们日常用语的理解不完

3、全相同。平时,我们说“有些什么是什么”意味着“有些什么不什么”,反之亦然。但“有些”作特称量词时不能为此理解。“有些S是P”只断定在S类对象中存在着个体具有的性质P。“有些S是P”并不意味着“有些S不是P”。例:“有些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在逻辑上无可指责的。,第二节 性质判断,三、性质判断的主项、谓项的周延问题: 项的周延性:指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其主项、谓项概念的外延被断定的情况。注:离开了判断,单纯的概念无所谓周延不周延。 在一个性质判断中,如果其主项或谓项的外延被全部地作出了断定,其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若没有被全部断定,则是不周延的。,第二节 性质判断,1、A判断:(所有S是P,全称肯定判

4、断) 例:“所有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断定全部犯罪行为是违法行为,但并未断定所有犯罪行为是全部违法行为。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2、E判断(所有S不是P,全称否定判断) 例:“所有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 当我们断定全部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时,也就同时断定全部审判机关都不是人民团体。 把S的全部外延排除在P的全部外延之外。 主项周延,谓项也周延。,第二节 性质判断,3、I判断(有S是P,SIP,特称肯定判断) 例:有些法学家是律师。 从特称量词可知,此判断未断定“法学家”(主项)全部外延,亦未断定这些法学家是所有律师。 当我们说一部分S是P的外延时,并不同时意味着这些S是全部P。 主项

5、不周延,谓项也不周延。 4、O判断(有S不是P,SOP,特称否定判断) 例:“有些被告不是有罪的人”把一部分被告排除在“有罪的人”的全部外延之外。 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A、E、I、O四种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见下表:,第二节 性质判断,概言之:全称判断主项周延,特称判断主项不周延;肯定判断谓项周延,肯定判断谓项不周延。 概言之: ,第二节 性质判断,注意: 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性,在对推理的研究中是个重要环节,必须熟记。但只要记住周延性的一般形式、结论即可。在分析具体判断主谓项周延性时,不必拘泥于其外延在判断中的实际情况。 (周延问题属主观断定,与客观情况是两回事。如“有些干部是司法干部”,谓

6、项是不周延的,而事实上所有司法干部都是干部。假如不知道这个事实,便无把握这样断定)。,第二节 性质判断,四.性质判断间的关系 (同素材性质判断的真假关系) 逻辑方阵,对当方阵 这里只涉及相同主项、谓项(同素材)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传统逻辑称“对当关系”。设有四种情况(用逻辑方阵表示如右),第二节 性质判断,上反对关系:指全称肯定判断与全称否定判断间的关系。 例1. 所有在座的人都是律师。 A 2. 所有在座的人都不是律师。 E 现假设:A判断真,则E判断必定假;同理,E判断真,A判断必假。即不可能同时是真的。 但假设:A判断假,E判断是真是假呢?答案是不确定。因为A判断为假

7、可能有两种情况:在座的有一部分是律师,另一部分不是。这时A判断当然假,E判断亦假;若在座的都不是律师,这时A判断假,E判断却真。 同理,若E判断为假,A判断也是真假不定。 因此,反对关系的特点是: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根据这种关系可以确定以下推出关系(表“推出”,表“互推”) SAP为真SEP必假 SEP为真SAP必假 可由此真推出彼假,但不能由此假推出彼真。,第二节 性质判断,下反对关系:指特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间的关系。 其特点与上反对关系正好相反: 可以同真,不能同假。 根据这种关系,可以确立以下推出关系: SIP为假SOP必真 有些同学是团员 SOP为假SIP必真 有些同学不是团员

8、SOPSIP,第二节 性质判断,例:由“有些诬告罪不是故意的”为假,可以推出“有些诬告罪是故意的”必真 ;但不能由“有些违法是犯罪”为真,必然推出“有些违法不是犯罪”为假, SIPSOP 这时两个判断却真。,第二节 性质判断,有S是P 某次,马克吐温在大会上答记者曰:“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议员 有S不是P 大怒,要用法律手段对付他。在纽约时报道歉曰:“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婊子养的。”名为道歉,实两次羞辱了国会议员。(两判断有下反对关系:不能同假,但可以同真),第二节 性质判断,3. 矛盾关系:指全称肯定判断与特称否定判断,全称否定与特称肯定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比较明确:其

9、中一个判断真,另一判断必假;其中一个判断假,另一必真。特点是: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由此可确立以下推出关系: SAP为真SOP为假 SAP为假SOP为真 SEP为真SIP为假 SEP为假SIP为真 即:当两个判断互为矛盾关系时,可以由此真推出彼假,也可以由此假推出彼真。 例如:已知“该证人的所有证词都是可信的” (A)为真, 则“该证人的有些证词不是可信的” O必假。,第二节 性质判断,若已知“该证人的所有证词都是可信的”为假,则“该证人的有些证词不是可信的”必真,因为既已确定某一个判断是假的,就证明该证人的证词至少有一部分不是可信的,即“该证人的有些证词不是可信的”必真

10、。 (男友什么都好,就有一点不好) 反过来,假定已知“该证人的有些证词不是可信的”为真,则“该证人的所有证词都是可信的”必假,则“该证人的所有证词都是可信的”必真,因为既已确定某一个判断是假的,就证明该证人都是说的可信的话(因为要是该证人有一句话不可信,则某一判断就不会假),这就是说:“该证人的所有证词都是可信的”必真。,第二节 性质判断,注意:“张三是罪犯“,张三不是罪犯”属什么关系?(所属反对关系特殊全称判断) 两个不同的特称判断之间属矛盾关系而不是反对关系。上有判断既不可能同真,也不可能同假(不可能既是罪犯,又不是罪犯) 观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产生现代法治”。 提点:新加坡、日本都是深

11、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国家,为什么产生了现代“法治”? 矛盾。实际上:新、日现代法治产生非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保持同一。,第二节 性质判断,4. 差等关系 A与I、E与O之间的关系。又称从属关系。 特点:全称真特称必真,特称假全称必假。根据这种特点可以确立以下推出关系:特点:既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SAP为真SIP为真 SEP为真SOP为真 SIP为假SAP为假 SOP为假SEP为假 SEP,第二节 性质判断,例如1:“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为真(刑法4条) “党的高级干部也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必真 有些人SOP 例如2:“有些非法收入是合理的”为假 SIP “所有非法收入都是合理的”也

12、必假。 SAP 在法学论证,诉讼证明中,常常以A证I,以E证O,称之用“通例”证“特例”。 SAP 例:婚姻法21条:“子女对父母赡养扶助的义务”相当于“所有的子女都是对父母有 赡养扶助义务的”( 注意:直言命题中的全称量项,联项可以被省略。为省略了量项,则一定是全称量项。如省略联项,则可能是肯定联项,也可能是否定联项。)张某虽然被母亲遗弃,仍有赡养母亲的义务。有些子女(虽被遗弃)是对父母有赡养扶助义务的。,第二节 性质判断,公交车:我已经道歉,你还要怎么样? 说明了哪些方面的逻辑问题 概念 性质判断的关系 有些道歉可以原谅(真)不能推出所有道歉都可以原谅(真) 但是,不能有全称假推出特称必假

13、,也不能由特称 SAP所有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有些同学得了奖学金 真推出全称必真。例如:“凡刑事都是有罪的“为假”, SIPSOP有些同学没有奖学金不能推出所 “有些刑事被告是有罪的”却真。“有些民事原告不是有 所有的同学都没有奖学金 SEP 理的“为真,“所有民事原告都不是有理的”却为假。 即:能否定通例的,不一定能否定特例;能肯定特例的,不一定能肯定通例。犯后一种逻辑错误的叫“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 根据逻辑方阵,我们可以从一种判断的真假,去推知另三种判断的真假。,第二节 性质判断,例: 车间发生质量事故,询问四位当事人。 甲说:“所有零件都被检查过了”。A 乙说:“没有零件被检查过”。E 丙说:“说有的零件没有被检查过,这不符合事实。”SOP 丁说:“有的零件被检查过了”。I 其中丙在说真话,甲乙丁有一个在说假话。请问,谁说了假话? A真。AI为等差关系。SAP为真,I真,AE上反对关系,SAP为真SEP必假。 E=“所有零件都没检查过” 否定SOP及O假等于断定A真(只一人假话,甲丙都是真的,及A判断真)说假话的是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