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42613607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打击乐教学总结音乐教学法就是音乐教学方法, 是各种各样的、 系统的、 整套或零散的方法,是在不同的目的和理念指导下所采用的 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为了有效地完 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包括教 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授方法和 学习方法的有效结合。小学音乐的教学方法,应以科学的教学法施诸于不同程 度的教育对象,既有循序渐进的规律性,又有随机应变的灵 活性,随时注意考虑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接受的更多些、更 快些、精神上更愉快些。小学生的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 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采用 灵活多样、生动活泼、通俗

2、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才能 收到预期的效果。教学方法很多,在某一课题或一节课的教学中究竟选择 哪些教学方法最恰当、最合理呢 ?一般情况下,选择教学方 法应考虑以下几点:1. 从具体的教学目标出发 这是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教学过程阶段不同、教 学的任务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当然就不同。2. 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选择具体的方法时,必须考虑 到具体的教学内容。 ( 就是根据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而不 是由方法决定内容 )3. 从学生年龄的特征出发 各阶段学生年龄特征不同,选择教法时要充分考虑。如 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形象具体,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应让 他们多活动、多表演 ;

3、 中高年级的学生思维敏锐,应让她们 多体会、多感受、多思考、多创造。4. 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水平出发 ( 不要好高骛远,弄巧成 拙)5. 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 ( 根据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合理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1. 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教唱法、听唱法、视唱法、 示范法、欣赏法、游戏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表演 法、练习法等等。2. 常用的综合教学方法:审美教学法 ; 趣味教学法 ; 互 动教学法 ; 愉快教学法 ; 引导发现法 ; 情境教学法 ; 启发联想 法 ; 体态律动法 ; 故事、谜语导入法等等。1 . 要了解常用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设计建立起 来的各种类

4、型的教学活动结构。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 有以下几类: 传授模式 ( 教师为主 )基本程序是:导入 传授 分析 运用。 参与模式 ( 学生为主 )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群体参与 探索 理解 创新模式 ( 以新促学 )基本程序是:激发情趣 探索 增强能力 表现 探索模式 ( 教师主导、引导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探索 讨论 结论。 体验模式 ( 实践摸索 )基本程序是:感知 体验 探索 再体验。 合作模式 (互帮互学 ) 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集体讨论 合作实践 得出结果评价。 情景模式 (以景促情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景 情感体验 深入学习 反馈成果。 成功模式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 实践

5、活动 鼓励引导 成功体验。 兴趣模式基本程序是:激发兴趣 参与学习 提高兴趣 主 动学习。 新课程模式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 感悟体验 探索发现 创新表现 拓展延伸 概括整合2 . 要掌握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课堂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各部 分进行的顺序。下面我们来了解两种综合课的结构 ( 传统结构、新的结 构 ) :传统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 讲授新课、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新的结构: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新课训练、巩固拓展、 评价总结。例:校园里的小白杨根据音乐教学以听为基础,以 唱为中心,以表现为手段,结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的由浅入 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这节课可以安排以下几个环节

6、:1.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2. 听赏歌曲,产生共鸣。3. 新授歌曲,解决难点。 4. 表现歌曲,实践创造。5. 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 ; 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有利于保证课堂教学密度合理。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 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 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 、“衔接”和“结尾”这三 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 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7、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1. 开头要新颖 对音乐感兴趣是少年儿童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两节 的音乐课视为 “一周最美好的时刻” 。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 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 变成了喜 欢音乐,但怕上音乐课 ) ,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 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 等,形象而生动 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 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 。我们可以选择性地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情景诱趣法,吸引学生兴趣、 律动参与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悬念设疑法,引导学生探索欲望、 言语煽情法,抓住学生学习情绪、 故事

8、引入法,增加学生领悟能力、 音画设计法,唤起学生参与愿望。情景诱趣法:是通过大家都很熟悉的某个有关联的作品 为纽带,使对另外一个陌生的作品主题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 趣。比如在五年级的京腔京韵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开始 通过欣赏、听唱带有点“京腔”韵味的歌曲前门情思大碗 茶,逐步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再到热爱京剧艺术,热爱 祖国的灿烂文化。 前门情思大碗茶一段时间在我国歌坛 上独领风骚,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时代的 音乐风格 (京歌) 。在播放歌曲的同时,和学生介绍有关这首 歌曲的特点以及背景。 (80 年代末,当港台流行歌曲、迪斯 科、摇滚音乐冲击我国音乐舞台时,我们的国粹好像一下消 失了

9、似的。此时,人们已开始恍然大悟,只有民族的才是最 好的,作曲家们便开始采用民歌、戏剧、说唱、曲艺中的音 调为素材,创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另外一首歌 曲故乡是北京也是其中的一首 ) 。播放的这首“京歌” 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通过情景诱趣法, 使学生们从熟悉的 前门情思大碗茶 这首“京歌”过度到“京剧样板戏”最后过度到“传统京剧 的身段表演” ,这一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欣赏京剧的 兴趣。律动参与法:律动是人类以身体的动作为介体的一种充 满节奏韵律的动作,律动作为一种人类心理、生理特点的综 合反映,从根本上说使听觉、运动觉参与其间的一种审美活 动。通过律动来体验音乐情感, 用身体对音乐

10、的节奏、 旋律、 力度等作出即兴反映,锻炼人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 创造能力,最终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所谓律动参与法,即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 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景下,通过运用自己的 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作品之间的时间距离和与作者的 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的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引发兴 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课教学。在这需要提到的是,教 师创设的这种情趣要自然适度,律动动作要切实可行,难度 不能过大,如果过分渲染造作, 会让学生产生 “假”的感觉, 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欣赏情趣,反而会影响新课的教学。 下面以三年级第五单元中的阿细跳月这首彝族风格的管 旋乐曲

11、为例。上课开始,教师准备一些打击乐器作为教学的道具,然 后让学生围成圈,教师教学生跳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 左腿开始,左、右、左走三步,右腿踢两下,然后换方向) 最初可以引导学生将速度放慢学,几分钟后待动作熟练后,可以 加快速度跳,并让一部分同学在一旁用打击乐器敲出这首乐 曲五拍子的节奏型 (XX X X X XX X ) 其他同学则继续围着圈 跳舞。这样使学生感受到了 5/4 拍的节拍韵律。与此同时,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当在电视里看到彝族人经常在 喜庆的节日时,男男女女围着篝火拉成一个圈,尽情地舞蹈 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脸上又是露出何种表情 ?并让学生 随之模仿一下。立刻,学生们

12、肯定会热情高涨,笑逐颜开, 教室里一定会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 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踊跃发言,最后得出结 论:“跳月”步伐是彝族舞蹈的基本步伐,五拍子的节奏很 鲜明,热闹欢快的舞蹈常表现出一种节日气氛。接着,一边 播放阿细跳月的音响,一边讲彝族的地理位置和民族风 情。通过律动参与法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直接感受、 体验音乐的情绪,从而导入新课阿细跳月的教学。故事引入法: 例如在欣赏五年级第一单元歌曲 嘎子嘎 时,我先请学生把小兵张嘎的故事作一个生动的描述, 然后再请几个同学演一演,更增加了学生对故事的了解,从 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音画设计法

13、:如教材中有许多民歌和民族歌曲,在教唱 或欣赏时如果单一的去唱、去听,极容易形成固定模式而单 调乏味,我们要收集一些不同地区有代表性的画面及音乐作 为辅助教材,开展“唱着民歌去旅行” 、“欢乐大家园” 、“作 客民族村”等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一定会感到新鲜 而积极参与。2. 衔接要巧妙 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 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 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课堂教学便能保持整体性。例如在学习六年级第三单元的土拨鼠一课时,我们 可以先复习有关 6/8 拍子的歌曲,如五年级时学过的 春游, 复习八六拍子的强弱规律,

14、然后再让学生自学本课歌谱。又例:学习三年级的第七单元的 开心里个来 一课时, 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家乡的变化,由此激发学生的 情绪,然后由学生说说自己的心情,接着,教师很自然地将 歌曲的数板部分巧妙地引出 ( 家乡变化真是大,人人心里乐 开花,想过去,马路窄,房子矮,买本好书要跑二里外。 看今朝,高速公路连北京, 高楼大厦竖起来。 竖! 起!来! ), 这样的衔接,既自然又简洁,也不显得单调,学生接受也不 难,无形中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3. 结尾要精彩 一出戏,一部电影,必定有高潮。同样,一堂音乐课也 应该有“高潮”之处。这个“高潮”一般宜在一堂课的结尾。 “高潮”往往是课堂教学的“精采乐段” ,此时是学生注意 力最集中,兴趣最浓厚,积极性最易发挥的时刻,因此我们 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推敲再三,精心设计,有时在生 动的故事中结尾,有时在听教师范唱或听录音中结尾,有时 也在请演唱水平高的学生演唱或全班学生不拘形式的演唱, 甚至可以在师生对唱,学生边歌边舞中结尾。把一堂课的结尾搞得生动活跃,热热闹闹,使学生像听 小说连播,观看连续剧那样在撩人心绪的悬念中盼望下周音 乐课的到来。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 可以忽略。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 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 常,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