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

上传人:sally****0411 文档编号:142610715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文本阅读)教师版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喜欢读沈从文沈从文说:“美,总不免有时叫人伤心。”这也许是他的由衷之言。他一生的命运,均与美的追求相关,为了这种追求,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正是为了追求美,他自湘西凤凰古城走出,一无学历,二无靠山,三无显赫声名,只身闯入陌生的北平古城。那年他20岁,住在湖南会馆的一间潮湿小屋中,冬日严寒,他用冻肿的手写小说。这时候,一个陌生人走了进来:“找沈从文。”“哎呀,你就是,原来这么小。”这人是郁达夫。因为看过报上他的文章,特来看他的。郁先生领他去餐馆吃了“葱炒羊肉片”,回来,将一条浅灰色羊毛围巾和

2、吃饭后找回的三元二毛几分零钱留给了他。沈从文感动得“伏在桌上哭了起来”。这个小故事得自黄永玉先生的一篇文章,它深深感动了我,为我揭开了“一个只读过小学的人,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这奇迹的序幕,也使我窥见了他善良温和品格的影子,以及老一辈作家对待后来者深情关怀的感人细节。而沈从文在成为“大作家”之后,对待后来者,对待每一个年轻人,包括素不相识来访者的那种平易近人、体贴入微的亲切与慈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对此,我有亲身体验。那是1981年5月,我去北京为海鸥月刊约稿,拜访几位曾在青岛住过的老作家,其中便有沈老。没有人引荐,事前无约定,便贸然叩开他的门。那是他新迁去的居所,并不宽绰,小小的厅,摆着张

3、方桌,他正坐在桌边埋头写什么,原来,是为湖南人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小说、散文选写序。我和同去的刘禹轩兄坐在方桌两侧,听他侃侃而谈。他夫人张兆和沏来了清茶,那茶壶很讲究,与桌上小小的烟灰缸同样精致。这时候,他已高龄,白发稀疏,脸面红润,神采奕奕。除了说明来意,我们几乎没提什么话题,他却滔滔不绝,谈锋甚健。一口湘音,细而快,许多话是听不懂的。但是他那热情,那喜悦感,那亲切如对老友的情绪深深打动了我。这哪像是对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简直像是对久别重逢的老友或亲人。当谈到白先勇、金介甫,他站起身来,走到墙边,指着壁上悬挂的他与白先勇一起照的相,喜悦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外界有人说,他改行做文物研究是出于自愿,仿

4、佛他对被切断了创作生涯毫不介意似的,从他的这种情绪可以看出,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只由于他是个心地宽宏、性格温和的人,把一种痛苦藏在内心,从不诉之于牢骚,只是独自默默忍受罢了。沈从文是位多产作家,多产而优质。他的每一篇作品都要经过反复修改,一丝不苟。他的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情境优美,语言讲究,完全可以作为散文来欣赏,代表作边城便有很浓的诗意。欣赏他的作品,我以为可把握的两点是:内容上,如他自己所说:“我只想造希腊神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形式上呢,则是诗意美的追求。“有诗意还是没有诗意,这是沈先生评价一切人和事物的唯一标准。”这是他的学生汪曾祺先生说的。我读得较多的是他的散文。从文自传湘西散

5、记湘西这些散文集子,都是以他家乡风土人情为背景而创作的,以他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题材。汪曾祺说:“沈从文是一个风景画大师,一个横绝一代、无与伦比的风景画家。”这个评价毫不过分,风景,尤其是水边风景,是他最拿手的。他自己也说,他的最好的作品都是在水边写的,却又不限于此。由于他习惯于什么都去看看,要在平平常常的生活里看到它的美,它的诗意。他的散文中有着底层人民的情感与生活细节,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况味。从文自传就不仅是他的个人经历,而且是湘西一带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细致、生动、质朴、感人。在他被夺去了那天才的笔,寂寞多年之后,在他过完了追求美的一生,悄然离世之后,我意外地读到他的一些书信,这便是

6、他夫人和儿子编选出版的从文家书。从书信中,我读到了一些更为感人、自然的优美散文,感受到他那赤子之心的人格美。下面这段话摘自1938年他从昆明写给夫人的信:“夜已沉静,然而并不沉静,雨很大,打在瓦上和院中竹子上。电闪极白,接着是一个比一个强的炸雷声,在左边右边,各处响着,房子微微震动着,稍微有点疲倦,有点冷,有点原始的恐怖。我想起数千年前人住在洞穴里,睡在洞中一隅听雷声轰响时所引起的情绪,同时也想起现代人在另外一种人为的巨雷响声中所引起的情绪,我觉得很感动。唉,人生,这宏大声音,令人对历史感到悲哀,因为它正在重造历史。”我还想抄下湘行书简中的一段文字:“我轻轻地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

7、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缓缓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不知为什么,我感动得很!我希望活得长一点,同时把生活完全发展到我自己这份工作上来,我会用我自己的力量,为所谓人生,解释得比任何人皆庄严些与透入些”这便是沈从文,这才是沈从文。他的敏感和感动,是他身上最闪光的亮点,是他的人格美之所在,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方面,远远超过他作品的文字之美。(取材于耿林莽的同名文章)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衷”解释为“发自肺腑的”,

8、表现了沈从文在经历了坎坷之后对美的深刻认识。B“贸然”解释为“轻率地,不加考虑地”,写出了作者拜访沈从文时的莽撞与无礼。C“侃侃而谈”解释为“从容不迫地说话”,表现出沈从文对文学创作事业的热爱。D.“悄然”解释为“寂静无声地”,表达了作者对一代文坛巨匠离世的怜惜与哀痛。1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段插叙郁达夫请沈从文吃饭一事,意在表明文学前辈对后来者的深切关怀。 B第段写到沈从文的散文像一幅幅风景画,主要原因是他的家乡山水十分秀丽。 C第段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人格之美的充分肯定,以及对其文字平淡无奇的惋惜。 D文中两次引用汪曾祺的话,侧面突出了沈从文对自然风景中蕴含的诗意

9、美的热爱。20.文章第段中写到作者从沈从文的书信中“读到了一些更为感人、自然的优美散文”,请从“感人”“自然”这两个角度,赏析第段的内容。(5分)21.文章题目为喜欢读沈从文,结合整篇文章,说说作者都“读”出了哪些内容。(6分)22.作者评价沈从文的小说有“很浓的诗意”。你如何理解小说的“诗意”?请结合沈从文的边城或其他作家的小说,谈谈你的理解。(6分)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18.(3分)B19.(3分)A20.(5分)答案要点:(1)感人:沈从文敏感于生活细节并细致入微地表现它们(1分);沈从文的赤子之心(1分);(2)自然:自然之景(1分);白描手法,语言风格不饰雕琢(1分); (

10、3)结合第段内容,具体、恰当。(1分)21.(6分)答案要点:沈从文的精神和人格魅力(1分):关怀年轻人(1分);心地宽宏,性格温和,默默承受人生挫折(1分);对“美”和“人性”有着执着追求(1分);对自然和人有着敏感和感动(1分);对文学创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1分)。22.(6分)答案要点:对“诗意”的理解(2分):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可以从“真”“善”“美”中的任意一个角度解读。如真实、真诚、自然地表现社会生活,表现人性的善与高尚,运用某些艺术手法创设美的氛围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皆可)结合边城(或其他小说作品)具体内容(2分)说明是如何体现出“诗意”的(2分)。海淀二模四、

11、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2题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节选)曹雪芹贾政命贾珍在前引导,自己扶了宝玉,逶迤进入山口。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题“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清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衍。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

12、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 【甲】 ,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 【乙】 ,竟用他这一个泻字。

13、”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藉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

14、来,乃念道: ,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于是出亭过池,一山一石,一花一木,莫不着意观览。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贾政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说毕,看着宝玉,唬的宝玉忙垂了头。众客拦用话开释,又说道:“此处的匾该题四个字。”贾政

15、笑问:“那四字?”一个道是“淇水遗风”。贾政道:“俗。”又一个是“睢园雅迹”。贾政道:“也俗。”贾珍笑道:“还是宝兄弟拟一个来。”贾政道:“他未曾作,先要议论人家的好歹,可见就是个轻薄人。”众客道:“议论的极是,其奈他何。”贾政忙道:“休如此纵了他。”因命他道:“今日任你狂为乱道,先设议论来,然后方许你作。方才众人说的,可有使得的?”宝玉见问,答道:“都似不妥。”贾政冷笑道“怎么不妥?”宝玉道:“这是第一处行幸之处,必须颂圣方可。若用四字的匾,又有古人现成的,何必再作。”贾政道:“难道淇水睢园不是古人的?”宝玉道:“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众人都哄然叫妙。贾政点头道:“畜生,畜生,可谓管窥蠡测矣。”因命:“再题联来。”宝玉便念道: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政摇头说道:“也未见长。”说毕,引众人出来。一面走,一面说,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莱花,漫然无际。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固然系人力穿凿,此时一见,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