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上传人:binzh****nxia 文档编号:142590722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语文一下古诗二首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白居易的池上和宋?杨万里的小池。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

2、于教学。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学情分析: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

3、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教学准备:教师:“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首”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写字、“读一读,记一记”词语的PPT。学生:每人一套

4、“首”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和有关的音节拼读。1. PPT出示有关字词:znzhn niln qunjio粽子 中国 牛羊 邻居 全是 腿脚两头尖 无声 采莲 树叶出示任务:正确拼读和认读红色的字以及它组成的词语。2. 反馈指导:指名拼读或认读读,相机指导。齐拼读或认读。3.小结:同学们,三拼音拼读是难点,我们要多练习,边音“l”和鼻音“n”以及翘舌音和平舌音我们要注意区分和读准。“尖”“无”“采”“树”字宝宝

5、是以前学习会认读的字,今天,我们学习完课文,它们就要求会正确书写了。(二)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1.背诵已学习的古诗。导语:同学们,我们学过一些古诗了,谁还记得其中的一首呢?能背诵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背诵;春晓在指名背诵后齐背诵。追问:春晓这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的?(预设:写的是春天时候的景色。)2.板题,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关于古诗的课文,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1.老师板书题目:12 古诗二首(“首”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3.反馈指导:指名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过渡语:同学们,读了课

6、题目,通过课题,我们知道这篇课文要求我们学习多少首古诗呢?(预设:学习两首古诗。)对了,从课题,我们了解到要学习两首古诗。那么,这两首古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或者景色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古诗读准确通顺了,就能够知道了。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1.出示任务:(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2.反馈指导:(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情况。(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

7、导。(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二)读准课文学习。1.导语:会认读的字宝宝我们都读准了,那么,将会它们放回到课文中,你能把它们都读准吗?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2.反馈指导:(1)指名分别朗读,提示其他学生集中精神注意听,在读错的会认读的字下面点上圆点。(2)每一首朗读完毕,学生就读错的会认读的字评议和纠正,小结后自由读或齐读该首古诗。(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继续读准课文学习。1.导语:(小结读准课文活动情况后)请同学们再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出示任务:轻声读读会认读的字,看

8、看哪个字容易读错,提出来让大家注意。2. 反馈指导:(注意归类指导,即一生指出一个后,就让学生找出相同类型的字,一齐正音。)预设:三拼音的:泉、角;平舌音的:踪;翘舌音的:首、柔;边音的:流、露;后鼻韵母的:萍。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3.读准课文练习。(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2)学生自由练习。(3)反馈指导。指名一人朗读一首评议一首的朗读。(一首指名两、三人)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评价完一首,齐朗读一首。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9、(四)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1.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在它们的下面画上横线(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注:有些字在课文中是单音节词,这些单音节词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头组词找朋友。)2.反馈指导:(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首、首、首,二首的首”。齐读,自由读。3.“踪、迹、浮、泉、流、爱、柔、荷、露、角”口头组词。(1)(贴出要求口头组词的会认读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

10、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2)反馈指导: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或齐读)一、两遍。(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三、会认读的字认字初步评价(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二)游戏认字(注:1.所出示的字脱音节;2.游戏要能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四、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歌大意。(一)尝试质疑。1.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

11、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但是由于古诗是古时候写的,有些词的意思与现在的意思不太一样,同学们可能读不懂。有不懂的不要紧,把它找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好吗?出示任务: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有哪些词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词的下面写个问号,待会儿提出来请同学老师帮忙解决。2.反馈指导。预设:池:池塘的意思。白莲:在诗句里指的是莲蓬。不解:不知道,不会的意思。惜:爱,爱惜的意思。晴柔:晴天里温柔的风光的意思。照水:映照在水面上的意思(二)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池上。1.释题,简介诗人。(1)导语:同学们,阅读要思考,有不懂的、不理解的,要提出来想办法弄清楚、弄明白。善于思考,学会提问,你的阅读能力就会一天

12、比一天强。让我们打开课本67页,开始学习第一首古诗吧。请看老师板书诗歌的题目。(板题后齐读课题)提问:通过刚才的质疑,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预设:题目是在池塘上的意思。)导语:对了“池上”是在池塘上的意思。诗人在夏日的池塘上看到了什么,让他欣然写下这首诗歌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写这首诗的诗人白居易。(2)简介白居易(具体见教师用书)。2.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池上的大意。(1)导语:那么,诗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幅怎样的池塘上的画面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PPT示池上插图)出示任务:朗读课文,观察PPT上的图画,想一想,你根据图画上画的内容可以找到哪个诗句?图文结合能猜出这个诗句是什

13、么意思吗?然后用“我在图画上找到的诗句是。我猜诗句的意思是:”说一说。(PPT示说话句式)个体读、看、说,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和了解学习情况,为班级交流汇报做准备);班级交流汇报。(2)反馈指导。(要求:边说边在PPT的图画上指出相对的地方;说话后,指导朗读相关的诗句,重点指导朗读诗歌的节奏。)预设: 诗句:第一、二行。猜的意思:一个小男孩偷偷采摘了莲蓬,撑着小艇回家去。(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诗句:第三、四行。猜的意思: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踪迹,一道浮萍漾开的水路把他的踪迹告诉了别人了。(3)感知小男孩形象。导语:我们通过图文结合,结合生

14、活中了解到的,读懂了池上的大意。(复述诗歌大意后)原来诗人在夏日的池塘上看到的是这么一件事情。出示任务:那么,你从诗人讲述的这件事情中,觉得这个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行诗句中感觉到的?用波浪线画出这行诗句。反馈指导。预设:1.顽皮的孩子;诗句:偷采白莲回。2.可爱的孩子;不解藏踪迹。(4)尝试背诵。导语:(小结小孩形象后)在刚才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把池上朗读了很多遍了,你能背诵下来吗?背诵也要讲究诗歌的节奏哦。个体试背;同桌互背;指名检查(PPT示图画)。(5)小结:(复述诗歌的大意和小孩形象后)通过实践,我们知道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整首诗歌大意,是一个好方法

15、。接着,我们也用这个方法学习小池好吗?(三)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池上。1.释题,简介诗人。(1)导语:好的。请看老师板书诗歌的题目。(板题后齐读课题)提问:通过刚才的质疑,你们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预设:题目是小的池塘的意思。)导语:对了“小池”是小的池塘的意思。诗人看到的是一个夏日小池塘的什么,让他欣然写下这首诗歌呢?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写这首诗的诗人杨万里。(2)简介杨万里(具体见教师用书)。2.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池上的大意。(1)导语:那么,诗人给我们带来的是一幅怎样的池塘上的画面呢?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PPT示池上插图)出示任务:朗读课文,观察PPT上的图画,想一想,你根据图画上画的内容可以找到哪个诗句?图文结合能猜出这个诗句是什么意思吗?然后用“我在图画上找到的诗句是。我猜诗句的意思是:”说一说。(PPT示说话句式)个体读、看、说,同桌相互交流(师巡视指导和了解学习情况,为班级交流汇报做准备);班级交流汇报。(2)反馈指导。(要求:边说边在PPT的图画上指出相对的地方;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