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587235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年5月理论知识真题(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真题 心理咨询师三级2017 年 5 月理论知识真题 第二部分理论知识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第 1 题: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A.发展、完善“超我”的功能 B.合理地抑制各种本能的欲望 C.发展出各种“防御机制” D.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各阶段 参考答案: D 弗洛伊德认为, “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 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 有三个发展阶段:口欲期、肛欲期和生殖器期。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 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第 2 题: 个体在抑郁状态下出现的病理性感觉阈限增高的临床表现是()。 A.感觉过

2、敏 B.感觉减退 C.假性幻觉 D.内感性不适 参考答案: B 感觉障碍包括感觉过敏、 感觉减退和内感性不适; 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 降低而对外界低强度刺激的过称为感觉过敏;由于病理性或功能性感觉阈限增高 而对外界刺激的感受迟钝被称为感觉减退;躯体内部性质不明、 部位不具体的不 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称为内感性不适。 第 3 题: 强迫观念属于()。 A.思维内容障碍 B.意志行为障碍 C.思维形式障碍 D.感知综合障碍 参考答案: A 思维内容障碍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和超价观念。 第 4 题: 2 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A.虚无妄想 B.妄想心境 C

3、.妄想知觉 D.自罪妄想 参考答案: B 妄想心境是指患者对他所熟悉的环境突然感到气氛不对,周围环境已经发生了某 种对他不利的变化, 使得患者有某种不祥的预感。 如果这种妄想心境未能得到及 时的治疗,常常进一步发展为被害妄想。 第 5 题: 健康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 A.矫正心理异常 B.身体健康与心理因素的关系 C.维护心理健康 D.解决各种心理不健康的问题 参考答案: B 健康心理学是“保健、诊病、防病和治病的心理学”,关注的重点是躯体疾病和 心理因素的关系。 第 6 题: 人们在经历强大的自然灾害后,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 说明其处于“灾难症候群”的()。 A.警觉

4、期 B.惊吓期 C.恢复期 D.康复期 参考答案: C “灾难症候群” 的产生及其特性有三个阶段:一是惊吓期, 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 丧失知觉,失魂落魄;二是恢复期,在恢复期中, 受害者出现焦虑、 紧张、失眠、 注意力下降等;三是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第 7 题: 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是()。 A.曹日昌 B.丁瓒 C.张耀翔 D.潘菽 3 参考答案: B 20 世纪 30 年代,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 事心理学工作。 第 8 题: 心理咨询结束,咨询关系()。 A.可继续 B.转变成师生关系 C.即终止 D.转变成朋友关系 参考答案: C 咨询

5、关系是有限制的,咨询结束,咨询关系也就终止。 第 9 题: 社会学习论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 A.联结 B.观察学习 C.模仿 D.阳性强化 参考答案: B 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妇展的理论被称为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主张儿童是通过 观察和模仿而获得社会行为的, 强调儿童习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是观察学习和 替代性学习。 第 10 题: “智力的本质是适应”,这是()的观点。 A.班杜拉 B.维果茨基 C.皮亚杰 D.艾里克森 参考答案: C 皮亚杰认为智力的本质是适应,“智慧就是适应”, “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用” 。 第 11 题: 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

6、中心性 4 B.泛灵论 C.不可逆性 D.守恒性 参考答案: D 皮亚杰指出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特点包括泛灵论、自我中心主义、 不能理顺整体 和部分的关系、思维的不可逆性和缺乏守恒。 第 12 题: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获得完善感是()的发展任务。 A.青少年期 B.成年早期 C.成年中期 D.成年后期 参考答案: D 艾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成年后期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 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第 13 题: “要理解和描述行为,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 群”,这是()的观点。 A.麦独孤 B.GW 奥尔波特 C.勒温 D.FH奥尔波特

7、参考答案: C 勒温指出个人行为是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认为要理解和描述行为, 人和他所处的情境必须被看成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因素群。 第 14 题: 道德社会化的内容不包括()。 A.道德行为 B.道德认知 C.道德意志 D.道德情感 参考答案: C 道德社会化主表现在三个方面: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 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 道 5 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道德行为, 是指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 意义的行为。 第 15 题: 不同部门或人群对教师职业有不同的期待,使得教师有时候左右为难,这是 ()。 A.角色间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混乱 参考答案: C 角色

8、冲突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指同一主体内, 两个或两个 以上角色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指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的没的期待所 引起的冲突。 第 16 题: 儿童生理自我基本形成的年龄是()。 A.1 岁左右 B.3 岁左右 C.5 岁左右 D.7 岁左右 参考答案: B 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 个月左右, 3 岁左右基本成形。 第 17 题: 在竞争的条件下,个体倾向于把他人的成功外归因,这是一种()。 A.动机性归因偏差 B.认知性归因偏差 C.自我价值否定倾向 D.情感性归因偏差 参考答案: A 对他人成败的归因, 个体均有明显的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保护自我价值的倾 向,这

9、种倾向叫动机性归因偏差。 第 18 题: 有的小朋友玩游戏勇争第一,学习上马马虎虎,这主要是因为()。 A.演戏吸引力大 B.学习上容易收获成功 6 C.游戏的挑战性大 D.学习上的竞争不强 参考答案: A 目标的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越大,成就动机越高。 第 19 题: 一般来说,青年期自我意识的中心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理想自我 D.反思自我 参考答案: B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 最后到心 理自我。心理自我阶段需时10 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 第 20 题: 属于非正式沟通网络的是()。 A.Y 式 B.集束

10、式 C.轮式 D.圆周式 参考答案: B 非正式沟通网络主要有三种典型形式:流言式、集束式、和偶然式。 第 21 题: 现阶段我国城市的主要家庭结构模式是()。 A.主干家庭 B.单亲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参考答案: C 核心家庭是由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已成为家庭的主要结构模式。 第 22 题: 强调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这是()心理学派的主张。 A.机能主义 7 B.构造主义 C.格式塔 D.行为主义 参考答案: C 机能主义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构造主义主张分析 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联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 律;格式塔学派

11、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行为主义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 径直去研究行为。 第 23 题: 传入神经元也称()神经元。 A.联络 B.运动 C.中间 D.感觉 参考答案: D 感觉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感觉器官传至神经中枢,是向中枢传导的, 所以又叫传 入神经元。 第 24 题: 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反射 C.操作条件反射 D.反馈 参考答案: B 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第 25 题: “一心二用”是()。 A.有条件的 B.任何时候都做不到 C.无条件的 D.任何时候都能做到 参考答

12、案: A 8 “一心二用”指的是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 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 第 26 题: 有预定目的,但不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有意后注意 B.有意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无意注意 参考答案: A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 是没有 预定目的,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 是有预定目的, 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有维持的注意;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 是有预定 目的,不需要努力的注意。 第 27 题: 看见“天安门”三个字,脑子里就出现天安门的形象,这是

13、()。 A.表象 B.再认 C.想象 D.语义记忆 参考答案: A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并没有创造出新的形象; 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来了新的形象。 第 28 题: 由于过去经验的影响,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往往有一种心理准备状态,这是 ()。 A.迁移 B.启发 C.定势 D.图式 参考答案: C 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会对后边从事的活动产生影响; 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 第 29 题: 色觉异常的人似乎也能正确地说出物体的颜色,主要是因为他们对() 9 敏感。 A.色调 B.饱和度 C.明度 D.均匀度 参考答案

14、: C 色觉异常的人对明度非常敏感,能分辨很细微的明度上的差别。 第 30 题: 威尔尼克中枢位于()。 A.角回 B.额中回 C.颞上回 D.额下回 参考答案: C 威尔尼克中枢位于颞上回, 受损易出现接受性失语症; 视觉性言语中枢位于角回, 受损易出现失读症; 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 受损易出现失写症; 布洛克中枢位于 额下回,受损易出现表达性失语症。 第 31 题: “温度的零点是人定的,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 A.正确 B.不准确 C.错误 D.不严谨 参考答案: A 温度没有绝对零点,只有相对零点。 第 32 题: 正确的测验观是()。 A.测验万能论 B.心理测验尚不

15、完善 C.测验无用论 D.心理测验就是智力测验 参考答案: B 错误的测验观包括测验万能论、测验无用论和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10 第 33 题: 系统抽样又称为()。 A.分层 B.比例 C.分组 D.等距 参考答案: D 系统抽样又称等距抽样, 就是将已抽好号码的个体排成顺序,然后每隔若干个号 码抽取一个。 第 34 题: 计算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 A.按项目编号的奇偶数将测验分为两半 B.按被试编号的奇偶数将测验分为两半 C.按项目编号从中间将测验分为前后两半 D.按被试编号从中间将测验分为前后两半 参考答案: A 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项目编号的奇数、偶数分为等

16、值的两半, 并分别计算每位受测者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第 35 题: 新编测验与已有的成熟测验之间得分的相关系数称为()效度。 A.区分 B.内容 C.相容 D.效标 参考答案: C 计算一个有待研究效度的测验与已有效度证据的成熟的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称 为相容效度。 相关高,说明新测验所测量的特质确实是老测验所反映的特质或行 为。 第 36 题: 项目难度 P值越接近(),区别力越高。 A.0.5 B.0.63 C.1.0 D.0.75 11 参考答案: A 难度在 0.50 左右的试题,测验具有更大的区别力。 第 37 题: WAJS 最早由()于 1955年编制。 A.高尔顿 B.卡特尔 C.比内 D.韦克斯勒 参考答案: D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 WAIS )首先由韦克斯勒于1955 年编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