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

上传人:凝妆 文档编号:142580961 上传时间:2020-08-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部编语文】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名师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2.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3.根据命题要求完成习作,通过一件小事、一个物品,表达情感和思考。【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中心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2.学习并体会如何提炼中心、梳理线索、安排详略。一、导入新课1.故事导入课件出示:古时候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写作文章的诀窍。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你不要请教我,你请教它吧。”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天,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

2、成名。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大师在告诉我: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写文章要有中心。2.阅读材料默读教材P108如何突出中心,针对下面的问题,勾画出材料中的重点信息。课件出示:什么是中心?中心对一篇文章有什么重要作用?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有哪些?(师引导明确)【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中心对于文章的重要性。用故事引出“突出中心”的话题,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写作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确定中心1.回顾课文,体会方法(1)中心为文章之主脑、灵魂、统帅。古语道:“意在笔先。”因而在写作之

3、前,我们就要确立文章的中心。根据表格中三篇课文的中心,说说它们的主要内容和概括的角度是什么。课件出示:猫本文记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写出了“我”与家人亡失小猫后悲痛的心情,突出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之情,体现了“我”对生命的尊重和勇于自我反省的精神。同时,也告诉人们做事不能单凭主观臆断,否则难免会出现谬误,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悔恨动物笑谈本文介绍了作者在观察水鸭子和鹦鹉等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不仅表现了作者严谨求实、专注忘我的科学精神,也体现了作者对动物的尊重与喜爱,引发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和对人类自身行为的思考狼文章叙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途中遇狼、惧狼、御狼,最后杀狼的故事,揭示了狼无论多

4、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的道理预设课件出示:课文主要内容角度猫三次养猫经历作者情感、人生哲理动物笑谈与动物有关的趣事人物精神品质、态度狼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人生哲理、写作意图确定中心:以小 见大化实 为虚师小结:三篇文章都是通过写生活小事,来传达自己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这种确定中心的方法是以小见大、化实为虚。(2)回忆学过的其他文章,说说还有哪些运用了这种方法确定中心。预设 散步写一家人散步的事情,表现了温馨的亲情和中年人的责任意识,弘扬尊老爱幼的美德。(散步人物情感、态度)春描写春天的美景,表现春天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特点,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彰显积

5、极向上、努力进取、不断奋斗的人生态度。(美景人物情感、态度)2.逐步指导,确定中心(1)拟定题目,审清题意。师:现在,我们尝试用这些方法来确定文章中心。书包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学习用品,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它与我们形影不离。假如以“书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我们首先从拟定题目开始确定文章中心。围绕话题,请拓展思考含有“书包”二字的作文题目。(生思考交流)课件出示:含有“书包”二字的作文题目我的书包、妈妈的书包、奶奶的书包、智能书包我是书包、书包的诉说、书包的自白、路边的“破”书包、书包“减肥”记、书包奇遇记我和书包、哭泣的书包、温暖的书包、书包里的爱师:将这些题目进行归类,可以分为三类,试从三个不

6、同角度审清题意。(生讨论交流)预设 我和书包着眼于“我”和书包的关系,写两者之间的故事。我是书包可以将书包拟人化,以“书包”的口吻表露自己的心声。我的书包侧重于从书包的功能、外观设计,对“我”的重要意义等方面确定中心。(2)搜集材料,确定中心。师:请大家回忆生活中与“书包”有关的人和事情,思考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和书包之间的故事及对它的感受。自己用过几个书包?说说它们的色彩、图案、大小及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并从中察觉自己成长的足迹。你最喜欢哪一个书包?说说它的色彩、图案、大小及功能。将自己想象成书包,想要表达自己的什么心声呢?(生自由交流)师:有些材料可以表达同一个中心,我们就把它们

7、归类放在一起。请同学们根据中心表达的需要,将搜集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预设课件出示:角度一:我和书包材料:(小、实)我的书包是爷爷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爷爷一直督促、鼓励我好好学习,可是不久他就去世了。妈妈送给我一个“喜羊羊”的书包,让我经历了由害怕上学到喜欢上学的变化过程。我在文艺表演比赛中落选,它教会我勇敢面对人生的小挫折。中心: (大、虚)“书包”寄托了爷爷对我的殷切希望,表达对爷爷的怀念之情。人要学会勇敢面对人生的挫折角度二:我的书包材料:(小、实)具体介绍我最喜欢的书包的大小、颜色、外观设计、款式、功能、使用时间等。写自己使用的几个书包的功能、特点的变化,写成记叙文。中心:(大、虚)对书

8、包的珍惜、喜爱之情,勉励自己勤奋学习。对成长的感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要有担当意识;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提高,国家越来越繁荣角度三:我是书包材料:(小、实)我装的书和资料越来越多,负担越来越重,主人背不动了,苦不堪言;我减肥瘦身,最终失败。我的肚子里塞满了各种资料、小玩意和零食,脏兮兮的;我被主人随便遗弃在路边,差点被清洁工丢进垃圾桶我装的书和资料越来越多,主人越来越需要我。中心:(大、虚)为学生日益加重的学业负担鸣不平,呼吁减轻学生负担。为主人将自己乱扔乱放而委屈,希望学生养成勤于整理、讲卫生的好习惯。以能够为别人服务奉献而自豪、骄傲(生选择其中一类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中心

9、)师小结:我们刚刚按照“审清题意搜集材料材料分类确定中心”的步骤,运用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的方法,学习提炼中心。围绕“书包”这个平常的话题,我们回忆了很多与之有关的往事细节,感受到了美好的亲情、可贵的精神、自我的成长、时代的变化等。3.学以致用,确定中心(1)审题立意。师:写作实践二是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写一篇作文,让我们再次运用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的方法确定中心。题目:我们每天都和家人一起吃饭,在餐桌前,大家都在谈论些什么?也许是当天发生的事,也许是正在看的电视节目请以餐桌前的谈话为题,自定立意,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提示:1.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参与的人有谁?谈话的内容是什么

10、?是一次内容宽泛的聊天,还是一次有针对性的谈话?题目有很大的开放性,需要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确定写作内容。2.内容确定了,需要考虑你想表现什么,也就是立意的问题。比如,要写爸爸在餐桌前跟你语重心长地谈话,纠正你的错误,立意就可以放在生活的启示上;要写一家人热烈地讨论电视节目,立意可定在展现温馨的家庭氛围上。(生讨论交流)步骤:审清题意搜集材料材料分类确定中心。方法:以小见大、化实为虚。预设课件出示:餐桌前的谈话审题:地点是“餐桌前”,内容是“谈话”。人物可以是家人、同学或朋友。谈论的内容可以是一次其乐融融的交流,可以是一场妙趣横生的家庭模仿秀,可以是对某一事件、问题、现象的谈论,还可以是激烈的争

11、论等。材料及中心:1.除夕夜,一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展现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表现国家的快速发展与繁荣。2.自己获奖后,与父母一起吃饭成功的喜悦;骄兵必败;细节决定成败。3.自己考试失利后,与家人一起吃饭失败的沮丧,亲情的力量;发现问题,对症下药,方能改变现状;勇于走出心理阴影,自我强大。4.自己犯错后,爸爸与我一起吃饭谈话,纠正我的错误良好的家教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勇于反省,有错必改。 5.自己周末回家,与孤独的奶奶吃饭、聊天孩子对父母的思念;空巢老人对于亲情的渴望;呼吁亲情的回归。6.给奶奶过生日,一大家人团聚吃饭表现孝道文化的传承与发扬。7.一家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家庭的温馨,亲情的温暖

12、。(2)确定中心。学生自主确定写作餐桌前的谈话的中心。师小结:确定文章中心,不可盲目。我们审清题意、搜集材料后,运用以小见大、化实为虚的方法,就可以确定文章中心。确定了文章中心后,我们才能紧紧围绕中心,提笔成文。【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确定中心。通过回顾课文,总结确定中心的方法,并进行迁移训练,由“扶”到“放”,让学生逐步学会提炼中心,确定中心。三、突出中心1.一线串珠,突出中心(1)巧用西游记,了解线索。师:围绕中心,我们可以把材料有序地组织在一起。如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历尽艰难险阻,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取经”就是贯串全书的一条线索,它将形形

13、色色的人、神、妖和错综复杂的事件衔接起来,使全文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回顾课文,设置线索。师:大师名家在写作时,常常用事件、实物、时间、地点、人物、精神品质、情感态度变化等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课件出示:猫三只猫带给人的三次情感波澜。(情感态度的变化)秋天的怀念去北海看花。(事件)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对世界、生命的认识的变化。(情感态度变化)莎莉文老师的高超教育方式对海伦的影响。(精神品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地点的变化。(地点)(方法:以事件、实物、时间、地点、人物、精神品质、情感态度变化作为线索。)(3)围绕线索,选定材料。设置线索后,就必须围绕线索筛选材料。以猫为例,文章围绕线索叙述了三次

14、养猫经历来突出中心。课件出示:第一只:活泼可爱;愉悦难过(略写)第二只:更有趣;更喜欢悲伤(略写)第三只:忧郁、懒惰;冷漠厌恶、不喜欢内疚、自责(详写)线索:猫带给人的三次情感波澜中心:第三只猫的命运带给“我”的情感冲击与自我反省(4)学生训练。学生根据前面确定的餐桌前的谈话的中心,自主设置线索,选定材料。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1)回顾课文,学习材料安排。师:在理清写作顺序和设置线索后,还要注意合理安排详略,以突出中心。如猫中详写第三只猫的故事,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更能引发“我”的情感冲击和自我反省。(2)范文引路,指导写作。 阅读范文,看一看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设置线索、安排详略的。课件出示:

15、餐桌前的谈话“吃饭啦!吃饭啦!”随着奶奶一声声的召唤,我们一家人都围坐到了餐桌前。(开篇点题,语言简练。交代了地点餐桌前,人物我们一家人。)今天的饭菜很丰盛,有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西红柿炒鸡蛋我却一点儿也吃不进去,举着筷子望着饭菜发呆。奶奶看到我的样子,不禁又唠叨起来:“现在的孩子可真不好养啊,搞不清到底喜欢吃什么,这要放在我们小时候,别说有这么多好菜,只要看见这白花花的米饭,早就抢着去吃了”(由奶奶的话引出“谈话”内容。)这时妈妈端着盘子进来对大家说:“来尝尝这个,这是昨天放学后我和思睿一起挖的荠菜,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在地里好多人都抢着挖,好不容易才弄了这些呢!”我一下来了精神,抢着说:“给我!给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