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42567463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项目质量管理资料讲解(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质量管理Project Quality Control,高 欣 副教授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RIPAM) 2001.6,项目质量管理Project Quality Control,PM概念,1 项目质量的概念,2 项目质量控制概述,3 项目质量控制工作内容,5 项目各阶段质量控制措施,6 项目质量控制实务操作,4 项目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流程,7 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PM概念,1987年3月 正式发布 1988年底 我国等效采用,编号:GB/T10300 1992年10月 我国等同采用,编号:GB/T19000 1994年 发布修订后的ISO9000族标准, 我国

2、及时等同转化为国家标准,ISO9000系列标准,质量术语,PM概念,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 术语 (GB/T 6583-94) 共67个,1. 基本术语, 如:实体、产品、顾客、供方 2.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如:质量、等级、缺陷、验证 3. 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术语,如:质量方针、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 4. 与工具和技术有关的术语,如:质量环、质量评价、 质量审核、纠正措施,质量术语产品,PM概念,产品是指活动或过程的结果。,1. 硬件,具有特定形状的可分离的有形产品 2. 软件,通过承载媒体表达的信息组成的一种知识产 物,通常以概念、学报或程序等形式表示。 3. 流程性材料,通过将原材料转

3、化为某一预定状态所 形成的有形产品。 4. 服务,为满足顾客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接触的活 动以及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质量术语质量,PM概念,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性之总和。,质量主体是“实体”。 实体可以是活动或过程、活动或过程结果的有形产品、 某个组织体系或人,以及以上各项的综合。,质量术语质量管理,PM概念,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 质量规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 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术语质量控制,PM概念,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1. 确定控制对象,如:工序、设计过程、制造过程 2. 规定控制标准,即详细说

4、明控制对象应达到的质 量要求 3. 制定具体的控制方法,如工艺规程 4. 明确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包括检验手段 5. 实际进行检验 6. 说明实际与标准之间有差异的原因 7. 为解决差异而采取的行动,质量术语质量保证,PM概念,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满足质量要求, 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 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质量保证是通过提供证据表明实体满足质量要求, 从而使人们对这种能力产生信任。,质量目标的含义,PM方法/质量控制,建设项目的目标系统(建设和使用),质量目标的含义(2),PM方法/质量控制,质量目标的含义(3),PM方法/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质量,PM方法/质量控

5、制,质量目标也是一个系统,PM方法/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概述,PM方法/质量控制概述,工程项目质量符合建设要求和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应重视项目质量目标系统的建立,以动态控制原理为指导进行质量计划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可采取组织、技术、经济、合同措施,有必要进行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质量控制/工作内容,确定项目质量要求和标准(包括设计、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等方面); 编制设计竞赛文件,确定有关设计质量方面的评选原则; 审核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图纸与说明等)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和标准,并根据需要提出意见; 确定/审核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中的质量条款;,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审核/检

6、测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质量; 检查施工质量,参与分部、分项工程和各隐蔽工程验收和竣工验收; 审查/组织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安全措施; 协助业主处理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有关事宜; 协助业主确认施工单位选择的分包单位,并审核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投资控制/工作内容,设计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PM方法/质量控制,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PM方法/质量控制,提出应考虑的问题,有关城规方面,有关建筑的外部造型与朝向,有关建筑的内部设计,建筑设计的质量要求,PM方法/质量控制,有关城规方面,根据邻近已有的建筑物,道路等如何安排本项目 本项目在建筑基地上的布置(总图方面) 本项目入口的朝向及入口与

7、环境的关系 本建筑物在周围环境中的意义 外围场地的质量要求 本项目各组成部分的造型 本项目今后最大的扩建可能与造型的关系,房间的标准,PM方法/质量控制,空间,使用的人员和机器(设备),楼顶,吊顶,墙,地面,防干扰措施,采光,视野,照明,排风,空调,暖气,能源,卫生设施,通讯,声,波动的建筑物理值,尺寸 柱距,人员 机器(设备),类型A,B,C 保暖层,类型A,B,C 颜色,外墙 内墙 窗 类型A,B,C 窗台 色彩 门 窗 玻璃 门 遮阳 玻璃 遮光 窗帘,底层 面层 色彩,昼照明 灯光 紧急状况照明,调整湿度 热风 冷风,暖气装置 尺寸 色彩 外围措施,供电 煤气,电话设施 时钟设施 电视

8、设施 对话设施 天线,对建筑组成部分的要求,PM方法/质量控制,对建筑组成部分的要求,PM方法/质量控制,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PM方法/质量控制,初步设计准备阶段工作流程,PM方法/质量控制,初步设计阶段工作流程,PM方法/质量控制,技术设计阶段工作流程,PM方法/质量控制,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作流程,PM方法/质量控制,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任务,PM方法/质量控制,京津唐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工作流程(1),PM方法/质量控制,填写开工申请单承包商,按要求填写各栏目并必须附上: 1 施工组织计划 2 机械与技术工人数量 3 材料到场情况 4 各项施工材料实验报告 5 分包商的资格证件,京津唐高速公路

9、施工阶段工作流程(2),PM方法/质量控制,影响工程质量因素的控制,PM方法/质量控制,质量数据,PM方法/质量控制,总体(母体) N 样本(子样、试样) n :从总体中抽出的部分个体 数据:技术计数值、计量值、优劣值、顺序值、评分值,总体、样本、数据间的关系,质量数据,PM方法/质量控制,数据的常用收集方法,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1),PM方法/质量控制,分组法 (分类法、分层法),含义: 将收集来的数据按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分组,每组也叫一层。,分组原则: 按班次、日期; 按操作者、操作方法、检测方法; 按设备型号、施工方法; 按使用的材料规格、型号、供料单位。,A B C 合计,质量控制

10、的统计分析方法(2),PM方法/质量控制,调查表法 (调查分析法、检查表法),含义: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3),PM方法/质量控制,排列图法 (主次因素排列图法、帕累托图法),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3),PM方法/质量控制,排列图法 (主次因素排列图法、帕累托图法),排列图,影响质量的因素 A类, 080%,主要因素 B类, 8090%,次要因素 C类, 90100%,一般因素,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4),PM方法/质量控制,因果分析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鱼刺图、树枝图),作用: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4),PM方法/质量控制,

11、因果分析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鱼刺图、树枝图),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5),PM方法/质量控制,相关图法(散布图法),寻求两个质量特性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关系的密切程度。,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6),PM方法/质量控制,直方图(质量分布图、矩形图),作用: 对数据加工整理和观察分析,掌握质量分布规律, 判断生产过程是否正常。,作法: (1) 确定组数(K):根据数据量 (2) 确定组距:最大值和最小值考虑组界,调整最大值和最小值计算极差(分组范围)(R)计算组距(h=R/K) (3) 确定组界 (4) 编制频数分布表,或计算频率 (5) 绘制直方图,形式: (1) 频数直方图:横坐标质量特

12、性, 纵坐标频数; (2) 频率直方图:横坐标质量特性, 纵坐标频率。,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6),PM方法/质量控制,直方图分析,对称分布(正态分布) 生产过程正常,质量稳定,偏态分布 正常生产情况。但由于技术、习惯原因所产生的偏态分布,为异常生产情况。,锯齿分布 分组的组数不当、组距不是测量单位的整数倍、或测试时所用的方法和读数有问题。,孤岛分布 短期内不熟练的工人替班造成。,陡壁分布 由剔除不合格品、等外品或超差返修后造成。,双峰分布 由两种不同的分布混在一起检查的结果。,平峰分布 生产过程有缓慢变化的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结果。,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6),PM方法/质量控制,直方图与标

13、准规格比较 (Tu公差上限 TL公差下限),生产稍有波动会超出公差带,出现不合格品。应努力减少分散,或可能时增大公差带。,生产正常、稳定,满足质量要求。,生产正常、稳定,但不经济。,稍有不慎,可能超上限。应采取措施使分布移向公差带中心。,已超出公差范围,出现不合格品。应设法减少分散程度。,大部分正常,小部分超差,可能是不熟练工人临时替班造成。应查明原因予以消除。,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7),PM方法/质量控制,控制图,作用: 根据数据随时间的变化,动态掌握质量状态,判断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以实现对工序质量的动态控制。,形式: 纵坐标质量特性; 横坐标样本序号。,作法: (1) 计算各组数据的均

14、值和极差; (2) 计算总平均值和极差平均值; (3) 计算控制界限(CL、UCL、LCL); (4) 制图并描点。,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7),PM方法/质量控制,控制图,控制图上的点子同时满足下述条件时,认为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 1. 连续25点中没有1点在限外,或连续35点中最多1点在限外,或连续100 点中最多2点在限外; 2. 控制界限内的点子排列无下述异常现象: (1) 连续7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2) 连续7点或更多点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3) 连续11点中至少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4) 连续14点中至少有12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5) 连续17点中至少有14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6) 连续20点中至少有16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7) 连续3点中至少有2点或连续7点中至少有3点落在二倍与三倍标准偏差 控制界限之间; (8) 点子呈周期性变化。,质量控制的统计分析方法(7),PM方法/质量控制,控制图,质量特性,序号,UCL,CL,LCL,谢 谢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