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5篇

上传人:葳** 文档编号:142562100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5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一)“中国医师节”是继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之后,经国务院批准的第四个行业性专属节日。它的设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全国339万执业注册医师和90多万乡村医生的关怀和激励,是倡导全社会尊医重卫的有力举措,令全国的医务工作者欢欣鼓舞。2017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自2018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这是一件载入中国卫生史册、医师史册的大事,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中国医师协会作为医师队伍的行业组织,对党和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医师节”,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莫大的鼓舞,同时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在发言中表示,国

2、家层面设立“中国医师节”对全国医生来说具有更重要意义。设立“中国医师节”,是对全国医生的一种尊重。尊医不仅仅是尊重医生的职业,更是体现尊重生命,因为人类的生命至高无上。近年来,随着中国广大民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生面临的压力和负荷也越来越大。中国医生的数量和医疗需求差距很大。一方面,医生面临工作超负荷的生理压力;另一方面,医生也面临着晋职晋级、考试考核、教学科研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心理压力。医师协会连续几年对医生执业状况进行调查表明,医生的健康问题应当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关心。张雁灵会长指出,“医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维护的是人类的健康。除了要求较高的准入门槛和严格的专业

3、培训以外,还要求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据悉,为了在行业内树立“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在中国医师协会提议下,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的评选标准增加了医德医风和个人廉洁情况。经过层层选举、推荐和严格评选,最终产生了80名“中国医师奖”获奖医师。这80名医师奖获奖者,地域分布广,范围基本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平均年龄55岁,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97岁;涵盖了35个临床专业。据了解,当前,我国医师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17年底,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1174.9万,其中包括执业医师339余万,乡村医生90余万。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二)把门诊病

4、人看完,赶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查房中国医师节前夕,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的行程依旧“扑扑满”。除了几个“推不掉”的任务,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临床医生和“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疫情不结束,张爸不下岗,工作间隙的他用放松的姿势,窝在并不怎么舒服的黑色靠背椅中,聊了聊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想法。他说,不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什么误解,只有热爱才能抵消职业生涯的漫长与枯燥。“我的走红是互联网生态所决定的”张文宏所在的感染病大楼在医院一角,门开在不起眼的侧边,如他本人所说,“我平时贴着墙走”。但每一个进楼的人都要经过保安的严格“拷问”,据说,有一阵子来了不少 “粉丝”,差点干扰正常医疗秩序。张

5、文宏对自己在网上走红,已“习以为常”。“同事们不太愿意接受我是个网红的事实,他们觉得好别扭。但互联网的生态就是如此。做网红有人喜欢,就有人骂。”张文宏说,疫情将他推向公众面前,作为业内人士,他觉得自己应该在国家和城市艰难的时候发出权威的、坚定的声音,尤其是在人们很难甄别互联网信息的时候,因为“专家的话,人们愿意听”。而他的名字被大家熟悉后,他发现这种效应愈发明显。“无所谓你们叫我什么,硬核医生也好,网红医生也罢,我说的你愿意接受,利于防疫,就行了。”而离开聚光灯,他还是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普通大夫,口袋里插着三支水笔,没啥机会说那些“金句”。“写科普书不为赚钱,与利益无关才能保持中立”在一些发达

6、国家,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人人都得学。张文宏认为,我国健康科普教育还需要加强,疾病靠“治”太晚了,最好的方法是“防”,科普是最有效的办法。迄今,张文宏和他的团队出了好几本有关新冠、感染的书,有给成人看的,还有专门写给孩子的。最新出版的一本书叫张文宏说传染,这是他第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张文宏签售新书,排队见他的人多到不见队尾。网上也有一种声音说,张医生红了,开始写书赚钱了。他澄清,大多数科普书是免费提供版权的,毫无保留面向大众,另一些书的版税则捐给与健康教育相关的基金会,用于开展健康教育。换句话说,这些书是为了传播健康知识的,不是为了赚钱。他认为只有跟利益无关才能保

7、持中立,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可信度。如果没有“逆商”,最好不要学医张文宏所在的科室拥有独立的楼,堪称华山医院的“贵族”,不过主要原因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性:要便于隔离。这也导致感染科在过去常常被人“嫌弃”。得知今年有许多年轻人报考医学院,并对感染科有浓厚兴趣时,张文宏露出了“慈父”般的笑,他说,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学医比较苦,大环境也不好,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赚不到什么钱,所以不愿意当医生,但这次疫情确实改变了传统看法。“很多人看到,或者说媒体塑造的,是医生高尚的形象,他们救人、勇敢,有水平,有情怀。”张文宏说,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一门职业可以融合那么多闪光点,这也就打动了年轻人,燃起了内心深处的英雄梦想。“

8、欢迎优秀的学子报考医学。”但张文宏话锋一转,又不动声色地泼起了冷水,“但保持冷静,我们还没有到万众追捧的地步。如果学医是觉得当医生发展好,那么你可能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有误解。”张文宏不建议没有学医初衷的人学医,更不建议急功近利者学医。他希望,医生这个职业真正“火起来”是因为其本身的发展和内涵,而不要等疫情和灾难发生才想到做医生。他还谈到: “医学的专业准入门槛高,靠技术吃饭。但肯付出努力,保持踏实的心态做好每一件事,自然会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张文宏说,希望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避免陷入焦虑。有一技之长,还能帮助别人,正是他本人的职业追求,也是他对年轻医学生的寄语。他分享了自己挑研究生的“条件”:

9、做医生枯燥且具挑战,首先要热爱,其次要有很高的“逆商”,也就是超强的抗压能力做医生很辛苦,你得撑得下去。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国各地陆续召开,会议要求,全面学习贯彻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让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受启发、深感振奋,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把主题教育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任务结合起来,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我认为,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我们应该这样去行动。要始终牢记,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

10、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一、工作要有激情工作有激情、有热情,才能有闯劲、有干劲,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才不会找任何借口推脱,而是想尽办法去克服,努力把工作做出色。有些人对干事总是缺乏激情,未干之前就缺乏信心,根本原因在于不在状态。有的得过且过不想干事,有的心态失衡不愿干事,有的怕承担风险规避干事,有的对事情挑肥拣瘦,因利择之。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工作中时时刻刻都要有激情,这样才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为病人诊疗时才能准确、不出错,为百姓服务时,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二、工作要有担当担当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气魄,更是一种能力。对于老百姓来说,担当就是对家庭负责,对于

11、医务工作者来说,除了对家庭负责,还要对病人负责,表现在日常工作能尽责、困难面前敢负责、出现过失敢担责,急难险重面前,能豁得出来、顶得上去。工作中,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任何时候都要敢于担当,遇事犹豫、不敢担当是大忌,几秒钟的延误所带来的很可能是一条鲜活生命的消逝,工作的怠慢所带来的的就是个人形象的损毁,更是牵连到单位集体名誉。年轻人大都有激情、有干劲,都想趁年轻多干事、干成事。但往往碰到困难和问题,就缩手缩脚,拿不定主意,放不开手脚,我觉得就是缺少一种胆识,缺少“舍我其谁”的气魄。胆识不是与生俱来的,年轻干部职工要从容面对成败得失,在吃苦、奉献的过程中逐步实现思想成熟、有胆有识。三、工作要有办法所

12、谓办法就是面对问题时解决的方法,身为医务工作者,面对工作困难如果无从入手、不知所措,那就是不合格、不称职。办法从哪里来?一是作风要实。力戒浮躁、漂浮,要真正静下心、稳住神,铺下身子,扎下根来,少务虚,多务实,多到工作现场,多请教,及时掌握各种工作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对个人承担的工作,要积极主动,脚踏实地,不要拨一拨转一转,不拨不动弹。要敢于放开手脚,大胆工作,高效率快节奏抓落实。二是加强学习。要善于学习理论知识,特别是对本科室本岗位的工作,要研究透彻。同时要善于向身边的优秀同事学习,向专家同行虚心求教,学习好的经验、做法,不断积累,变成自己的本事,那么面对各种困难时,解决方

13、法自然就能信手拈来。三是注重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平时看再多的书,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那就只能是停留在书本上。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相互印证,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才能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四、工作要有追求追求是目标,是梦想,更是动力。中国共产党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的梦想,医务工作者的追求就是尽自己的能力治病救人,尽自己的努力为百姓服务,让百姓满意。怎么将追求变成现实呢?一要留得下。要明白自己的初心,既然选择了医疗服务行业,那就要摆正心态、铺下身子,把心留下,认真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全心全意为病患治疗、为百姓服务,做好自己的

14、分内事,要相信干出一番大业绩,才能实现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二要守得住。成事必须要坚持,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有的年轻人心气比较高,总觉得没什么干头,一心“往上飞”,大家一定要明白“万丈高楼从地起”这个道理;有的工作人员无视纪律,上班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甚至是玩手机、打游戏,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毫无责任心。作为年轻人,要有一颗能坚守的心,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领导的认可、百姓的满意,这才是年轻人应有的追求。年轻人从工作之初,就应该坚持干一件成一件的志向,怀着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坚守,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适应,都能够成为工作中的强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既是一场全面的精神洗

15、礼,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坚决杜绝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确保扎扎实实的成效,才能不负于初心之旅,不负于人民群众。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四)生长在这片美丽的大地上,呼吸着草地上散发的清晰空气,凝望着属于我们的蓝天白云。不知不觉,我在血站已经度过了五个春秋,于很多前辈相比,我依然是个新人。在近期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中,我结合了他人和自身的实际工作,获得很深的心得体会。血站是联系群众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的窗口行业之一,也是职业道德要求很高的行业。而我来自血站的供血服务科,作为临床与血站枢纽的供血科,承担着极其重要的责任。这里,我的

16、主题是“心连心”。在大力弘扬卫生职业精神的讨论中,根据血站与临床及病患之间的关系,我个人将该精神总结为“仁、和、精、拓”四点。此次学习讨论中,我更是不忘深化卫生系统的“三好一满意”,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以下,我将自己理解的的四点卫生职业精神分层进行陈述。“仁”,即仁心,在我单位,或多或少都接触着不同的病患家属,这些家属为了自己的亲人到处奔波,他们焦虑、紧张、彷徨、愤怒甚至不知所措的的心情,带动着所有人的心。记得,有次我值班,一位病人家属要rh阴性稀有血液,而我库里除了一袋其他医院已预订的,无其他新鲜的稀有阴性血液,并建议她用冰冻的。但病人情况比较紧急,要冰冻的时间来不及,医院的医务人员也是积极的联系血液,这时,我主动向已预订的医院协商,在不影响其使用的前提下,终于将这袋血液调剂给了这位紧急患者使用。相信在这样紧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