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二)

上传人:葳** 文档编号:142562032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80名医生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学习心得(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把门诊病人看完,赶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查房中国医师节前夕,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的行程依旧“扑扑满”。除了几个“推不掉”的任务,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临床医生和“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疫情不结束,张爸不下岗,工作间隙的他用放松的姿势,窝在并不怎么舒服的黑色靠背椅中,聊了聊他对医生这个职业的想法。他说,不要对医生这个职业有什么误解,只有热爱才能抵消职业生涯的漫长与枯燥。“我的走红是互联网生态所决定的”张文宏所在的感染病大楼在医院一角,门开在不起眼的侧边,如他本人所说,“我平时贴着墙走”。但每一个进楼的人都要经过保安的严格“拷问”,据说,有一阵子来了不少 “粉丝”,差点干扰正常医疗

2、秩序。张文宏对自己在网上走红,已“习以为常”。“同事们不太愿意接受我是个网红的事实,他们觉得好别扭。但互联网的生态就是如此。做网红有人喜欢,就有人骂。”张文宏说,疫情将他推向公众面前,作为业内人士,他觉得自己应该在国家和城市艰难的时候发出权威的、坚定的声音,尤其是在人们很难甄别互联网信息的时候,因为“专家的话,人们愿意听”。而他的名字被大家熟悉后,他发现这种效应愈发明显。“无所谓你们叫我什么,硬核医生也好,网红医生也罢,我说的你愿意接受,利于防疫,就行了。”而离开聚光灯,他还是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普通大夫,口袋里插着三支水笔,没啥机会说那些“金句”。“写科普书不为赚钱,与利益无关才能保持中立”在

3、一些发达国家,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人人都得学。张文宏认为,我国健康科普教育还需要加强,疾病靠“治”太晚了,最好的方法是“防”,科普是最有效的办法。迄今,张文宏和他的团队出了好几本有关新冠、感染的书,有给成人看的,还有专门写给孩子的。最新出版的一本书叫张文宏说传染,这是他第一本面向大众的科普书,刚刚结束的上海书展上,张文宏签售新书,排队见他的人多到不见队尾。网上也有一种声音说,张医生红了,开始写书赚钱了。他澄清,大多数科普书是免费提供版权的,毫无保留面向大众,另一些书的版税则捐给与健康教育相关的基金会,用于开展健康教育。换句话说,这些书是为了传播健康知识的,不是为了赚钱。他认为只有跟利益无

4、关才能保持中立,写出来的东西才有可信度。如果没有“逆商”,最好不要学医张文宏所在的科室拥有独立的楼,堪称华山医院的“贵族”,不过主要原因是感染性疾病的特殊性:要便于隔离。这也导致感染科在过去常常被人“嫌弃”。得知今年有许多年轻人报考医学院,并对感染科有浓厚兴趣时,张文宏露出了“慈父”般的笑,他说,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学医比较苦,大环境也不好,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赚不到什么钱,所以不愿意当医生,但这次疫情确实改变了传统看法。“很多人看到,或者说媒体塑造的,是医生高尚的形象,他们救人、勇敢,有水平,有情怀。”张文宏说,世界上似乎没有哪一门职业可以融合那么多闪光点,这也就打动了年轻人,燃起了内心深处的英雄

5、梦想。“欢迎优秀的学子报考医学。”但张文宏话锋一转,又不动声色地泼起了冷水,“但保持冷静,我们还没有到万众追捧的地步。如果学医是觉得当医生发展好,那么你可能是对医生这个职业有误解。”张文宏不建议没有学医初衷的人学医,更不建议急功近利者学医。他希望,医生这个职业真正“火起来”是因为其本身的发展和内涵,而不要等疫情和灾难发生才想到做医生。他还谈到: “医学的专业准入门槛高,靠技术吃饭。但肯付出努力,保持踏实的心态做好每一件事,自然会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张文宏说,希望年轻人不要好高骛远,避免陷入焦虑。有一技之长,还能帮助别人,正是他本人的职业追求,也是他对年轻医学生的寄语。他分享了自己挑研究生的“条件”:做医生枯燥且具挑战,首先要热爱,其次要有很高的“逆商”,也就是超强的抗压能力做医生很辛苦,你得撑得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