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上传人:雪****7 文档编号:142554311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6课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水和空气单元的第6课。所有的物质都占据空间,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在空气占据空间的活动中,设计了“用空气挤出瓶中的水”“杯底纸巾会不会湿”“注射器中的空气和水”三个活动。学生在这些探究活动中会逐渐明白,占据空间就意味着排斥别的物体同时拥有同一空间,空气和石头、水一样,是可以占据空间的。也是一种物体,只不过它占据空间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教材的意图在于通过引领学生

2、借助可见媒介水,更加清楚地观察到空气不仅存在,并且还占据空间。同时使学生感受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即借助不可见物质对可见物质的排挤来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杯底纸巾不会湿”这个实验的做法不复杂,因此教材没有用过多的文字说明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但有两点强调得比较清楚,一是把纸团紧紧塞到玻璃杯的底部,二是倒扣着直立着按入水底。这两点是实验成功的条件。实验可以从两个方面给学生以启示:一是实验中,从水槽的侧面看玻璃杯,会十分清楚地看到玻璃杯里有一大截空着,水始终进不去;二、是将玻璃杯竖直提出后,纸团不会湿。 在实验的基础上,教材提出纸会湿吗和为什么会这样呢两个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推想空气占据空间。对空气占据空

3、间变化的实验与解释,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空气是由许多微粒组成的,当它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距离就会变得更小从而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可以变化。然后进一步比较水与空气的异同。最后是了解压缩空气在生活中的运用。教材是由浅到深层层上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能力。【学情分析】三年级是科学学科的起始年级,在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等方面刚刚起步,很多时候对需要老师的启发和引领。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可塑性很强,需要我们从小事做起,培养科学的素质。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具有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建立是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的。能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

4、质疑,是培养本阶段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过程与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 “抢空间”游戏音

5、乐起,绕呼啦圈转圈,音乐停,抢圈内空间。为什么有学生在圈外?为什么有的同学一开始没进去后来是怎么进去的?有的同学一开始在里面的,后来怎么出来了?(设计意图:形象的感知“占据空间”;让学生感受到物质粒子不能同时占据同一空间,有利后面的学习;创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二、导入 1出示装满水套有气球的可乐瓶和套有气球的空可乐瓶。猜测哪个气球能吹大?2请两名学生上台吹气球(可再安排一生直接吹瓶外的气球作对比),发现瓶内的气球都吹不大。(水瓶中的气球一点也吹不大,空瓶中只能吹大一点点)装着水的瓶子里气球为什么出不大?(板书:水占据空间。)空的瓶子中气球为什么也吹不大?是不是瓶子中也有物质占据了空间?是什

6、么呢?(空气)那么,空气是不是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呢?(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吗。(设计意图:活动导入,通过直观的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探索的欲望;同时引出课题。)活动3【活动】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活动一、吹大空瓶中的气球1有什么办法使这个气球在空瓶中能吹大?(扎孔)2演示:请生吹撕去胶带、扎有小孔的瓶里的气球。(吹大了)3为什么现在能吹大了?(气球把空气挤出去了)真的吗?有什么办法让大家看到空气是流出去了?(放张纸在瓶口)请生上台演示。所以说之前为什么吹不大?(空气占据了空间)。就像“抢空间”游戏,有人占了空间其他人就挤不进去了。过渡:通过一个实验是不能直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7、。我们还要寻找更多的证据。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会流动,科学上我们往往会借助一些其它物体来帮助我们进行观察,接下来我们再来做个实验。设计意图:(明确科学需要进一步证明,形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三、纸在水中不湿1出示材料(去底、带盖的矿泉水瓶,纸,水槽),瓶和纸都要全部进到水下,有什么办法使纸不湿?讨论、汇报方法,并上台用白板板演。(设计意图:教师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是否真正认识到了空气会占据空间。)2实验注意点实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出示:盖紧盖子,塞好纸。直进,不倾斜。直出,擦干。仔细观察现象,记录纸有没有湿,并画图解释原因。(设计意图:通过指导,确保实验在方法正确的情况下的成

8、功率;并让学生用画简图的方法进行记录和尝试解释原因。)3学生实验、记录,教师巡视指导。4上台汇报,并解释纸巾不湿的原因(空气占据了的空间)。如个别学生的纸巾被打湿,也请他们说说可能的原因。(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学生进一步感知空气占据了瓶内的空间。)5过渡:可是空气毕竟是看不见的,我们没有看到它占据了空间,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知道刚才实验时瓶子里面确实有空气存在呢?6讨论方法,尝试实验。分组汇报。7上台演示。预设:1倾斜,冒出泡泡。(这也是一开始有同学失败的原因。)2拧开瓶盖,瓶口冒出泡泡。(慢慢拧开,效果更明显。)简单解释这样的现象。(设计意图:运用前一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验;进一步让学生真正

9、认识到了空气会占据空间;同时使得同一材料做到了多次使用。)8师:通过刚才实验我们进一步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科学家还通过很多实验证明了空间确实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9收拾、整理材料。(设计意图:9收拾、整理材料。)四、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排水 1运用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用空气让水从瓶中流出来。出示材料:装水划有记号的矿泉水瓶、橡皮泥、2根吸管。想一想:空气要占据哪里的空间?橡皮泥有什么用?怎样让空气进入瓶中?水从哪里出来?2学生讨论方法,师指导。3温馨提示:水通水槽,一人操作等。4分组实验。(加发小棒,说明可以用小棒先在橡皮泥上钻好孔。)5学生汇报,用上台用白板板演实验方法,并解释水

10、会被排出的原因。(预设:方法一:1根吸管插入水中,一根悬空,往悬空的吸管里吹气;方法二:2根吸管都插入水中,吹其中一根。如有学生选择方法一,但往插入水底的吸管吹,未使水排出,说明原因。)6播放动画解释原理。(设计意图:学生验证“空气占据空间”原理后,对其进行运用,使得学生的探究思维更加深入;简单引导后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五、巩固、拓展 1“乒乓球跳舞”演示实验。师演示,生观察现象:空气进入瓶内,乒乓球下沉,空气退回袋内,乒乓球又上升。以及瓶内水位的变化的现象。尝试解释原因。小结:“空气是占据空间的”。 2生活中还有很多空气占据空间的例子,请举例,并课后寻找更多。3出示注射器,演示推拉(压缩空气)。回忆空瓶吹气球时吹大了一点点。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设计意图:科学与生活相联系,把兴趣和研究延伸到课外;我们既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也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推动学生进行进一步课外科学研究。)【板书设计】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