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上传人:雪****7 文档编号:142554270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砖瓦和陶器、瓷器》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砖瓦和陶器、瓷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学难点】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教学准备】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前面几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物体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在水中的沉浮等特性

2、)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两种新的材料(出示砖、陶瓷实物),请大家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这两种材料。2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陶瓷?学生交流。教师展示图片1、图片2.、图片3。二、研究砖、陶瓷的性质 1我们前几课学习了物体的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以及研究这些特性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用上几节课学习的方法来研究砖和陶瓷。2思考一下,要研究砖、陶瓷的这些特性,同学们需要哪些工具呢?学生交流(硬度:小刀、铁钉;柔韧性:折一折、弯一弯;吸水性:滴管、水;在水中的沉浮:水槽、水等)。3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材料(出示分组实验材料:一块砖、陶瓷,铁钉一枚、滴管一个、放水的水槽一个,毛巾

3、一块),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大家应该注意些什么?该怎样更好的开展探究活动?4学生交流看法,相互补充实验要求(按照要求逐个开展实验,注意保持安静,小组成员相互协作,保持桌面卫生等)。5(出示实验记录表)同学们,为了更好的把大家实验中的发现记录下来,请大家按照实验记录表,逐个完成探究活动,并把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中。硬度是否容易吸水在水中的沉浮是否容易折弯砖陶瓷6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实验,展开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对学生的实验活动做出评价。7汇报交流。(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请学生对砖、陶瓷的各个特点对比着进行描述,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三、黏土的变化 1谁知道砖、陶瓷是怎么来的吗?学生说

4、说自己知道的有关砖、陶瓷的知识。2教师展示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9、图片10、图片11、图片12、图片13、图片14、图片15、图片16、图片17、图片18、介绍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3看了砖、陶瓷的制作过程,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松软的泥土会变成坚硬的砖、陶瓷?为什么都是泥土烧制的,为什么砖和陶瓷会不一样?它们的颜色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大?等等)4大家猜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砖和陶瓷的巨大差异?学生自由猜一猜。5到底是原因造成的呢?我们给大家看两包东西,请大家仔细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每组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学生分组观察比较。6学

5、生汇报,教师总结:由于烧制砖、陶瓷的所采用的黏土不一样,烧制的方法也不一样,包括烧制的时间、温度、环境等有很大的差别,最终烧制成的产品就完全不一样了。(出示图片19、图片20、图片21、图片22、图片23、图片24、图片25、图片26、图片27、图片28、图片29、图片30)四、总结、延伸 1谁去过砖窑厂、陶瓷厂?砖窑厂、陶瓷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介绍总结的见闻。2教师展示图片31、图片32、图片33、图片34、图片35、图片36、图片、(介绍:现代化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砖、陶瓷等建筑材料,我们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毁坏农田,污染环境,消耗大量能源)。3你还见过哪些新的建筑

6、材料吗?学生介绍,教师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课外看看观察一下周围还有哪些你没有关注过的材料。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研究。【教学反思】原以为砖、陶瓷实在是学生太熟悉不过的材料了,可是实际并不如此。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城市的学生,每天面对丰富的物质条件,眼花缭乱的生活环境,砖、陶瓷学生关注的并不多。由于砖的种类很多,有红砖、水泥砖、青砖等,本课主要研究的应该是红砖为好。以为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红砖,学生也相对较为熟悉,材料也容易得到。而陶瓷就复杂了,陶瓷严格来说应该分为陶器、瓷器两种比较科学。陶器通常有较大的吸水率(大于10%),断面粗糙无光,不透明,敲之声音粗哑,可施釉或不施釉。瓷器坯体致密,基本上不吸水,

7、强度高,耐磨,半透明,通常施釉。教材上指的应该是“瓷器”更为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使用“瓷器”作为研究的材料较为妥当,学生家里接触最多的就是厨房中的各种瓷器日用品了,学生也容易理解。由于三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时间不长,分组实验在进行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由于有两种材料需要研究,而老师提供的工具只有一个,学生速度很慢,教学花的时间很长,活动效率有待提高,教师可以为每组提供两枚铁钉、两个滴管,学生分头进行,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学生对砖、陶瓷特点的描述,往往抓不住要点,教师可以让孩子展示实物对比,采用徒手操作、上台岩石等手段,弥补学生语言表述的不足,丰富学生的探究成果。虽然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砖和陶瓷的烧制过程,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学生对两者的区别理解还是不够深入。具体教学中,得到烧制砖、陶瓷的黏土也有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提前做好准备。由于有直观的图片介绍,学生对砖、陶瓷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理解还是比较到位的,学生的环境意识得到了唤醒。 4 /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