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553541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2011届高三一轮复习(全国版) 第一编第一部分 教材文言文梳理与落实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文言语段阅读,一、阅读材料,完成13题。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苏轼范增论),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虽 然 增 高 帝 之 所 畏 也 增 不 去 项 羽 不 亡 呜 呼 增 亦 人 杰 也 哉! 【答案】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2上文中“义帝”和“高帝”分别指谁? _ 【答案】楚怀王(“熊心”或“楚怀王

2、之孙”)、刘邦(汉高祖)。,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认为范增对项羽应采取的态度。 _ 【答案】杀了项羽或离开他。,二、阅读材料,完成46题。 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窠臼不脱,难语填词,凡我同心,急宜参酌。 (李渔闲情偶记),4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6处)。 人 惟 求 旧 物 惟 求 新 新 也 者 天 下 事 物 之 美 称 也 而 文 章 一 道 较 之 他 物 尤 加 倍 焉。 【答案】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5“

3、陈言务去”语出唐代韩愈答李翊书。请写出韩愈的另外两篇作品的篇名。 _ 【答案】师说马说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等(任意2篇即可),6这段文字说明了“填词”应坚持什么原则? _ 【答案】填词应坚持的原则是要追求创新,不落窠臼。(关键词“创新”),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78题。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明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序节选),7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5处)。 今 之 人 慕 趣 之

4、名 求 趣 之 似 于 是 有 辨 说 书 画 涉 猎 古 董 以 为 清 寄 意 玄 虚 脱 迹 尘 纷 以 为 远 又 其 下 则 有 如 苏 州 之 烧 香 煮 茶 者。 【答案】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8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 【答案】作者认为,世上人所难以得到的只是一个“趣”字,只有摒弃追求“趣”的表面功夫,从精神实质上去心领神会才能获得,也批评了当时的伪趣之风。,四、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910题。 孟轲问牧民何先,子思曰:“先利之。”曰:“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

5、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乱也。 此为不利大矣。故易曰: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此皆利之大者也。”,9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6处)。 君 子 之 所 以 教 民 亦 有 仁 义 而 已 矣 何 必 曰 利 子 思 曰 仁 义 固 所 以 利 之 也 上 不 仁 则 下 不 得 其 所 上 不 义 则 下 乐 为 乱 也 【答案】 君子之所以教民/亦有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子思曰/仁义固所以利之也/上不仁则下不得其所/上不义则下乐为乱也,10理解文意,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孟子“民本”思想的核心是:_ (2)如何“牧民”,孟子和子思两人各坚持怎样的观点

6、? 孟子:_ 子思:_ 【答案】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2)孟子:“重义轻利”,倡导仁义至上,道德为先。,五、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2题。 唐裴佶常话,少时姑夫为朝官,有雅望。佶至宅,会其退朝。深叹曰:“崔昭何人,众口称美,此必行贿也。如此安得不乱?” 言未竟阍者报曰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术为饭佶姑曰前何踞而后恭也及入门,有德色。揖佶曰:“憩学中。”佶未下阶,出怀中一纸,乃赠官絁(一种粗绸子)千匹。,11用“/”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言 未 竟 阍 者 报 曰 寿 州 崔 使 君 候 谒 姑 夫 怒 呵 阍

7、 者 将 鞭 之 良 久 束 带 强 出 须 臾 命 茶 甚 急 又 命 酒 馔 又 命 术 为 饭 佶 姑 曰 前 何 踞 而 后 恭 也 【答案】言未竟/阍者报曰/寿州崔使君候谒/姑夫怒呵阍者/将鞭之/良久/束带强出/须臾/命茶甚急/又命酒馔/又命术为饭/佶姑曰/前何踞而后恭也,12用自己的话概括上面短文的意思和表达的思想。 _ 【答案】本文记叙了裴佶姑夫先痛斥崔昭行贿而后又接受崔昭贿赂的事,讽刺了那种平时满口原则实则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4题。 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而极于杜子美;以押韵为工,始于韩退之而极于苏黄。然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岂专意于咏物

8、哉子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非以咏月也;而后人咏月之句,虽极工巧,终莫能及。渊明“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非以咏田园;而后人咏田园之句,虽极其工巧,终莫能及。故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咏叹之;咏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后人所谓“含不尽之意”者此也。用事押韵,何足道哉! (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注】颜光禄:南朝宋诗人颜延之,官做光禄大夫。,13用斜线“/”给上面画线句子断句。 然 诗 者 志 之 所 之 也 情 动 于 中 而 形 于 言 岂 专 意 于 咏 物 哉 子 建 明 月 照 高 楼 流 光 正 徘 徊 非 以 咏 月 也 【答案】然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

9、于中而形于言/岂专意于咏物哉/子建/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非以咏月也,14作者认为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和“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均 “含不尽之意”,请你从二者中选择其一,谈谈是如何做到“含不尽之意”的。 _,【答案】示例:(1)“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表面上是写狗在深巷中吠叫,鸡在树上鸣叫,展现的是一派田园风光。实际上写狗吠鸡鸣,正显出乡间的幽静,如同“鸟鸣山更幽”那样,透露出诗人喜爱田园闲适之趣。景物描写中蕴涵着很深的情韵,即所谓的“含不尽之意”。 (2)“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表面上是写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一轮明月,悬照高楼,那明澈如水的月光久久地在楼上徘徊徜徉。实际上写

10、的是思妇的痛苦心情,流光徘徊正好衬出愁思的萦回。景物描写中蕴涵着很深的情韵,即所谓的“含不尽之意”。,七、阅读材料,完成1517题。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也。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15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然 士 或 怯 懦 而 不 敢 发 相 如 一 奋 其 气 威 信 敌 国 退 而 让 颇 名 重 泰 山 其 处 智 勇 可 谓 兼 之 矣。 【答案】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

11、可谓兼之矣。,16太史公用“智勇”二字评价蔺相如,请对之加以简释_ 【答案】面对强秦不卑不亢,巧妙周旋,可谓“智”;大义凛然,维护国家利益,置生死于度外,可谓“勇”;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嫌怨,促成将相合心,更是“大智”。(答出两点既可,兼顾“智”和“勇”),17请简述“完璧归赵”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缘由以及蔺相如所起到的突出作用。 _ 【答案】秦国诈称以城换赵之和氏璧,赵王不敢不予,又恐为秦所欺,蔺相如出使强秦,维护了赵的利益,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八、阅读材料,完成1819题。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

12、之不祥,是为天下王。,18将文中画线句子用“/ ”断句。 天 下 莫 柔 弱 于 水 而 攻 坚 强 者 莫 之 能 先 其 无 以 易 之 柔 之 胜 刚 弱 之 胜 强 天 下 莫 不 知 莫 能 行。 【答案】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19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 【答案】柔能胜刚,弱能胜强勇于示弱,学会以柔克刚(意思对即可),九、阅读材料,完成2021题。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

13、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体论则此说固无以易也。,20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处断句(限6处)。 故 遁 而 作 他 体 以 自 解 脱 一 切 文 体 所 以 始 盛 终 衰 者 皆 由 于 此 故 谓 文 学 后 不 如 前 余 未 敢 信 但 就 一 体 论 则 此 说 固 无 以 易 也。 【答案】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一切文体所以始盛,21简答题。 (1)请写出楚辞中两篇作品的篇名。 _、_。 (2)作者认为一种诗体替代另一种诗体的原因是什么? _ 【答案】(1)如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卜居渔父等(写出其中两篇即

14、可) (2)文体通行日久,会形成套路和习气,豪杰之士便想有所创新。(意思相同即可),十、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已来,固常然矣。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辞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逮郑玄注六经,高诱解吕览、淮南,许慎造说文,刘熹制释名,始有譬况假借以证音字耳。(颜氏家训),22用斜线(/)给文中的画线文言文断句(限6处)。 自 春 秋 标 齐 言 之 传 离 骚 目 楚 辞 之 经 此 盖 其 较 明 之 初 也 后 有 扬 雄 著 方 言 其 言 大 备 然 皆 考 名 物 之 同 异 不 显 声 读 之 是 非 也 【答案】自春秋标齐言之传/离骚目楚辞之经/此盖其较明之初也/后有扬雄著方言/其言大备/然皆考名物之同异/不显声读之是非也,23从原文看,春秋和离骚分别体现了哪两地的方言? _、_。 【答案】齐(国)楚(国),24写出吕览(吕氏春秋)的作者名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