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

上传人:a****c 文档编号:142544041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DF 页数:104 大小:70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财经大学《公共经济学》考研重点复习笔记(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第1页 资料见第二页资料见第二页 第一章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第一章导论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 一、公共经济学的体系概要 一个对象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政府经济行为 两条基本原理两条基本原理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 三根支柱三根支柱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 收入再分配 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 收入再分配 四大特征四大特征宏观性、实用

2、性、多样性 和可探讨性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宏观性、实用性、多样性 和可探讨性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 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 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两条基本原理: 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 两条基本原理: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 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场 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义务教育、 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收税、社会保障等) 三根支柱: 政府经济行

3、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场 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义务教育、 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收税、社会保障等) 三根支柱: 公共收入: 税收、行政性收费、罚款、借贷等税收、行政性收费、罚款、借贷等 公共支出: 政府采购、转移性收支政府采购、转移性收支 收入再分配: 税制、社会保障体系 四大特征之一:宏观性 税制、社会保障体系 四大特征之一:宏观性 公共经济引导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公共经济引导全社会资源配置优化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涉及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涉及 影响个人和家庭的生活与发展(政策取向可支配个人所得) 四大特征之二:实用性 影响个人和家

4、庭的生活与发展(政策取向可支配个人所得) 四大特征之二:实用性 公务员队伍建设公务员队伍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的需要 四大特征之三:多样性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改革开放的需要 四大特征之三:多样性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 宏观经济学政治学宏观经济学政治学 微观经济学社会学微观经济学社会学 福利经济学伦理学 四大特征之四:可探讨性 福利经济学伦理学 四大特征之四:可探讨性 法律制度是不是公共产品?法律制度是不是公共产品? 民主有无缺陷及如何克服?民主有无缺陷及如何克服? 什么叫第三部门?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什么叫第三部门?

5、 二、公共经济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Public Sector公共部门(政府及其附属物)公共部门(政府及其附属物) Private Sector私人部门(企业和居民)私人部门(企业和居民) Public Sector Economics 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公共部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政府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的定义:公共经济学的定义: 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什么叫政府何谓政府经济行为研究范围、角度和方法 研究政府经济行为的科学。 什么叫政府何谓政府经济行为研究范围、角度和方法 国民收入决定一般理论:国民收入决定一般理论: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

6、型 政府的定义: 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秩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 使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 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从事非 市场性财富分配。 狭义政府: (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 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 企业 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 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三部门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政府的定义: 国民经济中唯一通过政治秩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 使立法、司法和行政权的实体。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 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7、从事非 市场性财富分配。 狭义政府: (核心政府)中央政府的各部、委、办、 厅、局及其附属机构。 广义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 企业 广义公共部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非金融公共企 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政府经济行为之一: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 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经济行为之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 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政府经济行

8、为的研究范围: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 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 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 政府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体制和政策) 。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 改革开放 政府经济行为之一: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 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公共消费需要,通过向社会成员征税或强制转移财富的办法来筹措资金,以 不盈利为目的,从事生产和提供诸如国防、治安、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经济行为之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分配 为了保证辖区内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

9、正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税收制度和其他强制性 手段对社会成员的财富进行重新分配。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范围: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 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后果及影响; 政府经济政策的评估; 政治程序的经济效应; 政府政策取向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体制和政策) 。 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角度: 财政收支; 财政收支对资源配置优化的影响; 公共经济部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三、公共经济学的发展与中国 改革开放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

10、社会学和伦理学 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公共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 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 优化问题。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实体为研究对象, 说明市场经济如何通过价格机制来解决社会资源配置 优化问题。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实体, 对其公共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政府本 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公共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的经济实体, 对其公共经济行为进行量化分析。 政府本 身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 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分析、需求供给

11、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 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政府的价格即是税收水平。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分析、需求供给理论、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 应理论、均衡理论,均在公共经济学中得到应用。 公共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以及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由国民收入理论、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 以及宏观经济政策 5 个方面组成。个方面组成。 经济发展的关键:微观层次经济发展的关键:微观层次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 价格机制 宏观层次政府调节政府调节 政府三大经

12、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政府三大经济职能:配置、稳定、分配 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公共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也即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 满足。 福利经济学: 在增加国家财富基础上增进社会福利,也即个人如何从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获得更多的 满足。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共同利益 公平分配 社会福利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共同利益 公平分配 社会福利 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社会学和伦理学 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经济学帝国主义现象 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和公共产品)政府经济行为是一个政治过程(公共选择和公

13、共产品) 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政府经济行为的伦理标准 政府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 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政府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 公共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前公共部门垄断一切, 控制所有社会资源; 对社会财富拥有绝对支配权; 公共部门是国民经济主体。 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前公共部门垄断一切, 控制所有社会资源; 对社会财富拥有绝对支配权; 公共部门是国民经济主体。 1979 年以后的双轨制年以后的双轨制 1994 年以后的政府职能转变年以后的政府职能转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需要借鉴西方公共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需要借鉴西方公共经济学。 第二章市场与政府 。

14、第一节市场与政府第一节市场与政府 思考: 什么是资源配置? 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而对资源的使用进行的组合或选择。 为什么要进行资源配置呢?源自于:社会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 在现代社会,资源配置机制主要有两种: 市场机制以价格机制与竞争机制为核心 非市场机制以政府计划为核心 一、一、市场与市场失灵(p14) 市场是一种有效率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存在“市场失灵”, 这是分析和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市场失灵,也称作市场缺陷或市场失败,是指由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环境的 某些限制,而使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

15、佳状态。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一)不能有效提供公共品 公共品两大基本特性: 非排他性免费搭车无人愿意提供 非竞争性边际生产成本为零价格为零(免费提供)市场无法提供 (二)不能有效地解决外部性问题 外部性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或私人得益与社会得益之间的非一致性。 产生原因某人或某企业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企业,却没有为之承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 没有获得相应的报酬。 正外部性“收益外溢”(如修建防洪工程) 负外部性“成本外溢”(如污染) 结果:远离帕累托效率状态 正外部性私人生产规模社会需要最优规模 负外部性私人生产规模社会需要最优规模 (三)竞争失效和垄断问题 市场竞争不完全性 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16、垄断的低效率(低产高价) (四)偏好不合理优值品、劣值品 优值品消费者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 劣值品消费者评价高于合理评价的产品 (五)市场不完全问题(如保险市场和高新尖科技产业等) (六)信息不充分问题 (七)收入分配不公问题 (八)宏观经济失衡问题(经济波动) 二、政府职能与政府失败 (一)政府的职能 (二)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三)政府失败 (一)政府的职能 1“最小化”的政府职能观点斯密观点 一是保卫国土,防御其他国家的侵犯; 二是建立司法,维持公正和秩序; 三是举办一些社会所需要,但私人因无利可图而不愿举办的公共工程和公共设施。 2政府的经济干预理论 (1)20 世纪 30 年代之后,市场失灵理论及政府干预理论成为主流理论,原因: 第一,西方国家的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竞争市场变成了垄断竞争市场。 第二,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一方面动摇了人们对自由市场的信心,另 一方面,美国“新政”的成功实施也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第三,政府计划体制的成就。 (2)政府干预理论下的政府职能 除了亚当斯密界定的三项职能外,增加了职能:反垄断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