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

上传人:a****c 文档编号:142543964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50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复习题库(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封封 面面 第1页 资料见第二页资料见第二页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试题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学试题.pdf.pdf 1 华东理工大学微生物试题 微生物学绪论 一、填空题: 01 第一个用自制显微镜观察到微生物的学者是_,被称为微生物学研究的先驱者,而法国学者 _和德国学者_则是微生物生理学和病原菌学研究的开创者。 02 微生物学是研究_的科学。研究内容包括_、_、_、以及 _、_、_、_等。 03 微生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_、_、_、_。 04 通常所说的生物包括_、_和_,虽然它们具有各种 各 样的类型和特征,但都具有着共同的特点,这些特

2、点是_、_、 _、_。 05 在微生物学的史前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有了应用微生物作用来丰富生活需要的实践活动,例如 _、_和_等。 06 农业微生物研究微生物作用的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_、另一个方面是 _。 07 放线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_的主要产生菌,许多临床和生产上有使 用价值的抗生素如_、_、_、_等等都由放线菌产生。 08 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可分为_、 _、_、现处 于 。 09 按微生物的应用领域来分的学科有_、_、_、 _ 、 _ 、 _ 、 _。 10 按微生物学与其他学科间的交叉情况来分的新兴边缘学科有_、_、_、 _以及_。 11 按所研究的微生物对象来分的学科有

3、_、_、_、_ 和_等。 12 按微生物所在的生态环境来分的学科 有 、 、 、 、 等 13 研究微生物本身的基本问题的基础学科有_、_、_、_、 _、_等。 二、问答题: 14 简述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并说出各阶段的代表人物。 15 微生物有哪些共同特性?试举例分析其利弊。 16 简述农业和土壤微生物学的三大类主题。10291 什么是微生物学?它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 么? 17 微生物学有哪些分支学科? 18 试述吕文虎克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贡献。 19 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20 写出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并分别指出他们属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哪一界。 21 试举三个实例来说明,即使不用显微

4、镜也可证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环境中,到处有细菌活 动着。 22 为什么说巴斯德、柯赫是微生物学的真正奠基人? 23 试述微生物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 微生物学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一、选择题 01 通常链霉菌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繁殖( ) A.出芽繁殖 B.分生孢子 C.孢囊孢子 D.芽孢子 02 Bacillussubtilis 在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能形成:( ) A.孢囊 B.芽胞 C.伴胞晶体 D.子实体 03 芽胞细菌的繁殖是依靠( ) A.芽胞 B.裂殖 C.出芽 D.藻殖段 04 细菌的繁殖首先开始于( ) A.膜的分裂 B.壁的分裂 C.DNA 的复制 05 细菌的繁殖主要靠( )

5、 A.二分分裂 B.纵裂 C.出芽 06 下列微生物属于原核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霉菌 C.酵母菌 D.单细胞藻类 07 最主要的产芽胞细菌是( ) A.革兰氏阳性杆菌 B.球菌 C.螺旋菌 D.产甲烷细菌 08 细菌细胞中的 P 素贮藏颗粒是( ) A.羧酶体 B.淀粉粒 C.聚-羟基丁酸 D.异染粒 09 原核细胞中特有的 C 源贮藏颗粒是( ) A.异染粒 B.肝糖粒 C.淀粉粒 D.聚-羟基丁酸 10 Bacillus 的译名为( ) A.假单胞菌属 B.乳酸杆菌属 C.梭菌属 D.芽胞杆菌属 11 挨希氏菌属的拉丁文属名为( ) A.Xanthomonas B.Nitro

6、bacter C.Pseudomonas D.Escherichia 12 放线菌的菌体呈分枝丝状体,因此它是一种( ) A.多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B.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C.多核的原核微生物 D.无壁的原核微生物 13 在细菌细胞中能量代谢场所是( )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质粒 14 细菌芽胞抗热性强是因为含有( ) A.聚?-羟基丁酸 B.2,6-吡啶二羧酸 C.氨基酸 D.胞壁酸 15 Bacillusthuringiensis 在形成芽胞同时,还能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物质,称之为( ) A.孢囊 B.伴胞晶体 C.核蛋白质 D.附加体 16 G+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为一

7、层,含有的特有成分是( ) A.脂多糖 B.脂蛋白 C.磷壁酸 D.核蛋白 17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脂蛋白 D.脂多糖 18 细菌的鞭毛是( ) A.细菌运动的唯一器官 B.细菌的一种运动器官 C.细菌的一种交配器官 D.细菌的繁殖器官 19 细菌的芽胞是( ) A.一种繁殖方式 B.细菌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 C.一种运动器官 D.一种细菌接合的通道 20 Escherichia 细菌的鞭毛着生位置是( ) A.偏端单生 B.两端单生 C.偏端丛生 D.周生鞭毛 21 支原体的细胞特点是( ) A.去除细胞壁后的细菌 B.有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8、C.无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 D.呈分枝丝状体的原核微生物 3 22 蓝细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羧酶体 B.类囊体 C.藻胆蛋白体 23 细菌细胞内常见的内含物有( ) A.线粒体 B.附加体 C.肝糖粒 24E.coli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 A.氢键 B.肽键 C.甘氨酸五肽 25Staphylococcusaureus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交联间的肽间桥为( ) A.肽键 B.甘氨酸五肽 C.氢键 26 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滤器,并营专性寄生的是( ) A.苏云金杆菌 B.蛭弧菌 C.衣原体 D.类菌体 27 在下列原核生物分类中,属古细菌类的细菌是( ) A.

9、大肠杆菌 B.支原体 C.放线菌 D.产甲烷细菌 28 细菌的细胞核是( ) A 裸露的 DNA 分子 . B D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C RNA 与组蛋白结合的无核膜包围的染色体. 29 Staphylococcusaureus 肽聚糖双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为( ) A.L-丙氨酸-L-谷氨酸-DAP-D-丙氨酸 B.L-丙氨酸-D-谷氨酸-DAP-D-丙氨酸 C.L-丙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D-丙氨酸 D.L-丙氨酸-D-谷氨酸-DPA-D-丙氨酸 30 E.coli 肽聚糖亚单位组成中的四肽链的氨基酸顺序为( ) A. L-丙氨酸-D-谷氨酸-

10、L-赖氨酸-D-丙氨酸 B. L-丙氨酸-D-谷氨酸-L-鸟氨酸-D-丙氨酸 C. L-丙氨酸-D-谷氨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D-丙氨酸 D. L-丙氨酸-D-谷氨酸-L-二氨基丁酸-D-丙氨酸 31 自养细菌中固定 CO2 的场所是 ( ) A.类囊体 B.羧酶体 C.异染粒 D.淀粉粒 32 下列细菌中能产芽胞的种是( ) A.Bacillussubtilis B.Staphlococcusaureus C.Lactobacillusplantarum D.E.coli 二、判断题: 33 ( ) 苏云金杆菌在形成芽胞的同时,可形成一种菱形或正方形的蛋白质晶体毒素,亦称它 为伴胞晶体.

11、34 ( ) 好氧性芽胞杆菌的菌体形态呈梭状,厌氧性芽胞杆菌的菌体形态呈杆状. 35 ( ) 鞭毛和细菌的须(菌毛)都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36 ( ) 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差异在于细胞壁的构造和成分的不同. 37 ( ) 磷壁酸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中的特有成分。 38 ( ) 细菌荚膜都是由多糖组成。 39 ( ) 细菌的荚膜主要由多糖和果胶类物质组成,也有少数细菌的荚膜成分是纤维素。 40 ( ) 经研究证明,各种能形成异形胞的蓝细菌都具有固氮能力。 41 ( ) 光合细菌和蓝细菌都只含有叶绿素,所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同化 CO2 合成菌体有 机质。 42 ( ) 菌落都是由单个细菌形成

12、的细菌集团。 43 ( ) 如果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菌体生长、繁殖而成,则称为纯培养。 44 ( ) 核糖核蛋白体是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45 ( ) 质粒是独立存在于许多微生物细胞内的核外 DNA 分子。 46 ( ) 病毒和蛭弧菌都是寄生生物。 4 47 ( ) 支原体是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壁结构与真细菌一样。 48 ( )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蓝细菌因生鞭毛而运动。 49 ( ) 微生物的芽胞或孢子含水量较多,抗干燥能力较强。 50 ( ) 放线菌的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孢子丝均可产生或不产生色素。 51 ( ) Mycoplasma 是细胞多形态,没有细胞壁,不能通过细菌过滤器且能人工培养的细菌 52 ( ) 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 53 ( )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均是多细胞的微生物。 54 (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四联球菌中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独立的生活个体。 55 ( ) G+细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一层,通常含有磷壁酸,G-细菌细胞壁结构有二层,不含磷壁 酸。 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