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2484458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作者: 日期:1第1题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第2题一切唯物主义都坚持(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第3题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D.不可知论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

2、0.04第4题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5第5题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C.庸俗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6第6题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经验论和唯理论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7第7题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

3、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8第8题上层建筑的核心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政治思想 B.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军队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9第9题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A.客观性B.绝对性C.全面性D.相对性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0第10题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

4、得分:1.011第11题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2第12题“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A.历史宿命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 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3第13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物质现象的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B.民法和民事诉讼法C.地震和海啸 D.日食和月食 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4第17题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

5、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A.都具有客观性B.都具有能动C.具有社会性 D.都具有历史局限性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5第20题空间的特点是()A.三维性B.一维性C.可知性D.连续性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6第21题“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A.唯条件论观点 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7第22题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

6、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8第23题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19第24题哲学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0第25题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B.经验主义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

7、分:1.021第26题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您的答案: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2第27题“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C.激变论的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3第28题

8、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4第29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5第50题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您的答案:

9、D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6第51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0.027第52题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您的答案:C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8第53题“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您的答案

10、: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29第54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您的答案:A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0第55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普遍性B.物质性C.规律性D.连续性您的答案:B题目分数:1.0此题得分:1.031第14题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D.认识的客体具有

11、社会历史性 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您的答案:C,E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2第15题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人脑的机能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E.人脑的分泌物您的答案:B,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3第16题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您的答案:A,B,C,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4第18题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A.人与各种自然资源的关系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

12、品的分配方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E.人和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您的答案:B,C,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5第19题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 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E.文艺、道德、宗教您的答案:A,B,C,E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6第30题实践的特点是()A.客观性B.有用性C.创造性D.社会历史性E.主观性您的答案:A,C,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7第31题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您的答案:A,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2.038第32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D.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E.世界是可以认识的您的答案:A,D题目分数:2.0此题得分:0.039第33题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