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2479558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7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人教选修35课件第17章(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波粒二象性,第十七章,情景切入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粒子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这一假说不仅解决了热辐射问题,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光在爱因斯坦的眼里成了“粒子”,电子、质子等在德布罗意看来具有了波动性 光到底是什么?实物粒子真的具有波动性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种神奇的微观世界,去揭开微观世界的奥秘吧。,知识导航 本章内容涉及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首先从黑体和黑体辐射出发,提出了能量的量子化观点,进而通过实验研究光电效应现象,用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做出合理解释, 明确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进而将波粒二象性推广到运动的实物粒

2、子,提出了德布罗意波的概念,经分析和研究得出光波和德布罗意波都是概率波以及不确定性关系的结论。,本章内容可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二节)主要介绍了能量量子化和光的粒子性;第二单元(第三节)介绍了粒子的波动性;第三单元(第四五节)介绍了概率波和不确定性关系。 本章的重点是: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化假设、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方程、德布罗意波。本章的难点是: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和波粒二象性。,学法指导 1重视本章实验的理解。本章知识理论性很强,涉及的新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但它们作为物理量都有其实验事实基础,所以在学习时要结合实验来理解它们,就不会觉得那么抽象。,2注意体会人类认识微观粒子本性的历史进程。人类认识微观粒子本性的进程是波浪形的,在曲折中前进,旧的理论总是被新发现、新的实验事实否定,为解释新实验事实又提出新的理论。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是一种粒子,但光的干涉和衍射又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因此光是一种波电磁波,同时光也是一种粒子光子。也就是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在空间各点出现的概率是受波动规律支配的,因此光是一种概率波。,3学习本章知识会用到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光的干涉、衍射,弹性碰撞、动量定理和动能定理等,因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复习过去的这些知识,对顺利学习本章内容会有帮助。,考纲须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