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476096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程歌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导游词(7篇)-程歌洋 作者: 日期: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心随我动,沟通无限,我是链景旅行APP的在线导游(),希望通过我的一番讲解,让您今天的旅途成为一次美好的回忆。您今天游览的是厦门青礁慈济宫。青礁慈济宫又称东宫,它始建于南宋,供奉北宋名医吴夲(to),历史悠久,其信徒遍及东南亚和闽台地区,影响极为广泛。首先,我们了解吴夲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要为他建这个宫?吴夲出生于福建龙海县白礁村的贫苦农民家庭,幼时父亲因没钱治病而死,他的母亲也因为劳累过度,相继去世。从此他立志学医普救众生。最开始学蛇医,后来背井离乡,出外求学。17岁时学成归来,在青礁岐山东鸣岭龙湫坑住下,亲自挖井取水,采

2、药草炼丹煎药,手到病除,药到疾愈。吴夲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宋仁宗年间,漳州、泉州瘟疫流行,吴夲免费治病送药,救了无数难民。民间还流传吴夲治愈宋仁宗母后的乳疾而扬名四海的事迹。景祐三年五月初二,吴夲在文圃山采药不幸坠崖而死,时年58岁。吴真人受朝廷追封,他最初被仁宗封为御史大夫、妙道真人。明永乐17年,明成祖又封吴夲为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民间俗称大道公、花桥公、吴真君等尊称。青礁慈济宫正是后人为了祭祀吴真人而建,现存的青礁慈济宫重建于清代初年,坐西朝东,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青礁慈济宫殿宫后有岐山,左有龙湫qi,山明水秀,景色清幽。宫内保存大量珍贵的石雕、木雕、彩绘艺术品,还保存了清代的

3、四方重修碑记,不仅体现了闽南匠师精湛的工艺水平,也提供了研究宫庙历代沿革的重要文献资料。从2006年至今,这里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保生慈济文化节,每一届都被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确定为当年重点对台交流项目,而且规模逐年扩大、交流日益广泛。至此,我们厦门青礁慈济宫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非常感谢您的收听,祝愿您事事如意,旅途愉快。程歌洋 706 1.11 青礁慈济祖宫景区-主山门和吴真人济世图 002-您现在看到的这座雄伟的大门就是青礁慈济祖宫的主山门,它由泉州白花岗岩组成的,在工艺上讲叫做“歇山式五开间”, 这个山门高度16米,宽度33米,在福建有“八闽第一山门”的美誉。在山门山门的右边,您发现了

4、什么?是的,有一堵刻着浮雕的墙壁,这个浮雕照壁就是东宫有名的吴真人济世图,是由福州工艺美术学院庄南鹏院长精心创作的,这个照壁高4米,宽18.5米,上面一共刻画了四个场景,就让我来为您一一解读吧。第一幅场景,是保生大帝领着药童采药的情景;第二幅是保生大帝和他的得意门生江仙宫和张圣者炼丹制药的场景,这个江仙宫是当时同安县的知县江少峰,张圣者是当时同安县主簿,又称“飞天大圣”;第三幅是保生大帝给百姓治病的场景;第四幅是保生大帝升天的场景。您可以和其他地方的浮雕对比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些浮雕无论从表现内容、雕刻工艺还是人物细节刻画方面,在福建省内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好了,事不宜迟,观看了山门和浮雕,

5、后面还有更多的景色等着我们欣赏,让我们下一个景点见吧。程歌洋 421 1.11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前殿 003-美丽的景区,生动的讲解,尽在链景旅行APP。现在,就请让我为您讲解青礁慈济祖宫前殿的艺术和文物价值吧。您可以看到在前殿的门前空地上,有两尊威武的石狮,它们总的高度是0.83米,长有1.42米,底部宽0.6米,伏卧在地上,狮身上面有槽、卯(mo),是古建筑的石构件,一般被称为“门臼狮”,是罕见的宋代石雕珍品。在前殿阁楼板上,又画着一只凤首龟背图。这幅图画先用黑色勾线,然后红、青、绿三种颜料抹色,画出凤首、龟背、麒麟尾、龙爪、狮足、虎腿,您再看龟背上驮黄袱印信。这幅画造形奇特,耐人寻味,有

6、人说是幅别样的玄武图,也有人认为这只“玄龟”有镇妖降魔的威力。前殿后面有一座钟鼓楼,楼上的木拱结构就好像蜘蛛网一样。以人、兽、鸟、花层层套成,轻巧美观。其中俗称角板更有文物价值,据说啊:这些角板的黑白画是根据大才子唐伯虎的颜料配方而画成的,蜘蛛虫害不敢入侵。事实上本宫虽然百年没有修缮,但宫中就真的找不到一根蜘丝。神奇美丽的宫殿,还需要您自己去一一领略,咱们下一个景点见吧。程歌洋 418 1.11青礁慈济祖宫景区-四亭 004-游东宫不可不游四亭,亲爱的游客朋友,我是链景旅行APP的在线导游(),接下来啊,我就为您详细介绍什么是四亭。第一是心字亭,是一座双层六角亭,极其的美观;第二是丹井亭,建于

7、丹井药泉之后的山坡上。为双檐攒(cun)尖顶,有石砌台阶可登临直上。在亭上,仰观山上群石攒(cun)簇,像一朵朵盛开的荷花,俯察田园湖泊,水面的涟漪迎着蓝天,赏心悦目,无限风光。第三是药臼(ji)亭,为四方形石亭,游人坐在其中休息,会让人立刻安静下来,正好鉴古遐思,倾听泉声,仿佛飘然世外。最后一个亭便是丹灶亭,在龙湫庵右台阶上,为双檐圆亭。亭旁安置出土的丹灶石构件、上面还刻着丹灶二字,是当年吴真人修仙炼丹用过的器物。四亭造型各各不相同,各有各的风姿。通过四亭您来观察青礁慈济祖宫这个吉地,前面一望平畴,有山有水,视野广阔,遥望正面形似龟形的小丘上有巨石,号称案堂石,向来为堪舆家所鉴赏。在殿后山峦

8、环抱有一株树龄数百的榕树,主干不高,而树冠茂密,呈圆罩状,因此得名凉伞树。希望我对四亭的讲解为您在青礁慈济祖宫的旅行提供了帮助,感谢您的倾听,祝您生活愉快。程歌洋 452 1.11青礁慈济祖宫景区-闽台中医药博物馆 005-亲爱的朋友,欢迎来到中医药博物馆,这里是青礁慈济祖宫保生堂之中,于2008年4月第三届保生慈济文化节期间开馆。闽台中医药博物馆是首个体现福建和台湾两地的中医药发展的渊源的博物馆,按照室内外相结合的思路筹建。室内展区有500多平方米,其中一楼展示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二楼以中草药标本的陈列为主。室外有中医长廊,是在2007年第二届保生慈济文化节的时候建成的,它是贯穿整个慈济祖

9、宫景区的中轴线。中医长廊共有811级台阶,长廊中间排列着扁鹊、华佗、孙思邈等等历代著名中医的塑像,包括山顶的保生大帝雕像在内共有33尊。主要是用来体现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另一个室外景点是百草园,占地4千平方米,现在有400多种药用植物,2008年被授予“厦门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称号。百草园既进一步传承了中国传统的中医文化,也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闽台中医药博物馆室内展区与室外的名中医长廊、百草园浑然一体,是全国首创的室内外相结合的中医药博物馆。希望您能在这里游玩愉快,体验到中医文化的氛围,我是(),如果您还想和我的声音来个约会,那赶快进入下一个景点吧。程歌洋 450 1.11青

10、礁慈济祖宫景区-保生大帝塑像 006-保生大帝是谁,就是青礁慈济祖宫供奉的吴夲(to)吴真人。这里位于岐山之巅,海拔148米。保生大帝面向大海,遥望海峡东岸,就是寓意着大帝永远庇护着大陆和台湾的两岸众生。这尊大帝雕像是2007年4月塑立的,整个采用泉州白花岗岩材质雕塑,由中国著名雕塑设计师李维祀先生设计。雕像整体高度是19.8米,是目前我们中国最大的保生大帝石雕像。保生大帝吴真人是在我们中国民间信仰中“神格”最高的神祗,大帝雕像所在地的岐山东鸣岭就是当年他悬壶济世的地方。历史上记载,保生大帝毕生博学岐黄之术,慈怀济世、医术精良、医德高尚、普济群生。在他羽化之后,老百姓有什么事情来这里拜一拜,据

11、说都非常灵验,所以呢,就被老百姓看作是医神,尊称吴真人和大道公。在明永乐年十七年,吴真人被皇帝赐封为“恩主昊天医灵妙惠真君万寿无极保生大帝”。所以民间就直接称呼他是“保生大帝”了。好了,保生大帝雕像就为您介绍到这儿了,您可以参拜参拜,拍拍照,咱们待会儿去下一景点。 程歌洋 402 1.11青礁慈济祖宫景区-龙湫坑 007- 亲爱的游客,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龙湫坑。吴真人生前就是在这儿采药炼丹,治病救人的。为缅怀吴真人的恩德,当地百姓自发在这里建造了龙湫庵奉祀吴真人。南宋年间,经过与吴真人同乡的吏部尚书奏请,宋高宗赐建青礁龙湫庙;九年之后,孝宗又赐庙号为“慈济”,所以改名为青礁慈济庙。再往后过了八

12、十一年,改庙为宫,称为青礁慈济宫, 所以青礁慈济宫就是这么得名的。龙湫庵下的左边有一个山谷,就是龙湫坑,水流湍急,溅起许多水珠十分好看。有块石头上面刻着龙湫两个字,在它上面上有平顶石,水流击打在上面就是在打鼓,称做仙鼓石。还有仙扁担等石景。从龙湫山谷对着源头向上。溪谷大约半公里,流水蜿蜒,清澈见底,就像矿泉水一般。当年吴真人在龙湫坑搭了一个茅草屋,亲自开凿石臼(ji),直径35公分,深约8公分,是吴真人捣药的遗迹。在龙湫庵后面还有一口水井,井水长年不干涸。水质甘洌、药用价值高。史料还记载说当年爆发瘟疫的时候,吴真人就把草药投到这口井里,老百姓把井水打上来,喝下去病就治好了。这个景点就叫做“丹井药泉”。以上,就是龙湫坑的大概介绍了,祝您旅途愉快,我们下一个景点见。程歌洋 465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