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474727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精选模板 作者: 日期: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摘要】当今世界,青少年犯罪与毒品、环境污染并列为三大公害,由此可见,青少年犯罪是世界性的问题,是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许多国家感觉到难以治理的问题。因为,青少年的成长对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多少年来,在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中,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始终不变的主题,并且已经形成了关于青少年概念的法律界定,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发展变化的趋势,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特殊性,以及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及趋势预测等若干方面组成的基本研究范畴。关于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主要先从出现这种情

2、况的原因来入手,再分析其犯罪特点和心理特点,针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对于这个课题研究的目的不是在于惩罚,而是用法律的尊严去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国民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让他们懂得什么才是一个公民应该拥有的觉悟,自觉的维护国家法律。【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心理原因预防教育一、对青少年犯罪的初步认识依据普通心理学的研究理论,青少年时期通常是指11岁至13岁的少年期,14岁至17岁的青年初期,18岁至25岁的青年晚期。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特殊时期,是独立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相伴的矛盾时期。也有的学者将这一时期成为“心理上的断乳期”或“困难期”。在中国的宪法和法律文件中也有“青少年”一词,

3、但没有十分明确的表述。按照学者研究的惯例,在青少年犯罪概念中,青少年,一般是指14周岁至2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的个体。在过去备受关注的西安音乐学院21岁大三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伤人后又连刺数刀致对方死亡一案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具有青少年犯罪的一般特点,即激烈性、感情性和突发性。犯罪人是在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下,临时起意,产生犯罪动机,实施犯罪。这个案件与一般普通青少年犯罪有一些区别,犯罪人有文化、有思想、懂法律,没有不良嗜好,也没有任何违法犯罪的不良记录。完全不同于一般而言的不听家长话,打架斗殴的不良少年,也不属于文盲、法盲犯罪。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案件的发生是一个悲剧。就案件本

4、身来看,犯罪人当时的心理层面比较突出。而且心理特征的变化在青少年犯罪中具有典型性的特征,因此,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与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特征青少年在心理所出现的特殊性所存在的危机与矛盾,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1)独立性意向和认识能力方面。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带来主观心理状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独立意向发展很快,但认识能力的发展跟不上。调查发现,违法犯罪青少年的独立性意向和认识能力方面存在以下一些特点:独立性意向表现为对社会具有强烈的抗拒性,与社会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背道而驰;认识能力极低,对道德、法纪的认识愚昧无知,是非不分;违法犯罪青少年错误认

5、识的核心是“两大精神支柱”封建主义的哥们儿义气和剥削阶级的吃喝玩乐的享乐主义,“三种错误观念”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和低级下流的乐趣观。(2)情感和意志方面。违法青少年在情感方面的第一特点是情感情绪性同一般青少年比较是爱憎颠倒、好恶颠倒;第二个特点是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极易感情用事;第三个特点是极易产生激情而往往又难以自我控制;第四特点是情感极不稳定,情绪变化多端,喜怒无常。违法犯罪青少年在意志方面的第一特点是意志力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即在正确方向上自卑,意志力薄弱;在错误方向上自负,畸形地发展着意志力。在意志方面的第二个特点是冒险侥幸,因为认识水平比较低,生活阅历比较浅,情绪的

6、冲动性比较强,因此,在特定的刺激下,就会产生盲目的、冒险的、强烈的行为。同时,也会产生侥幸心理,即体现为简单幼稚的想法,轻信和盲从,以及对自己能力的过高估计。犯罪青少年狂妄自负的心理,是在他们一时得逞的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自我评价。尽管这种评价是主观的、错误的,但却是支配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基础,当然他们也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要受到惩罚和制裁的。因此在犯罪活动中,尽管自恃甚高,但仍不免担惊受怕,有冒险之感。这种矛盾心理的存在,形成了冒险侥幸的心理特点。而当冒险侥幸犯罪行为的偶然成功,又会强化已有的犯罪心理。(3)动机方面。青少年时期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的欲望和需要都比童年更多更强烈。青少年犯罪

7、的常见动机有:利己欲动机、哥们儿义气、报复与嫉妒、好奇心。一般来说,违法青少年的动机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进行某一种违法犯罪活动时,带有很大程度的情景性,很容易为诱因直接引起的欲望所驱使,给人以动机简单模糊,偶发性强的感觉。在实证派刑事学家菲利的观点中,其将犯罪人分青少年犯罪心理及预防第2页为五类:天生犯罪人、精神病犯罪人、习惯性罪犯、偶犯和情感犯。偶发性犯罪人如不因监狱生活变得更加败坏,则有可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中去。他们没有任何先天固有的和后天获得的犯罪倾向,他们由于经受不住其个人状况以及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诱惑,在青少年时期犯了罪。如果没有这些诱因,他们就不会犯罪或不会继续犯罪。他们所犯

8、的通常都是那些并非惯常性的罪,或者犯其他一些侵犯人身或财产的罪,其犯罪行为只不过是行为人无力抵抗外部原因的结果,大多数犯罪都是外因引起的。第二,在实施某一种犯罪活动过程中,动机容易发生变化。这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是有关联的,在对300名违法犯罪青少年与426名在校生的比较中发现,违法青少年的性格特征为“五高五低”。“五高者”为:乐群性高。热情、外向,善于与人交往,不拘小节。兴奋性高。活泼、兴奋、热心。忧虑性高。多烦恼、好担心。敏感性高。偏重于感情,多感情用事。紧张性高。情绪经常紧张不安。“五低者”为:聪慧性低。表现为文化水平低,抽象思维能力低。有恒性低。表现为社会责任感低,做事不认真,缺乏行为的

9、自觉性。独立性低。缺乏主见和果断性,符合他人的意志行事,其中女性更为突出。实验性低。思想保守,缺乏批判性思维,缺乏对新事物探索的精神。自律性低。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女性更为显著。由此可见,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性格特征明显地反映出不成熟和严重缺陷的状态。(4)自我控制方面。自我控制系统的缺陷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另一重要原因。自我控制缺陷,是指犯罪的青少年在其心理活动结构中的控制系统,缺乏足以抑制本能冲动的力量,容易导致盲从、集群的心理。所以青少年容易实施纠合性、结伙性犯罪,群体里德成员一般有共同的利益和愿望,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协同,认识到自己属于一个共同的群体。青少年由于犯

10、罪经验不足,不能充分地肯定自己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力,结成犯罪团伙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并提高犯罪成功的比率。通过结成团伙,还可以克服、缓解和消除犯罪时的恐惧感,群体性的犯罪活动通过群体成员心理上的互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于恐惧而带来的心理上的压力。违法青少年的从众心理的发生机制在于,在群体的压力作用下,使个体的主体性部分丧失,自我意识溶解在群体意识和群体行动中;群体意识内化为个体自我意识,个体降低和失去原有的理性,自觉排斥与群体意识相矛盾的观念。正是基于上述心理特征,团伙犯罪成员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心理压力会减轻,行为也会更为放松,尤其当其行为被团伙的头子或同伴肯定和赞赏时,其主观恶性程度

11、和行为的发挥会使犯罪后果更为严重和恶劣。三、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在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过程中,犯罪原因系统也处于变化之中,在原因系统作用于主体的过程中,犯罪主体会悄然地发生变化。在原因系统内,首先由外在因素作用于主体因素而对主体产生作用,促使主体开始走上犯罪化道路,主体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变化和发展,这又反过来,加强了外在因素对主体因素的影响,促使主体进一步向恶性发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形成原因的剖析,必须结合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内在的心理原因、个性的消极因素、蒙昧的需要、兴趣的贫乏全系外部因素衍生而来。(1)生理迅速发育与心理水平提高相对缓慢的矛盾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育最为明显的阶段,主

12、要表现为身体外型的巨大变化。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每年平均身高增长611公分,体重增长510公斤左右。身高和体重增长的高峰期,男性为13岁左右,女性为11岁左右。第二特征出现,到了青春期,整个身体明显出现男女两性的差异。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发育,特别是脑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的成熟,使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探求能力迅速发展。青少年时期,脑机能的发展,特别是大脑皮层细胞的机能迅速发育。18岁之后,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占据优势,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逐渐趋于稳定。但总体来讲,在25岁以前,脑的活动仍然具有兴奋性强的特点。青少年时期,由于人生体验不足,心理发展水平欠缺,辩证思维、批判思维不发达,遇事容易偏激,固

13、执己见。如果缺乏正确教育指导,就会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尤其是在外界消极因素的作用下,就会在不正当的活动内容方面,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性。青少年时期由于脑垂体等激素的分泌,不仅促使个体全身组织的迅速发育,而且也增强了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生理上的变化使青少年个体的情绪不稳定、易激怒、好冲动,有些个体由于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促成激情性犯罪的发生。激情是一种迅速、强烈、时间短暂的具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如狂欢、暴怒等。激情通常是由对个体重大的意义的强烈刺激所引起,从而使个体的神经活动过程达到高度兴奋的状态。当出现重大事件或者对立意向的冲突即主体想象与事实到来的完全相反时,个体最易陷入激情。5激情犯罪正

14、是在诱因作用下,犯罪个体丧失自我控制能力,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行为的后果,坠入犯罪的深渊而难以自拔。青少年时期生理的迅速发育与心理水平提高的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是客观的现实存在,这是个体在人生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也是不可逾越的一个发展阶段。生理上的发育使青少年在外表方面更像成年人,而其内心依然是幼稚的、不成熟的。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观察到的情形一样,青少年心理发展水平的欠缺,使得个体还不能够正确地、理性地处理情感上的冲动,缓解焦虑的情绪状态,客观的分析人或事。正是由于青少年时期的这样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才埋下了个体在将来不能够很好地、健康发展的隐患。(2)自我意识的矛盾自我意识是指

15、个体对于自己已经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对外界事物相互作用的认识,是对自己身心状况的体验、认知和控制。自我意识就是反省自己的能力,实际上标明每一个人都在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看待自己的世界。自我意识可以代表个体心理特点的总括,也可以影响个体个性心理结构中的个别成分。自我意识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生理的自我意识、社会的自我意识和心理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和独特性。自我意识使个体的活动具有同一性、一致性,自我意识是个体活动的觉察者、调节者和发动者,自我意识的介入制约个体的活动程度,自我意识把自身作为个体活动的参照。总之,个体的自我意识产生之后,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个体逐渐脱离对成年人的依赖,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与独立性,并强调自我的价值和自我的理想和目标,自我意识会对个体的活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青少年时期之所以产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是由于在这个特定时期,青少年个体开始从朝向外界的观察,转变为朝向自我观察和评析。于是,个体既是观察者同时又是被观察者。与此同时,自我意识也就会被分化为两个处于不同地位的部分。即作为观察者,成为“理想自我”,对自己将来成为什么样人的认识;作为被观察者,成为“现实自我”,对自己目前所达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