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2466732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在全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长在全市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作者: 日期:尚清同志在全市抗洪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同志们:今年六月份以来,衢州连续遭受四轮强降雨,雨量之大、覆盖面之广、群众受灾之深为历史罕见。然而,面对多次强降雨所引发的自然灾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组织协调开展抢灾抗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显现出了英勇无畏、民生至上的崇高精神,有力、有序、有效地防范了强降雨的影响,并把受灾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在多轮强降雨中,未出现一起因未及时组织撤离、工作有误而出现的人员死亡情况。为此,市委、市政府决定对今年全市抗洪救灾工作予以总结,对在抢险抗灾过程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进一

2、步弘扬抗洪精神,把广大干部群众在抗洪救灾中激发出来的巨大热情和高昂斗志,转化为当前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跨越的强大动力,更好地推进今年以至“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刚才,毛建民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宣读了关于表彰全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且一并隆重表彰了我市获得首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的江山市淤头镇永兴坞村党支部,以及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的衢州晚报。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全市抗洪救灾作出重大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医疗卫生工作者和新闻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我

3、市抗洪抢险、积极为灾区提供无私援助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主要讲三个方面意见:一、充分肯定成绩,我们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今年六月份以来,多轮强降雨使我市106个乡镇(街道)均不同程度受灾,特别是开化华埠镇、柯城航埠镇、衢州城区,以及衢江、常山等局部地区,受淹受涝异常严重。全市受灾人口达102.8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89亿元。全市有1座小一型水库、3座小二型水库和多座山塘出现险情,因强降水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92处,因灾倒塌房屋5956间,多处农村堤防受损严重。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抗洪救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党政军民紧急行动,全力以赴

4、投入到抗洪抢险救灾斗争中去。一是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市、县、乡各级及时启动防汛预案,积极组织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市县两级投入抢险人员39178人次,其中部队官兵973人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9.1万人、解救群众5125人,未发生因洪灾引起的群死群伤事件。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有效地防止了地质灾害事故的发生,确保了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小二型以上水库无一垮坝。二是妥善安置了受灾群众。洪灾期间,各级民政系统落实被子、衣物、粮油、矿泉水等救灾物资价值1617万元,并采取各种办法妥善安置灾民,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地方住,有力保障了社会稳定。三是基本修复了水毁设施。洪灾退后,各级职能部门

5、立即组织抢修各种水毁水利、交通、城建、通信等设施。全市累计修复农民饮用水设施156处、恢复供水170个村,修复各类堤防629座。目前,除龙游1条村道因桥梁结构物损毁无法通行,其余水毁公路均已恢复通行,电力部门出动电网抢修、特巡人员4760人次,基本完成了电网修复任务。四是灾区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卫生防疫部门出动防疫应急人员1000余人次,对受浸受淹地区进行清洗消毒,全市累计消毒居民户、学校等单位2.1万余个、水井5600余口,储备调拨漂白粉、消毒液等药品12余吨。五是救灾复产和重建家园工作有序开展。迅速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抢收抢种、补种改种农作物,基本保持了农业生产稳定。倒房户房屋重建工作

6、基本动工,计划年底前可全部搬迁新房。总之,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抗洪救灾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胜利的取得,靠的是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坚强领导。在几轮强降雨过程中,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市防汛抗洪工作,省委书记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多次对我市抗洪抢险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多次连线我市,对我市防汛抗洪抢险工作进行具体指导。王建满副省长亲率省政府救灾工作组到我市基层一线检查指导,慰问灾区群众。省防指一直密切关注我市汛情、灾情发展趋势,随时与我市保持联系会商,及时下达抢险救灾指令。省水利厅、农业厅、民政厅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抵达我市,指导和支援

7、我市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这是我们夺取抗洪救灾重大胜利的坚强后盾。胜利的取得,靠的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有力指挥。面对洪涝灾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要求,根据衢州实际,科学组织,果断决策,指挥有力,协调有方,有效组织全市干部群众第一时间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处置突发险情,第一时间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第一时间奋起抗灾救灾。尤其是在衢江抗洪抢险的紧要关头,我们及时作出对红船豆枢纽工程围堰实施溃堤的重要命令,确保了上游堤防的安全,避免了龙游县城区进水的风险。在几轮强降雨过程的前前后后,市委书记孙建国同志亲自部署、亲临一线进行指挥指导。市委、市政府各有关领导同志多次前往市

8、防指坐镇指挥,具体检查指导抗洪救灾工作。市几套班子领导在市委总的部署要求下,也按照各自的联系点和职责分工,奔赴各地检查指导抗洪抢险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抗洪救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责任,靠前指挥,组织干部群众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的最前沿,为抗洪救灾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胜利的取得,靠的是各职能部门尽职尽责、密切配合。洪水影响期间,防汛指挥部坚持24小时值班,及时掌握汛情,指导各地科学防汛救灾。气象、水文部门加强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准确把握雨情水势、作出科学有效决策提供了优质服务。国土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点监测和巡查,有效防范了泥

9、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水利、交通、建设、电力、通信等部门迅速组织抢修被损毁的各种基础设施。财政、民政等部门紧急筹集和发放各种救灾物资,积极保障灾民基本生活。公安、信访等部门积极加强治安保卫,及时疏导灾民情绪,保持了灾区社会稳定。卫生、防疫等部门及时救治伤病人员,开展防病防疫,有效控制了灾后疫情的发生。经信委、农业等部门深入企业、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开展生产自救。宣传部门包括各类媒体积极采访报道防汛抗灾救灾中的先进事迹,浓厚了全市抗洪救灾氛围,等等。可以说,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通力协作、紧密配合,形成了抗洪救灾的强大合力。胜利的取得,靠的是广大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冲锋在前。在今年的抗洪救灾中,各级基层

10、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始至终奋战在最前线,哪里最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灾情最严重,他们就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特别是在抗洪抢险的危急时刻,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奔赴现场,疏散群众,解救人员,排除险情,始终奋战在抗洪第一线,出色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我们之所以能够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其中发挥作用最大、贡献最突出的就是广大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夺取抗洪救灾重大胜利的中流砥柱。现在我提议,对多次在抗洪救灾中奋战在一线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对他们表现出

11、的奋勇献身、无私无畏的精神,对他们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努力,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衷心的感谢!胜利的取得,靠的是社会各界团结一致、同舟共济。在整个抗洪救灾过程中,全市共有3.91万名党员干部群众、解放军武警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奋战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抗洪抢险第一线。他们视险情为“命令”、视险区为“战场”,面对洪涝灾害,不怕困难、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以惊人的毅力日夜守护在隐患险段,忍受长时间的雨水冲刷和洪水浸泡,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广大受灾群众不等不靠,互帮互助,积极抗灾救灾,展现了衢州人民不怕困难、顽强不屈的铮铮铁骨。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慷慨解囊,踊跃向灾区捐款捐

12、物,到处涌现出扶危济困、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真情暖流。特别是一些受灾严重地区,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之间,亲帮亲,邻帮邻,村帮村,有些一户人家接纳了3-5户受灾群众,在天灾面前弘扬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真实体现了人情温暖。二、认真总结经验,我们收获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抗击今年历史罕见的暴雨洪灾斗争中,我们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也为我们收获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此,我们要很好地总结提炼,并把这些精神财富融入到今后工作实践中。主要表现在:一是万众一心、奋勇争先的精神。在特大暴雨洪灾面前,全市人民患难与共,上下一心、干群一心、军民一心、前方后方一心,筑就了抗洪救灾的钢铁长城。从城

13、镇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从地方到部队,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形成一盘棋,拧成一股绳,通力协作,步调一致,全力以赴抗洪,众志成城救灾,形成了战胜特大洪灾的磅礴气势。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大力弘扬大团结、大协作的精神,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把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干不成的事,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就一定能够经受考验,不断创造新的业绩、开创新的局面。二是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抗洪救灾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特大暴雨洪灾面前,我们的广大党员和基层干部身先士卒,临危不惧,迎难而上,主动到灾情最重的地

14、方去,到困难最大的地方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广大干部面对洪水肆虐不言退,千难万险不畏惧,日夜奋战,顽强拼搏;我们的广大军警官兵视汛情为命令,主动请缨,冲锋在前,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锋,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我们的人民群众自觉行动,积极参与,以超常的勇气和惊人的毅力,投身于抗洪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这种压倒一切困难、不被任何困难所屈服的气概,既是我们赢得抗洪抢险救灾胜利的精神支柱,也是我们今后应对困难和挑战、加快衢州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是忠诚履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这场抗洪抢险斗争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靠

15、前指挥,基层干部冲锋在前,共产党员舍己为公,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有的在洪水中奋不顾身地组织群众撤离,几天几夜没有合上眼;有的在紧要关头舍小家、顾大家,为了转移群众而不顾自家的房屋财产被洪水冲走;有的在抗洪救灾中连续作战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实践证明,我们这支队伍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队伍。只要我们始终保持这样一种体现时代要求的先进性,就一定能够使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成为推进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先锋战士,带领全市人民不断走向胜利。四是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精神。在特大暴雨洪灾面前,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自觉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把抢救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调动一切力量,采取有力措施,转移和抢救被洪水围困的群众,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转移危险地带的群众,大家不厌其烦,苦口婆心;为了解救身陷险境的群众,大家千方百计,全力以赴;为了恢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大家精心组织,全力相助。这场特大暴雨洪灾,我们损失的是部分房屋、道路和农作物等,但赢得的是民心,是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感激和爱戴之情。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只要我们始终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