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2460474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编制根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2第三章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3第四章测量程序3第一节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3第二节施工测量的准备4第三节工程定位5第四节平面控制网测设5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6第五章基础测量7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8第一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8第二节垂直度控制8第三节标高控制:9第四节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9第七章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第一节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9第二节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9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10第八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10第一节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0第九章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1第十章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2第一节主要仪器的

2、配备情况12第二节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12第三节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3第四节测量管理制度 13第一章编制根据1、 规划局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7、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第二章工程概况1、XXXX 工程,位于 XXXXft。本工程由4栋小高层、2栋多层和一层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共约35138.1M2,其中14顺 9

3、层(-1+9+1F)建筑面积为 8585.8 m2, 15#、22#和 24#楼 11 层(-1+11+1F)建筑面积 均为3763.6肘,23#楼5层(-1+5+1F)建筑面积为2278.7 m2, 24顺5层(-1+5+1F)建筑 面积为3436.0肘。最大建筑物高度15#、22#、24#ft均为36.35m。基础形式均为独立基础加 墙下条基,结构形式为框一剪结构和框架结构。 一层地下车库及一层商业用房建均为一体独栋 建筑面积9546.8 m2。地下车库为框剪结构、外围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为6度。2、本工程各栋楼标高相对标高绝对标高14#土 0.000170.30015

4、#娄土 0.000169.50022#土 0.000169.00024#土 0.000168.50023#土 0.000170.90024#土 0.000170.900第三章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施工测量贯穿丁建筑施工阶段的全过程,从土方开挖、场地平整、建筑位置测设、基础施 工、建筑物结构安装等,都需要进行轴线定位和高程测量;为了检查基础沉降的位移,在施工 过程和一定使用期间内需要进行变形观测。施工测量是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先导,也是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 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同时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指导的有 效手段。因本工程届丁群体建筑,工程量较大,

5、由多个单体工程组成,各个工程之间的高差与 工艺流程都有关系,因此在放线时一定要注意。第四章测量程序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项目部测量小组,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建筑 定位、建立轴线控制网。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 交底,明确分工。项目测量工作实施细则如下:第一节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1. 测量工作量大,其结构形式复杂,外形变化多样,结构高程变化多,测量的工作量很 大,测量精度要求高。为此,项目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为首的专项测量小组,制定专项测量 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施工。2. 基础施工阶段的轴线控制难度大。群体工程轴线繁琐,施工通道的车道较宽,这很

6、容 易破坏测量的固定桩。第二节施工测量的准备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测量工作需要首先作好充分的准备。施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内业的准备工作,二是外业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才能使施工测 量工作顺利有序地进展,有效地减少无谓的返工和质量缺陷。1、内业准备工作内业的准备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学透图纸,把所有施工图全部看明白,并进行审核。掌握要施工建筑物中测量放线地形图的重点、关键。二是准备各种需用的资料、测量器 具,资料方面如地形图、方格网及坐标,城市区域有关水准基点的绝对标高;器具方面要准备 好需用于工程中的各种仪器、工具、材料,并重点检查仪器的完好性、灵活性。三是

7、研究该工 程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应注意的重点、关键部位,与工种之间的配合,安排好测量工作的实 施计划,才能保证施工顺利进展。2、图纸的学习掌握重点对建筑总平面图,主要掌握朝向、水准标高(即定的0.00为绝对标高多少)、构筑物定位点的坐标值、房屋之间的间距、地形、地物、地貌。为室外准备或草测场地提供依据。对建筑部分图纸,主要掌握首层平面图的轴线条数、编号,轴线(或开问)之间的尺寸,查看总尺寸与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相符。记住和了解这些尺寸,主要为建筑定位放线之用。对结构部分图纸,首先是掌握基础平面图。要与建筑图核对轴线、尺寸,确认无矛盾后, 放线才不会引起后步施工的差错。查看房屋设备方面图纸,主要看管

8、道、沟槽等设置在土建图上是否已经绘出,如已绘出, 则要看其位置、尺寸有无矛盾。如未绘,则要及时提出,在土建施工时能放出线定出位置,方 便施工。3、有关资料及器具的准备施工测量放线所需资料是根据所构筑物的地域、环境、位置,以及构筑物的结构构造等 因素去准备的房屋以方格网定位的,就要查阅该地区方格网的布点情况的资料;了解水准基点的位置 以及考虑如何引进,并确定在新建筑附近什么位置设立施工用的水准基准点第三节工程定位根据规划局和建设单位提供的放线依据和资料,按设计图和规范要求对本工程进行定位测 量,并请规划局认定。根据所提供的规划控制点,首先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用全站仪对整个施工现场引测3个固定控制

9、点KZD1 KZD2 KZD3闭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控制网,然后对 14#-15#,22#-24#、 23#-24#楼各引测2个控制点到现场内适当处将其保护起来,作为半永久性的控制点。第四节平面控制网测设(1) 依据平面布置与定位原则,用全站仪投放出各轴线。主控轴线位置时,均布引线,并设置定位桩,用碌保护起来,并用红油漆作为测量标记。平面控制点标桩的保护平面控制网点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控制桩点应设在稳固(不易产生下沉和位移) 且易保存的地方,在施 量员负责保护,并负责平面控制点标桩 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 的钢筋,将上端磨平, 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 丁混凝土之中,埋置深 0.5m;如果是临

10、时性的 木桩,木桩直径应在 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 一般不小丁 80cm木 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工过程中由测 定期复核。的埋设方法:如 直径25mm以上 在上面刻十字 弯钩,将其浇灌 度不得低丁 控制标桩则用 100mnO上,打 场的土质而定,桩打入土中后, 其在使用期限导线控制点I一粗钢筋;2一回填土; 3一混凝土图中c按埋设深度确定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围护,如图所示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米取保护措施。一股米取在桩上方立二角标或围 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主管领导和有关技术部门,申请

11、建设单位和监理 单位现场代表进行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3、本工程的控制网分为基础及裙楼轴线控制网,塔楼轴线控制网。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内建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 精度的首要条件。(2)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根据建设单位和遵义市规划局提供的高程 点建立高程控制网。用水准仪测设到场区作半永久性水准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 度控制的首要条件。第五章基础测量1、基础平面轴线投测方法(1)根据平面主轴线控制网,将全站仪架设主轴线控制点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 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得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

12、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线各不 得少丁二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正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他相应的 设计轴线及细部线。(2) 在进行基础顶位放线前,以建筑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 在基坑的护壁面上用墨线弹出各轴线十字线,并用红油漆做标记。(3) 轴线允许偏差如下:轴线长度允许偏差L 30m士5mm30 L 60m士10mm60 L 90 m士15mm90 L士20mm2、基础部分标高控制(1) 基础标高传递施工时用钢尺配合水准仪将标高传递到挖孔桩或基坑的井圈上,便丁施工中使用。(2) 标高校测与精度要求:每次引测标高需要作自身闭合外,对丁同一层分几次引测的标高,应

13、该联测校核,测量偏差不应超丁士 3 mm(3) 基础放样程序: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第一节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施工至第二层板面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使用经纬仪将轴控线引弹到结构外立面上。 一层墙拆模后,再引弹至墙顶。并弹出外墙大角 10cm控制线。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外控制和内控结合的方法。下面一人,上面二人配 合放线。轴线引测到楼层后,与外侧到边粱的轴线复核,合格后放细部轴线。3、 浇筑一层顶板混凝土过程中,按照控制点位置用砖做内空为100X 100的标记点。在碌 板面上用钢针划出纵、横轴交义线,并将弹墨出作为标志。4、上部楼层结构相同的部位留200

14、x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 预留洞不能偏 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5、二层楼面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6、二层楼面的标记基点上不得堆放材料等东西,顶板排架避开放线点。7、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8、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限定主控轴,再进行轴网加密。9、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经纬仪进行放线。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轮廓轴线和电梯井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 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 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达到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 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 中弹出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

15、洞口边线。第二节 垂直度控制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 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高低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出墙大角边竖直通线第三节标高控制:每层柱拆模后,应在距本层楼面标高 500mnW度的柱上弹出一条水平墨线,并用红色油 漆标记,以此作为控制的依据,也作为楼地面和窗台、门洞的控制高度依据。1、 标高传递:在每栋正立面和侧立面结构的外墙上各设两处标高传递点 (塔楼可在电梯 井道内),作法为在距楼面标高1m的钢筋碌柱上用红色油漆作标记,采用水准仪测出标高至楼 面,并作好标记。2、传递误差:按三级水准测量为准,并且每两层作一次全高的校核工作。3、标高允许误差:层高:士 2mm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士 10mm第四节标高传递注意事项1、标高基准点的确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第七章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