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2456239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计入门知识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方案设计入门知识,建筑设计与原理(二),1、建筑的基本属性: 建筑是为了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建立的,所以它首先是一个实用对象,应该具有与其使用功能相适应的空间尺度、合理的室内空间布置、必要的家具设施和良好的物理环境条件等。此外,技术性、艺术性也是建筑的重要属性。 2、建筑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建筑设计是生产或生活空间的组织与工程技术及建筑艺术的综合,包括建筑、结构、设备设计 。,一、认识建筑设计,3、建筑分类: (1)按功能: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 民用建筑是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它又 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见表1.1) 工业建筑是工业生产所需的各类建筑,

2、如厂房车间、仓储等。农业建筑是各类农业、牧业、渔业生产和加工所需的各类建筑,如种植暖房、农副产品仓库等。 (2)按建筑材料:木结构、砖石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3)按建筑结构:砖混结构、框架结构、 (4)按层数:低层建筑、多层建筑、高层建筑(见表1.2,表1.3)。,一、认识建筑设计,4、 我国基本建设程序: (1)提出项目建议书; (2)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3)进行项目评估; (4)编制设计文件(方案设计、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5)施工前准备工作; (6)组织施工; (7)施工验收,交付生产使用。,任务书编制、审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交付使用,一、认识建筑设计,

3、表1.1 民用建筑分类,一、认识建筑设计,一、认识建筑设计,续表1.1 民用建筑分类,一、认识建筑设计,表1.2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表1.3 除住宅之外其他民用建筑按照建筑高度分类,一、认识建筑设计,5、设计阶段的内容和过程 (1)设计内容: A.建筑设计: 综合考虑各工种的具体要求,协调关系。 与城市建设、建筑施工、材料供应、环境保护部门关系密切。 依据国家有关文件操作。 B.结构设计 C.设备设计,一、认识建筑设计,(2)建筑设计的过程: 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扩初设计) 施工图设计 1)方案设计:是以方案为中心的决策性设计。经济、技术、美学方 面的多方案比较,确定建筑空间、艺

4、术造型合理的方案,提出投资估算书。是用于办理工程建设的有关手续。 2)技术设计:是以结构、设备为中心的技术性设计,提出概算,用 于审批(包括政府或建设方对初步设计文件的审批)。若无审批要求,初步设计文件也无出图的必要。 3)施工设计:是以技术设计为基础,给现场施工提供详图,主要研究构的具体构造、连接、细部处理,提供预算。 方案设计作为目前阶段学习和训练的主要内容。,一、认识建筑设计,(3)建筑设计内容 设计准备: 1) 熟悉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 2) 收集必要的设计原始数据。 3) 设计前的调研工作。 4) 有关政策学习、同类型设计资料的参考。,一、认识建筑设计,初步设计阶段 提出设计方案:

5、 按照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和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提出方案。 设计内容: 确定建筑物的组合方式; 选定建筑材料和结构方式; 确定建筑物在基地的位置; 分析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提出概预算。,一、认识建筑设计,初设阶段的图纸及设计文件 建筑总平面:1/500 1/2000(基地的位置、标高、道路、绿化及其它设施) 各层平面及主要剖面、立面:1/100 1/200(房屋的主要尺寸、面积、高度、门窗位置、部分家具和设施的布置) 说明书:方案的构思、建筑构造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建筑透视图及建筑模型,一、认识建筑设计,技术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基础上,确定各工种之间的技术关系。各工种

6、相互提供资料、提出要求,共同协调编制各工种的图纸和说明书。为施工图打基础。 要求: 建筑工种的图纸标明与技术工种有关的详细尺寸。 结构工种应有房屋结构布置方案图,附初步计算说明。 设备工种提供相应设备图纸及说明书。,一、认识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 任务:满足施工要求 综合建筑、结构、设备各工种,相互交底、核实校对;深入了解材料供应、施工技术、设备等条件,把满足工程施工的各项具体要求反映在图纸上,做到图纸齐全统一,明确无误。 内容:确定全部工程尺寸和用料;绘制全部施工图纸; 编制工程说明书、结构计算书、预算书。,一、认识建筑设计,施工图阶段图纸及设计文件: 建筑总平面:1/500 1/2000

7、(详细标明基地上建筑物、道路、设施等所在位置的尺寸、标高附说明) 各层平面、各个立面及必要剖面:1/100 1/200 建筑构造节点详图:据需要采用1/1、1/5、1/10、1/20(檐口、墙身、和各构件的连接点,楼梯、门窗及各部分的装饰大样) 各工种相应配套的施工图 建筑、结构及设备说明书:结构及设备的计算书、工程预算,一、认识建筑设计,6、建筑设计的特点: 创作性、综合性、双重性、过程性、社会性 7、建筑设计的方法: 先功能后形式、现形式后功能 8、建筑设计的过程: 从简到详、从浅到深、从粗到细、循序渐进 任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完善,一、认识建筑设计,8、建筑设计的要求和依据 (1)要求

8、 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考虑建筑美观要求 符合总体规划、环境要求,一、认识建筑设计,(2)依据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的必要空间 3)温度、湿度、日照、雨雪、风向、风速等气候条件 日照、主导风向,确定房屋朝向、间距 风速是高层建筑、电视塔设计中考虑结构布置、建筑体型的 因素 雨雪量多少对屋顶形式和构造有影响 风向玫瑰图,一、认识建筑设计,4) 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对建筑物的平面组合、结构布置和建筑体型有明显影响(错层,特殊结构构造措施) 5) 建筑模数和模数制 基本模数:M0=100毫米 扩大模数:3 M0、

9、6 M0、12 M0、30 M0 分模数:1/2 M0、1/5 M0、1/10 M0,一、认识建筑设计,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建筑的三要素:实用、坚固、美观 (功能、技术、艺术) 1、建筑的功能(实用) (1) 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特点与要求 (2)人的生理要求 (3)人体的尺度,二、建筑的基本要素,2、建筑的技术条件(坚固) (1) 建筑结构形式的选择 (2)建筑材料 (3)建筑施工 3、建筑形象(美观) (1)建筑形体构图原理 (2)建筑色彩的构图原理,二、建筑的基本要素,公共建筑的功能分析与组织 (一)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建筑是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的空间 1、空间组成:按功能划分 (1)

10、主要使用部分 (2)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 (3)交通联系部分,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空间划分功能关系 (1)分清建筑空间主次关系,结合功能需求 (2)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3、空间组织空间感受 根据具体要求,抓住主要矛盾。 主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交通联系部分这3部分空间有机组织、分区明确、关系紧凑。 交通联系部分是建筑空间组织的重要联系空间(水平、垂直、枢纽)。,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4、交通联系部分空间形式分为: (1)水平交通空间:除满足功能需要外,应服从建筑布局及空间艺术处理的需要。 (2)垂直交通空间:根据需要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

11、 (3)交通枢纽空间:空间过渡的作用,应使用合理、空间得当、结构合理、经济有效、安全可靠等。,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水平交通空间:? 垂直交通空间:? 交通枢纽空间:?,(二)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 合理安排各部空间,使 分区明确有联系方便。 1、空间的主与次 2、空间的“动”与“静” 3、空间联系的“内”与“外”,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通过庭院的绿化,矮墙、道路和建筑小品 把建筑的内外动静给区别出来。,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 1、人流组织方式 (1)平面组织方式(廊、厅) (2)立体组织方式(楼梯、电梯) 2、人流疏散:正常、紧急,观演建筑的疏散,公

12、共建筑室内空间组织 1、走道式空间组合方式 2、单元式空间组合形式 3、穿套式空间组合形式:串联、放射 4、以大型空间为主体穿插辅助空间组合形式 5、大空间分割组合形式,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组合 (一)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基本组成 1、室内外空间关系:互相联系、互相延伸、互相渗透和补充,形成既统一有和谐的空间关系。“防御”与“对话” 2、室外构思注意的问题 (1)内在因素建筑物本身(功能、经济、美观) (2)外在因素(城市、环境、自然条件等) 3、室外空间组成: 建筑物、附属建筑物、室外场地、绿化设施、道路小品、道路入口,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4、室外空间

13、的处理 (1)室外空间与建筑 (2)室外空间与场地 (3)室外空间与绿化,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群体组合类型及特点 (1)分散式布局组合(四合院、庭院式组合) (2)集中式布局组合(单体楼),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的艺术处理 满足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人们心理、视觉的要求,还应起到改善和美化环境的作用 (一)建筑形体构图原理: 1、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 2、主从与重点 3、对比与微差 4、对位与呼应 5、韵律与节奏 6、均衡与稳定 7、比例与尺度,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二)建筑色彩的构图原理: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彩的特性: 对比、冷暖、进退、涨缩、轻重 3、色

14、彩应用:统一、加强、丰富、光色配合,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公共建筑的技术与经济问题 (一)建筑模数: 我国规定的基本模数:M0=100mm 扩大模数:3 M0、6 M0、12 M0、30 M0 M06 M0:主要用于建筑构件截面建筑制品、门窗洞口、建筑配件;建筑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层高的尺寸。 1560 M0:主要大型建筑跨度(进深)、柱距(开间)、层高及构配件的尺寸等。 分模数:1/2 M0、1/5 M0、1/10 M0 分模数用于缝隙、构造节点、结构构件的截面及建筑制品的尺寸。,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二)建筑结构形式: 1、墙体承重结构: 适用于中小型民用建筑;特点是平面规整,墙

15、体承重,模数统一,便于施工,多用于中小学校、办公、医院等建筑 2、框架结构: 多用于大型公共建筑;特点承重系统与非承重系统分工明确,室内外空间关系处理灵活、贯通,内部空间划分自由 ,便于实施。 3、空间结构(平面、空间) 用于大空间要求的建筑。(悬索、薄壳、网架、桁架),三、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三)建筑技术要求: 1、功能要求:建筑特点 2、生理要求:卫生、通风、采光 3、规范要求: (四)公共建筑的经济问题 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四、建筑构造设计,1、房间尺寸的确定 (1)指标:

16、 (2)家具、人体工程学 (3)使用活动的特点 (4)结构、经济技术要求 (5)建筑模数,2、门:联系、分隔作用 (1)普通门、安全门 (2)尺寸确定:人流数量、安全疏散、设备家具 宽度:公共房间一般按600/百人估算 单扇、双扇 高度:以3M0为准,21003300 (3)数量: 可设一道门:面积60,人数50人;住宅门。 较宽敞的公共空间,不得少于两道。,四、建筑构造设计,(4)布置原则: 配合人流路线,缩短交通流程;配合家具布置,增大有效使用面积;配合开窗,组织通风;配合结构布置,避开集中荷载 (5)开启方向: 私密性强的房间内开 公用房间外开利于疏散 人流大弹簧门 (6)使用形式: 平开、弹簧、推拉门、卷帘门,四、建筑构造设计,3、窗:联系隔断;日照、采光、通风;观景 (1)采光系数:C (2)窗地比估算,四、建筑构造设计,(3)窗台高: 普通9001000 特殊:12001800;或0 (4)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