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2453268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6.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夯扩桩专项施工方案(分包单位)(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工程概况1第二部分:设计说明1第三部分:载体桩简介3第四部分:施工工艺简介5第五部分:工程质量保证7第六部分:质量管理措施9第七部分:施工组织10第八部分:进度计划12第九部分:安全生产措施13第十部分:文明施工措施13第一部分 工程概况拟建鑫鑫家园经济适用房和公租房桩基(七栋)工程,位于延安市桥沟镇方塔村。楼房编号分别为 12#、15#、18#、19#、20#、 21#、22#。砖混结构,6层。净占地面积7019.26讥 根据该工程 地质条件及上部结构情况,基础采用载体桩基础。该技术工艺简单, 施工质量易控制,同时该桩基础具有沉降变形小、单桩承载力高、综 合造价低廉等特点。载体桩基

2、础持力层以黄土层为桩端持力层,其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kRa 970KN桩身直径450 mm桩长12m-18m不 等,最终桩身长度以桩端扩头进入黄土层为准。由于填料挤密,使 承载体所在土层更加密实、均匀,压缩模量得到很大提高。从而有效 提高了单桩承载力,减少了建筑物的总体变形。第二部分 设计说明1、基础采用载体桩, 桩基持力层为黄土层,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不得小于 970KN。2、载体桩填料应符合以下规定:1 ) 夯击后地面隆起不得大于 50mm。2) 在桩基础施工时, 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相邻桩的上浮量。 对于 桩身混凝土已达到终凝的相邻桩, 其上浮量不得大于20mm对 于桩身混凝土处于流动状态

3、已的相邻桩,其上浮量不得大于 50mm;3) 在满足上述两款的条件下,以三击贯入度控制夯扩体的投料量。投料量不宜大于1.8m3,最终三击贯入度不大于10cm4)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保护层为50mm承台梁30mm3、桩基施工前应进行单桩静载试验以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试桩数不少于总桩数 1,且不得小于 3 根。4、工程桩应进行桩身质量检验, 可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 试验 桩必须全部检测。 工程桩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 10,且 不应少于 10根,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承台下为 3 根桩时, 每个承台下抽检数不得少于 1 根。5、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从成桩到

4、开始检测 的间歇时间,对于砂类土不应小于 10 天;对于粉土和黏性土 不应小于 15 天;对于淤泥或淤泥质土不应小于 25 天。6、基承台梁下土及回填土须压密实,压实厚度 450mm压实系数 0.96。7、本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采取措施防止下部基础受水侵蚀, 否则影响建筑使用安全。8、 施工中应严格遵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载 体桩设计规程 JGJ1352007 等国家相应规范。第三部分 载体夯扩桩简介 载体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桩,它是由上部桩身和下部“载体” 两部分组成。桩身一般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载体”是位于 桩端底部、经深层填料夯实的复合体,它是该种桩型的

5、技术核心。技术发明点:它是以桩端土层为研究对象,利用柱锤的自由落体 运动对桩端深层土体进行反复地填料夯实挤密操作,使桩端以下一定 范围内的土体得到最为有效地加固挤密,形成“载体” 。它是一个呈 层状分布、由不同材料组成的载体,如图所示。dkO剪二埴充匍一窖丄炼 出响土伟“载体 的这种特殊的构造可以使桩端的应力水平逐层地进行扩 散和降低,直至降低到与“载体”以外的原状土体承载力相同的程度, 这样,改变了传统的桩端与地基土体之间的作用关系,充分地调动了 桩端地基土体的承载力,从而使桩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技术特点:第一,力改传统的地基处理观念,避软就硬,因地制 宜,充分地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场地的工

6、程地质条件有机地结合起 来,使地基处理获得最优的效果,第二,将地基处理与基础施工合二 为一,即降低地基处理费用,又节约基础投资,使得施工方有利可得, 与此同时又可使得建设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可谓一举两得。第三,极大地改善了桩的承载性状,使得单桩承载力出乎寻常的高,一般是 普通桩的3-8倍,第四,可以通过调整“载体桩”的施工控制参数, 任意改变其单桩竖向承载力极限特征值,使之最优化地满足工程之需 要,第五,施工中能就地取材,充分地利用固体废物或廉价的建筑材 料作为填充料,变废为宝,利国利民,保护环境,降低了桩基础的成 本,。该技术利用柱锤对填料反复进行填充和夯实操作,使桩端下纵向 35m横向2

7、-3m、体积约10m3的土体得到加固挤密,而且通过在湿 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后的土样分析, “载体”周围的湿陷性得到有效消 除。在不影响相邻桩已完成的挤密土体的破坏和松动的情况下,使填 料底端形成最大最优的密实体和影响土体,桩身承受的集中荷载通过 载体的分层扩散作用,消除桩端的应力集中,并逐层降低至天然土体 能够承受的程度,从而改善了土体的受力状态。第四部分 施工工艺简介4.1 、复测桩位线工程项目部放线人员依据规划定点将桩位放线完毕,经监理验线 合格后,在施工前,各施工组技术员对所要打的桩位再进行一遍复测, 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4.2 、移动桩机就位 检查桩机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移动桩机就位。

8、4.3 、锤击成孔在确定所要打的桩位上,使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对齐。先用细长 锤低落距夯击地面,在地面土体中形成一个浅孔,用反压系统将护筒 沉至孔底,并调整护筒垂直。4.4 、沉护筒至设计标高提高柱锤夯击成孔,将护筒沉至孔底,经反复操作后,将护筒沉 至设计标高处。当接近桩底标高时,控制柱锤落距,准确将护筒沉至 设计标高。4.5 、填料夯击 护筒沉至设计标高后,提升柱锤高出填料口,进行填料,锤做自 由落体运动,夯击填充料(填料量以锤底出护筒底4060cm为依据)4.6、实测三击贯入度承载体形成密实状态后,在不填料的情况下,令柱锤以6m落距做自由落体运动,严禁带刹车。实测三击贯入度,每击贯入度应比前

9、 击小或相等,且三击贯入度的累计值满足设计要求;如不满足设计要 求,则应继续填料夯击至满足三击贯入度的要求。测量放线挖桩位孔4.7 夯填干硬性混凝土 三击贯入度满足设计要求后, 分次夯填 0.3m3的干硬性混凝土, 继 续夯击至锤底出护筒25cm4.8 、放钢筋笼至标高放钢筋笼之前先灌注2050cm混凝土,在护筒内放入预制钢筋 笼,测量钢筋笼顶标高,使钢筋笼沉至设计标高。4.9 、浇注混凝土 从护筒填料口灌入混凝土,连续灌至桩顶标高,并适当进行超灌30 50cm。4.10 、拔护筒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将护筒拔出,拔护筒时速度要慢,同时注意观察钢筋笼是否有位移。4.11 、振捣混凝土 振捣时,要

10、快插,并逐渐慢慢上拔至桩顶。第五部分 工程质量保证5.1 、载体桩质量控制主要指标1、桩孔的垂直度偏差桩长的1%2、桩位允许偏差:沿轴线150mm垂直轴线70mm3、桩径允许偏差为 -20mm。4、放置钢筋笼顶标高允许偏差为 50mm。5、钢筋笼主体保护层允许偏差为 20mm。6、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主筋间距士 10mm箍筋间距士 20mm钢筋笼直径士 10mm钢筋笼长度士 50mm7、细长锤锤出护筒深度填料时:4060cm夯填干硬混凝土时:2 5cnr。8夯填0.3 m 3干硬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为 C25,桩身混凝 土为 C25。9、 桩身混凝土配合比满足设计要求,坍落度控制在810cm

11、左右,原材料投量允许偏差:水泥士 2%,砂石士 3%;水、外加剂士 2%。10、桩顶混凝土灌注标高应超出设计标高 3050cm。11、桩身灌注充盈系数1.10。12、 桩的混凝土试块要有专人负责,每台班不少于1 组。13、 控制三击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要求,柱锤落距为6.0m,锤重3.5 吨。14、未尽事项严格执行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及载体 桩设计规程 JGJ135-2007 和企业标准载体桩施工及验收规程 QB10-2007。5.2 、质量保证措施1 、夯扩桩正式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先作试桩,试桩检测合格后, 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2、桩位放线:首先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要求放出桩位线,由

12、专 人验线并报监理单位合验,做好桩位预检记录。3、 移桩机就位,调整护筒垂直,确保其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4、锤击放置钢筋笼时,用水平仪测量其标高,确保钢筋笼顶标 高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提升护筒时,观察钢筋笼是否有竖向位移。5、采取加垫块等措施控制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6、钢筋笼应较直,完成后,复测主筋间距、长度及箍筋间距, 确保其在误差范围内。运输吊放过程中严禁高起高落,以防弯曲、扭 曲变形。7、混凝土搅拌时,砂与碎石每车都要过秤计量,严格按混凝土施工配合比下料,每盘搅拌时间不少于2分钟,塌落度控制在810cm 左右。8、干硬性混凝土水泥、砂石配合比,用水量减少,以手攥成团 为宜。9、派专人负责

13、按有关规定留取砼试块,并随时检查砼塌落度是 否满足要求。10、测三击贯入度时严禁带刹车和离合,测量要细致、准确,如 实记录测量数据。11 、成桩过程中随时测量对邻桩的影响,发现邻桩水平及竖向位 移超过30mm则停止夯击。12、成桩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地面隆起,当隆起超出规范要求时 (小于50mr)应立即停止施工,报告技术人员解决。13 、混凝土振捣时,确保桩头混凝土密实。14、施工原始记录应详实、项目完整、签字齐备。15、设置专职资料员,负责进度报表、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16、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实行的检测检验规定。第六部分 质量管理措施1 、为确保达到上述施工质量标准,实行质量三检制,即在项目

14、部质检员自检基础上,由我公司质检员互检,合格后向监理进行交接 验收,确保施工质量。2、公司总工程师,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和资料进行定期检查和 指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否则实行质量否决权。3、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对工 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工作质量进行管理,对整个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 质检员负具体检查责任。4、班组长认真执行质量标准,按规程作业,对工序质量负责。5、工程开工前,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使 每个施工人员对工程总体要求明确,对岗位职责、岗位技术要求及质 量要求,有深刻了解,使人人具有“质量 二企业生命”的意识。6、按建委有关要求,及时做好各项施工记录

15、,包括隐检、预检、 分项检,做到准确、及时、齐全。施工报告按市建委有关要求提交。7、要积极配合甲方、设计、监理和质检站对施工质量的检查验 收,积极听取其意见和建议,有问题及时纠正。第七部分施工组织7.1 、人员组织为保证该工程顺利进行和优质高效完成,我公司成立项目经理 部。由项目经理全权负责工程的领导、指挥、协调等重大事宜,对工 程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等负全部责任。使工程的生产 组织协调、质量监督、安全管理到位,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项 目管理体系如下:序号类别姓名职能1项目经理代表公司对项目全面负责,在项目上实施质量 方针和经营宗旨,全面履行与业主签定的合同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项目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编制单项施 工组织设计、制疋图纸自审计划、施工技术交 底、参加图纸会审3质检员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对不合格品提出处理方 案、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监督实施、组织进 行质量等级评定4施工员负责与各班组进行质量、劳动纪律、文明施工 教育,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