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42420399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8.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X年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改委关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的调研报告一、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现状1、示范区产业承接加快, 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1-4 月份, 全市示范县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亿元,同比增长%以上。其中,舒城县到位亿元, 同比增长 23%;金安区到位资金亿元, 增长 %;市开发区到位亿元,增长 %;市集中示范园区意向性项 目 20 个,规模 200 亿元,已签约项目 3 个,到位资金 3 亿 元; 新桥国际产业园签约入园项目 1 个,总投资 5000 万元。 1-4 月份各类承接平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亿元,新 增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市集中示范园区今年已征地 近 1000 亩,拆迁房屋 2 万多平米,

2、截止 4 月份园区基础设 施建设已完成投资 4050 万元; 金安区 1-4 月份,全区平台建 设完成投资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 舒城县 1-4 月 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 市开发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 1 平方公 里; 新桥国际产业园 1-4 月份累计投入基础设施亿元,园区 初步框架基本形成。2、合肥经济圈互动加强,合作专题进展明显。随着经 济圈各市党政领导会商制度的确立和部门会商合作机制逐 步建立和完善,圈内各市发改、招商、旅游、环保、交通等 部门都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与市、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衔接日益紧密,互动更加频繁,合肥经

3、济圈城市党政领 导第三次会商会议确定的五项合作专题稳步推进。其中:交 通 1 小时公路建设方面, 312 国道段工程已于 4 月 27 日正式 开工,合六南通道项目合肥市已完成招投标,市也已全面启 动前期各项工作 ; 产业合作方面,合六产业走廊正在原有 “六合”产业走廊暨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产业发 展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对接,准备委托有资质的 单位开展新的规划编制工作 ; 旅游联合开发方面,今年一季 度在万佛湖举办了合肥经济圈旅游推介会,并完成合肥经济 圈旅游指南样稿编印工作,此外正在积极推进合肥经济圈旅 游项目招商推介会筹备、合肥经济圈旅游精品线路策划、大 八公山旅游合作前期调研

4、等有关工作 ; 对外开放联合招商方 面,已设立了经济圈城市招商信息互通平台,完成了经济圈 投资指南样稿,计划 5 月底编印成册,此外正在着手联合招 商活动的筹备,计划 6 月份组织举办一场联合招商活动 ; 大 别山生态保护方面,霍山、金寨、舒城、裕安农村环境连片 治理示范项目已全面启动,计划今年 10 月底完工,市环保 局组织编报了市“十二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建设 方案,正在积极争取申报列入国家、省“十二五”农村环 境综合整治项目库。3、皖北发展政策更加充实,结对合作迈向深入。合肥市和市分别以两办名义印发了 XX年合肥市与市寿县霍邱县结对合作重点事项表 ,确定今年寿县霍邱县与合肥市结对

5、合作重点事项 18 项,其中与寿县结对合作事项 12 项,分别 为炎刘至新桥国际机场快速通道肥西段建设、石集至吴山公 路长丰段及小甸至涂拐公路长丰段道路升级改造、合肥现代 产业园空港新城规划、新桥机场周边秸秆禁烧、农业结构调 整及供肥蔬菜基地建设、深化旅游经济合作、深化商贸流通 合作、开展金融合作、开展土地合作、开展联合招商、干部 人才及专业技术人员挂职交流与学习培训、兴建科技创业寿 县服务中心等方面 ; 与霍邱结对合作事项 6 项,分别为沿淮 高速暨 1 小时通勤圈、霍固路和临淮岗至长集快速通道建设、 教育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共建蔬菜基地、朗德鹅养殖 及鹅肥肝深加工、干部人才及专业技术人

6、员挂职交流与学习 培训等。总体看来,今年合作事项较之去年合作备忘录,内 容更多,涉及面更广,支持措施更具体,力度也更大,皖北 结对合作在深度、广度、力度都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重点 领域合作推进较快。在基础设施共建方面,炎刘至新桥国际 机场快速通道肥西段道路建设工程正在组织工程招标, 5 月 底前可望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建成通车; 石集至吴山公路长丰段及小甸至土拐公路长丰段 2 条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正在铺 水泥面板, 6 月底可建成通车 ;合肥城市燃气管网向新桥国际 产业园延伸正在洽谈中。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方面,在省今 年出台的皖北共建园政策支持推进下,寿县及时调整成立了 与蜀山区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园

7、区领导小组,双方就合作共建 园区规划选址、建设规模、合作机制及规划选址、筹备召开 高层会商会、起草合作共建框架协议、组建管理机构等方面 达成初步共识,合肥市蜀山区已确定合作园区管委会主任人 员,相关机构正在筹建中。在合作推进空港新城规划建设方 面,目前两市已商定委托合肥市城市规划设计院开展规划编 制工作。4、革命老区发展添新动力, 政策助推逐步显现。XX年, 省财政对金寨等 6 县区每年各补助 XX 万元政策按时落实到 位,其中安排金寨等 6 县区专项补助资金亿元,新增均衡性 转移支付亿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亿元 ; 省交通 厅将大别山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县乡道改造项目建设经费补 助标准每

8、公里提高 10%;省水利厅、 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省编办联合出台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 , 落实了老区水利设施建设省级配套不少于地方配套50%的政策; 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出台关于调整大别山革命老 区控矿权价款地方留成收入省与市县分成比例的通知 ,提 高市县分成比例 ; 省计生委下发了关于在大别山革命老区 实施长效节育奖励制度的通知 ,对落实依法生育的农村双 女户在规定时间内自觉落实绝育措施的一次性奖励 4000 元, 并将实施情况纳入计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 ; 省农委制定了关于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方案 支持大别山区发展名特优农产品 ; 省扶贫办在去年

9、底安排第 二批扶贫资金时,对我市 6 县区给予照顾,资金增长幅度普 遍在 15%以上。环境治理方面, 金寨等 6 个县区获得国家 6000 万元污染治理资金扶持 ; 金安、裕安两区污水管网列入国家 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以奖代补”资金支持范围。民 生保障方面,金寨县在全省率先争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 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全县每生每天 3 元标准,全年实施 200 天,总投入 3600 万元,全部由中央投资。这些都为革命 老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发挥了重要作 用。5、四大政策相互融合促进,形成发展巨大合力。由于 四大政策之间有很多的互补性,在具体实施中组合叠加效益 明显。如

10、市集中示范园区受皖江示范区和合肥经济圈的双重 叠加效应带动,发展的区位优势和良好前景越加显现 ; 寿县 在合肥经济圈、皖江示范区和皖北合作政策的带动下,新桥 国际产业园成为全市皖江示范区“一轴双翼”产业布局双翼 之一,获批筹建省级开发区,又与合肥市蜀山区顺利启动共 建现代产业园区 ; 舒城县和金安区同受合肥经济圈、皖江示 范区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政策辐射,在招商引资、园区发展、 区位优势等方面较之以往有了极大提升。二、存在问题1、产业承接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市开发区创国 家级开发区仍在申报之中,市集中示范园区产业承接项目开 工少,承接产业转移主平台作用目前仍不明显。承接平台的 建设和基础设施的

11、完善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省财政 年取消了对市集中示范园区的支持,使得市集中示范园区建 设资金吃紧。新桥国际产业园刚刚起步,金安开发区、杭埠 工业园等省级开发区发展规模也较小。各园区生产和生活型 服务设施相对滞后,配套能力不强,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还不相适应,特别与全省示范区建设的快速进展相比,我市 面临的加快发展、做大总量和转型升级、提升质量的发展任 务更加艰巨。2、经济圈一体化融合力度不够。在基础设施方面,存 在供水、供电、供气以及信息通信通道不对接、功能不完善 等问题。经济圈内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和 各自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整合。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经济圈各 市工业化发展水平梯

12、度差距较大。各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市场 准入、质量技术标准、行政事业性收费、户籍制度等形式的 地方“行政篱笆” 。在合作机制上,目前是在一种宽松的、 平等协商的氛围下展开的,各合作框架协议主要是靠各市自 觉主动推进,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和约束机制,推进进度不 平衡,部分专题推进较慢。3、皖北合作深度亟待进一步提高。如空港新城打造需 要进一步加快规划编制进度,加快完善相关合作体制机制 机场周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推进困难,农业结构调整财政奖 补政策需要尽快出台 ; 园区共建需要加快启动,尽快成立机 构,启动园区建设,设立担保融资机构,破除合作园区建设 资金短缺困难等。4、大别山扶持配套政策不够细化。省促进

13、大别山革命 老区发展总体含金量很高,但仍有些政策操作性不强,特别 是对项目资金分配采取“给予倾斜” 、“优先帮助”等不明确 表述,难以实质兑现。在对相关县区的调查中发现,XX年革命老区县区获省支持的各类项目资金扶持,绝大部分都是常 规性的,与非革命老区县区无明显差别,因省大别山革命老 区政策而单独获得支持的项目资金不突出。三、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建议1、筑良巢,引金凤,软硬兼施,进一步提升皖江示范 区建设水平。一是加快承接平台建设。围绕我市合六产业走 廊和舒三工业集聚区、新桥国际产业园等“一轴双翼”产业 承接布局,加快推进市集中示范园区建设,加快市经济开发 区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工作步伐,突出打造产业

14、承接主平台;加大省级开发区扩区升级申报力度,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同时以“一区多园”和“政区合一”为抓手,大力实施“一 区多园”整合试点,加快整合乡镇工业集聚区或产业园区, 实现开发园区的空间拓展与产业整合,通过优化产业承接外 部环境,提升我市产业承接优势。二是优化产业承接结构。科学把握当前产业集群转移趋势和特点,抓住产业链中核心 企业的引进,发挥核心企业带动作用,聚集产业链上下游产 业,着力构建大规模、集群式承接产业转移的格局。在引进 项目时严把能评、 环评等准入关。 同时明晰各园区产业定位, 引导各开发园区重点发展 2-3 个主导产业,构建示范园区分 工有序的产业体系,促进分工协作、错位

15、发展。三是优化发 展环境。在夯实硬件基础的同时,着力提升软环境的塑造。 积极推进与中科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强研发公共服务平台 建设。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整合做大县域发 展投融资平台,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创新融资方式,增 强融资能力。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继续推进效能 建设,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审批程序,健全产业承接项目跟 踪服务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努力营造重商、安 商、亲商的良好环境。2、展己长,补己短,互通有无,进一步加快合肥经济 圈一体化进程。一是做好发展定位,明晰发展思路。积极发 挥我市矿产资源、 农产品、旅游、生态等在圈内的比较优势, 突出我市优质产品品牌和

16、区域发展品牌打造,进一步加大交 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合六产业走廊共建步伐,努力建设区 域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农特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科技成 果转化试验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打造合肥经济圈西向发展门户。同时按照“东向发展,呼应 合肥西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积极 对接合肥高新区,大力发展东部新城。二是加强专题对接, 拓宽合作领域。加快推进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三次 会商会议纪要和交通 1 小时公路建设、产业走廊合作、旅 游联合开发、对外开放联合招商、大别山区生态保护等合作 专题贯彻落实工作进度。加快合六产业走廊合作步伐,尽快 启动规划编制,积极推进汽车零部件、家电、装备制造等一 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产业与合肥市配套发展。继续推进旅 游联合开发,支持天堂寨、白马尖、万佛湖、寿州古城等一 批旅游景点重点项目建设,把大别山打造成经济圈旅游基地。 加快 312国道段升级改造建设,推动 206 国道舒城段升级改 造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