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7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2413739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9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7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高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7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7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作文人类命运共同体(2020年7月整理).pdf(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典型素材” “相关报道”中的材料,请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话题,写一篇作 文,不少于 600 字。 【作文素材】 大概在一千三百年前,崇敬佛法的日本长屋王造了千件袈裟,布施给唐朝众僧。袈 裟上绣着四句偈语: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 后来,鉴真和尚听闻此偈,很受触动,决定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这件事记述在唐大和尚东征传里,原文是这样的: “日本国长屋王崇敬佛法, 造千袈裟, 来施此国大德众僧, 其袈裟缘上绣着四句曰: 山 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以此思量,诚是佛法兴隆,有缘之国也。今我 同法众中,谁有应此远请,向

2、日本国传法者乎?” 日本长屋王往唐朝运袈裟是否真有其事,尚待考证,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日本往中 国运口罩却真实感动着我们。 前两天,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事务所捐赠给湖北 20000 个口罩和 一批红外体温计,物资外包装的标签上写着八个字: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 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当我们抬头时,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 【作文素材】 在中国人辛苦抗“疫”的这些天,世界很多国家和人民都和我们站在一起。当地时间 1 月 23 日,伊朗外长在社交媒体上鼓励中国抗击疫情,成为全球第一个公开声援中国的外长, 紧随而来的是伊朗的援助医疗物资。韩国、英国、法国、土耳其、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

3、、 匈牙利、白俄罗斯、印尼等多国向中国捐助的防疫物资纷纷运抵中国。2 月 5 日,俄罗斯的 硬核支援也到了伊尔-76 军用运输机抵达武汉,机上载有包括医疗设备等在内的人道主 义救援物资,飞机上的 5 名俄罗斯医疗防疫专家将同中国专家合作研制疫苗。 【作文素材】 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的力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互相依存、休 戚以共,必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在疫情这个人类的共同大敌面前,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若此时趁人之危、 落井下石, 岂不是和病毒站在一条战线?尽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世界 的共同目标,大家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才是对自己、对全人类命运负责任的表现。 美国科普作家

4、卡尔齐默的书病毒星球有一个新颖说法:早在人类出现之前,病毒就占 领了这颗星球,历经高温、酷寒或干旱,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人类生活在一个名副其 实的“病毒星球” 。但我们想说的是,这座星球,也是人类的星球,人类不会败给病毒。只 要人类站在一起,与子同袍,与子偕行。 病毒无情人有情。疫情是一时的,友情是长久的。朋友送我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我 们也送朋友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文范文】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哲人隽语,更是时代风尚。 “共生共存,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是中华文化,更是人类智慧。 两河流域的辉煌化作一抹烟云

5、,在历史的天空留下遥远而又凝重的一笔;古埃及文 学 海 无 涯 2 明早已随时光化铅,成为一段饱含沧桑的回忆;古印度文明也像是被蒙上历史的风尘,暗淡 了昔日的光芒。唯有华夏文明,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不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灿烂辉煌。为 什么上下五千年的风霜不但没有侵蚀它、湮没它,却为它添砖加瓦、增光溢彩了呢?一个重 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也就是能做到“美美与共” 。 中华文明能够一面继承传统,一面推陈出新。它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中不断发展壮大。北魏时孝文帝改革,鲜卑族在华夏文明前选择了交汇融合。蒙古人放弃了 中原牧马,却也沿袭了汉人“勤农桑,务耕织”的制度优势。八旗子弟踏

6、破天门豪情万丈, 在入主中原后“兴科举,礼孔孟:俨然已是中华文化的继承者与光大者。中华文化总是能以 其兼容并包的顽强生命力走过历史的风雨,如大江大河滔滔不绝,渐行渐远渐无穷。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华文明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推动 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这种交流从古至今都存在着。 鉴真大师东渡,马可波罗来华,玄奘西天取经,郑和西洋送宝,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汇合是历 史的经验, 也是世界的大势。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 西汉末年开始传入中国。 那时的神州大地, 是儒家和道教的天下, 可是佛教并没有因此就被排挤出去, 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起 了深远持久的影响。自隋唐开始,佛

7、教经由中国义理的逐步改造,使中国化了的佛教教义, 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佛、道、儒在碰撞中交融,三教合一,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 大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烙印。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渗透。如今“一带一 路”倡议为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更加巨大的平台,既有利于各国的经济发展,也有 利于各族文明在交流中共存,在交流中壮大。2015 年 9 月,新时代领路人在联合国成立 70 周年系列峰会上明确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革命性理念, 倡导建立平等相待、 互商互谅 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 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2017 年 3 月 23 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决议,载入了新时代领路人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结尾: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共生共存,和而不 同,倾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深化全球治理,共建美好未 来,这是中华文化新的智慧与更大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