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重庆市一中2017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解析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2413361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重庆市一中2017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0届重庆市一中2017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重庆市一中2017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重庆市一中2017级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及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 届重庆市一中 2017 级高三上学期 10 月月考 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试题卷的规定位置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 世纪 90年代,日本针对农业面临的发展窘境, 提出了“第六产业”的概念, 即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 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其内涵是指“123”,目的是获取更多

2、的利润。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 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 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C. 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 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2.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量B. 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问题 C. 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D. 振兴农村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 值 3. 下列我国农业模式最接近“第六产业”内涵的是 A. 以“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精准农业 B. 以种植、加工、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 C. 以科技为核心驱动力的杂交水稻种植 D. 以林、草、粮、鱼为核心的立体农业 【答案】 1. B 2. D 3. B

3、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区位因素分为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 水源)和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劳动力、政策,市场、科技等) 【1 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第六产业”的概念,是鼓励农户不仅种植特色农作物,而且从事 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说明特色农作物 为关键,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前提,在此基础之上,才 能从事集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旅游及文化推介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产 品的加工增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 通网、高精尖的技术水平是可以促进茶园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故选B。 【2 题详

4、解】 “第六产业”是在现有农业生产基础上发展,并不一定要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产 量,A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信息,B错误;由材料中“目 的是获取更多的利润”可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延长产业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提高产品附加值;振兴农村农业可以间接加快乡村地区城市化步伐,但这并不是 主要目的, D正确, C错误。故选 D。 【3 题详解】 “第六产业”的内涵核心是依托农业,发展农业加工、销售,拓宽农业类型,延 长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强调的是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选项A、C强 调农业科技,但农业形式较单一,排除AC ;D 选项的类型多元,但向第二、第三 产业延伸不够,突出的

5、是农业的因地制宜,排除D ;B选项依托农业,结合第二、 第三产业,突出农业的综合发展和产业链延伸,B最接近。故选 B。 锡尔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注入咸海。图a 为锡尔河流域示意图,图b 为该河某 地水文观测站测绘到的多年平均径流量和降水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 锡尔河流域冬春季节降水较多,主要原因是 A. 地表径流处于丰水期,蒸发量大B. 西风活动频繁,输送水汽量较多 C. 沙尘暴活动强度大,凝结核较多D. 亚洲高压增强,偏北风湿润多雨 5. 该水文观测站观测到夏季径流量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小,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A. 冰雪融水补给B. 上游支流众多 C. 降水分布平均D. 沿岸植被较多 【答

6、案】 4. B 5. A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4 题详解】 冬春季节 , 该地西风活动频繁,天山山脉阻挡西风气流, 降水较多 ,B 正确。锡尔河 发源于天山山脉,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冬季气温低, 冰川融水量小,为枯水期 ,A 错误。锡尔河流域地处干旱地区, 空气干燥。降水量多少与水汽含量有关, 凝结核 对其影响较小 ,C 错误。偏北风气温低 , 水汽含量少 ,D 错误。故选 B。 【5 题详解】 地位于亚洲内陆,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故河流径流量与降水量关系小,A 对, 上游支流和沿岸植被与降水关系大小的影响不大,降水分布不平均,BCD 错误。故 选 A。 下图中甲图为中纬

7、度某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且图示天气系统沿顺时针 方向缓慢运动;乙图为甲图中MN -线气压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示 Q地的风向为 A. 东南风B. 东北风C. 西南风D. 西北风 7. 甲图所示时刻 A. 地 的 降水概率较地大B. 地风力较地小 C. 地气压较地高D. 地 的 气温较地低 【答案】 6. A 7. B 【解析】 【6 题详解】 由乙图可知, N 地较 M地气压高,甲图中等压线图是低压中心,MN位于低压槽。 低压中心天气系统气流沿顺时针方向运动,说明该系统位于南半球,气流方向呈 顺时针方向辐合, Q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指南向北,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

8、风向为东南风。图示Q地的风向为东南风, A对,B、C、D错。故选 A。 【7 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图示位于锋面气旋的右侧,MN附近是暖锋。该系统位于南半球, 该系统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位于冷气团一侧,位于暖锋锋前,位于暖气 团一侧,位于暖锋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甲图所示时刻地的降水概率较地 小,A 错;地靠近 M ,气压变化小,风力小,靠近N,气压变化大,风力大, 因此地风力较地小, B 正确;据图乙可以看出,N气压大于 M ,地靠近低压 中心(或靠近 M ) ,地远离低压中心(靠近N) ,地气压较地低, C错误; 地位于暖气团一侧,纬度低,气温高,地位于冷气团一侧,纬度高,气温低, 地的气

9、温较地高, D错误。故选 B。 某国际流行服装品牌企业,一年推出超过12 万款商品,是同业的5 倍之多, 70% 销往欧盟国家。旗下400 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以 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生产基地位于西班牙,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 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 家代工终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 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采取“多样少量”的经营方式,成衣从设计到柜台出售的 时间一般为 12天,每隔 3 周店内商品全部换新。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8. 该服装品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 A. 高素质人才多,信息通达度高B. 市场需求大,交通运输便捷 C.

10、土地供应充足,劳动力成本低D. 协作条件好,内部交易成本低 9. 在该服装品牌生产基地,形成代工终端厂集群的主要目的是 A. 节省建厂成本B. 共用基础设施 C. 延长产业链条D. 缩短生产周期 【答案】 8. A 9. D 【解析】 【 8 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旗下400 余位设计师,随时穿梭于米兰、巴黎等时尚重地, 以掌握最新的潮流趋势,高档时装属于技术导向型产业,体现了高素质人才多, 信息通达度高。故选A。 【9 题详解】 通过架设地下传送带网络,将高度自动化的染色、剪裁中心与周边500 家代工终 端厂连接,每天根据最新订单,把布料准时送达终端厂,代工终端厂集群有利于 企业间的生

11、产协作,缩短生产周期。故选D 。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甲、乙、丙三地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 荒漠、草原、荒漠B. 森林、草原、荒漠 C.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D. 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11. 丁地降水量及其水汽主要来源组合,正确的是 A. 大于 300mm ,大西洋B. 大于 300mm ,印度洋 C. 小于 300mm ,北冰洋D. 小于 300mm ,印度洋 【答案】 10. D 11. A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的植被分布。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 旱是其基本特征,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地降水在300 毫

12、米左右,乙、 丙的降水量都在300 毫米以下,而且丙地比乙地更少,故甲、乙、丙三地的典型 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D对,ABC错。故选 D。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降水的来源。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 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再从图上的等降水量线的分有来看,丁的 降水处在 300 毫米以上,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A对,BCD 错。故选 A。 二、非选择题:共160 分,第 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434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习方式之一

13、。下图是浙江省某 县级城市 ( 图中甲处 )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地考察后绘制的区域略图,下 表为他们统计的“ 1991 年和 2008 年图示区域各类用地比重变化(%)”情况。 年份水田旱地林地草地园地城镇 陆地水 域 滩涂 未利用 地 1991 48.8 14.74 18.72 0.34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41.87 9.89 17.27 0.04 0.03 23.91 6.35 0.63 0.01 (1) 简要分析与乙城镇相比,甲城镇规模较大的主要因素。 (2) 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哪类用地?这一变化会对城区气温和 径流带来

14、哪些影响? (3) 考察发现,近年来该区域的黄铜矿资源被大量开采。说出露天开采与加工对当 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 为解决图示区域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考察小组有成员提出可向长三角经 济发达地区进行劳务输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甲处地形平坦开阔;位于河流入海口; 且有铁路经过,交通更便利; 为该地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2)城镇用地比例大幅上升;农业用地(水田、旱地、林草地等)比例下降。城 市热岛强度加大,气温升高。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 (3)植被破坏;土地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 (4)同意;为长三角提供充足劳动力;为该地区人们赚取劳

15、务输出费;提高收入 和生活水平。不同意;加剧上海等城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使该区人 口流失,不利于经济发展。 【解析】 【分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城镇规模较大,乙城镇规模较小。原因可以从图 中得出。甲地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平,平地面积广阔,发展空间大,且水 陆交通便利,会有大量人流、物流的集聚和中转,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乙仅仅位 于河流交汇处,水运发达,且甲比乙的城市等级高,规模大。 (2)据表分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最显著的是城镇用地明显扩大。使得城乡之间 温差加大,会加剧城市的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

16、的进行,地面硬化,会使得下渗 减少、地下水补给减少,水位下降,地表径流量增加。 (3)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露天开采会加剧环境污染,露天采矿时大规模 剥离岩土 , 地表植被会遭到破坏,耕地面积减少,土壤退化,土地的不合理利用, 破坏生态平衡 , 减少生物的生存空间等影响。 (4)开放性问题两个观点均可,言之有理即可。赞同应从劳务输出带来的经济收 入、加强与外界交流和联系、促进输入地经济发展等角度考虑。长三角作为输入 地,劳动力更充足;对输出地而言,为该地区人们赚取劳务输出费;提高收入和 生活水平。不赞同应从随着大量人口的迁入,对输入地带来的各种压力。以及对 于输出地而言的人才外流,劳动力缺失等角度分析。上海人口增加,加剧上海等 城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对输出地而言,人口流出,劳动力减少,经 济活力减弱,不利于经济发展。注意无论哪种观点,都应从输入地和输出地两方 面分析。 1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多山地,年降水量约1778mm 左右,集中 610 月;区域内人口稀少,农业不发达。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