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王洋政治经济学

012****7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16.50KB
约7页
文档ID:142402050
王洋政治经济学_第1页
1/7

王洋政治经济学———————————————————————————————— 作者:———————————————————————————————— 日期: 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列宁在1916年春天所撰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指出:“资本主义只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才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如果必须给帝国主义下一个尽量简短的定义,那就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还提出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战争异常地加速了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转变的过程,从而使人类异常迅速地接近了社会主义……”可见,列宁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认为资本主义分为自有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又分为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然后由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为了控制住那些最危险的混乱局面”,使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垄断资本主义就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所有制以及管理形态均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形态在本世纪初处于萌芽状态,二十到三十年代得到一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猛发展并具有新的特点。

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不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国家直接掌握国有垄断资本,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对经济进行干预时至今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已遍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成了再生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的到来,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资本的社会化由国内扩展到全球,当代资本主义已由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在当代资本主义阶段的研究中,简单地归纳起来,主要就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说”、“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说”、“跨国垄断资本主义说”,“全球资本主义说”以及“社会资本主义说”;西方学者亦有“后工业社会”、“后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赌博资本主义”、“电视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等各种说法我认为可以从不同方面揭示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种种表现,甚至说明其某些特点,但只有用科学的方法、选择正确的标准才能真正地概括当代资本主义发展,才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我个人同意这样的观点: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首先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继续发展,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速向国际垄断,甚至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

因此,可以说当代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当代资本主义,在世纪之交,又在开始向国际垄断、全球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根据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发展状况,并不能由此而推出资本主义已发展到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因为全球化只是一种状态和趋势,它并不是有着制度安排的经济一体化,而且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全球化就已经出现显然不能以全球化为界限界定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后的阶段……我们从资本向国际扩张的过程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职能慢慢地被区域职能所取代,首先是经济职能,其次是政治职能国家垄断也慢慢地被区域垄断所取代,国家垄断资本也逐渐地过渡到了区域垄断资本主义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如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认为国家的经济职能越来越大,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的统治力量,称当代的资本主义为“晚期资本主义”当代西方学者根据二战后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和新变化,对资本主义的新阶段有多种多样的提法,这其中有美国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的“后资本主义”论,认为知识已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以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曼纽尔卡斯泰尔为代表的“新帝国主义论”,强调信息技术和网络在企业和社会中的作用,认为“一种带有个人色彩,分散的资本主义正在诞生,人人都可以成为资本家”。

著名的普华会计师事务所的战略咨询负责人格雷迪米恩斯和戴维施奈德把靠因特网释放的经济力量推动的市场称为“超资本主义”法国马恩河谷大学教授让-克洛特德罗奈认为当前资本主义已进入“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产品成了最抽象的商品,成为资本价值的主要形式美国学者罗伯特提出“跨国资本主义”论,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由集中到分散,商品很难确定其国籍英国《经济学家》周刊提出了“古董资本主义”论,认为现代企业主要从证券市场获得资金,股东权威在增强,“有再创造欧洲资本主义的希望”除此之外,在西方还有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库柏的“新帝国主义”论、布莱尔的“第三条道路”以及OECD的所谓“知识经济”时代的提法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及其原因的认识二战以来的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设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推动,但直接原因在于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社会主义的影响及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获得空前大发展;2、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3、资本占有形式出现了社会化的特点;4、经济运行出现了有序化的特点;5、在分配形式上进行重大调整,劳资关系明显改善;6、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

----当代资本主义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1、在美国的主导下,发达国家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进行了整合,相互之间的战争危险基本消失;2、全球化的影响:发达国家之间开始了经济方面的协调,发达国家自身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跨国公司影响日益扩大,国际合作作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发展要素;3、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将会在未来对发达国家产生巨大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已经使生产的社会化达到高级阶段,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迫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调整其生产关系,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1、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活动中最突出的趋势;2、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活动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3、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了国际经济政策的协调;4、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图统治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规律和国家调节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特征。

1、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飞跃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2、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3、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控制世界经济;4、金融垄断资本加紧全球性金融投机和金融掠夺;5、当代资本主义对外关系中的新霸权主义 --本文根据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认识”,从三个方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根源进行了比较深入地分析:即一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力内部矛盾运动引起的;二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对其生产关系进行自我调节引起的;三是科技革命成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助推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性质没有变,所以剥削性质没有变,基本矛盾没有变,同时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要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取代的科学真理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势头趋好,危机减缓,这是资本主义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在其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行自我调节与改良的结果;其次,二战结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吸收和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第三,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建立的情况下,利用其先发优势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利润,这也是它们继续发展的三、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中,马克思谈到资本的历史使命时指出:“资本的伟大历史使命就是创造剩余劳动,即从单纯使用价值的观点,从单纯生财的观点来看的多余劳动,而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即一方面需要发展到这种程度,以致超过必要劳动的剩余劳动本身成了个人需要本身产生的普遍需要,另一方面,普遍的勤劳,由于世世代代所经历的资本的严格纪律,发展成为新的一代的普遍财产,最后,这种普遍的勤劳,由于资本无止境致富欲望及其唯一能实现这种欲望的条件不断驱使劳动生产力向前发展,而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一方面整个社会只需要较少的劳动时间就能占有并保持普遍财富,另一方面劳动的社会将科学地对待自己的不断发展的再生产过程,从而,人不再从事哪种可以让物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终结了。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规律、积累和竞争规律必然推动社会劳动生产力无限度地增长,促进社会总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导致一般利润率的递减,一旦生产力和社会资本有机构成趋于无穷大,社会全部生产和再生产部门便日趋全盘自动化和无人化,这必然导致社会绝大多数人口退出社会经济领域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失去了工作,人们的劳动时间越来越少,相对过剩人口的积累成为绝对过剩人口,最终结局是劳动或工作的终结,工作或劳动的终结,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是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情况并没有消除其自身固有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加深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加强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第二、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受剥削的程度越来越高;第三、资本主义经济增长较快但仍被不断出现的经济危机所打断;第四、帝国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第五、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矛盾加深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的相对稳定和发展并没有消除它所固有的各种矛盾。

资本主义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剥削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必然要剥削发展中国家人民,必然要彼此之间进行争斗历史的发展将继续证明,没有任何灵丹妙药能使资本主义摆脱其固有的困难和危机,社会主义终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大趋势是改变不了的 ---“两个必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趋势,但是,无论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还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看,“两个必然”的实现都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首先,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看,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斯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的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决不会”及其前提条件的形成,决不是几年、几十年就能办到的,必须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其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两个决裂”说明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以往的社会形态的更替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是一个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公有观念代替私有观念,这就大大增加了实现“两个必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在资本主义内部社会主义的因素在不断地增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资本社会化和国际化;2、。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