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3486 上传时间:2017-06-1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感谢老师的辛勤劳动,城市规划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第二讲 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内容提要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史 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的内容,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2,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最初的城市规划表现在对住所空间的自觉与不自觉的规划建设上,随着生产力发展、经济发展,人们的居住环境复杂化,逐渐形成城市居住环境。,古代城市规划,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3,中国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文献 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城市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代表封建社会以礼制为主导的皇权至上的规划理念。 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交通

2、布局的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及城市管理制度等问题进行阐述,开创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研究中区域城镇研究的先河。 管子:”凡立国都者,非立于大山之下,必立于广川之上,高勿旱而水用足,低近水而壕沟省,顺天时,应地利,故国都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打破周礼规划的单一模式思想,提出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代表了崇尚自然、自然至上的规划理念。,古代城市规划,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4,2规划理念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始终体现了农耕文化时代顺应自然与改造自然并重的整体观念,城市格局体现了农业社会时期以图腾崇拜为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形态,即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3典型城市规划案例 (1)唐长安城

3、:中轴对称的格局,规整的方格路网,居住分布采用里坊制。 (2)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布局。,古代城市规划,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5,欧洲古代城市典型格局及其社会和政治体制背景 1文献 建筑十书: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完整的古典建筑书籍。在第一卷及第五卷中的“建筑师的教育、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及“其他公共建筑”中提出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方面的论述。 按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西特(Camillo,Sitte)著。从城市美学和艺术角度来解决当时大都市的环境问题、卫生和社会问题,是一本较早的城市设计论著

4、。 2规划理论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规划体现封建社会突出统治者地位的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哲理思想的权力中心结构。,古代城市规划,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6,3典型城市规划案例 (1)古希腊城市:格网状布局,广场和公共建筑作为城市的核心。 (2)古罗马城市:广场群、广场、铜像、凯旋门和纪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与焦点;道路、桥梁、城墙、输水管道等城市设施齐备(罗马)。 (3)中世纪城市:教堂成为城市中心;不规则的街道和广场;城市的有机发展;后期的公共建筑成为城市活动中心(佛罗伦萨)。 (4)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欧洲城市: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威尼斯圣马可

5、广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绝对君权时期出现轴线放射的街道、宫殿花园和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巴黎的城市改建-爱丽舍田园大道、凡尔赛宫、协和广场)。,古代城市规划,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7,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城市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背景乌托邦 1516年英国人托马斯莫尔(14781535)著作乌托邦(Utopia),提出理想之邦,有50个城市,距离一天为限,与乡村紧密结合。每户一半人在城市,一半人在乡村,二年轮换。街道宽200英尺。门不闭户,以废除私有财产观念。生产物资放在公共仓库,按需领取。公共食堂,公共医院。 中国的桃花源记欧文的新协和村 罗伯特欧文(英 177118

6、58)主张建立崭新的社会组织,提出未来社会按公社组成,人数5002000,土地国有,实行部分共产主义。1817年提出“新协和村”,人数3002000,人均耕地0.4公顷。村内设公共设施,周围是住宅,附近有工厂。村外有耕地、牧场和果园。产品统一分配、财产共有。1825年,欧文带900人从英国到美国印地安那州,用15万美元购买了12000公顷土地,建设新协和村。但不久就全部失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8,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傅立叶的“法郎吉” 查勒斯傅立叶(法 17721837)1829年发表工业与社会的新世界,主张建立15002000人的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减少家务劳动。建设可以容

7、纳400个家庭(1620人)的巨大建筑(“法兰斯泰尔”)。 1871年,戈定按照傅立叶的理论在盖斯建设了“法兰斯泰尔”。空想社会主义城市的意义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把城市作为一个经济实体、一种社会现象提出将城市建设与社会改造相结合提出解决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9,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田园城市霍华德(18501928)在1898年发表明天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1902年再版时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共出六版,最新有金经元的中文全译本。霍华德提出城乡结合的模式,以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卫生等问题。三磁力图解田园城市 城市规模为3.2万人,2400

8、公顷。其中城市居住3万人,城市用地400公顷;农村居住2000人,农业用地2000公顷。田园城市群 当城市规模达到3万人以上时,则要新建设一个城市,形城市群:中心城市5.8万人,总人口25万人。城市间用快速交通联系。霍华德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集资金,在距伦敦东北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彻沃斯。 为卫星城镇理论提供了基础。,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0,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卫星城市卫星城的理论基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其追随者恩维提出大城市疏散人口问题反磁力理论卫星城的实践19121920年,巴黎规划在周边16公里范围内建设2

9、8座居住城市(含生活服务设施) “卧城”1918年,沙里宁按照有机疏散理论制定大赫尔辛基规划,主张在卫星城镇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魏林比1928年,在编制大伦敦规划时,提出大城市人口疏散应与地区的工业与人口分布的规划相结合。二次大战后,欧洲重建时,普遍新建了一批卫星城,英国第一批建设了8座,如哈罗卫星城等。独立的卫星城。英国60年代的米尔顿凯恩斯。在伦敦西北80公里,占地9000公顷,人口25万。 就业平衡,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1,带形城市1882年,西班牙工程师亚伊马塔发表了带形城市的设想,即沿着一条高速、高运量的轴线无限延伸,以取代传统的由核心向外展延的城市形态。1882

10、年,马德里外围建设了一个4.8公里的带形城市,1892年设计了马德里外围的马蹄形城市。邻里单位理论 小区与居住区规划邻里单位产生的背景道路密集,街坊地块小机动车发展,速度增加,车祸较多居住方式不适应,临街住宅不安宁邻里单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邻里单位为小区的“细胞”小学、托幼不穿越交通道路,以此控制邻里单位规模内部设置服务设施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在一起,改良主义,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2,其他理论与实践城市美化运动1893年,芝加哥举办纪念哥伦布博览会。整齐划一的会场使人感到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巨大潜力。纪念哥伦布博览会的负责人丹尼尔伯纳姆 提倡以林荫大道、广场、公共建

11、筑为核心的宏伟壮丽的城市整体设计。1909年,发表芝加哥城市规划,形式主义、忽视社会经济问题问题突出,对城市的影响仅限于局部。城市美化运动持续15年。(我国现在流行的城市绿化、美化大草坪、广场、一条街),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3,其他理论与实践柯布西埃与明日的城市 注重功能,提倡城市集中主义。1922年发表明日的城市。假设300万人的城市,其中40万人居住在24座60层的摩天大楼中,60万人居住在多层连续板式楼中,200万人居住在花园住宅中。1925年巴黎中心区改建规划,16栋60层的办公大楼,地面开敞。1933年设计光明城,城市中心为容纳2700人的居民联合体

12、。城市规划观:技术功能、高密度、不同建筑形式、高效交通,近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4,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 1社会经济背景 工业化伴随着城市问题的产生,人口暴涨,居住环境恶劣,交通拥挤,卫生、清洁问题突出。 2知识背景 空想社会主义-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基础。(莫尔、欧文、傅立叶) 英国关于城市卫生和工人住房的立法-现代城市规划的法律基础。 奥斯曼的巴黎改建-现代城市规划实施的行政权力实验。 城市美化-空间景观与建筑艺术传统结合。奥姆斯特德的纽约中央公园。伯汉姆完成的芝加哥规划则被称为第一份城市范围的总体规划。 公司城-私人投资建设。,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

13、安,15,城市分散发展模式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卫星城: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代卫星城仅供居住之用,有基本的生活服务设施,但生产与公共生活仍有赖于母城解决,称为卧城;第二代卫星城提供居住和一定的工业与服务设梢允挂徊糠秩在当地工作,但另一部分人仍去母城,对问题解决不彻底,称半独立的卫星城;第三代卫星城即独立的新城,距大城市约30-50km,有相应工业区与居住区,有配套的文化福利设施,可以保证居民在当地就业和生活。 新城:对按规划设计建设的新建城市的统称,强调了新城市的相对独立性。它基本上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

14、中心城市,为其本身周围的地区服务,并且与中心城市发生相互作用,成为城镇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涌入大城市的人口起一定的截流作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6,城市分散发展模式有机疏散理论 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目标:把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把上述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改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保护一切老的、新的使用价值。 把大城市这一整块拥挤的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 方法:“对日常生活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 广亩

15、城: 赖特的主张是将城市分散发展推向极端的状态,发挥到了极致,每户一英亩用地,依靠高速公路相互联系。根据这一理论,城市就成为地球表面均匀分布的人类聚居地。,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徐延安,17,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1聚集经济理论 经济活动的聚集是城市经济的最根本特征之一。聚集经济是城市活动集中的主要原因。 2大都市、巨大城市、大城市带: 城市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出现大城市现象,这是由于聚集经济的使用而使大城市的中心优势得到广泛实现所产生的结果。 大都市:即大城市地区,指由主要大城市和郊区及附近的城市群组合而成的城市区域, 其中,主要城市发挥着主导经济、社会影响的作用。 巨大城市:人口达800万

16、人以上的城市。(人类聚居的全球报告) 大城市带:被一群密集的、连续的聚居地所形成的轮廓线包围的人口居住区,它和城市的行政界线不尽相同。 世界6个大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东京大城市带、英国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的英格兰大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大城市带、美国五大湖大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密集地区。 3世界城市: 世界城市是区域的政治中心、商业中心、集合各种专门人才的中心、巨大的人口中心、文化娱乐中心。 世界城市的指标:主要的金融中心;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地;国际性机构的集中度;商业部门的高度增长;主要的制造业中心;世界交通的重要枢纽;城市人口规模达到一定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