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3457 上传时间:2017-06-15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6建筑理论与研究方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國立金門技術學院98(下)建築系大三專業選修課程建築理論與研究方法,建築系袁興言 2010/03/31,期中分組作業要求:以2-3人為一組,主題不重覆為原則主題:畢業設計選題練習,以基地題材及議題做為陳述重點,行有餘力,再提出可能的操作手法設計方法。各組依照選定主題完成一個假設性的畢業設計提案期中作業之參考資料取材方向:各校之歷年畢業設計作品集閱讀、分析及剖析請修課同學填表(上上次進度)尚未進行前項分析的同學,請先針對二種參考資料進行分析(下次上課討論!) 1. kmit-arch本日講義設計分析資料2008Revit杯2. kmit-arch本日講義設計分析資料建築新人獎,期初作業,期中作業

2、,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回顧,大傳統的建構:西洋古典建築史,參考書藉:Tafuri & Dal Co,劉先覺等譯,2000 ,現代建築,序言,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現代之始:文藝復興,關鍵字:現代(modern)現代性(modernity)現代化(modernization)革命(revolution),現代建築史就像是門神的兩副面孔。其一面是記錄著自人文主義時代以來所形成的建築專業特點正在不斷地喪失,而且到18與19世紀期間已面臨危機。另一面,盡管由於新社會文化基礎的發展,思想日益活躍,對於人類的環境問題十分關心,但卻仍有一些保守勢力要恢復它失去的地位,文藝復興,KMIT圖書館920.9/847

3、5 /89,回顧,大傳統的建構:西洋古典建築史,參考書藉:吳葱, 2004,在投影之外文化視野下的建築圖學研究,第四章,天津大學出版社。,現代之始:文藝復興,本日讀本,導讀觀點:建築設計的歷史回顧分析方向設計的意圖(設計哲學)設計的技術設計的具現(形式),回顧,大傳統的建構:西洋古典建築史,進階參考書藉:Mitchell,劉育東譯,1995,建築的設計思考,胡氏圖書出版社。,現代之始:文藝復興,KMIT圖書館441.52029/8473 /84,本次進度,大傳統的建構:西洋古典建築史,進階參考文獻:H. R. Hitchcock & P. Johnson (1932),The Internat

4、ional Style, Functional Arch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998, Germany.,現代巔峰(?):國際樣式,關鍵字:現代主義(modernism)國際樣式(The International Style)機能建築(Functional Architecture)現代藝術美術館(MoMA,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本次進度,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32, Functional ArchitectureT

5、he International S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998, Germany.,成書背景:1932年MoMA現代建築展前言(Forward)1930年代,對現代建築產生在名稱上總結的需求,對應歐陸已有的Neo Plasticism, Futurism, Constructivism, Rationalism, New Architecture及New Functionalism等名詞,美國學者則採取一種現象學式的觀點,提出了國際樣式的主張,這個主張乃整合其歷史上的前驅者:源於1920年代的機能主義,此為Sartoris受Le

6、 Corbusier影響將隱含有寄望於社會進步、工業技術、樸素立面及標準化平面的Rational觀點再修改名詞為Functional,已使Fuctionalism的說法得到成功,相較之下,Bauhaus architecture則無法表現現代建築運動的國際性 。在現代主義運動中尋求共通性的理論描述與行動綱要,導致CIAM的誕生,並促成1932 MoMA建築展的產生,而在展覽主題構思時,以歷史現象式的稱呼代替概念性術語的深究,而產生了Fuctional Architecture的展覽名稱但即便Functionalism得到全面性的接受,Le Corbusier仍不滿這種概括性的總稱,認為在Rat

7、ionalism或Functionalism所能解釋的空間需求之上,仍有更重要也更神祕的需求,此即是和諧(harmony)。,本次進度,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32, Functional Arch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998, Germany.,機能主義(Functionalism):許多歐陸及美國的現代主義者拒絕以美學或樣式為主的解釋,而提出新的主張認為營造是科學非藝術,因此產生了機能主義的概念。而這種強調建築機能或結構理性的概念,可追溯至希臘神廟

8、、哥德式教堂及十九世紀新古典主義如Schinkel及Labrouste等,甚至如Viollet-le-Duc、Pugin及Ruskin的考古或倫理學評論都帶有機能主義的成份。今日的反美學主張則更為嚴厲,在歐陸,Giedion宣稱在現代建築中,美學的考量是次要於經濟的,又如Meyer認為對比例及設計的重視是十九世紀意識型態的不幸遺風。對當代建築設計及評論者而言,好的現代建築是直率地反映及達成它的營造目標,而與外表無關。並且採用標準化的組件以避免裝飾及不必要的細部施作,並以此達到降低造價的經濟目的。,本次進度,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32, Functional Arch

9、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998, Germany.,國際樣式(The International Style)自十九世紀古典復興(新古典主義)取代巴洛克時代以來,樣式的概念再度變得真實及豐富,接下來在個人主義者們的實驗之後,目前已有一個單一的新樣式產生,此一樣式與第一代現代建築的零散化與自我矛盾不同,含有遍及世界的一致性及總括性。在最近十年裡,已有足夠的作品可以展現其正當性及活力,在結構問題的掌握上,它類似哥德式建築,在設計問題的掌握上,它類似古典建築,在對機能問題的掌握上,它則

10、與二者皆不同。相對於十九世紀無意識與蹣跚及二十世紀初的混淆與矛盾,它則已兼具可以整合當代樣式的確定性與包容個別詮釋的彈性,且做為樣式,相對於Doric或Ionic柱式,它的意義則更為本質而類似哥德有機性的垂直感或巴洛克韻律性的對稱感。相較於過去,此樣式的重要原則有三:視建築為一量體(volume)而非實體(mass);注重規律性(regularity)而非軸向對稱(axial symmetry);以及對任意添加裝飾的排斥。它被稱為國際樣式的原因並非是各國建築物彼此雷同或不同作者的作品因過於精確而不易區分,而是由於遍及世界的先驅者們已經成功地進行了並駕其驅的實驗。,本次進度,The Intern

11、ational Style1932, Functional Arch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998, Germany.,原則一:建築即為量體(Architecture as volume)傳統以磚石砌為主的承重牆結構使建築物呈現實體(Mass)感,相較之下,當代構造技術則使建築結構骨架化,牆僅需擔任隔絕氣候的機能而與承重無關,可以視為輕量骨架上所附著的殼或帷幕,建築物成為平坦表面所包圍的量體,因此呈現一種非物質化(immaterial)及無重量(weightless)的量體(vo

12、lume)感。平面也因此更為自由,表現在圖面上,則是減少了代表垂直支撐的點及表現空間分隔或隔絕氣候的線。對於歐陸的機能主義者,他們並不自覺地接受此一國際樣式的原則而不視為美學規範。對於美國的機能主義者,在設計摩天樓時,他們仍然應用實體的傳統概念,使得建築物的表裡不一,骨子裡是鋼架結構卻披著扶壁柱與尖錐狀的外皮。在過去,偉大的建築樣式不僅只是特定的構造方式或裝飾戲碼,如楣樘構造同樣應用在埃及與希臘建築,又如仿羅馬及後繼的哥德教堂中都有科學化的營造技藝,樣式即是建築性格(character)的表現,而國際樣式的建築師也在追求其量體化構造真實性格的清楚表現方式,在美學及經濟上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簡潔而

13、一致的,如具備輕量及施工簡易的平屋頂(flat roofs)即是一例。對立面而言,則擺脫了傳統為克服重力而呈現的垂直支撐形象,可以表現出全方向性,或可以做出大片的玻璃牆面,如水晶宮,或如Mies van de Rohe及Le Corbusier在Barcelona pavilon及House of Le Pradet等案例中,嘗試不同的設計表達方法。雖然目前仍有許多不同於骨架帷幕牆的設計嘗試,此建築外觀的量體感原則仍將繼續成為國際樣式的守則。,本次進度,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32, Functional Arch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S

14、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998, Germany.,原則二:注重規律性(Concerning regularity)如同哥德教堂的營造由結構出發但在模式上呈現越來越強勢的裝飾傾向,當代建築家若同意樣式的存在亦需考量美學性的原則,雖然機能主義者強調其建築設計僅考量現實及經濟因素,但在之前建築外觀的量體感原則討論之中,已暗示有第二個原則的出現,意即規律性的原則。在設計骨架式結構時,為了使各構件的拉力均等,會使各支點正規化並且等距,而出於經濟的考量,又導向於標準化零組件的使用。好的現代建築師在表現其獨特的結構秩序,也會以強調內在規律性的某

15、種美學秩序來表現組件的相似性,壞的現代建築師則與此規律性產生矛盾。而規律性並非(國際樣式)建築的絕對原則,但有相關性。太過絕對的規律性會產生單調,是故,此原則的意義在於組織。在希臘建築之中,軸向對稱(axial symmetry)而非規律性控制建築的設計,而在巴洛克建築,則應用對稱來產生不規律性。而在現代建築中,則不再因美學規律而遵守對稱法則,但即便於此,壞的現代建築特徵實是:為了裝飾因素而故作不對稱狀,相較之下,好的現代建築特徵則是:由於其設計的規律性而自然產生對稱,是故,傳統的對稱法則仍可以轉化為當代的樣式,而建築設計高手能應用規律性原則,以詩意(lyric)來統合不同的現代構造部件,自然

16、,機能主義是反對這種個人主義的思考,但若建築仍被視為一種藝術,則需要接受這種天縱英才式的觀點來創造不同的造型。之所以如此主張,是因為在歐陸由於機能主義者受限於過度的規律性,已失去了對於新穎形象的興趣,從而產生了許多呆建築(dull building),另外,更等而下之,如果對於這些新樣式只知其形不知其意,就不只是呆並且是令人惱怒了。美國的許多機能主義者即是如此。,本次進度,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32, Functional ArchitectureThe International Style:1925-1940, p.1031, Benedikt Taschen,

17、 1998, Germany.,原則三:避免添加裝飾(The avoidance of applied decoraion)在二十世紀初的機能主義者即開始反對十九世紀末的誇飾式(debauchery)設計,但這些早期的半現代主義者(half-modern)的努力由於前後不一又不夠基進,並沒有建立一致的標準,而其原創的表面高雅裝飾則繼續留存,成為美國現代建築與歐陸現代建築的主要分野。造成建築裝飾性減少並成為當代建築特徵的因素,有以下幾項:裝飾工藝的今不如昔、建築設計的視覺表現重點轉向細部設計的加強、雕塑及繪畫在當代建築的裝飾上成功地取得獨立的地位。國際樣式對裝飾應用的標準是:除非是好裝飾否則最好不加。至於在色彩的應用方面,在早期,灰泥粉刷是非常普遍的作法,接下來在荷蘭、德國及法國等地,受到抽象畫派的影響,則開始嘗試在建築設計中加上美學的色彩表現,但牆面的主體仍是白色。今日的用色則越形稀少,以材料原色的展現為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