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G1011解释(摘抄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423439 上传时间:2017-06-1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3G1011解释(摘抄的)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03G1011解释(摘抄的)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03G1011解释(摘抄的)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03G1011解释(摘抄的)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03G1011解释(摘抄的)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3G1011解释(摘抄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G1011解释(摘抄的)(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释,很有用!很权威! 分享 作者:致命天堂 已被分享 4 次 评论(0) 复制链接 分享 转载 举报 03G101 解释,很有用!很权威!可能对你有用!03G101 解释,很有用!很权威!可能对你有用!03G101 解释大家好!我们可以通过 G101 栏目研讨平法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中的问题,也可以讨论有关的结构问题,谢谢各位!山东大学陈青来以下是陈教授答复(一)墙问题(1):在 03G1011 图集中剪力墙竖筋在顶端要求锚入板中有个锚固长度,当剪力墙顶有暗梁 AL 时,是否只需锚入 AL 够锚固长度即可?答墙问题(1):剪力墙竖向钢筋弯折伸入板内的构造不是“锚入板中”(因板不是墙的支座),而是

2、完成墙与板的相互连接。暗梁并不是梁(梁定义为受弯构件),它是剪力墙的水平线性“加强带”。暗梁仍然是墙的一部分,它不可能独立于墙身而存在,所以,当墙顶有 AL 时,墙竖向钢筋仍然应弯折伸入板中。墙问题(2):剪力墙钢筋、AL 钢筋之间相互关系是怎样,图集中为什么不画出?端头直钩是从面筋上过,还是从下面过?直钩所在板中的位置是否有要求?在图集中剪力墙竖筋要求穿越 AL,是否理解为剪力墙竖筋从 AL 钢筋中穿过,若这样剪力墙竖筋保护层又增加了一个 AL 钢筋直径?答墙问题(2):比较合适的钢筋绑扎位置是:(由外及内)第一层为墙水平钢筋(水平钢筋放在外侧施工方便),第二层为墙竖向钢筋及 AL 箍筋,第

3、三层为AL 纵向(水平)钢筋。端头直钩与 AL 箍筋为同一层面,所以从面筋上过。墙筋直钩在板中的位置要看板面标高与墙顶标高的关系(特殊情况下二者可能有较小的高差),当二者一平时,墙筋直钩位置在板的上部。梁问题(1):03G101-1:平法梁纵筋伸入端柱支座长度的两种计算方法:以第 54-55 页为例,梁纵筋伸入端柱都有 15d 的弯锚部分,如果把它放在与柱纵筋同一个垂直层面上,会造成钢筋过密,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如图上所画的那样,应该从外到内分成几个垂直层面来布置。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却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算法,这两种算法都符合图集的规定;第一种算法,是从端柱外侧向内侧计算,先考虑柱纵筋的保护层,再

4、按一定间距布置(计算)梁的第一排上部纵筋、第二排上部纵筋,再计算梁的下部纵筋,最后,保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 0.4laE;第二种算法,是从端柱内侧向外侧计算,先保证梁最内层的下部纵筋的直锚长度不小于0.4laE,然后依次向外推算,这样算下来,最外层的梁上部纵筋的直锚部分可能和柱纵筋隔开一段距离。这两种算法,第一种较为安全,第二种省些钢筋。不知道图集设计者同意采用哪一种算法?答梁问题(1):应按第一种算法。如果柱截面高度较大,按 54 页注 6 实行。梁问题(2):关于 03G101 图集第 54 页“梁端部节点”的问题,是否“只要满足拐直角弯15d 和直锚长度不小于 0.4laE

5、 的要求,则钢筋锚入支座的总长度不足laE 也不要紧。”答梁问题(2):laE 是直锚长度标准。当弯锚时,在弯折点处钢筋的锚固机理发生本质的变化,所以,不应以 laE 作为衡量弯锚总长度的标准,否则属于概念错误。应当注意保证水平段0.4laE 非常必要,如果不能满足,应将较大直径的钢筋以“等强或等面积”代换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予以满足,而不应采用加长直钩长度使总锚长达 laE 的错误方法。 梁问题(3): 对比96G101、00G101、03G101三本图集,在最早的96G101图集的“原位标注”中有“第 4 条”:“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的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贯通筋相同时,则不

6、需在该跨上部任何部位重复做原位标注;若与集中标注值不同时,可仅在上部跨中注写一次,支座省去不注(图 4.2.4a)。”然而在后面两本图集中,这一条不见了,但“图 4.2.4a”依然存在中间一跨的上部跨中进行原位标注的实例。再以03G101 图集的“图 4.2.7”为例,在 KL3、KL4、KL5 的中间跨,也都采用了“上部跨中注写”的方法,可见这种方法还是很适用的。建议在03G101 图集中,肯定96G101 图集“原位标注”中的“第 4 条”。 答梁问题(3): 应该在 03G101 修版时还原该条规定。 梁问题(4): 03G101-1 图集第 24 页“注: 2、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

7、,其锚固长度为 la 或 laE ”。 现在的问题是:当抗扭钢筋伸入端支座时,若支座宽度(柱宽度)太小,不满足直锚时,是否进行弯锚? 如果进行弯锚,“弯折长度”如何取定?我想到两种办法:(1)弯折长度=laE - 直锚部分长度 (这可能不合适)(2)弯折长度 为“多少倍的 d ” (不会是 “ 15d ”吧?) 答梁问题(4): 应当勘误。应改为“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 墙问题(3): 剪力墙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应该伸入柱钢筋内侧还是外侧,现实中大多数工地都是伸入暗柱主筋外侧,我觉得这样不妥,但图集上没有详细规定,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么样的? 答

8、墙问题(3): 通常剪力墙水平钢筋放在外侧,如果伸入端柱竖向钢筋内侧时,需要向内弯折,这样做会形成钢筋笼“颈缩”,因此,水平钢筋走暗柱主筋外侧即可。剪力墙尽端不存在水平钢筋的支座,只存在“收边”问题。请参看 03G101 勘误:6、第 47 页端部暗柱墙构造中剪力墙水平筋弯钩位置稍往后退,在暗柱端部纵筋后“扎进”暗柱。 墙问题(4): 请问陈总在 03G101 第 47 页中“剪力墙水平钢筋构造”,为什么取消了原 00G101 第 33 页中“剪力墙身水平钢筋构造”的“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设搭接接头”的构造做法?因为在转角墙外侧设搭接接头比较便于施工,外侧水平筋连续通过转弯在施工中比较困难。

9、答墙问题(4): 按照我国施工实践中的传统做法,局部无间隙(纵筋搭接或箍筋局部重叠)的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如果严格要求,为保证混凝土对钢筋的 360 度握裹,不应该允许有无间隙的并列钢筋,请参看 35 页右上角构造)。由于转角部位存在比较密的箍筋,如果转角墙外侧水平钢筋在阳角位置设搭接接头,则难以保证局部并列钢筋最多为两根,钢筋混凝土中将形成多条贯通内缝,当地震发生时,可能会在此关键部位发生破坏。 墙问题(5): 关于补强钢筋“缺省”标注的问题。03G101-1 图集第 17 页,剪力墙矩形洞口补强钢筋的第(2)条是否和第(1)条相联系的,即:如果设置补强纵筋大于构造配筋,则需注写洞口每边补强

10、钢筋的数值;如果设置补强纵筋不大于构造配筋,则按第(1)条“洞口每边加钢筋 212 且不小于同向被切断钢筋总面积的 50%”执行。这样的“缺省”标注规则对圆形洞口是否适用?首先是圆形洞口允许不允许“缺省标注”?如果允许的话,其缺省值是否可用 212 ?(例如,在第(4)、(5)、(6)条中) 答墙问题(5): 两条规定互相联系,在逻辑上是在同一大前提下(洞宽、洞高均不大于 800)的两个不同的小前提。由于圆形洞口有可能只切断一个方向上的钢筋,例如梁中部圆洞只切断箍筋,却需要在洞口上下补强纵筋,所以,矩形洞口缺省标注的做法不适用于圆形洞口。 墙问题(6): 关于圆形洞口补强钢筋设置方式的问题。0

11、3G101-1 图集第 17 页的第(5)条规定:洞口上下左右每边都设置补强钢筋;但第(4)条只在上下设置、而不在左右设置? 答墙问题(6): 03G101-1 的洞口规则与构造仅适用于剪力墙上(含墙身、墙梁与墙柱)开洞,如果在框架梁或非框架梁上开洞,其构造方式就有所不同了。梁与墙梁的主要受力机理不同,梁的主要功能是承受竖向荷载,连梁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剪力墙承受横向地震荷载;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梁的(受剪)强度而设,连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连梁的刚度而设。所以,当设置在连梁中部且直径不大于 1/3 梁高的圆洞切断了连梁的箍筋时,并不会使连梁的受剪强度减弱到不安全的程度,但却会影响连梁的刚度。所以,第(

12、4)条规定仅需在洞口上下设置“补强钢筋”(严格的说法应是“补刚钢筋”)。 墙问题(7): 03G101-1 图集第 17 页的第(6)条说明了“直径不大于 800 时”的开洞做法,对于“直径大于 800”的圆形洞口怎样处理? 答墙问题(7): 在剪力墙上开直径 800 的圆洞情况比较少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一般主要解决普遍性问题(偶尔涉及特殊性问题)。如果圆洞直径大于800,建议按 17页第(3)条 洞宽大于 800 的矩形洞处理,并在圆洞四角 45 度切线位置加斜筋,抹圆即可。 墙问题(8): 当(洞宽大于 800 的矩形)洞口上下使用了补强暗梁以后,洞口左右就不须设置补强钢筋了?其中有什么道

13、理? 答墙问题(8): 不设置补强钢筋是因为补强钢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所以要在洞口两侧按(约束或构造)边缘构件配筋,见 17 页第(3)条规定。 墙问题(9): 关于“补强暗梁高度”计算问题03G101-1 图集第 17 页第(3)条:“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 这里的 “梁高 400” 是指混凝土的高度还是箍筋的高度? 从第53 页右上角图中看来,应该是“箍筋高度”。 答墙问题(9): 图上已经指示为箍筋高度。 墙问题(10): 在 03G101 第 48 页中“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大样图中的“墙柱是否包括端柱还是指暗柱? 答墙问题(10):

14、墙柱有 10 种,详见第 12 页第 3.2.1 条和第3.2.2 条关于墙柱的定义。 墙问题(11): 在 03G101 第 48 页中“注:1、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根据该条的规定,端柱、小墙肢在顶部的锚固构造做法是否也得考虑其是边柱、角柱或是中柱?若是边柱、角柱那么其构造就是按照 37 页或 43 页,若是中柱那么其构造就按照 38 页或 44 页。 答墙问题(11): 应该这样理解。顺便指出,关于剪力墙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在未得出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之前,现时可以套用框架柱的某些做法。 墙问题(12): 在 03G101 第 21 页中,C-D/1-2 间,YD1 D=20

15、0 下面的“216 10100(2)”是代表什么意思? 答墙问题(12): 请见第 17 页第 4 条第(4)小条的规定。 综合问题(1):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出现级钢筋时,它得锚固长度应该如何计算?因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混凝土验收规范上都没有出现钢筋,是否国家已经取消了该级别的钢筋用于建筑工程中。谢谢! 答综合问题(1): 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中,受混凝土的极限应变值的限制,强度过高的钢筋发挥不出其全部作用(这正是混凝土设计规范和施工规范不设级钢筋的理论依据)。所以,即便是级钢筋,其强度设计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与级钢筋相同),且当用于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时只能按 300N/m

16、m2 取用。因此,高于级的钢筋的锚固长度取值按级钢筋即可。还有,级钢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级钢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结构中并不合适,也不经济。 综合问题(2): 03G101 与 03G329 有矛盾时依谁为准? 答综合问题(2): 03G101 在编制时已经尽可能地做到与 03G329 协调一致。当设计者选用 03G101 时,应以 03G101 为准。当设计者既选用了 03G101,又选用了 03G329时,由于 03G101 中的构造是与平法施工图配套使用的正式设计文件(详见 03G101 总说明第 4、5 两条),如果设计者采用了平法制图规则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其构造应以03G101 为准;如果未使用平法表达,则不应以 03G101 为准。综合问题(3): 03G101 图集中为什么把受力钢筋的锚固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