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上传人:雪****7 文档编号:142343677 上传时间:2020-08-1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四单元)(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第1课 身体的结构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第一课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教学,要向学生们介绍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学情分析】学生们要了解关于身体结构划分的不同方式从身体的外形划分和根据身体各个部分功能不同划分。观察与体验活动构成了学生活动的主体形式。本课有两个主要活动: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身体”,学生要通过观察和讨论认识到人体从外形上看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第二个活动,“观察身

2、体的内部”引导学生利用感官去观察身体的内部,感受我们平时没有注意但是一直存在的身体结构。第三部分,“身体怎样工作”,利用学生熟悉的身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对活动的体验,利用气泡图的方式,把多个部分共同参与的情况表现出来。这个部分时间安排比较短,主要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体验活动,希望学生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到,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感官或一些工具观察到。过程与方法: 1.能够应用

3、触摸、手捏、听、看等观察方法并结合体验活动,了解身体内部、外部的结构。2.能够根据观察目的的不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观察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2.对探究自己的身体感兴趣,感受人体构造的精巧与和谐之美。【教学重点】了解身体的内部、外部结构。【教学难点】能够在对人体的观察活动中,将想象与实际的观察区分开,保证观察活动的真实性。【教学准备】空白纸、放大镜、尺子、人体基本结构图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蜗牛图片师:我们观察过蜗牛,蜗牛的身体结构分为哪几个部分?师:我们可曾想过自己的身体结构又可以分成哪几个部

4、分?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探究身体的结构二、观察身体的外形揭示课题、板书:身体的结构 一、身体的外形师:观察要有目的、按顺序进行,你打算怎样观察身体?对照人体图观察,人的身体从外形上看,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总结外部特点:人的身体由头、颈、躯干、四肢组成。比较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有什么特点?(左右对称)体验活动:师:在生活中,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很多人身体的残疾,给生活带来了很大不方便。试试用单手系红领巾,谈谈有什么感受?小结;对身体残疾需要帮助的人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爱。三、观察身体的内部师:我们对身体的外部有了一些了解,接下来我们要观察哪里?板书:身体的内部身体的内部怎么观察?想想医生是怎么给病人

5、看病的?身体的内部很多是看不到的,但可以通过耳朵听、手触摸或者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在小组里,先看一看,再听一听,摸一摸,把你用眼睛能看到的、耳朵能听到的和用手能摸到的身体的内部有什么,告诉小组同学,填写在记录表里。汇报交流。纠正不合理的想法四、身体怎样工作师: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在生命活动中各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的。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有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板书:身体的工作例如:打篮球时,手、脚都要动,心脏不能停止跳动,要呼吸,肺也要工作等等。指名一名同学做跳绳活动,观察思考: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活动?一起完成气泡图记录表每组选择一种熟悉的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气泡图。展示学生

6、作业,汇报解释。对比两张气泡图,不同的活动中有相同的身体部位参与了活动。五、总结、延伸1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2和同学、家长一起继续观察人体的特点,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人体特点,别忘了写观察记录。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2课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教科版四年科学上册第四单元中的第二课内容。在本课的前面是身体的结构,学生已经能够用系统的眼光看待人体结构组成,认识到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不同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共同协作的结果。在本课探究中,学生不但会知道骨骼对身体的支撑与保护功能、肌肉的运动功能以及关节的连接功能。还会在不同运动的过程

7、中,体验骨骼、关节和肌肉是相互协调共同完成动作的。既对上节课的科学概念进行深化研究,又对后面的有关运动、呼吸、消化等方面的研究做好知识铺垫。【学情分析】对于我们的身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知道我们的身体里面有骨骼、有骨肉,关节可能相对陌生些。但学生不能准确、系统地形容或描述在运动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共同作用而产生动作的,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有联系的看待事物的方式。本课的教学,要先让学生感受到三者的存在,通过体验活动,感知三者的运动和变化。同时通过观察生活中机械、工具等物体某部位工作的原理与过程,与骨骼、关节、肌肉三者的功能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到骨骼、关节和肌肉各自的作

8、用与协作过程。【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的基础上,做观察记录,并能够在不断完善认知的过程中,逐步的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补充完善;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有关骨骼的知识,能够对照资料完善并纠正自己对人体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愿意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2、能够正确对待观察、研究中不完善的结果,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教学重点】了解在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及身体在做不同运动的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所发挥的作用。【教学难点】对肌肉变化引起运动的解释。【教学准

9、备】教师准备课件、人体基本结构图、骨骼模型、砂瓶、自制上臂骨头模型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我们的身体从外观特征来分类,可以分为哪四个部分?(头、颈、躯干和四肢)那么从工作类型来分类,又可以分为哪四大系统呢?(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是的,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二、观察上肢的运动1拿重物:学生体验一侧手臂完成拿起哑铃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拿起、放下

10、时肌肉都在用力、并且肌肉变化不同。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课件出示: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2记录我们的观察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全班交流然后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三、观察下肢的运动1下蹲、起立:学生体验下蹲与起立的动作。感受肌肉在运动中的变化和作用;尝试使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来了解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协调运动。能感受到下蹲、起立时肌肉都在用力、并且肌肉变化不同。

11、课件出示:观察方法及观察目的课件出示:分解观察上肢运动,降低观察难度。借助对上肢活动的感受,了解骨骼关节与肌肉的关系。2记录我们的观察用图文记录观察所得,强调将学生观察到的事实、体验到的感受,通过图画、文字真实的表现出来。全班交流然后与相关资料比对(完善自己的认识)(是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把自己对于上肢骨骼、关节和肌肉在活动中的关系,直观表现出来。四、观察与骨骼、关节和肌肉相似的物体对骨骼、肌肉、关节认识的拓展,利用现代机械上的类似构造,直观地表现三者的功能特点。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再次明确三者关系,并上升到健康生活的高度。五、课的延伸。参

12、加体育锻炼和我们的骨骼、肌肉、关节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骨骼、关节和肌肉骨骼关节肌肉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3课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综观教科版3-6年级的科学教材,我们的身体是唯一一个涉及人体知识的单元。这个单元包括七个部分的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认识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本节课是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三课时,原题为运动起来会怎样(一)。反复研读教材后,我认为课题中所说的运动,仅仅是引发学生关注呼吸的切入点,运动和呼吸的关系固然重要,但它只是呼吸系统知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3、本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在比较全面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上。基于这一认识,我将课题改为人体的呼吸,以便更好的突出本课教学重点。教材安排了运动前后一分钟的心跳和呼吸次数的测量显然,每个人同时测量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是不可能的;若按教师用书的建议两人一组,一人测量心跳另一人测量呼吸,剥夺了部分学生的体验机会;即使花时间测得了心跳的次数、知道了运动前后心跳的变化,但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却没有作更深入的研究,直到下一节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才涉及关于血液循环的知识。那么,把教材69面“测量一分钟的心跳”这一活动放在了下一课时进行,应该是明智之举。排水集气法要不要让学生小组都参与这个实验?我认为怎样收集空气并不是

14、本课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利用收集到的空气和一般的空气进行对比实验,而且这一节课已安排了不少学生的体验活动,所以这个活动我仅作为演示实验,只让学生对过程和原理作简单的了解。【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1)认识人体的呼吸器官,初步了解呼吸器官在人体中的位置。(2)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将氧气吸收,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3)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增加肺活量。2、过程与方法:(1)在体验活动中感受呼吸过程中的气体变化。(2)结合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做出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的分析。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探究体验活动以及分析实验现

15、象过程中培养学生实证意识。(2)认识到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的必要性。【教学重点】用体验和实验的方法,验证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难点】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呼吸前后气体发生了变化,并试着解释“为什么运动后呼吸加快了。”【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水槽1个、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2片,吸管,火柴。2、小组活动:保鲜袋每人1个。3、其他材料:课件,记录单,呼吸变化统计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称是“你能憋多久”。规则如下:自然站立,闭上嘴巴,鼻子停止呼吸,看看自己憋气多少时间,觉得难受就坐下并自由呼吸。(2)教师计时,学生体验。(3)说说感受:刚才的活动有什么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